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孟周又陆续将分光化影、截山分海这两门御剑之术掌握入门。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时间也不知不觉间从三月上旬来到了下旬的尾声。
    三月中旬,即三月十五这一天,乃是第二次黑市开市的日期。
    在前一天,孟周就接到了阚越的传讯提醒。
    这是知道孟周修行成痴,特意传讯过来提醒一下,倒也不是一定要让他参加。
    经过第一次开市的热闹,黑市的口碑已经成功建立起来,后面的经营稳扎稳打就好,并不需要他再做更多。
    稍微考虑了一下,孟周便主动掐掉了这次行程,继续宅在家中学习参悟回溯圆光魂术。
    时间一晃,便已到三月三十日。
    孟周又一次暂停了对回溯圆光的学习,将再次进入采摘季的两株灵茶完成了采摘,并将它们炮制成新茶。
    除了例行闭关,他的身边几乎就没有离开过灵茶。
    学习回溯圆光的过程实在是太费脑,要是没有这么多高品质的灵茶时时洗涤身心,他的学习进度远不会有现在这么快速。
    但这也导致,他这个月的灵茶消耗量非常之大。
    以前,每一批新茶出来的时候,都还会有不少陈茶剩余。
    经过这持续一个月的消耗,不仅一月底收获的新茶全部用完,此前积攒下来的圆满品质的灵茶,也都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这次收获,来得正及时。
    而也是在这日的下午,经过持续一个月的学习,孟周终于突破了回溯圆光的所有障碍,成功入门。
    孟周酝酿了好一会儿,伸手向身前不远处那株刚刚完成采摘的清灵茶树一指。
    一道奇妙的、似虚还无的水滴从他指尖飞出,落在那株清灵茶树的正中心。
    然后,奇妙水滴化作一个似虚还无的光圈,将一整株清灵茶树笼罩其中。
    孟周的视野中,出现了两株清灵茶树,一株是真实,另一株则是完全虚幻的。
    孟周心中一动,那株真实的清灵茶树从视野中消失,只剩下那株虚幻的茶树。
    这就像是从真实清灵茶树中强行抽出来的“魂影”,但孟周当然知道,这并不是什么魂影,更确切的说,它是这片区域中,此时此刻的“信息体”。
    这是回溯圆光对这片区域内的已知信息进行了“阅读”与“处理”之后呈现出来的结果。
    维持这个“信息体”,孟周清晰的感觉到,神魂正在以缓慢的速度消耗着。
    而随着孟周心念再动,视野中那株清灵茶树开始快速“逆生长”,原本才刚采摘完的树梢枝头,又忽然冒出来点点新嫩绿芽,然后,这些绿芽开始以可见的速度“萎缩”着,变得越来越小。
    在这过程中,孟周感觉自己的神魂力量如同开闸泄洪一般,迅速的消耗着。
    当他感觉再也难以为继之时,果断截断了这门魂术的施展。
    视野中,那一株清灵茶树破碎消失。
    而此刻的清灵茶树,已经逆回到一个月之前的模样。
    也就是说,这门才刚入门的回溯圆光,就可以让他最远看到一个月以前的景象。
    往更久远处追溯,他就无能为力了。
    ……
    眼中景象,再次变化成真实的庭院场景。
    清灵茶树,也恢复成刚刚完成采摘之后的情景。
    回溯圆光经验+150,入门150/750.
    孟周的注意力在“750”这个数据上停留了片刻,才满意点头道:
    “入门了就好。”
    至于难度比震魂术更大,他表示无所谓。
    只要成功入门,难度越大,意味着他的收获越大,这是好事。
    深夜。
    孟周感到身体中因上一轮闭关积累的负能即将清空,而丹田内,又一滴生灵露恰好成型,他将其取出。
    这个月孟周的法力几乎没有剧烈的消耗,每天都稳定的有一滴生灵露产出,再加上前次的剩余,封灵瓶中现在已经积累了33滴。
    孟周从中又取出二十九滴生灵露,三十滴生灵露,被他分别弹指投喂给三十棵灵植。
    三十棵一阶上品灵植开始极速生长,等它们再次稳定下来,又完成了半年左右的生长积累。
    原本需要两年左右的生长才能完成的一阶上品积累,通过连续两滴生灵露以及这些时间它们本身的生长,三十棵灵植在这短短的时间内,都已完成了一年以上的积累。
    处理完这一切,孟周进入静室开始了新一轮的例行闭关。
    ……
    四月初三,清晨。
    孟周从闭关中醒来,查看这一次收获。
    修为进度+35,筑基六层484/1000;
    二阶春水经+700,宗师18900/32000;
    魂潭炼月心+700,宗师8200/32000;
    玄龟炼体法+700,宗师14230/24000.
    一切皆如预期,将丹田内两滴新增的生灵露取出,存入封灵玉瓶中。
    而后,稍微调整了一下,孟周便开始了规律的修行。
    孟周先是施展了一次回溯圆光,为了避免精神状态太差,孟周对神魂力量的调动,并没有过度。
    这和他当初修炼震魂术时的安排一样,在确保日常状态可以维持在正常水平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榨取神魂的潜力。
    对着一株灵植施展“回溯圆光”的过程中,孟周的注意力不在那片区域的景象逆流,而是时刻关注着精神状态的变化。
    并在确认精神状态即将跌破某个临界值时,及时中断了对这门魂术的施展。
    而后,孟周的身形罕见的出现在了庭院之外,站在千亩灵田旁边的荒地之上。
    随着法力从脚下导入大地,以他双脚站立之地为圆心,坚硬堪比二阶中品防御法器的地面,如水波一样涟漪震荡起来。
    就像是一块巨石砸入平静的水面,以落石点为中心,层层涟漪向周围扩散。
    在这涟漪震荡之下,坚硬、紧实的荒地迅速变得酥松起来。
    这效率,比专业不太对口的化物术高了何止十倍。
    惟一的问题就是,这门法术对法力的消耗也远在化物术之上,和焚江术、落雷术一样,都是吃法力的大户。
    一开始,孟周是想先修炼“飓风术”的,“地浪翻涌”的修炼计划在更后面。
    不过,真正开始修炼后,孟周还是将“地浪翻涌”的修炼计划排在了第一位。
    因为他若要修炼地浪翻涌,庭院中是必然施展不开的。
    两亩大小的庭院中,一半是加了高墙的蓄水池塘,其他区域要么种着灵植,要么就是静室雅舍,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区域可供他施展。
    稍不注意,大概就得将一片花花草草连根拔起。
    所以,修炼这门法术就得走出院子,在外面广阔的荒地中施展最合适不过。
    而且,去年已经有一批庄田主喝了头汤,薅了三川会的羊毛,今年所有庄田主都已经开始在三川会排队申请撼地莽牛和雨林黑蟾的使用。
    在上次阚越家中的聚会上,大家谈论的话题,也多与此有关。
    增加灵田开荒面积,已经是人心共识,是个大趋势。
    这个时候,他要是再端坐不动,就显得比较另类了。
    既然如此,那我就继续开点荒吧,正好顺带着把地浪翻涌也给修炼了。
    既然早晚都要利用修炼地浪翻涌的契机继续开荒,那当然是越早越好。
    虽然他对这新开荒出来的灵田中的产出不怎么在意,基本就把它当成了一个幌子在用。
    但早点开荒出来,早点下种,自然更好。
    ……
    孟周刚出现在灵田旁边,灵田周围几个看守亭中的练气修士就已经注意到了他。
    他们远远地看着,脸上带着恭敬之色,却都没有擅自上前与他搭讪。
    自从他们被杨冲安排来这里的第一天,他们在这里的一切行止都是由杨冲在安排。
    孟周有什么话也都是直接吩咐杨冲,没有与他们直接接触过。
    一开始,他们刚来的时候,孟周还有心与他们接触下,来点恩威并施什么的。
    但在暗中观察了杨冲对他们的管理后,他就知道,自己不需要多此一举,不仅会分散自己的精力,效果也不见得会更好。
    练气修士与筑基修士之间,差距过于巨大。
    保持足够的距离感,并不是一件坏事,这些练气修士更不会因此就心生懈怠。
    不过,他们虽然没有上前搭讪,却将消息第一时间通报了杨冲。
    很快,杨冲的身影便来到了孟周旁边。
    孟周见他恭恭敬敬的站在一边,瞥了一眼,就继续施法松地,一边道:
    “今天又不浇地,你跑来干什么,帮我锄地啊?
    你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认真修炼,尽快把柳盈的修为也提起来!”
    说这话的孟周,态度是非常严肃的。
    但杨冲却感觉到了庄前辈那浓浓的恶趣味。
    杨冲站在旁边,略微有些尴尬,不过,很快他就正色问道:
    “前辈这是要继续开荒灵田吗?
    您这次计划的开荒面积大概有多少亩,我需要提前再招募一些人手吗?”
    孟周一怔,他之前就只顾着自己的修行,还真没考虑这个。
    经杨冲一提醒,这才醒悟过来,确实应该再提前备一些人手。
    不过,具体开荒面积,他自己也不知道,这得看他什么时候将地浪翻涌修炼到圆满。
    “再招一些吧……”
    正说着,孟周忽然问:“现在这边有多少人?”
    杨冲道:“每次灌溉期前后人数最多,有三十人左右。
    平日里只需日常维持看护,就没那么多,最多也就十来个人。”
    孟周颔首,道:“其他时候,人都在你那边?”
    “是的。”杨冲回道。
    “这么多人,安排得过来吗?”孟周问。
    “继续扩大开荒规模就可以了。”杨冲道。
    “你那庄田,现在有多大了?”孟周问。
    “将近三千亩了。”杨冲道。
    “发展的挺快啊!”孟周道。
    杨冲刚盘下那处庄田时,曾与孟周提过此事,当时还只有几百亩大小。
    现在不过才过去一年多,就有了这般规模,这还是杨冲本人基本都在这边,没怎么亲自过问的情况下。
    “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安置这一大帮人手。”
    杨冲回道,他这也是心里话。
    夫妻二人在孟周的生拉硬拽之下,心思基本都放在了修行之上,目光所及之处,也基本都在筑基以及筑基以后种种,对于绝大多数能给练气修士带来刺激的事情,对他们已经无法形成有效刺激了。
    在一年多前,因为终于有了自家庄田,多年梦想实现,两人还很是兴奋了一阵。
    可现在,庄田中灵田面积相比于刚接手时增加了这么多,两人却已经能够很平淡的看待此事。
    以前,柳盈还会经常一人在两地间往返,现在也懈怠了,几乎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修行上。
    可事情就是这么奇怪,那处庄田在两人心中的地位越来越低,越来越“不受宠”,它的发展却没有停滞,反而越来越好。
    “这次再招一批人手,为了安置更多人,还会继续扩大开荒面积,不过,开到五千亩左右,应该就到头了。”
    “这是为何?”孟周好奇。
    “没有新地可开了啊。”杨冲道。
    孟周微微一怔,脚下地浪翻涌不停,与杨冲的交流也没有停。
    孟周想到自己刚来三川塬时,他所看到的一阶灵地范围,庄田密度虽然比二阶区域更多,但因为练气修士能力有限,每一个庄田的面积都比较小。
    整体来看,真正被稳定经营成灵田的区域还是只有一小部分,绝大部分都是未开发的荒地。
    孟周问出了心中疑惑。
    杨冲摇头道:“现在已经不是两年前了,不仅新增了大量一阶庄田,所有庄田都在持续开荒。
    可以开荒成灵田的区域越来越少,已经有不少相邻庄田出现了灵田接壤的情况。”
    这还真的是孟周不曾关注的一个情况,自从来到三川塬之后,他的活动轨迹就完全约束在了一个极小的范围之内。
    绝大多数时候,都在自家那两亩庭院范围之内。
    偶尔去阚越那里一趟,去三川城的次数,更是一只手、五根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
    活动最频繁的时候,也就是受三川会差遣的那两个月,跑了不少地方。
    但活动区域始终都在二阶灵地范围之内。
    在阚越家的聚会,大家谈论过很多话题,但对于同在三川塬的一阶灵地的情况,却是一次都没有讨论过。
    所谓“谈笑皆筑基,往来无练气”,以至于今日这些信息从杨冲嘴里说出来之前,孟周对这些变化竟然是一无所知。
    这件事若是发生在此界其他筑基身上,也不会往心里去,也不会认为这有什么不妥。
    修行者的目光往前看、往上看,本来就是理所当然之事。
    修成筑基以后,除非自己的家人门徒,又或者利益相关,本来就不会再去关注练气层面的事情,这是很正常的。
    孟周心中却有些警醒。
    因为在他的眼中,世界是一体的。
    扩展自己的视野,加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不仅是要往远看,往上看,对于脚下的一切变化,同样不能忽略。
    不然,他眼中的世界,将会出现严重的“失真”。
    心中这般想着,他继续询问:
    “一阶灵地范围内的庄田管理,也都是三川会在负责吗?”
    “是的。”
    “感觉怎么样?”
    “挺负责的,他们知道我和柳盈基本都在这边,没有太多精力兼顾,主动帮我们解决了许多事情。
    他们在那里呆的时间,比我们自己还要多。”
    说起此事,杨冲也忍不住多说了几句。
    看得出来,他对三川会的服务是真心满意。
    “不过,这段时间倒是有些混乱。”杨冲又道。
    “哦,这又是怎么回事?”
    “人事变动太频繁,老的那一批基本换了一半。
    新上来这一批虽然也很上心,但单是重新了解各处庄田的情况就要花不少时间。
    ……不过,过段时间应该就好了。”
    “动作这么大啊?”
    孟周有点惊讶,不过,杨冲再一解释,说原来那些被换下去的三川会老人都被派去青林坊“进修”去了,孟周也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这就是效仿戴守礼这些本土修士去年故事。
    “看来,三川塬的筑基修士很快又要涨一波了。”
    “灵植师呢?数量够吗?”
    很多占据一处小灵地,或者开辟三五几十亩灵田的,对于有没有灵植师是无所谓的。
    一来面积小,有损失也不会太大。
    再就是灵田小,灵植出现问题的几率本来就更小,再加上小面积灵田必然被侍弄得更加精细,对于灵植师的需求,就不是很迫切。
    可如三川塬这样的规模,任何一点细微隐患都会被指数级的放大,若不及时处理,波及范围会迅速扩大。
    杨冲道:“确实很紧张,不过,从去年初开始,随着朱前辈陆续培养出几名颇有天赋的灵植师,再加上原来的灵植师受了她的指导,也都有不小的成长,现在这情况也勉强还能应付。”
    孟周心中转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口中的“朱前辈”就是朱茜。
    孟周心想,那些一阶灵植师现在应该都已经被她发展成协会成员了吧?
    这朱茜天天喊“到极限了”,可看她那模样,不仅将她的本职工作完成的很好。
    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基层搞人才挖掘和系统培训,这可不是极限该有的样子。
    “新增了这么多灵田,产出必然也大增了吧,价格上有变化吗?”
    孟周心中其实一直在琢磨一个事情,三川塬二阶灵田的大规模开发,是从前年中才开始的。
    随着这两年青玄域范围内筑基修士数量的剧增,资源紧缺、资源宝贵这样的观念几乎被硬生生刻进了每个修士的观念里。
    这也是这两年这么多筑基往三川塬涌来的重要原因,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耐得住几年寂寞,灵田只要一产出,就能发财。
    这种观念还在随着筑基的持续增多而被持续的强化着,这样一来,真等数年之后,大量灵田开始大量向外产出的时候,会不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呢?
    这种事例孟周在前世就见过不少,听得就更多,当大家都知道某个东西贵,一窝蜂去种,等东西出来以后,却都贱成了白菜价,烂在土里都没人去捡。
    当然,灵性材料的价值摆在那里,不可能真的变得一文不值。
    最多因为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大幅度缩水。
    庄田主们真正能够赚到手的灵石,和他们现在预期的数额之间,会有巨大的差距。
    <divclass="contentadv">孟周甚至一度怀疑青玄宗有没有可能提前预见到这种变化,庄田主们也将是继职业者们之后,第二批被其狠狠收割的对象。
    一阶灵植的生长周期比二阶灵植更短,大多一阶下品灵植更是能做到一年一熟。
    所以,大规模新开荒出来的一阶灵田,已经开始陆续有出产了,那些干得快的,说不定第二茬灵植都已经收割完毕了。
    孟周觉得,这或许可以成为一个观察的样本。
    杨冲不知道孟周心中想法,认真想了想,道:“相比去年,又有一些提升,不过不是很大。”
    “还有提升?”孟周惊讶。
    这和他想的有些不同,心想,或许是青玄域内适合大规模开辟灵田的灵脉不多,三川塬的增量,放在三川塬,固然是数倍提升。
    可稀释到整个青玄域,依然是供不应求的局面。
    而他设想的供求关系的变化,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够传递到这些庄田主头上来。
    不过,很快,杨冲说出的另一个消息,在让孟周恍惚了一阵之余,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又片面了。
    “既然各处都在大开荒,这人手不是太好找吧?”孟周把话题拉回找人这件事上。
    杨冲却道:“找到足够的人数并不难,不过,要从中挑出最合适的,确实要下一些功夫。”
    孟周非常惊讶,一阶灵田的开荒和经营,基本都是靠练气修士的人数去硬推的。
    以三川塬现在的开荒规模,即便没有出现“修士荒”,闲散修士也不会再如以前那么好找才对。
    很快,他就想到了一种可能:“有大量其他灵脉的练气修士过来?”
    杨冲先是点头,而后摇头。
    “这两年确实新来了不少练气修士,不过,更多的却是从凡俗社会涌来的练气新人。”
    “……”孟周。
    经过杨冲的解释,孟周这才知道,现在的底层练气修士中,诞生了一种新型职业。
    可以称之为“修仙掮客”。
    他们游走在一个个凡俗界,以修仙长生为饵,挑选有修行资质的凡人,引导其入门,凡是成功入门的,都被他们带来修行界。
    那些凡人修炼出气感,连正式练气都算不上,欢天喜地,以为踏上了长生路。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资质都是极差,一辈子都只能在修行界最底层做骡马的命。
    可他们的数量多呀。
    而且,他们的要求更低。
    他们更卷。
    因为这类练气新人的大量涌入,哪怕三川塬到处都在大规模开荒,但并没有出现孟周以为的“修士荒”。
    这些练气新人在修为境界、在战斗能力上,相比于那些练气老人,或许天差地别,有着数十年,甚至一辈子都抹不平的差距。
    但将他们放在灵田里,这个差距去出奇的小。
    而且,这种差距,绝大多数都是可以用人数填平的。
    而按照杨冲透露,除非真的不可替代,不然,大多数庄田主情愿招十个才顶一个的练气新人,也不会招一个顶十个的练气能人。
    听着杨冲的讲述,孟周的心思却转到了他内心构建的那个供求模型之上。
    并补上了一个一直被他忽略,却极为重要的一环。
    凡人。
    修行者除了“修二代”“修三代”“修……代”,一个更大的来源是一个个凡俗社会。
    只不过,除了其中极侥幸、极少数的一批,绝大多数都是散修、底层,能够成长到练气后期的都寥寥无几。
    但他们却构成了青玄域修行界的最底层,是青玄域庞大修行界的基座、基石。
    而且,只要基数足够多,总归是有出人头地、甚至突破练气,成长到筑基的。
    单论人数比例,他们才是修行界的大多数。
    也正是因为这些源源不断新鲜血液的注入和刺激,才造就了青玄域修仙界有别于其他域的活力和氛围。
    修行法向凡俗社会扩散的趋势,诸域之中,也以青玄域为最。
    <a href=" target="_blank"> 比奇中文

章节目录

苟道不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过电过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过电过敏并收藏苟道不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