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勇笑着道;“你的消息还真够闭塞的,李书记病得这样重,张镇长一来就做出了这么大的成绩,当然会是他上位了。今天开会就是宣布他代理镇长,要不是他资历不够,上一把手都有可能。”
    党委副书记孙力有点不相信的道;“不会吧?他做这个镇长才几天的时间就升书记,也太快了一点吧?”
    邓勇笑着道;“我知道你心有不甘,被一个才来不久的年轻人挡住了道路,任何人都会有点不舒服的。但人家的能力摆在那里,他做的事情你只要做一件给我看看,我就第一个支持你!”
    孙力被邓勇这么一说,还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他沉默了好一会才说道;说真的,我也很佩服他的,就他敢跟王副县长当面据理力争这一点,就不是一般的人可以做到的,我比他还真是差远了。
    人们在议论着,这时镇里的党委成员们已经陆续坐在了上面,每一个人都表现得很是严肃。
    不一会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郑琳在李妍和张复的陪同下,后面跟着郭明和徐立走了进来。
    郑琳的目光在干部们的身上扫视了一下,然后她的目光就落在了张复的身上,她心里感叹着,这个年轻人的升迁速度也真是太快了一点,才做了十多天的镇长就转成书记了,虽然只是上升了一步,但这一步却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办不到的!!
    她虽然有这样的感慨,但她深深的知道,这个年轻人是大有来头的,梁书记对他都是另眼相看,他想不发达都难,加上他还真有点能力,把其它的人踩在脚下也就成了必然了。
    “开会了!”李妍明显的精神了许多,显得更加的靓丽了,看到会议室里面闹麻麻的就提高了一点声音,那清脆的声音使得大家精神一震,会议室里一下就静了下来。
    李妍一见自己就说了一句,会场就静了下来,很有点小得意的,她微笑着看着那些干部们道:“今天县委郑部长受县委的委托,来我们汉山镇宣布县委关于人事方面的决定,我们欢迎。”
    掌声顿时响起,郑琳微笑着朝大家点了点头。
    掌声一落,李妍就微笑着道;“下面我们就请郑部长传达县委的文件。”
    郑琳微微一笑,看了一眼在坐的人们道:“那好,我就宣布一下县委常委会议的决定。”
    她把摆放在她桌前的那份文件拿了起来,表现出了一种非常严肃的神情道:“经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决定对汉山镇的班子进行微调,由于李武同志病重不能工作,暂由镇长张复同志接下汉山镇党委书记的工作,他的镇长则暂由副镇长李妍同志代理,李成同志任乡党委委员、副镇长,秦英同志任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
    会议室里面显得很静,大家的目光更多的是看向了坐在主席台上很是镇定的张复,大家心里都很是感慨,这个年轻人虽然爬得太快了一点,但他还真有点本事,就是想反对都找不到借口。
    现在坐在主席台上最兴奋的其实是李妍,他永远记得张有财找他谈话时所说的那些话,张有财也不知道是处于什么样的用心,在谈话时专门暗示了一番,说他的这个镇长还是在梁宏向张复询问时,张复力荐才让她做这个镇长的。
    有了这样的一个信息,李妍对张复自然也就充满了好感,她虽然跟张复吃了一次饭,但张复却没有表示什么,她知道张复还不想接受自己,本来她对自己的这个副镇长都还有点诚惶诚恐的,没有想到还上升了一步。
    郑琳很快就宣布完了县委常委会的任命,又谈了一些工作上的要求之后,就轮到张复讲话了。他清了一下嗓子道;“同志们,县委根据汉山镇的情况对我们的班子进行了微调,这说明了县委对我们汉山镇的工作是重视的,对于我这个书记来说,我知道我是力有未逮的,但县委既然已经做了决定,我一定克己奉公,团结全镇干部群众一道把汉山镇的工作做好。李妍的目光扫了一眼张复,她这时的心态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己能够上升一步,看来确实是他在梁宏那里帮着自己说了话的,要不然在县委常委会上,有个别的常委已经提出了要下派一个书记,结果被梁宏否决了。
    再想到县委常委会上有关自己的事情时郑志并没有帮着自己说话时,李妍就感到自己如同海中的一叶小舟,随时都有船翻的危险。
    张复接着说道;“现在我想把今年的工作给大家交个底,中学的重建是第一步,现在已经开始了,下一步镇里会推出一种香菇的培植技术,这事我已经与一家企业谈好,会把这种技术引入到最贫困的地方,第三步是在山区建立一个药材基地,这事现在也有了眉目,很快就会实施了,第四步就有点大了。”
    大家都知道,昨天有十多个人在河边走来走去的,还有几个人在河对面的石山上敲来敲去的,大家可能还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们,那是诚信公司想在我们这里办一个大型的水泥厂,在河的下面修一座拦河大坝,到时,不但可以改变我们镇缺电的情况,还可以把河对面的交通问题解决,更重要的是大坝一修起来,我们河对面的那一大片沙滩就会成为一个大湖,如果跟那些湖区一样的用网箱养鱼,我们枫林镇只要一年就可以把那个贫穷的帽子给甩掉。我坚信,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去工作,真心实意想着群众的事情,就没有什么困难难得倒我们!”
    会议室里静默了好一会,接着,就是一阵如雷鸣般的热烈的掌声。
    那些干部们都听傻了,自己在这里工作这么多年了,怎么就没有想到这里还有这么大的发展潜力?不过过细的想一下,做这些事都是要钱才能办得到的,也就没有人敢这么去想,要是一般的人提出来,不被别人说成异想天开才怪了,也只有张复说出来才能得到这么热烈的掌声,因为他已经办成了一件别人办不到的事,也就对他有了一种莫名的信任。
    掌声经久不息,组织部副部长郑琳的眼睛都亮了,她还真没有想到这个年轻人有着这么大的气场,他才来这里十几天,竟然就得到了这些平时都是勾心斗角的老油条们的信任!就算是县委书记亲自来主持这个会议,也是得不到这么热烈的掌声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出来,只要是真心的为大家办事,有一颗大公无私的爱心,就是那些勾心斗角的人也会感动的!根据这个年轻人的气势看来,他今后的前途还真的不可限量!难怪那个诚信公司的老总说要出六百万的年薪请他加盟了。
    郑琳没有留下吃饭,开完了会之后就乘车回县城去了。
    张复刚回到自己的宿舍坐下,竹山村的杨成和杨涛就走了进来,杨成一进来就兴奋的道;竹木加工厂跟香菇培育基地都搞起来了,竹木加工厂已经产生效益了,你要我去找的那个诚信公司的老板真的很不错,我们现在是帮那个诚信公司做竹架板和模板,光这一块一年就能赚几百万,我们村有奔头了。”
    张复笑着道;“这样就好,但你们不能光只顾着赚钱,那个竹子好说,这是自然繁殖的,每年都会有新的竹子长出来。但那些树可是砍一颗就少一颗的,如果不种树的话,不要几年就会砍光了,你们要有一个规划,每砍一颗树就要种上一颗,还要尽量的多种一些,这样才能保持水土平衡,以后才不致没树可砍。”
    杨涛一脸尊敬的道;你真的要比我们多想了很多,你放心,我们一定会照你说的去做。
    其它的村长已经听到了竹山村办厂的事,都纷纷的找了过来问张复要项目。张复本来就希望带动大家走上富裕之路,他先要竹山村办厂,就是要竹山村先做出一个样板来,这样自己就不要去动员了。正是出于这样的想法,他才在会上谈了这事,现在大家主动的要发展了,这是就好办了。
    看到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张复微笑道:“这事好办,有竹木的村也可以办竹木加工厂,种香菇,树木比较少的地方就搞药材培育基地,这些事在这几天就可以定下来,这几个厂暂时由竹山村村支委负责,全镇的工作则由镇镇党委组成一个领导小组开展工作。
    ……”
    自从看到了张复弄来了几百万建中学以后,大家早已把张复看成是有能耐的人物了。这些年班子换来换去的,但汉山镇还是一点样子都没有改变,而张复才来了几天就弄来几百万元钱重建学校,还在竹山村办了那么多的工厂,也就都把他当成了主心骨。(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医圣官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老马识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马识路并收藏医圣官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