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最近我可是经常听到李医生的手法正骨美名。”
    “嗨,我那只是上不得台面的旁末之技。孟主任才是真正的盛名无虚士,新版的肿瘤免疫科教材上,我可是看到您的大名了。”
    李敬生还真见过这位大佬的名字。
    能够编教材、医学书籍的人,基本上都是专家。或者在业内有着极高知名度,本领过人。
    这也是无数医生心目中的至高荣誉之一。
    医学技术发展迅猛,很多十年前的理论是错误的,或者已经被淘汰,所以教材的编写与更新极其重要。
    “哈哈,看来李医生涉猎极广嘛!当时编写教材也是想着能够把医术传播给更多的后人。光顾着聊天了,差点忘了正事,咱们还是先讨论那个患者的情况吧。”
    孟泽然主任笑得十分开心。
    说明李敬生刚才的那记马屁让他吃得非常舒服。
    其实孟泽然并不是那本教材的主编,而是编委之一。
    一本教材的编写,通常需要几十位专家。
    主编少则两人左右,多则五六人。
    编委的数量可就多了。
    论影响力,肯定是主编的份量重很多。
    即便如此,能够参与教材编写,依然是孟泽然最引以为傲的事情。
    看过病人的情况后,几人坐在休息室讨论患者的病因。
    “敬生,介绍一下你的诊断思路吧!孟主任在肿瘤领域,特别是肝胆诊断方面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
    李敬生把自己的诊断思路简要说了一遍。
    孟泽然听完后没说话,而是仔细查看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检查结果。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都存在一定升高,虽然不是十分明显,但是要高于正常值。李医生认为肝脏出现了问题,这个我不敢确定。但是要说患者的胆管出现了问题,我支持这个意见。”
    听了孟泽然的意见后,连涛有些疑惑不解道“可是患者的腹部并未发现明显肿瘤啊!而且患者这方面的症状并不明显,几乎没有任何症状。
    患者既无腹水,也无肝脏肿大,更没有明显的上腹部疼痛、高热、畏寒等症状。”
    连涛本身也是消化内科领域的主任医师。
    虽然擅长的是胃肠内科,但是胆囊同样属于消化器官的一部分。
    别看胆囊很小,它的作用可不小。
    比如,通过肠到肝脏循环对脂肪产生乳化作用,利于小肠重新吸收。
    吃了油腻的食物,会感到不舒服。
    如果没有胆和肝脏在默默的工作,分泌和浓缩胆汁,降低脂肪表面的张力,简直不敢想像一系列的后果。
    连涛也怀疑过患者的胆管有可能出了问题。但是患者没有任何症状,胸片也没发现肿瘤之类的异常,所以他在诊断中最终否定了胆囊出问题的想法。
    “连主任想必遇到过胆管炎患者吧?”
    “偶尔能遇到。”
    连涛点头确认。
    “胆管炎早期有症状没有?”
    孟泽然主任笑着问道。
    “呃……这个要看情况。有的病人会出现高热、黄疸等问题。有的病人没症状。”
    “眼下这个患者就属于那一小撮比较特殊的病人。根据我的经验,患者的胆管不但出了问题,而且很可能真的存在恶性肿瘤,并且是细胞癌的可能最大。”
    孟泽然说得如此肯定,必有他的道理。
    “我建议立刻对患者做肿瘤标志物检查,明确后,可以再查个超声内镜。如果患者的条件允许,家属同意,可以考虑pet——ct检查。”
    感觉这些专家们开检查是真的狠。
    只要能查出病因,别的一概不考虑。
    反观李敬生这个开诊所的,倒显得有些小家子气,处处为患者及家属考虑。
    在诊所诊病,给患者做个一百块钱的超声检查或者x线检查,还得努力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要是收费太贵,患者下次不来了,对诊所也是一大损失。
    ……
    经查,最终确定患者是胆管细胞癌,发生肝脏转移。不过整体评估情况还算理想。
    只能说,这位患者的命是真的很硬。
    李敬生也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巨额生命值奖励,1000点。
    这个病例的诊断真是太伤神了。
    足以难倒一大堆的专家。
    主要是病程太长,导致诊断难度大幅提升。
    这有点类似于警察破案,如果案发时间太长,线索已经消失了,想要破案的难度会非常大。
    谁能想到这个呼衰、心衰的病例,第一病灶竟然是胆管。
    李敬生最开始认为肝脏是第一病灶,最终查出来,是胆管细胞癌发生肝脏转移。
    有时候,器官挨得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不一定是好事。
    像这个患者的肝脏,完全就是遭受了池鱼之灾。
    这个病例得以成功诊断,对参与会诊的每一位医生都有很大益处。
    医学就是这样子,长路漫漫,只能不断积累经验,让后人少走弯路。
    查明病因后,与家属商量,同意给患者手术。
    第二天就给患者安排了手术。
    具体的手术过程,李敬生并不清楚。听连涛说,麻醉与主刀吵了一架,最终被主刀说服了。
    手术这才得以顺利安排。
    术后第三天,再次传来好消息,患者的体征没有再出现恶化,已经趋于平稳。
    不过这也就仅仅是为患者争取到了一张保命的门票。
    心衰与呼衰不解决,这条命早晚还是保不住。
    李敬生通过这次会诊,与荣主任的关系加深了。同时又认识了一位新的主任医师。而且是他不太擅长的肿瘤科主任医师。
    人脉关系的每一次拓展,都意味着他将来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
    ……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飞快流逝着。
    阳光诊所的诊疗业务变得比以前更加火爆,前来就诊的患者更多了。
    被利民诊所的老板造谣抹黑,不但没让李敬生倒下,反而让阳光诊所变得更强。
    诊疗业务这一块,李敬生心里有数。
    并不敢大规模的扩招医生与护士,而是暂时维持现状。
    如果遇到特别优秀的医生或护士,他不介意吸收进来。
    反正名额还很充足。
    要说受益最大的,还是他的诊所售药业务。
    线上售药业务增长了一倍多。
    线下的售药业务没有增长太多,但是同城购药业务悄然走高。
    经过这件事情后,市民似乎对李敬生,对阳光诊所反而更加认可,更信任。
    这天,李敬生在第二医院坐诊。
    他的手臂现在基本上已经初步愈合。拆掉了缝合线,可以从事一些简单的力量性动作了。
    但是伤口恢复还需要时间,力气过大的动作,他仍然不敢尝试。
    自己就是一名医生,对外科还算精通,自然明白伤口愈合期。
    手下的几个医生这阵子得到了大量锻炼机会。
    包括杨鲁庆也得到了一些锻炼机会。
    只是那天李敬生遇刺,他无动于衷的冷漠、胆小表现,依然如同一根刺一样,横梗在两人之间。
    虽说在当时那种危险情况下,他并没有义务上前救李敬生。
    因为他的命也是命。
    人都是自私的。
    不过人与人之间要是只讲利益,不讲感情,那就显得没有一丝人情味了。
    刘宪暂时还没有回到工作岗位。
    他本人想要回来,但是被李敬生给骂了一顿,愣是不让他回来。让他在家好好休息一个星期。
    并且给刘宪布置了一些学习任务。
    傻子都看得出来,李敬生对刘宪已经开始特殊照顾。
    “老师,今天中午您想吃什么?我现在去排队给您打好。”
    杨鲁庆在努力想办法补救,修复与李敬生之间的关系。
    他非常清楚,如果不能得到李敬生的原谅,最终很可能黯然收场。
    “不用不用,我女朋友给我买好了!谢谢啊!”
    李敬生对他很是客气。
    越是这样,杨鲁庆的心里越难受。

章节目录

苟在诊所练医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江边鱼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边鱼翁并收藏苟在诊所练医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