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640【大江东去】
    江水涛涛,川流不息。
    衡江之波澜壮阔,唯有亲眼目睹才能感受真切。
    “江南江北本为一体,只可惜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
    萧望之站在北岸,双手负在身后,目光深邃又悠远。
    陆沉顺着他的视线望过去,只见江面之上波光粼粼,船只往来不断,一派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的景象。
    回味着萧望之的感慨,陆沉道:“他们不是不明白,无非是天下熙攘皆为利往,庙堂蝇营皆为名来。如果没有元嘉之变,江南门阀注定无法登上大齐朝堂的中枢。那场变故对于大齐来说是劫难,对于他们而言其实是千载难逢的机遇。过去十多年里,北伐始终难以成行,就是因为这些人心里忌惮,一旦北伐成功朝廷北迁,他们将无法继续把持朝廷大权。”
    萧望之微微低下头,轻轻叹了一声,喟然道:“先帝这两步棋是好是坏暂且不论,至少会让我很为难。”
    所谓两步棋,其一是指让厉天润回京休养,其二便是让萧望之接手军事院执掌军方大权。
    这两位边军大帅劳苦功高,先帝此举无可指摘,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们两人在边军经营十余年的人脉就此被拆散。
    厉天润对此自无不可,而萧望之因为继任者是陆沉,看似也没有心生怨望的理由。
    问题在于两人往后的处境。
    厉天润疾病缠身,尤其是这两年在靖州几乎耗尽了心血,他已经无力再插手朝局,当然朝中君臣会像曾经敬重韩灵符那般对待他。
    萧望之却难得清闲,军事院首席军务大臣位高权重,在这个职位上几乎无时无刻都得小心谨慎,偏偏他在江南毫无根基,想要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中从容掌舵,可以预见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
    陆沉自然明白这些纠葛,轻声道:“萧叔,不妨和光同尘。”
    萧望之听出他语调中的关切,也明白这短短一句话里蕴含的深意,笑着点了点头,又问道:“京中四位主帅,谁忠谁奸?”
    他指的是禁军主帅沈玉来和三位京营主帅张旭、韩忠杰、陈澜钰,这四人同时都是军务大臣。
    陆沉微微一怔,道:“萧叔,陈澜钰是你一手提拔起来的大将。”
    萧望之淡然道:“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两人沿着江畔漫步,陆沉缓缓道:“沈玉来所处的位置太过紧要,若非绝对的信任,先帝不会允许他统领禁军,而且在京城叛乱之中,沈玉来的表现无可指摘。在我看来,他的忠心值得肯定,陛下也能清楚这一点。至于永定侯张旭,我看不透此人的底细,他是唯一从文臣转为武将的特例,明明可以左右逢源,在朝中却没有特别明显的臂助。”
    “你认为张旭是孤臣?”
    “只有织经司秦提举那样的人才称得上孤臣。”
    “也对,这世上没有几個人能做到秦正那种程度。”
    萧望之语调沧桑,继而道:“如此看来,张旭的态度非常关键。”
    如果他想要全盘掌握军事院,这四位军务大臣的立场便不容忽视。
    沈玉来毫无疑问是天子绝对的拥趸,不过禁军主帅历来只负责自己的主职,不会插手军务决断,沈玉来深谙此理,以前在军事院基本一言不发,只带着眼睛和耳朵。
    其余三人之中,韩忠杰的野心已经逐渐显露,想必他肯定不会轻易让军事院变成萧望之的一言堂,双方势必会有连绵不断的争斗,这个时候张旭如果站在韩忠杰那边,萧望之的处境就会变得难堪。
    他在京军之中毫无根基,被架空并非不可能发生的情况。
    陆沉转头望着中年男人沉肃的面容,忍不住说道:“萧叔,陈澜钰才是你最大的助力。”
    “这世上很多事情都不会变,譬如眼前的大江,日夜不停奔流不止,但是也有很多事情容易变化,比如最难猜测的人心。”
    萧望之停下脚步,自嘲一笑道:“边疆苦寒之地,只有靠着在战场上舍命冲杀才能赢得功劳,纵然也会有争权夺利之举,终究还是要单纯一些。京城则不同,那里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地,又极其繁华富庶,奢靡之处不知凡几,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样坚定的心志。”
    仿佛一道电光劈进陆沉的脑海。
    他猛然想起离京之前与李道彦的那场谈话。
    老人曾经说过与萧望之类似的话。
    当时他便有所感触,只是一时间难辨究竟,此刻听到萧望之再度提起,他不禁神情凝重地说道:“难道陈澜钰别有所图?”
    “我不知道。”
    萧望之摇摇头,略显萧索地说道:“此番南下接手军事院,我深感掣肘丛生困难重重。先帝之所以下出这步棋,一方面是要削弱我在边军中的名望,另一方面则是给你增添几分保障。只要我能在朝中立足,边军就不会面临太多的危机。先帝的初衷自然很好,但我很难轻松起来,因为应对南边那些老狐狸未必比直面景军简单。”陆沉点头道:“确实如此。”
    萧望之迎着陆沉的目光,缓缓道:“所以我想不明白,连我这样的资历和地位都感到头疼,陈澜钰当初以都指挥使的身份,如何能在短短一年之间,将定威军从上到下轻易拿捏?”
    陆沉眉头微微皱起。
    正如萧望之所言,他是依靠军功晋封的荣国公,朝中无人能比,兼之有陆沉在边疆守望相助,他想要在军事院独掌大权都非常困难,更何况是当初声名不显的陈澜钰?
    就算陈澜钰有先帝的支持,莫要忘记那个时候京城叛乱尚未发生,京军几乎完全是在江南门阀的掌握之中。
    一个毫无家世支撑的边军武将,凭什么能够做到那一步?
    一念及此,陆沉眼中泛起几分冷色,道:“陈澜钰理应不会不忠于大齐。”
    “这是自然,不论他变成什么模样,我相信他能够守住底线。”
    萧望之并未对那位曾经的亲信完全否定,淡淡道:“只是他需要考虑的问题有些多,需要在意的人也很多,当年我对他的提携之情,未必比得上江南那些人对他的相助,更不必说还有那些常人难以想象的奢靡富贵。”
    陆沉有些担忧地看着他。
    从他们的角度来看,陈澜钰若真有二心,或者说被江南门阀拉拢,自然是一个令人非常失望的消息。
    但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又能断定陈澜钰这样一定是错?
    毕竟他对大齐依然忠心,否则他不会带着三万京军长途跋涉数千里,在雍丘城外给予景军致命一击。
    萧望之长吁一口气,面上浮现释然的笑意,缓缓道:“其实我一直心存疑惑,一直在等他的解释,但他寄给我的书信里从未谈及,直到此时此刻,我便明白分道扬镳已是必然。他不再是当初我麾下那个内敛沉静的谋将,而是置身权力中枢、有着自己的欲望和目标的京营主帅。”
    陆沉冷声道:“如果他真的要与萧叔为敌,我可以——”
    萧望之却打断了他的话头:“你有更重要的责任,江南的蝇营狗苟我能应对,你不必牵扯其中。”
    陆沉默然不语。
    良久之后,他喟叹道:“也罢。萧叔伱南下之后,除了军事院这几位,还有两个人要格外注意。”
    “你说。”
    “礼部尚书李适之,兵部尚书丁会。”
    萧望之目光微凝,问道:“为何?”
    陆沉回道:“丁会此人看似浅薄,实则从来没有在大事上站错位置。无论是当初朝中一些大臣对我的攻讦,还是京城叛乱之局,此人都能极其理智地置身事外,偏偏他又喜欢撩起争端。萧叔将来少不了和兵部打交道,千万不要被丁会的表象迷惑,否则一不小心就会着他的道。”
    萧望之了然道:“好。”
    “至于李适之……”
    陆沉稍稍思忖,正色道:“说实话我以前一直不太在意此人,因为李老相爷的存在,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都会忽略李适之,可是他能不声不响地赢得陛下的器重,而且和老相爷没有太大的关系,说明此人绝非一个清贵文臣那般简单。如果我没猜错,等李相告老之后,薛南亭和钟乘分任左右二相,空出来的吏部尚书一职八成会落在李适之手中。”
    通过他的陈述,萧望之对于朝廷中枢的情况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欣慰地说道:“我会留心。另外,关于上次说的那件事——”
    这一次陆沉打断了他,坚定地说道:“萧叔,不管陛下和韩忠杰是否幕后黑手,我会让人去查,你不要为此费心。”
    望着陆沉诚恳的神色,萧望之自然明白他是出于关心,不希望他在京城承担太多的重任。
    他微微一笑,伸手拍了拍陆沉的肩头,道:“好。”
    两人又闲谈一阵,萧望之看了一眼北方,洒然道:“你回去吧。”
    陆沉拱手道:“萧叔,一路顺风,千万珍重。”
    “你也要照顾好自己。”
    萧望之最后嘱托一句,随即转身大步离去,与等候在不远处的亲兵们一道走向渡口。
    江水悠悠,奔流向海。
    陆沉望着他的背影,心中忽地涌起几分伤感。
    此番分别,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
    他不禁轻轻一叹。
    (本章完)

章节目录

九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上汤豆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上汤豆苗并收藏九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