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西医来,中医的治疗手段更加的难,更加的难学,难精,而且中医的治疗手段给人一种很是神幻的感觉,也是因此,现在真正掌握中医治疗手段的人,并不多,不过,只要是真正掌握了中医治疗手段的人,没有一个不是真正的医疗大师!
中医的治疗手段有着以下几种:
第一种,中药。<
中药(chine色her波logy、traditionalmate日amedica),是指在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
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由于太古时期文字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书籍,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
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
由于药物中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便称为“本草”。据考证。秦汉之际,本草流行已较多,但可惜这些本草都已亡佚。无可查考。
现知的最早本草著作称为《神农本草经》,著者不详,根据其中记载的地名,可能是东汉医家修订前人著作而成。
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全书共三卷,收载药物包括动、植、矿三类,共365种,每药项下载有-性-味、功能与主治。另有序例简要地记述了用药的基本理论,如有-毒-无-毒、四气五味、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剂型,可说是汉以前我国药物知识的总结。并为以后的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将《神农本草经》整理补充,著成《本草经集注》一书,其中增加了汉魏以下名医所用药物365种。称为《名医别录》。
每药之下不但对原有的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并增加了产地、采集时间和加工方法等,大大丰富了《神农本草经》的内容。
到了唐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对外交通日益频繁,应形势需要,政府指派李绩等人主持增修陶氏所注本草经,称为“唐本草”后又命苏敬等重加修正,增药114种,于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颁行。称为《新修本草》或外国药物陆续输入,药物品种日见增加。
为了适《唐新本草》。此书由当时的政府修订和颁行,所以可算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
这部本草载药844种,并附有药物图谱,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不但对我国药物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而且不久即流传国外,对世界医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所述是我国古代药物知识的三次总结,以后每隔一定时期,由于药物知识的不断丰富,便有新的总结出现。
如宋代的《开宝本草》、《嘉祐补注本草》,都是总结性的。到了北宋后期,蜀医唐慎微编成了《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他将《嘉祐补注本草》与《图经本草》合并,增药500多种,井收集了医家和民间的许多单方验方,补充了经史文献中得来的大量药物资料,使得此书内容更为充实,体例亦较完备,曾由政府派人修订三次,加上了“大观”、“政和”、“绍兴”的年号,作为官书刊行。
明代的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进行彻底的修订,“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编成了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本草巨著——《本草纲目》,于李时珍死后三年(1596年)在金陵(今南京)首次刊行。此书载药1892种,附方11000多个。
中华--民--国的建立,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统治,但是中国仍未改变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加之国家连年战争,社会动荡,经济衰退,致使中国科技发展缓慢而不平衡,远远落后于欧美、日本等,失去了16世纪以前中国在世界科技上普遍领先地位。
在西方科技文化大量涌入的情况下,出现了中西药并存的局面。与此相应,社会和医药界对传统的中国医药逐渐有了“中医”、中药”之称,对现代西方医药也因此逐渐称为“西医”、西药”。
由于国---民---党---政---府采取废止中医的政策,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因而引发了中医药界的普遍抗争。
在学术医药工作者奋发进取,尽管困难重重,本草学或中药学仍然有所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现存民---国时期的中药专著有260多种,大多体例新颖、类型多样、注重实用。
由于它们的论述范围、体例、用语等与传统本草有所不同,或为了通俗的原因,一般都不以本草命名。
其间综合性中药著作和讲义较多,内容多数偏于临床实用。
前者以蒋玉柏《中国药物学集成》较有代表性。该书有总论、各论两大部分。总论概述了中药有关基本理论知识;各论按功效分类,分别记述了400余种药物的别名、气味、形状、功用、制法、有毒无毒、用量、禁忌、处方等。
其体例和内容与前者基本相似。但更简明实用。
如秦伯未《药物学讲》,分为发散、利尿、理气、理血、温热、寒凉药等12类加以介绍,如张山雷《本草正义》。属于传统药论性质。该书结合个人用药体验论述了中药的药性、功用以及鉴别、炮制、煎煮法等,有较好的影响。
很多中草药的疗效不但经受住了长期医疗实践的检验,而且也已被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有些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和分子结构等也已经全部或部分地研究清楚。
例如麻黄平喘的有效成分麻黄碱、常山治疟的有效成分常山碱、延胡索止痛的主要成分四氢掌叶防己碱(延胡索乙素)、黄连和黄柏止痢的主要成分小蘖碱(黄连素)、黄芩抗菌的主要成分黄芩素、大黄泻下的有效成分番泻甙等等。
为了保证药物的疗效,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于药物的栽培、采收、加工、炮制、贮藏保管等方面,也都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
大量事实证明,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通过长期实践所积累起来的医药遗产是极为丰富、极为宝贵的。因此。我们应当珍视这个祖国医药学的伟大宝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反观国外药物知识的发展。以埃及和印度为最早。
公元前1500年左右埃及的“papytus”(纸草本)及其后印度的“ajurveda”(寿命吠陀经)中均已有药物的记载。
希腊、古罗马、阿拉伯在医药的发展中也有悠久的历史,如希腊医生diosco日des的demate日amedica”(药物学),古罗马的galen(公元131~200年)所著“mate日amedica”(药物学),阿拉伯医生avicenna(公元980年)所著“canonmediclnae”(医药典)等都是专门的药物学著作。对古代医药学的发展都有较大的影响。
中药按治疗作用分为: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收涩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活血祛淤药、止血药、泻下药、驱虫药、芳香开窍药。
相关中药还有着很多闻名世界的中药药典。这些中药药典到现在还是中医学里面最为重要的医疗药典。
神农本草:李时珍在这部书中全面整理和总结了十六世纪以前我国人民的药物知识,并作了很大发展。他改绘药图,订正错误,并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为十六纲,六十类,每药之下,分释名、集解、修治、主治、发明、附方及有关药物等项。体例详明,用字严谨。是我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也是我国科学史中极其辉煌的成就。
李时珍长期亲自上山采药,远穷僻壤,遍询土俗,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对药物进行实地考查和整理研究,并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力辟迂儒之谬论,痛斥方士之邪说,纠正了古代本草中不少药物品种和药效方面的错误,才使《本草纲目》一书达到前代一切本草远未达到的水平,这部书在十六世纪初就流传中外,曾经多次刻印并被译成多种文字,不但对世界医学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也是研究动植矿物的重要典籍。
清代乾隆年间赵学敏编成《本草纲目拾遗》一书,对《本草纲目》作了一些正误和补充,增药716种。
由汉到清,本草著作不下百余种,各有所长,但可称为总结性的,只有上述几书。其余如地方性的《滇南本草》(明?兰茂)、专记外来药物的《海药本草》(唐?李殉)。
地方本草:属于传统的地方本草亦有多种,以肖步丹《岭南采药录》、高宗岳《泰山药物志》较有特色,也丰富了药物的品种。
食疗本草有较大的进步,大多内容丰富、实用。如秦伯未《饮食指南)。以传统、简要为特点;杨志一、沈仲圭《食物疗病常识》、陆观豹《食用本草学》,则多为经验之谈。
其他方面,如经曹炳章据清末郑肖岩所撰《伪药条辨》补订而成的《增订伪药条辨》。载药110种,就产地、形态、气味、主治等以论述或比较,为辨识药物真伪优劣提供了宝贵经验。
杨华亭《药物图考》,摘引本草文献,对药物品种作了科学的考证,并附有图谱,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制药著作:如杨叔澄《中国制药学》、周复生《增订药业指南》。有关内容均较切合实际。当时的中药学著作,除了传统的表述外,还产生了中西药汇通之作。
汇通派医药学家。利用自然科学和西方医药学的某些成果,补充表达中药的基源、成分、功效及其药理等,或以中西药理互为解说;其间深浅、得失参差不齐。
在各种著作中,以郭望《汉药新觉》、温敬修《最新实验药物学》及阮其烃、王一仁、董克仁的《本草经新注)等较有代表性。鉴于此期中药数量众多、知识广泛。对中药的学习与传播已有诸多不便。故不仅便读、歌括一类中药入门书籍不少,而且新产生了中药辞书。
辞典:影响较大的是1935年陈存仁编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全书270万字,收药目4300条,每药分别介绍命名、古籍别名、基本、产地、形态、性质、成分、效能、主治、历代记述考证、辨伪、近人学说、配合应用、用量、施用宜忌、参考资料等21项。
资料丰富、全面,汇集了古今有关论述,并有附图。它是中药发展史上第一部大型辞典。
除上述外,反映在本草或中药学术的进步,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功效和主治已明确分别开来。功效表述较准确,增加了中药剂量。以及逐渐用科、属、种名表示中药基源等。
这一时期药用植物学、生药学已成为研究植物类中药的自然来源(分类)、性状或鉴别等新兴的学科,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如赵燏黄《中国新本草图志》、《祁州药志》、《现代本草生药学》和裴鉴《中国药用植物志》等,均很有代表性。
中药的采收还要讲究科学的方法:科学的采收应包括:药用植物的药用部分中有效成分积累动态和生长发育阶段这两个指标,既要考虑有效成分含量,又要注意产量。
如薄荷的采收,一年两次,第一次在小暑后大暑前(七月中下旬),主要供提取薄荷脑用,第二次在霜降之前(十月中下旬),主要作药材用。
实验证明,薄荷在花蕾期叶片中含油量为最高,原油中薄荷脑的含量则以盛花期为最高。而叶的产量又在花后期为最高。
,主含芦丁,可达28%,如已开花,结果,则芦丁含量急剧下降。
使用中药的注意事项:由于中药的质地、性质往往有显著差异,因此,煎煮方法或煎煮时间常不相同,有先煎、后下、包煎等。
煎药要注重火候,火候的控制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质地,如解表药,适宜用武火急煎,滋补药文火煎。
中药在我国已经传承了几千年,对于我们国家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中药的普及上面,政府部门极其的重视。
1927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区,十分重视中医药事业的普及与发展,在研制药品、防治疾病中,大量采用中医药,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成绩。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医药事业奠定了基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制定了以团结中西医和继承中医药学为核心的中医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发展中医药事业。
随着现代自然科学和中国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中药学也因此取得了长足进步。从1954年起,国家有计划地整理、出版了一批重要的本草古籍,计有《本经》、《新修本草》、《证类本草》、《纲目》等数十种。
60年代以来又辑复了《吴普本草》、《别录》、《新修本草》、《本草拾遗》等百十余种,对研究和保存古本草文献有重大意义。
第二种:针灸。
针灸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
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
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关键,辨别性质,明确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
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千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如今,针灸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并且为广大群众所信赖。而且在现在,随着针灸医疗作用的显现,针灸这样中医的治疗手段越来越为人们所信任,针灸发展的也越来越快了,甚至,现在针灸已经走出了过门,为全世界人民所接受。(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ps:注:谢谢金桂冠非礼、谢志修两位大大的打赏支持,谢谢!
中医的治疗手段有着以下几种:
第一种,中药。<
中药(chine色her波logy、traditionalmate日amedica),是指在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
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由于太古时期文字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书籍,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
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
由于药物中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便称为“本草”。据考证。秦汉之际,本草流行已较多,但可惜这些本草都已亡佚。无可查考。
现知的最早本草著作称为《神农本草经》,著者不详,根据其中记载的地名,可能是东汉医家修订前人著作而成。
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全书共三卷,收载药物包括动、植、矿三类,共365种,每药项下载有-性-味、功能与主治。另有序例简要地记述了用药的基本理论,如有-毒-无-毒、四气五味、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剂型,可说是汉以前我国药物知识的总结。并为以后的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将《神农本草经》整理补充,著成《本草经集注》一书,其中增加了汉魏以下名医所用药物365种。称为《名医别录》。
每药之下不但对原有的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并增加了产地、采集时间和加工方法等,大大丰富了《神农本草经》的内容。
到了唐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对外交通日益频繁,应形势需要,政府指派李绩等人主持增修陶氏所注本草经,称为“唐本草”后又命苏敬等重加修正,增药114种,于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颁行。称为《新修本草》或外国药物陆续输入,药物品种日见增加。
为了适《唐新本草》。此书由当时的政府修订和颁行,所以可算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
这部本草载药844种,并附有药物图谱,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不但对我国药物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而且不久即流传国外,对世界医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所述是我国古代药物知识的三次总结,以后每隔一定时期,由于药物知识的不断丰富,便有新的总结出现。
如宋代的《开宝本草》、《嘉祐补注本草》,都是总结性的。到了北宋后期,蜀医唐慎微编成了《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他将《嘉祐补注本草》与《图经本草》合并,增药500多种,井收集了医家和民间的许多单方验方,补充了经史文献中得来的大量药物资料,使得此书内容更为充实,体例亦较完备,曾由政府派人修订三次,加上了“大观”、“政和”、“绍兴”的年号,作为官书刊行。
明代的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进行彻底的修订,“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编成了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本草巨著——《本草纲目》,于李时珍死后三年(1596年)在金陵(今南京)首次刊行。此书载药1892种,附方11000多个。
中华--民--国的建立,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统治,但是中国仍未改变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加之国家连年战争,社会动荡,经济衰退,致使中国科技发展缓慢而不平衡,远远落后于欧美、日本等,失去了16世纪以前中国在世界科技上普遍领先地位。
在西方科技文化大量涌入的情况下,出现了中西药并存的局面。与此相应,社会和医药界对传统的中国医药逐渐有了“中医”、中药”之称,对现代西方医药也因此逐渐称为“西医”、西药”。
由于国---民---党---政---府采取废止中医的政策,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因而引发了中医药界的普遍抗争。
在学术医药工作者奋发进取,尽管困难重重,本草学或中药学仍然有所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现存民---国时期的中药专著有260多种,大多体例新颖、类型多样、注重实用。
由于它们的论述范围、体例、用语等与传统本草有所不同,或为了通俗的原因,一般都不以本草命名。
其间综合性中药著作和讲义较多,内容多数偏于临床实用。
前者以蒋玉柏《中国药物学集成》较有代表性。该书有总论、各论两大部分。总论概述了中药有关基本理论知识;各论按功效分类,分别记述了400余种药物的别名、气味、形状、功用、制法、有毒无毒、用量、禁忌、处方等。
其体例和内容与前者基本相似。但更简明实用。
如秦伯未《药物学讲》,分为发散、利尿、理气、理血、温热、寒凉药等12类加以介绍,如张山雷《本草正义》。属于传统药论性质。该书结合个人用药体验论述了中药的药性、功用以及鉴别、炮制、煎煮法等,有较好的影响。
很多中草药的疗效不但经受住了长期医疗实践的检验,而且也已被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有些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和分子结构等也已经全部或部分地研究清楚。
例如麻黄平喘的有效成分麻黄碱、常山治疟的有效成分常山碱、延胡索止痛的主要成分四氢掌叶防己碱(延胡索乙素)、黄连和黄柏止痢的主要成分小蘖碱(黄连素)、黄芩抗菌的主要成分黄芩素、大黄泻下的有效成分番泻甙等等。
为了保证药物的疗效,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于药物的栽培、采收、加工、炮制、贮藏保管等方面,也都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
大量事实证明,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通过长期实践所积累起来的医药遗产是极为丰富、极为宝贵的。因此。我们应当珍视这个祖国医药学的伟大宝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反观国外药物知识的发展。以埃及和印度为最早。
公元前1500年左右埃及的“papytus”(纸草本)及其后印度的“ajurveda”(寿命吠陀经)中均已有药物的记载。
希腊、古罗马、阿拉伯在医药的发展中也有悠久的历史,如希腊医生diosco日des的demate日amedica”(药物学),古罗马的galen(公元131~200年)所著“mate日amedica”(药物学),阿拉伯医生avicenna(公元980年)所著“canonmediclnae”(医药典)等都是专门的药物学著作。对古代医药学的发展都有较大的影响。
中药按治疗作用分为: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收涩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活血祛淤药、止血药、泻下药、驱虫药、芳香开窍药。
相关中药还有着很多闻名世界的中药药典。这些中药药典到现在还是中医学里面最为重要的医疗药典。
神农本草:李时珍在这部书中全面整理和总结了十六世纪以前我国人民的药物知识,并作了很大发展。他改绘药图,订正错误,并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为十六纲,六十类,每药之下,分释名、集解、修治、主治、发明、附方及有关药物等项。体例详明,用字严谨。是我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也是我国科学史中极其辉煌的成就。
李时珍长期亲自上山采药,远穷僻壤,遍询土俗,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对药物进行实地考查和整理研究,并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力辟迂儒之谬论,痛斥方士之邪说,纠正了古代本草中不少药物品种和药效方面的错误,才使《本草纲目》一书达到前代一切本草远未达到的水平,这部书在十六世纪初就流传中外,曾经多次刻印并被译成多种文字,不但对世界医学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也是研究动植矿物的重要典籍。
清代乾隆年间赵学敏编成《本草纲目拾遗》一书,对《本草纲目》作了一些正误和补充,增药716种。
由汉到清,本草著作不下百余种,各有所长,但可称为总结性的,只有上述几书。其余如地方性的《滇南本草》(明?兰茂)、专记外来药物的《海药本草》(唐?李殉)。
地方本草:属于传统的地方本草亦有多种,以肖步丹《岭南采药录》、高宗岳《泰山药物志》较有特色,也丰富了药物的品种。
食疗本草有较大的进步,大多内容丰富、实用。如秦伯未《饮食指南)。以传统、简要为特点;杨志一、沈仲圭《食物疗病常识》、陆观豹《食用本草学》,则多为经验之谈。
其他方面,如经曹炳章据清末郑肖岩所撰《伪药条辨》补订而成的《增订伪药条辨》。载药110种,就产地、形态、气味、主治等以论述或比较,为辨识药物真伪优劣提供了宝贵经验。
杨华亭《药物图考》,摘引本草文献,对药物品种作了科学的考证,并附有图谱,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制药著作:如杨叔澄《中国制药学》、周复生《增订药业指南》。有关内容均较切合实际。当时的中药学著作,除了传统的表述外,还产生了中西药汇通之作。
汇通派医药学家。利用自然科学和西方医药学的某些成果,补充表达中药的基源、成分、功效及其药理等,或以中西药理互为解说;其间深浅、得失参差不齐。
在各种著作中,以郭望《汉药新觉》、温敬修《最新实验药物学》及阮其烃、王一仁、董克仁的《本草经新注)等较有代表性。鉴于此期中药数量众多、知识广泛。对中药的学习与传播已有诸多不便。故不仅便读、歌括一类中药入门书籍不少,而且新产生了中药辞书。
辞典:影响较大的是1935年陈存仁编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全书270万字,收药目4300条,每药分别介绍命名、古籍别名、基本、产地、形态、性质、成分、效能、主治、历代记述考证、辨伪、近人学说、配合应用、用量、施用宜忌、参考资料等21项。
资料丰富、全面,汇集了古今有关论述,并有附图。它是中药发展史上第一部大型辞典。
除上述外,反映在本草或中药学术的进步,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功效和主治已明确分别开来。功效表述较准确,增加了中药剂量。以及逐渐用科、属、种名表示中药基源等。
这一时期药用植物学、生药学已成为研究植物类中药的自然来源(分类)、性状或鉴别等新兴的学科,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如赵燏黄《中国新本草图志》、《祁州药志》、《现代本草生药学》和裴鉴《中国药用植物志》等,均很有代表性。
中药的采收还要讲究科学的方法:科学的采收应包括:药用植物的药用部分中有效成分积累动态和生长发育阶段这两个指标,既要考虑有效成分含量,又要注意产量。
如薄荷的采收,一年两次,第一次在小暑后大暑前(七月中下旬),主要供提取薄荷脑用,第二次在霜降之前(十月中下旬),主要作药材用。
实验证明,薄荷在花蕾期叶片中含油量为最高,原油中薄荷脑的含量则以盛花期为最高。而叶的产量又在花后期为最高。
,主含芦丁,可达28%,如已开花,结果,则芦丁含量急剧下降。
使用中药的注意事项:由于中药的质地、性质往往有显著差异,因此,煎煮方法或煎煮时间常不相同,有先煎、后下、包煎等。
煎药要注重火候,火候的控制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质地,如解表药,适宜用武火急煎,滋补药文火煎。
中药在我国已经传承了几千年,对于我们国家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中药的普及上面,政府部门极其的重视。
1927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区,十分重视中医药事业的普及与发展,在研制药品、防治疾病中,大量采用中医药,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成绩。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医药事业奠定了基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制定了以团结中西医和继承中医药学为核心的中医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发展中医药事业。
随着现代自然科学和中国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中药学也因此取得了长足进步。从1954年起,国家有计划地整理、出版了一批重要的本草古籍,计有《本经》、《新修本草》、《证类本草》、《纲目》等数十种。
60年代以来又辑复了《吴普本草》、《别录》、《新修本草》、《本草拾遗》等百十余种,对研究和保存古本草文献有重大意义。
第二种:针灸。
针灸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
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
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关键,辨别性质,明确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
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千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如今,针灸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并且为广大群众所信赖。而且在现在,随着针灸医疗作用的显现,针灸这样中医的治疗手段越来越为人们所信任,针灸发展的也越来越快了,甚至,现在针灸已经走出了过门,为全世界人民所接受。(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ps:注:谢谢金桂冠非礼、谢志修两位大大的打赏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