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李景行的坦白,家人都不担心李景行的银子够不够花了。
    钱氏已经在想他家小孙儿是不是什么文曲星和财神爷转世了。
    又会读书,又会赚钱,他和老头子的命也太好了吧!有个这么出息的孙子。
    既然钱的问题解决了,李有根就开始安排。
    “你们有几人想跟二蛋去京城的,说一说。”
    李大海立马站出来,随后刘氏也站了出来。
    “大海你们夫妻俩去,还是不够,玉婉和辉儿你们两人看看怎么选。”
    其实两人都想跟着弟弟(堂弟)去,李景辉怕自己说出来,人家一家人就不能团聚了。
    李玉婉不说那是觉得自己是个女孩子无法去那种地方抛头露面,帮不了弟弟什么忙。
    可以说家里人都在为对方着想,最后李有根拍板。
    玉婉留在镇上打理家里的店铺,景辉是男孩子,马上就要成亲的年纪了。也是该稳重起来了。跟着你堂弟去京城也能帮上他。
    以后稳定下来,咱们就把镇上的店铺租出去,到时候全都去京城。
    家里人都答应,李大山还让自家儿子去罗家跟人姑娘说一声。
    两年后一定会准时回成亲,要让人家安心,不要让别人说我们发达了就看不上人家的事情。
    李景行也在和大丫说,到时候会来接她和爷奶他们一块去京城。
    跟家里都说好了,让他们在家里准备,李景行又带了点礼物去张夫子处,告知他这件事。
    张夫子先是一喜,随后又想到了什么。“行儿,去了京城,你可要万分小心。处事多想想,万不可鲁莽。”
    李景行当然知道张夫子的意思,心里很感动有良师有益友。这一生也算圆满。
    告别了张夫子李景行回到家中,又陪了家人很久。
    此刻,罗家。
    当罗家人知道亲家小叔就要去京城给太子伴读。
    都吓得不轻,其他的不知道,那可是京城,皇帝老爷住的地方。还要去皇宫里面给太子伴读。
    这是什么天大的荣耀啊,他们罗家现在完全是一点都配不上人家了。
    要不是看亲家的做法,和自己这个准女婿的人品,罗家人还真觉得自己女儿的亲事要黄。
    罗家人也不耽搁,赶紧让两人好好道个别,可要让自己女儿,好好的抓牢这一门亲事。
    这门亲事要是跑了,他们罗家呕都要呕死。
    第二天,李景行又背上书箱回书院去了,总要好好跟朋友们道个别呀!
    其实李景行的心里也很舍不得,跟小胖子李绍轩从小就一块读书相处。两人不是亲兄弟。已经胜是亲兄弟了。
    果然,几人聚在一块后,李绍轩还是没忍住。
    “师兄,真的要走吗?京城有没有书院可以考的。我也想跟你一块去。”
    眼睛红红的李绍轩,是真的舍不得李景行。
    就像你的吃饭、摸鱼搭子走了,那种感觉就像失恋一样痛苦。
    “京城那边书院不知道有没有,但是有一个国子监。”
    “等我在那边站稳脚跟了,有机会一定跟皇上求一个恩典,把你们都弄进国子监去。这样我就不是一个人了。”
    听到李景行安慰的话,林子俊和徐铭泽都觉得是李景行安慰他们的话。
    只有李绍轩听进去了,让他快点立功,到时候他去国子监读书。他就让他爹他们一块去京城做生意。
    果然两人都是家宝男,根本就离不开家人朋友。
    李景行又在学院里待了一个星期,跟夫子朋友们一一道别。
    要走的那天看着李绍轩红红的眼眶,李景行只说了一句,“等我消息。”
    李绍轩对李景行那就是盲目相信,他说能进国子监就能进。
    李景恒也眼泪花花的,他家堂弟又跑了,他好不容易考到观山书院,结果堂弟又跑京城去了。
    还让他努力,要是学问不过关,他就是有条件,也没办法把他弄到国子监去。
    最重要的是,他哥都能跟着堂弟去京城,他长那么大,最远的地方都才是府城呢!
    越想越伤心,越想越难过。
    几人说了要经常寄信,就目送着李景行离开了书院。
    李景恒和李绍轩半大的少年哭得直接抱在了一起。
    “绍轩,你都是秀才了,到时候我堂弟把你弄到京城去了,不就只剩我一个人了吗?”
    李景恒是真的难过,可是他又不能马上考一个秀才出来。
    又怕到时候朋友们都走了,就他一个人在这,那他该怎么办呐!
    回到家的李景行,决定跟家人先走水路,再坐马车上京。
    最近李大海几人都把东西准备好了,李大山和赵氏也给自己儿子带了好多东西。
    “叮嘱他在外面一定要照顾好堂弟和自己,注意安全。要吃饱穿暖。”
    儿行千里母担忧。
    他奶钱氏和他大伯娘赵氏此刻就是这样的心情。
    李有根也一直在对着李大海碎碎念,让他在外一定要稳重一些。千万不要给二蛋添麻烦。
    等把几人送出了村,钱氏和刘有根就在家里的大堂盯着那一幅全家福暗暗出神。
    “老头子,孩子们才走,我就感觉家里空落落的了。也不知道他们路上好不好走。”
    钱氏的话,何尝不是他想的,他们李家最出息的孙子都去京城给太子伴读了。
    这么大的好事却要家人分离。这不是让人心里难受么。
    李大海夫妇俩和大堂哥都是第一次坐船出远门,看着河面上的事物都很好奇。
    好在几人都不晕船,不然这路途就要难熬多了。
    因为有家人在身边,李景恒也不觉得孤单,无聊。
    遇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就叫几人出来给他们画像,到时候他们想自己留着看,还是寄回家来都可以。
    大堂哥,到了一个小镇,就立刻把李景行给他画的风景肖像画寄出去了。
    李大海和李景行他们都猜,大堂哥这是给未来大嫂寄的呢!
    果然回来,见小叔和堂弟的眼神,李景辉就不自在。也算是不打自招了。
    一路上几人停停走走,都很顺利,二十来天的路程,他们走水路才走了十五天。
    来到清平府,几人就要开始租马车,走官道赶往京城了。
    走大路,快一点也要十几天,几人也是很少休息的赶路。
    到京城人生地不熟的,总要先去打理安顿下来呀!
    经过一个县城,听说最近赶路不太平。好多都是跟商队、镖局一块走的。
    车夫也跟他们商量,要不找一个商队一块出发。
    几人都同意,安全第一嘛!李大海带着李景辉就去本地开始打听。
    结果也是很喜人,商队和镖局都很多,明天就有一队一块出发的。
    李大海跟别人约了明天早上那一趟,交了点钱,就带着李景辉回来了。
    他们当晚就找了间客栈休息了一晚,好几天都在路上,到了客栈,李景行赶紧给自己洗干净。
    睡在床上,那是不知道要比在马车上舒服多少,李景行和大堂哥一块睡的,只开了两间房。
    第二天一大早,车队就开始集合,出发了。
    商队和镖局在前面,他们这些随行的马车就跟在后面。
    晚上在野外休整时,镖局的人也很尽责会时不时的在周边巡逻。
    李景行晚上没敢睡太死,他总觉得今天晚上应该不太平。
    因为他们这个车队应该有山匪的内应,其中有一个尖嘴猴腮的男人老是趁人不注意就在树上画叉。
    被李景行看到过一次,李景行也把这件事告诉了李大海和大堂哥。
    要是有不对劲也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几人晚上都没睡。
    果然半夜人最困的时候,外面就传来了动静。
    一伙山匪已经把他们围了起来,镖局的人刚想出来跟他们迎战。
    就见几人全身无力,起不来了,一看就是被人暗算了。
    李大海几人虽然害怕,但也没有自乱阵脚。
    李景行想了想,要是让山匪搞出人命来了就晚了。
    赶紧带上自己的秀才文书和圣旨,就想出去,被李大海他们拦住了。

章节目录

李景行的科举之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玉米扒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玉米扒舞并收藏李景行的科举之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