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总算找到个机会,让妻子换了身破布衣服,乔装打扮一番。
    李大鹏花了大价钱让人他妻子带走,小孩的目标太明显。李大鹏不敢赌。
    等把妻子送走,本已交代妻子不要再回来,可惜妻子不放心他和孩子,只好把才出月子的李绍轩交给他爹娘。
    他爹娘其实已经知道他出事了,要不是每年都有一封平安信,两人早就活不下去了。
    这次看到儿媳,怀着孕孤身一人回来,还有什么不明白。
    等邓氏把他们遇到的事情说了,两位老人怎么都不同意邓氏再回去。
    可惜谁能劝住一个心系相公和孩子的女人呢!
    两个老人本想跟着儿媳妇一块去找李大鹏。可惜邓氏直接跪下开始磕头。
    让两个老人照顾好轩儿,为了小孙儿不要去涉险。
    那时候邓氏,也是抱着小小的李绍轩,一边流泪一边说对不起。
    喂了李绍轩最后一口奶后,就带着行李回了西门府。
    盯梢的人本来发现了他们的不对劲,好在看着他们一家人都在这里,也并没有他什么动作。
    对方一直到他们收到李绍辰的信,说他考上了童生,拜了秦老为师。
    那天突然在门口盯梢的人就不见了,一连观察了一个月。
    都没有再发现什么可疑的危险,李大鹏跟家人商量了一番,就以去徐州进货的由头。开始出平洲府。
    本来邓氏和李绍辰都不同意他爹冒险,可这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等他顺利从隔壁徐州进货回来,李大鹏知道他们一家已经安全了。
    这次能全身而退,李大鹏猜测,都亏了那人知道李绍轩竟然被秦老收为弟子了。
    每次他们来往的信件,这些人都应该经手过了。
    因为自己儿子的原因,他才不用跟对方鱼死网破。
    没错,他这些年以来,已经慢慢的用资产全部用来打点知州大人。
    可惜却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消息,只让他们安心做生意就是。
    转机就是轩儿拜了秦老为师,有人来传话说他有个好儿子。
    他无比庆幸他爹把李绍轩培养的这么好,让他走上了科举这一条路,
    当他们一家人坐着马车,请了好几个镖局护送他们回家。
    走出西门府,几人心里都松了一口气,看来是真的安全了。
    平洲府
    期间林景行几人除了在家里读书,哪都没出去。
    但是帖子收到了好多,李景行他们哪里还敢出去。
    人家知府大人都宣布了,让考生不要过多接触了,现在还有人敢顶风作案组局。
    这不是寿星公,厕所上吊找死么,李绍轩有过经验。这几天他是不会踏出半步的。
    李景行他们还收到碧海书院邓明瑞和林子轩他们的拜帖。
    李景行无语,他们自家观山书院的吴天宇他们来了,人家都很识相的不来打扰,怕生事端。
    就这伙碧海书院的不怕死。
    被李绍轩拜托他爷出面,都给他们拒了,坚决不放一人进来。
    明天就是进考场的日子,在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密封的考蓝,李大海买的根根分明的面条、一包辣酱、菜干、一些粥米、辣肉丁、防水布、抹布、薄荷叶、艾草香薰以及李景行自制的口罩。
    李绍轩看到口罩那是喜欢的不得了,看到李景行给他们几人都准备了一个就更高兴了。
    卯时一刻,李景行三人在家人的陪伴中开始排队。
    该碰上的还是会碰到。
    邓明瑞和林子轩以及上次在碧海书院见到几人,都在往李景行他们这边赶来。
    正当李景行不是很想应付几人时。观山书院吴天宇几人也走了过来。
    李景行从来没觉得吴天宇这么可爱过,现在两个书院到齐了。
    李景行几人只要应付几句,保护好自己不出岔子就行。
    “观山书院各位仁兄,好久不见,这次院试我们考场上见真章。”
    邓明瑞率先开口,眼神还紧紧的盯着李景行。
    李景行只好说了句奉陪就不看他们老老实实开始排队了。
    虽说除了碧海书院的人出现,现在还没有任何异常。
    但李景行几人还是互相检查了一遍,这种小人伎俩实在防不胜防。
    好在,直到进入搜查处,几人都还安然无恙。
    一通检查下来,除了李景行的面条被掰成了两段,其他的东西到还是完好无损。
    要在考场里面待上差不多四天,还是很难熬的。
    前几年来考院试的学兄们出来后晕倒一片,就是因为身体素质不佳。
    后面山长发话让他们这些学子每天晨起绕着书院山道开始跑。
    目前看来锻炼的效果嘛,还是挺不错的。
    拿着自己的号牌,李景行心里暗喜,看样子不是臭号。
    希望他们观山书院的学子运气都好一点吧。
    站到自己的号舍考棚,果然还是这样老破小。
    现在时间也才子时,李景行先把卫生打扫干净。
    把床板放下来,用抹布擦洗一遍灰尘。点上艾草熏香。
    在检查了一遍屋顶的瓦片是否会漏雨,一看还真有几处漏雨,李景行赶紧把防水布拿出来盖好。
    再把角落检查一遍,看看是否有什么毒虫毒蛇之类的。
    反正听说以前有个考生,被毒蝎子咬了,都没救过来。
    李景行身上穿了五件衣服,虽然这个天气已经暖起来了。穿个两件就够了。
    李景行是打算这几天中间可以换一件衣服,不要把自己搞得这么臭,还可以晚上用来当被子盖。
    反正李绍轩几人都觉得这个主意好,都是这么干的。
    全部弄完,李景行把衣服脱好,叠在一边,只穿了两件衣服,身上又盖了一件薄衫。李景行就睡了。
    保持充足的睡眠还是很重要的,第二天醒来,考场里面有点暗。看不清楚天色。
    但已经有很多人开始起来走动了,李景行也不耽搁,用昨天打好的水,开始洗漱。
    架了个陶罐用炭火煲了一锅粥,份量有点多,感觉中午再吃一顿都够。
    放了一把腊肉丁,你别说,还挺香李景行吃了一碗就停了,刷题的时候保持点饥饿感。脑子会更清醒一点。
    没多久考试钟声响起,衙役们很快就把试卷发了下来,第一场考的就是帖经。这也是老传统了。
    除了因为是院试,题型复杂有难度之外,还有点刁钻。
    要是没把《论语》、《大学》琢磨好,这些题是真让人有点头疼。
    李景行先把题目大致都审了一遍,才开始写上他的籍贯和姓名。
    把答案都先用稿纸写上,在慢慢誊抄到试卷上面去。
    时间很快过去,李景行除了留了两首诗没写,其它都写完了。
    把笔停下,揉了揉发酸的脖子,李景行赶紧把早上的腊肉粥用炭火温了一会。
    吃了两大碗,把东西收拾好,在这个不大的空间里做了几下伸展运动。
    又继续坐下来把两首诗给写了上去。一首爱国、一首思乡。
    “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
    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
    另一首稍微润色了一下,这个李景行自认为作的挺好。
    “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一天时间很快过去,李景行觉得一天下来自己的精神状态还算不错。
    第二天的试卷是经义,对李景行来说,也没有难度。
    第三天,李景行看到题目心里一惊,竟然是律法题。这不就是歪打正着了吗?
    李绍轩和林子俊几人又该高兴疯了吧,李景行学律法的时候总是带着几人一块模拟情景。
    这几题虽然冷门,但李景行还真知道,把李绍轩几人弄的头痛,错了两次才回答过关。
    这次几人又走运了,李景行也觉得自己难道觉醒了什么押题圣体。
    最后一题策论是“论述了重农贵粟对于国家富强和安民稳定的重要性。”
    李景行看到这道题,心里念头频生,看到这个策论。
    李景行纠结了,要不要写哪一篇《论贵粟疏》。
    这可是西汉政治家晁错的一篇政论文章,那时可是轰动朝野。一篇《论贵粟疏》可以说让他闻名天下。
    如果写了这一篇,李景行的名次就稳了,但这种水平的策论,只有他老师那种名声写出来才合理。

章节目录

李景行的科举之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玉米扒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玉米扒舞并收藏李景行的科举之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