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大楼,最大的这间办公室,时隔两天蒋行舟再次坐在了这里。
大前天朱铁成提出了登报上电视的逼宫方法,晚上的时候就上了晚间新闻,网上的评论像他们预料的那样,一边倒希望临港项目能早日完成,几乎没有人在意那十几家厂商的反对意见。
禁止引进国外的疏浚设备?都说了是专项专用,干嘛那么死板,改革开放这些年还少用国外的东西了,一竿子打死的行为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
总之,线上网下大家都是支持临港项目的,街上随便遇到的人问上两句都知道这件事,完全达到了他们的预计效果。
另外各个相关的政府部门,这两天也收到了不少所谓的“民情信”,很多都是他们海港城建公关部投的,还有的就是找熟人帮忙。
那些厂商投出一封举报信,他们就加倍投出数封支持信。
虽然时间短任务重,但是一心一意投入临港项目后,闲置了好一段时间的公关、人力、事务部,这次是铆足了劲解决租借挖泥船的问题。
他们几乎是一刻不停地想办法、解决问题,把能想到的方法都尝试了个遍。
不过即便这样,他们心里还是对政府通过他们申请的事没底。
蒋行舟越等心里越是焦虑,想着他们的雷霆反击,社会上的积极反响,和对审批的期待与忧虑,大领导终于开完会回来了。
“行舟。”
“领导……”
“坐坐,不用站起来,关于你们的新闻我也看了,剑走偏锋效果不错啊。”
大领导脱下外套,放下手里的记事本,又拿起茶杯到水壶那接了杯水,蒋行舟看不清对方的表情,言语中也听不出喜怒。
“唉,领导您见谅,我们也不想这么大张旗鼓地闹,可是工地那边实在没时间等,我……”
蒋行舟还是站了起来,小心翼翼地解释着,他最怕领导对他们的做法有负面评价。
可大领导接完水回来笑着摆摆手,“我没有要责怪你的意思,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的就是好猫,我本来还担心项目会被这件事拖住,想内部给你们一些便利,可很惊喜你们没有受到对方的迷惑和干扰,直接釜底抽薪,这件事我是欣赏的。”
大领导脸上和煦的笑容,让紧张的气氛如烈日下的冰雪一样快速消融。
“那申请的审批……”
蒋行舟坐下身体前倾,迫切地想知道结果,连客套铺垫都没有,直接就问了出来。
看着他焦急的表情,大领导的笑容又深了一些,望着茶杯中漂浮着的嫩绿茶尖,心里也是一片感叹。
“你还真是一点都等不及,放心吧!不光你们着急,临港新城是经过历届政府考察了许久的项目,我们怎么会让项目被这点问题所阻碍,审批那边我已经让各部门快速通过了,早过两天正式文件就能下来。”
就像他说的,临港项目是媲美开发浦东的大的政府工程,1984年就提交了关于建议在芦潮港建设港口的报告,次年就成立了芦潮港开发区,后来中科院、上海社科院、国家海洋局、众多大学教授和市里领导到南汇那片滩涂不知考察调研了多少次,建设芦潮港走向海洋的结论从来没有变过。
很幸运在他这届政府,临港项目终于启动,中央和地方一起赋予的这份责任,他们怎会轻而视之,所有关于临港工程的事他们这边都在跟进,绝不负人民的信任。
“是嘛,那真的是太好了!”
听到“通过”两个字蒋行舟的心猛跳了两下,然后身体随着放松的神经靠在椅背上,端起早先秘书给他倒的已经有些凉了的茶喝了一口。
“我听说审批还是第一步,荷兰那边的公司似乎出现了问题?”
可是大领导紧跟着的一句话,让蒋行舟脸上的喜意又一次褪去。
“您是怎么……”
“这没什么难的,稍微打听一下就能知道,那边也是同一伙人在妨碍我们吗?”
蒋行舟把手放回膝盖上,眉眼间充斥着忧虑。
“应该是的,国内的举报信和国外借口拒绝租赁挖泥船,几乎同时发生,很难不认为是同一伙人在后面运作。”
“到底是什么人我下令去查了,可不管是谁,我们没时间和他们纠缠,我请驻荷兰大使馆出面沟通一下,看能不能促成交易。”
“这样是最好不过了!”蒋行舟惊喜地看向大领导。
他本来就打算想求领导向有关方面打打招呼,荷兰那边就是一个私人公司,不可能有钱不赚,只要稍微推动一下不会死咬着不放。
但没想到大领导竟先提了出来,蒋行舟顿时意识到了自己身后是有多么大一面后盾,市政府的支持力度给他一种安心的实感。
大领导把蒋行舟的激动看在眼里,海港城建和临港工程指挥部他是信任的,这是一个能建设、敢建设、建设好的队伍。
虽然工程建设的前路漫漫,没人知道这么大体量的填海造陆还会遇到哪些波澜,但是他相信只要建设者心中的火种不灭,就能呈燎原之势,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完成上海走向海洋的历史蜕变。
“那边有结果了尽快上报过来,以后还有什么困难尽管告诉我,只要是必要的、合理的需求,政府会努力保障临港项目的建设,你们就放开手脚全力地干。”
“是,请领导放心。”
蒋行舟规规矩矩地听着,大领导脸上还是那副温和的笑容,身上的气势却严肃沉稳又让人心安。
“大型挖泥船到位,临港项目就要到达下一个阶段了吧,给我讲讲你们的安排。”
说起工程项目,蒋行舟瞬间专业起来,一股不亚于他的专注度与气势显露出来。
“是的,下一步就是关键的滴水湖与南边的双向吹填,项目将进入快速造陆阶段……”
“另外冬季就要到了,指挥部要注意低温环境下的保暖问题,提前防范……”
蒋行舟认真地报告,另一面领导也仔细地听聆听,围绕着项目建设两个人又探讨了许多问题。
大前天朱铁成提出了登报上电视的逼宫方法,晚上的时候就上了晚间新闻,网上的评论像他们预料的那样,一边倒希望临港项目能早日完成,几乎没有人在意那十几家厂商的反对意见。
禁止引进国外的疏浚设备?都说了是专项专用,干嘛那么死板,改革开放这些年还少用国外的东西了,一竿子打死的行为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
总之,线上网下大家都是支持临港项目的,街上随便遇到的人问上两句都知道这件事,完全达到了他们的预计效果。
另外各个相关的政府部门,这两天也收到了不少所谓的“民情信”,很多都是他们海港城建公关部投的,还有的就是找熟人帮忙。
那些厂商投出一封举报信,他们就加倍投出数封支持信。
虽然时间短任务重,但是一心一意投入临港项目后,闲置了好一段时间的公关、人力、事务部,这次是铆足了劲解决租借挖泥船的问题。
他们几乎是一刻不停地想办法、解决问题,把能想到的方法都尝试了个遍。
不过即便这样,他们心里还是对政府通过他们申请的事没底。
蒋行舟越等心里越是焦虑,想着他们的雷霆反击,社会上的积极反响,和对审批的期待与忧虑,大领导终于开完会回来了。
“行舟。”
“领导……”
“坐坐,不用站起来,关于你们的新闻我也看了,剑走偏锋效果不错啊。”
大领导脱下外套,放下手里的记事本,又拿起茶杯到水壶那接了杯水,蒋行舟看不清对方的表情,言语中也听不出喜怒。
“唉,领导您见谅,我们也不想这么大张旗鼓地闹,可是工地那边实在没时间等,我……”
蒋行舟还是站了起来,小心翼翼地解释着,他最怕领导对他们的做法有负面评价。
可大领导接完水回来笑着摆摆手,“我没有要责怪你的意思,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的就是好猫,我本来还担心项目会被这件事拖住,想内部给你们一些便利,可很惊喜你们没有受到对方的迷惑和干扰,直接釜底抽薪,这件事我是欣赏的。”
大领导脸上和煦的笑容,让紧张的气氛如烈日下的冰雪一样快速消融。
“那申请的审批……”
蒋行舟坐下身体前倾,迫切地想知道结果,连客套铺垫都没有,直接就问了出来。
看着他焦急的表情,大领导的笑容又深了一些,望着茶杯中漂浮着的嫩绿茶尖,心里也是一片感叹。
“你还真是一点都等不及,放心吧!不光你们着急,临港新城是经过历届政府考察了许久的项目,我们怎么会让项目被这点问题所阻碍,审批那边我已经让各部门快速通过了,早过两天正式文件就能下来。”
就像他说的,临港项目是媲美开发浦东的大的政府工程,1984年就提交了关于建议在芦潮港建设港口的报告,次年就成立了芦潮港开发区,后来中科院、上海社科院、国家海洋局、众多大学教授和市里领导到南汇那片滩涂不知考察调研了多少次,建设芦潮港走向海洋的结论从来没有变过。
很幸运在他这届政府,临港项目终于启动,中央和地方一起赋予的这份责任,他们怎会轻而视之,所有关于临港工程的事他们这边都在跟进,绝不负人民的信任。
“是嘛,那真的是太好了!”
听到“通过”两个字蒋行舟的心猛跳了两下,然后身体随着放松的神经靠在椅背上,端起早先秘书给他倒的已经有些凉了的茶喝了一口。
“我听说审批还是第一步,荷兰那边的公司似乎出现了问题?”
可是大领导紧跟着的一句话,让蒋行舟脸上的喜意又一次褪去。
“您是怎么……”
“这没什么难的,稍微打听一下就能知道,那边也是同一伙人在妨碍我们吗?”
蒋行舟把手放回膝盖上,眉眼间充斥着忧虑。
“应该是的,国内的举报信和国外借口拒绝租赁挖泥船,几乎同时发生,很难不认为是同一伙人在后面运作。”
“到底是什么人我下令去查了,可不管是谁,我们没时间和他们纠缠,我请驻荷兰大使馆出面沟通一下,看能不能促成交易。”
“这样是最好不过了!”蒋行舟惊喜地看向大领导。
他本来就打算想求领导向有关方面打打招呼,荷兰那边就是一个私人公司,不可能有钱不赚,只要稍微推动一下不会死咬着不放。
但没想到大领导竟先提了出来,蒋行舟顿时意识到了自己身后是有多么大一面后盾,市政府的支持力度给他一种安心的实感。
大领导把蒋行舟的激动看在眼里,海港城建和临港工程指挥部他是信任的,这是一个能建设、敢建设、建设好的队伍。
虽然工程建设的前路漫漫,没人知道这么大体量的填海造陆还会遇到哪些波澜,但是他相信只要建设者心中的火种不灭,就能呈燎原之势,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完成上海走向海洋的历史蜕变。
“那边有结果了尽快上报过来,以后还有什么困难尽管告诉我,只要是必要的、合理的需求,政府会努力保障临港项目的建设,你们就放开手脚全力地干。”
“是,请领导放心。”
蒋行舟规规矩矩地听着,大领导脸上还是那副温和的笑容,身上的气势却严肃沉稳又让人心安。
“大型挖泥船到位,临港项目就要到达下一个阶段了吧,给我讲讲你们的安排。”
说起工程项目,蒋行舟瞬间专业起来,一股不亚于他的专注度与气势显露出来。
“是的,下一步就是关键的滴水湖与南边的双向吹填,项目将进入快速造陆阶段……”
“另外冬季就要到了,指挥部要注意低温环境下的保暖问题,提前防范……”
蒋行舟认真地报告,另一面领导也仔细地听聆听,围绕着项目建设两个人又探讨了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