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病情正在加重。
    “李医生,您说是不是我儿子吃的药,被药店留了手尾,所以才出现病情反复?”
    女子一点都不避讳,直接问了出来。
    “这种可能性应该很小,现在的药都是封装药,厂家出厂封装好,经过严格的多道检验程序才发出来售卖,安全一般没问题。”
    李敬生经常会听到患者提到医生故意留手尾这个词。
    不排除没有,但是在正规医院一般不可能发生。
    医生巴不得一次把患者的病治好,完全没必要让患者三天两头往医院跑。
    ‘返诊’病例说好听点叫复诊,实际上与正常的复诊有区别。
    返厂这个名词应该都听过。
    不合格的产品寄回厂家维修或更换。
    一件商品返厂的次数多,说明那个商品的质量很差。
    同样的道理,一个病人找医生看病,隔三岔五的回来复诊,说明这个医生的技术瘘。
    如果复诊病人过多,这个医生会被医院质控处、医务科重点审查,认定医术不达标,马上就会撤离门诊工作的岗位。被边缘化。
    所以没哪个正规医院的医生敢拿前途开玩笑。
    而且复诊给医生带来的利益极小,完全没这个必要。
    至于小诊所的病人奇多,回头率高,这个一般也不是什么留手尾。
    最多就是药量故意减少,达到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是不能一次治愈。目的是让患者多次输液。
    比如本来一次就能输完的药量,故意拆成两次甚至三次。
    这种情况在诊所会有。
    反正李敬生从来没干过。
    第177章 小叶肺炎的诊断,直接就灭了
    “思莹,这个病例好好思考一下,应该对你的临床诊断思维提升会有很大帮助。”
    李敬生转头看向旁边的韩思莹。
    “嗯嗯!”
    她已经开始思考辨证了。
    李敬生则开始为孩子做一些必要的查体检查。
    体温38.7度,中热。
    孩子没有腹泻现象,但是出现过因为剧烈咳嗽而呕吐,是干呕。
    撩起孩子的衣服,可以看到塌陷的腹部以及清晰的肋骨,这个孩子很瘦。
    “太瘦啦,要给孩子多吃点有营养的食物才行哦!”
    李敬生对家属说道。
    “好的。”
    中年女子点头答应,但是口不应心。
    能理解这个家庭的不易。
    她刚才称呼这个孩子为老四,说明她家很可能有四个以上的孩子。
    对于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四个孩子的供养已经很不容易了。她这种困难家庭,只会更难。
    能够让孩子读书、吃饱饭就算是不错了。
    天天给孩子喝牛奶,顿顿有大鱼大肉,那怎么可能?
    李敬生给孩子听诊了心肺音。
    可清晰的听到水泡破裂的湿啰音。
    查到这一步,李敬生心中已经有些底了。
    “思莹,你来听听他的肺音。”
    她接过听诊器,操作时十分生疏,处处显得‘笨拙’,颇有点手忙脚乱的感觉。
    甚至因为过于紧张,听诊的位置不对,没听到肺音,闹出了笑话。
    在李敬生的指点下,她掌握了基本要领。
    “听到了,很粗重的声音。”
    她说道。
    “仔细听听,还有别的声音吗?或者记住这个孩子的肺音。另外,很多患者的左肺音与右肺音也会有明显差异,你要用心区分。”
    李敬生不算好为人师。
    但是对这个上进且朴素的女医学生,他愿意尽量培养她。
    一个医生的精力和时间有限,治不了几个病人。
    只是有培养更多的医生,才能满足国内的就诊需求。
    国内现在的医疗现状,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小医院一患难求,大医院彻夜排队多得是,很多大院都是一床难求。
    哪怕病情很严重的患者,符合收治标准,但是没床位,只能等。
    以韩思莹的医学功底和上进,还有展露出来的学习能力,相信她将来只要进了大医院,肯定不会差。
    在她最需要帮助和教导的时候,李敬生这样帮她,也算是一段缘分。
    只要不是一个白眼狼,她肯定会记着这段师徒情缘。
    以后李敬生需要帮助时,她会全力相助。
    “好像听到了怪怪的声音,像是摩擦的声音,又像是……气泡破裂的声音!”
    她的天赋真的是非常好。
    竟然很快就能发现这么多东西。
    “那种声音记住了吗?”
    “嗯!”
    她点头。
    “你听到的这种肺部异响是湿啰音。要注意区分它们的细微差异,像这个孩子的湿啰音属于比较粗重,属于大水泡破裂的声音。比它轻一些的属于中湿性啰音,还有一种较轻微的,需要很细心才能听到,属于细湿性啰音。另外还有一种类似于捻发的声音,这个同样是湿啰音。
    最后,你要注意区分声音的部位与差异。新手容易把它与心膈摩擦音混淆……”
    李敬生认真的教她这些临床技术。
    在课本上根本学不到,因为理论知识以文字述说。只有这种真正的实战,听过几次后才能轻易分辨出哪种声音是湿啰音,哪种是干啰音,哪种是干湿啰音同时存在。
    从这里也能看出来,李敬生的水平超出她n倍。
    毕竟李敬生本身就在大院干了几年住院医,后来又靠着属性面板把呼内诊断提升到了小成级别。
    正常情况下,她可能需要十年以上的临床积累才能达到李敬生现在的水平。
    这还是因为她的天赋很好。
    “初步怀疑你家孩子的肺出了问题,需要查个x线胸片,这个收费是一百元,纯检查费,你看可以吗?”
    李敬生询问家属。
    “可以!来你们这儿,肯定就是相信你们的。去大医院做的检查只会更多。”
    女子带四个孩子,肯定上过大医院。
    她觉得诊所比医院实惠多了。
    拍片子花掉了李敬生足足二十多分钟,他都想砸了那台爷爷机。
    现在手里有点余钱了,也有了第二医院医生的身份,有机会跟医院的后勤科搞好关系,说不定就会有机会买到一台淘汰下来的x线检测设备。
    凭感觉,第二医院的硬件设施应该还是蛮不错的。
    骨外科就诊的患者,拍的x光片,那清晰度真的是特别棒。
    这台爷爷机到时候便宜处理得了。
    给孩子拍完片子后,他的心里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诊断结果。
    两肺的心膈角区、内带,均有小斑片状密度增深影,边界模糊,中间密度较深,边缘较浅。而且密度深浅不匀。
    密度深浅不匀,成片状,这是因为有充气肺泡掺杂导致。
    从上述的x线表现就能判断患者是肺炎的可能很大了。
    肺纹理有明显增粗,边缘模糊。
    这说明存在广泛的肺泡炎症掩盖了部分增粗的肺纹理。
    然后通过片子能看到有两个肺叶不张。
    联合患者的多个症状,李敬生的最终诊断结果是小叶性肺炎。
    最开始查体时以为有可能是大叶性肺炎,现在有了x光片辅诊,结果就比较清晰了。
    是小叶性肺炎无疑。
    因为大叶性肺炎往往是细菌从气道侵入后直接停留在肺泡内,以单一的肺泡为中心,然后由孔氏孔广泛传播至邻近的肺泡,最终形成叶段炎症。
    小叶性肺炎则是细菌从上呼吸道入侵支气管、气管后引起炎症,然后蔓延至肺泡。
    说白了,就是支气管肺炎。
    李敬生给患者的治疗以抗感染治疗为主,降温、祛痰。

章节目录

苟在诊所练医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江边鱼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边鱼翁并收藏苟在诊所练医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