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回忆
可她知道周氏一定会狮子大开口,这么好的一个人,又是自己的救命恩人,终究还是不要被自己拖累的好。
果然,周氏一听对方要上门提亲,一开口就是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那是普通人家整整两年的家用啊!
小桥村出嫁的新妇,聘礼最高的也就数村长家的闺女了,夫家在镇上经营着一家铁器铺,家底还算殷实,那也不过才五两啊!
大姐崔云芳当年收的聘礼还不到二两银子,周氏真是把自己往死路上逼啊,崔云珠的头低低垂下,不敢再看陈砚一眼。
哪料陈砚竟一口答应了下来!
后来崔云珠的脸被毁,陈砚的大嫂王氏竟突然领着媒婆替他上门提亲。
所有人都惊讶陈家居然还会派人来提亲,大伙儿把崔家围得水泄不通。
崔云珠心里也燃起了一丝希望。
只要陈砚不嫌弃她,她往后一定好好待他!
“啧啧啧,我还想看看是个什么样的天仙,把我家小叔子迷得神魂颠倒,居然肯花十两银子娶回家!你这副样子,不出来吓人都不错了,还想嫁到我们家来?还不如花二两银子去街上买个丫鬟回来。”
“你们家想银子想疯了吧?把我们陈家当傻子呢,我娘让我来是叫我和你们家说一声,这亲事可成不了!我们家小叔子也不是个傻子!”
王氏一进门就说道这门亲事可不作数,还对着崔云珠的脸冷嘲热讽了一番才不紧不慢地离去。
脸毁了不说,还被当众退亲侮辱。
从此崔云珠彻底沦为了小桥村的笑话!
她顿时心如死灰,也怨恨陈家,既然不想结亲就算了,为何还要特意跑来在自己的伤口上撒盐?
一年后整个昌南县都闹起了饥荒,田里颗粒不收,周围的地方也是如此,方圆几百里的河水全都干涸了。
再在村里呆下去就是一个死,所以村长和大部分村子一样,号召村里人开始往南边逃难。
逃难的路上,只因为崔祥说了一句太饿,周氏便为了一小袋巴掌大的粗粮就把崔云珠给卖了!
幸好陈砚及时赶到,用两倍的粗粮把崔云珠救下,从此她就成了陈家的人,跟在了陈砚的身边。
逃难的路上很苦,可陈砚有什么好东西都会第一时间想着她,在别人欺负她时一直护着她。
崔云珠也终于鼓起勇气问出了那个埋在心底许久的疑问,陈砚听了她的质问,瞪圆了双眼一脸不可置信的模样。
他眼眶红了红,瞬间攥紧了拳头,低声说了句:“抱歉。”
当时他整整一个月早出晚归到山上去打猎,好不容易卖了猎物,加上自己私下存的银子凑齐了十两,立马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去求他娘到崔家提亲。
自己则又跑回山上,准备多打些猎物换些银子给崔云珠买件新衣裳。
可不巧郑氏干活时扭伤了腰躺在床上动不了,就把银子给了大儿媳王氏让她去崔家提亲。
郑氏清楚王氏平日里小心思多,可眼下没有其他办法,还特意嘱咐了她要把事情办好,对小儿子未来的媳妇儿客气些,要是搞砸了要她好看。
谁知提亲那天,王氏没去多久便头发凌乱地跑回了陈家,脸上也是脏兮兮的,跑到正屋坐在地上扯着嗓子就开始哭。
说崔家嫌银子少不肯嫁,不仅抢了她带去的十两银子,崔家母女还动手把她推了出来。
王氏一边哭一边骂,任谁看了都觉得她受了天大的委屈。
郑氏听了后原本满是笑容的脸瞬间垮了下来,躺在床上大喊陈家老大和老二准备去崔家说理。
刚回到家的陈砚站在院子里也听到了周氏的话,以为崔云珠不愿意嫁给他,提着新衣裳的手慢慢垂了下来。
他在屋外站了许久,还是进屋去劝了郑氏:“娘,银子我不要了,我送她回去本就坏了她的名声,是我考虑不周。她现在既然不愿意嫁,这银子就当是我的补偿吧......今日的事对不起大嫂了,这身新衣裳就当是给你赔罪。”
王氏瞬间破涕为笑,爬起来接过新衣裳,好一顿摸着手上的料子。
没人注意到王氏在听到陈砚说银子不要了时眼底的窃喜。
也没人觉得奇怪,王氏平日里这么斤斤计较的人居然会轻易把银子拿给崔家,被抢了也不嚷着去抢回来,只当她是因着银子是小叔子挣的不好多管罢了。
郑氏看着失落的小儿子,哪能不晓得他的伤心呢,他没日没夜地冒着危险上山打猎不就是心里有人家吗?
现在这事变成这样,唉。
“算了,你自己辛苦挣的银子既然都说不要了,咱们还去讨什么呢。儿啊,天底下的好姑娘多了去了,娘改日就去问问谁家姑娘到了年纪,保准找一个让你满意的......”
崔云珠听了陈砚的话早已泣不成声,原来真相竟然是这样,陈砚从没想过不要自己!
陈砚轻轻揽住她:“我后来想了许久,还是觉得你不会做那样的事情,知道小桥村全村往南边逃难后担心你所以找了过来,幸好,幸好......等我们回去和爹娘会合,就请他们为我们做个见证。”
“我也一定还你一个公道!”
二人紧紧相拥,无需多言就已经认定了彼此。
陈家所在的榆林村有许多人也陆陆续续往南边逃难了,但陈家却被陈砚说动还未动身。
陈砚常年在山中行走,发现饥荒刚开始时山林深处有条溪流虽然水流减小却不像村里的井水、河流那样几近干涸,深山中可食用的野菜也有许多。
只不过深山多野兽,地形又复杂,村民不敢深入所以才没人发现。
他认为往南逃,路途遥远又多变数,家中的粮食可能都支撑不了走到南边。路上暴乱也一定数不胜数,所以说服了陈父和郑氏先不急着动身。
往回赶的路上并不太平,周围的城镇都已经乱了,大家都想着往南边逃可以有一线生机,所以路上的难民多如牛毛。
偷摸抢砸都是小事,有的人聚集在一起组成队伍,对许多弱势的难民下手,刚开始还是打人抢粮食,到后来已经开始强抢女人和孩子。
果然,周氏一听对方要上门提亲,一开口就是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那是普通人家整整两年的家用啊!
小桥村出嫁的新妇,聘礼最高的也就数村长家的闺女了,夫家在镇上经营着一家铁器铺,家底还算殷实,那也不过才五两啊!
大姐崔云芳当年收的聘礼还不到二两银子,周氏真是把自己往死路上逼啊,崔云珠的头低低垂下,不敢再看陈砚一眼。
哪料陈砚竟一口答应了下来!
后来崔云珠的脸被毁,陈砚的大嫂王氏竟突然领着媒婆替他上门提亲。
所有人都惊讶陈家居然还会派人来提亲,大伙儿把崔家围得水泄不通。
崔云珠心里也燃起了一丝希望。
只要陈砚不嫌弃她,她往后一定好好待他!
“啧啧啧,我还想看看是个什么样的天仙,把我家小叔子迷得神魂颠倒,居然肯花十两银子娶回家!你这副样子,不出来吓人都不错了,还想嫁到我们家来?还不如花二两银子去街上买个丫鬟回来。”
“你们家想银子想疯了吧?把我们陈家当傻子呢,我娘让我来是叫我和你们家说一声,这亲事可成不了!我们家小叔子也不是个傻子!”
王氏一进门就说道这门亲事可不作数,还对着崔云珠的脸冷嘲热讽了一番才不紧不慢地离去。
脸毁了不说,还被当众退亲侮辱。
从此崔云珠彻底沦为了小桥村的笑话!
她顿时心如死灰,也怨恨陈家,既然不想结亲就算了,为何还要特意跑来在自己的伤口上撒盐?
一年后整个昌南县都闹起了饥荒,田里颗粒不收,周围的地方也是如此,方圆几百里的河水全都干涸了。
再在村里呆下去就是一个死,所以村长和大部分村子一样,号召村里人开始往南边逃难。
逃难的路上,只因为崔祥说了一句太饿,周氏便为了一小袋巴掌大的粗粮就把崔云珠给卖了!
幸好陈砚及时赶到,用两倍的粗粮把崔云珠救下,从此她就成了陈家的人,跟在了陈砚的身边。
逃难的路上很苦,可陈砚有什么好东西都会第一时间想着她,在别人欺负她时一直护着她。
崔云珠也终于鼓起勇气问出了那个埋在心底许久的疑问,陈砚听了她的质问,瞪圆了双眼一脸不可置信的模样。
他眼眶红了红,瞬间攥紧了拳头,低声说了句:“抱歉。”
当时他整整一个月早出晚归到山上去打猎,好不容易卖了猎物,加上自己私下存的银子凑齐了十两,立马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去求他娘到崔家提亲。
自己则又跑回山上,准备多打些猎物换些银子给崔云珠买件新衣裳。
可不巧郑氏干活时扭伤了腰躺在床上动不了,就把银子给了大儿媳王氏让她去崔家提亲。
郑氏清楚王氏平日里小心思多,可眼下没有其他办法,还特意嘱咐了她要把事情办好,对小儿子未来的媳妇儿客气些,要是搞砸了要她好看。
谁知提亲那天,王氏没去多久便头发凌乱地跑回了陈家,脸上也是脏兮兮的,跑到正屋坐在地上扯着嗓子就开始哭。
说崔家嫌银子少不肯嫁,不仅抢了她带去的十两银子,崔家母女还动手把她推了出来。
王氏一边哭一边骂,任谁看了都觉得她受了天大的委屈。
郑氏听了后原本满是笑容的脸瞬间垮了下来,躺在床上大喊陈家老大和老二准备去崔家说理。
刚回到家的陈砚站在院子里也听到了周氏的话,以为崔云珠不愿意嫁给他,提着新衣裳的手慢慢垂了下来。
他在屋外站了许久,还是进屋去劝了郑氏:“娘,银子我不要了,我送她回去本就坏了她的名声,是我考虑不周。她现在既然不愿意嫁,这银子就当是我的补偿吧......今日的事对不起大嫂了,这身新衣裳就当是给你赔罪。”
王氏瞬间破涕为笑,爬起来接过新衣裳,好一顿摸着手上的料子。
没人注意到王氏在听到陈砚说银子不要了时眼底的窃喜。
也没人觉得奇怪,王氏平日里这么斤斤计较的人居然会轻易把银子拿给崔家,被抢了也不嚷着去抢回来,只当她是因着银子是小叔子挣的不好多管罢了。
郑氏看着失落的小儿子,哪能不晓得他的伤心呢,他没日没夜地冒着危险上山打猎不就是心里有人家吗?
现在这事变成这样,唉。
“算了,你自己辛苦挣的银子既然都说不要了,咱们还去讨什么呢。儿啊,天底下的好姑娘多了去了,娘改日就去问问谁家姑娘到了年纪,保准找一个让你满意的......”
崔云珠听了陈砚的话早已泣不成声,原来真相竟然是这样,陈砚从没想过不要自己!
陈砚轻轻揽住她:“我后来想了许久,还是觉得你不会做那样的事情,知道小桥村全村往南边逃难后担心你所以找了过来,幸好,幸好......等我们回去和爹娘会合,就请他们为我们做个见证。”
“我也一定还你一个公道!”
二人紧紧相拥,无需多言就已经认定了彼此。
陈家所在的榆林村有许多人也陆陆续续往南边逃难了,但陈家却被陈砚说动还未动身。
陈砚常年在山中行走,发现饥荒刚开始时山林深处有条溪流虽然水流减小却不像村里的井水、河流那样几近干涸,深山中可食用的野菜也有许多。
只不过深山多野兽,地形又复杂,村民不敢深入所以才没人发现。
他认为往南逃,路途遥远又多变数,家中的粮食可能都支撑不了走到南边。路上暴乱也一定数不胜数,所以说服了陈父和郑氏先不急着动身。
往回赶的路上并不太平,周围的城镇都已经乱了,大家都想着往南边逃可以有一线生机,所以路上的难民多如牛毛。
偷摸抢砸都是小事,有的人聚集在一起组成队伍,对许多弱势的难民下手,刚开始还是打人抢粮食,到后来已经开始强抢女人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