闫玉最新规划的田亩图一公布出来。
    小安村的气象便也如天气一般,寒去春来。
    轰轰烈烈的换地行动开始。
    闫玉本以为要费一番口舌,却低估了小安村人对闫家的信任程度。
    没有一家因为任何缘由找来。
    除了换地的过程有些乱,要留人在原先的地等着与人交接,大家伙村里地头来回跑,一再确定自家的新地在哪,界限在何处,都挨着哪几家。
    新地头得好好走一圈。
    比起纸笔,农家人更喜欢用脚丫子熟悉并记录自家的田地。
    闫玉没给自家的地都连在一处。
    她又想靠水近,又担心万一哪年涨水,还舍不得林地那片好不容易折腾起来的训练场,和她家种下的果树苗。
    是以,闫家的地分作两处。
    一半靠河,一半靠林子。
    “你打算咋种?”闫老二问道。
    一家四口都在炕上。
    小的穿着单衣躺着觉觉,时不时就要手脚并用踢被子。
    剩下三个围着炕桌。
    闫玉热的坐不住,“爹,能不能抽点柴火出来?这炕烧的也太热了!”
    闫老二一边擦汗一边道:“是有点哈,怪我怪我,才一阵子没烧手就生了。”
    “看出咱家是做烧炭营生的人家了,烧起来这个敞亮,大方!”闫玉夸张的给她爹拍巴掌。
    “哪舍得烧炭,烧的煤球,塞多了。”闫老二披上衣裳下地,趿拉着鞋到外头端了盆水进屋放着。
    “咱家哪来的煤球?”李雪梅疑惑问道。
    家里的煤球都是她带人团的,在永宁城里并没有拉回来。
    “咱一直没回来住,怕咱不够烧,罗大娘子给倒了半筐,村西的张家娘子送来一簸箕,咱姐也给预备不少,嘿,你说这事,我推了半天也没推出去,就收着了。”闫老二道:“院门让我关上了,省得再有人来。”
    “咱姐就不说了,罗大嫂怕是因为三铁要去王府当差的事亲近咱。”李雪梅一时没想明白,问道:“那张家是因为啥?”
    闫玉侧头想了想,哈哈笑道:“三铁哥一走,我大伯那书童的位置就空了出来,正该轮到张家哥哥。”她转身去翻自己的小本本,按顺序画出几个名字。
    “铁打的大伯,流水的书童,嗯嗯,是得给安排上。”闫玉拍拍脑门,懊恼道:“失误了,大哥走的时候应该让他带上几个人,难得公费出差的机会。”
    闫向恒被派去了凤鸣,做寒灾之后的收尾工作。
    走的有些仓促。
    除了闫老二这个秀才头名半路撂了挑子,弃文从武,今年这一批生员全都各有各的忙,奔波在关州广袤的大地上。
    “靠河边的地我要种水稻,还有容嬷嬷名下的地一起,林子边的地全种上麦子,后面开荒出来的地种土豆,种豆子,黄豆绿豆都种。”闫玉想着豆腐坊的盘账笑得眼都没了:“做豆腐确实挣钱,豆腐、豆浆还有磨完剩下的豆渣,一丁点儿都不浪费,咱家的豆渣全给了姑家和戚奶奶家,好家伙,他们两家的骡子驴吃的那叫一个油光水滑。”
    “不种菜?”闫老二问。
    “种,还是要种的。”闫玉手里的菜种不少,“咱家的地,还是优先种粮,村里谁家的种子要是不够,我想将手里的菜种换出去些,其实无所谓谁家种,咱想吃,或买或换,反正都在一个村,咋都方便。”
    闫玉想的很清楚:“换不出去也没事,我就慢慢再开荒,反正菜菜长得快,一年能收好几茬。”
    “去年存的菜地窖里还有呢,咱家就这些人,确实吃不完。”李雪梅道:“换些出去也行,咱家的菜比旁人家长得好,不少人家都来打听过。”
    闫老二也没意见。
    “这次平台货架上买到的种子,辣椒、西红柿我打算种咱家菜园里,精心侍弄。”闫玉捧着脸笑得牙花子都露出来了:“等明年,后年,大后年,哈哈哈!茱萸就可以拜拜啦,辣椒!我可爱的辣椒!终于等到你!哇哈哈哈!”
    “来处我都想好了,就说是爹从南边来的粮商手里买的。”
    闫老二摇头:“不中,南边要是没这两样咋整,你以后要大规模种,再传过去,两边一对照,好么,压根没这东西,还不如说是从北戎那搜出来的,也不知道是啥,就知道是种子试着种种。”
    闫玉拍手道:“对对,就说是北戎那得来的,爹你想的可真周到,这叫死无对证,嘿嘿!”
    闫老二也咧开嘴。
    爷俩对着嘿嘿嘿。
    ……
    容嬷嬷给看的适合开耕的日子是四日后。
    闫老二便说找关州当地积年的老农问好了,就是那一日。
    村老们深信不疑。
    罗村长一日来闫家好几回,不为别的,就为催闫老二赶紧走。
    小二给他们开过大会了。
    大会传达的精神特别多。
    什么种地一起搭伴干,几家一起起火做饭,出米粮出肉菜几家轮着来,啥活都帮衬着干干,喂喂牲口啥的,总之,你帮我我帮你,争取用最短的时间种完各家地。
    然后,重点来了!
    闫家要带头再开荒。
    人家小二连地方都看好了,老大一片。
    别看她家能干活的满打满算就她和她娘,她娘还要照看小的,也就能算半个,那容娘子是能干不假,可自家也有地,还要照料闫家的家务,怕是忙不转,可愿意和她搭伙一起干的人家可不少。
    就那戚家三兄弟就顶多少个壮劳力,更别说两家的耕牛,是村里最富裕的。
    啥事情就怕有人带头张罗,小二不说自家要开荒,他们也没想,这一说起,家家都起心思。
    难处有两桩。
    种子不足是一桩,另一桩就是村里被闫老二征走了不少人,都是壮丁,便是有畜力相代,种现有的地还成,这要开荒,就觉得有些不够了。
    小二都帮他们想到了。
    村里牛羊过剩,每日都为草料发愁。
    将多余的羊拉走卖了,牛不卖改为租!
    不要银钱,只换劳力。
    这样一来,租牛的人家得了牛,他们得了更多的人使唤牛!
    哎呀呀!这可是两头都高兴的大好事!

章节目录

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宅女日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宅女日记并收藏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