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九鹏国际医院正在朝这个深渊狂奔。
    “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可以在工作中慢慢学嘛。你可以向玉医生他们学习。”
    迈克院长说完,对另外三名已经答应的医生挥挥手。
    “你们先回去工作,唐医生留下来再好好聊聊。”
    瞧这情形,迈克院长很可能自编自演了一场砸办公室物品的苦情戏。
    目的就是为了让四位金牌专家们答应加入坑蒙拐骗队伍。
    “唐医生,不知道你女儿的病现在怎么样了?脊髓性肌萎缩症,这个病可不好治呐。我知道,她现在发病时间还很短,年龄也很小,如果能够及时使用特效药,治愈的希望非常大。
    如果你规规矩矩的工作,哪怕累死累活一个月,也就三五万块钱。
    这个病,普通药物根本没有任何作用。
    特效药的价格极为昂贵,以前打一针需要一千三百多万。现在降到了七十万左右一针,也不是你能供得起。
    人都是自私的,所有生物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必须自私才能活下来。
    你只为别人考虑,有想过你的女儿吗?”
    迈克院长为了说服唐医生,事前应该做了不少功课。
    把唐医生的家庭情况摸得很清楚。
    唐医生没有说话,但是双手在微微颤抖,紧紧咬着牙。
    显然,他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我也是一名父亲,如果我的孩子有这个疾病,别说给一些病情不明显的患者治疗癌症,就算让我割肉喂他,我都愿意。再说了,咱们接诊的患者非富即贵,都是不差钱的主。二三十万,对他们来说,也就是很小的一笔开支。
    你帮他们把病治好了,不但能赚到三万块钱一个人,他们还会对你感恩戴德。
    何乐而不为呢?”
    迈克院长继续发动着思想攻势。
    “打一针根本治不好。”
    唐医生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内心就已经出现了松动。
    “对,你说得非常对,打一针确实很难治好。但是诺西那生钠是治疗这个病的特效药,已经在临床验证阶段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疗效。
    如果你不给你女儿打这个药,她的肌肉将会慢慢萎缩,最后变得无法行动,无法说话,无法吃饭,你到时候只能与夫人一起照顾她。
    天天给她用鼻管饲喂流食。
    哪怕只是一口脓痰,也能轻易让她呛死。
    而且她会生活在极度痛苦中,直至死亡。
    只要给她打一针,至少能管六年。
    如果你能够在我这里好好工作,还不需要一年的时间,就能赚到她一辈子的治疗费。可以让她像健康人一样,生活一辈子。
    你考虑考虑。”
    迈克院长知道已经劝动了唐医生。
    “请给我一点时间考虑,到时候再给您答复。”
    唐医生仍在挣扎着。
    一个有良知的人,想要让他们的良知泯灭,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没问题,你去忙吧!今天的谈话也不要有什么思想负担,我会尊重你的想法。如果你实在不愿意给那些病情不明显的患者治疗,也可以推荐给别的医生治疗。你还像以前一样工作就行了。
    但是你到时候可别嫌工资比别人差太远。”
    迈克院长眼见劝得差不多了。
    当即留给唐医生充足的考虑时间。
    ……
    时间过得飞快,李敬生的内镜业务越做越好。
    特别是他的那篇论文爆了后,现在不但成了江离市最有名的内镜医生,而且在国内也已经出了名。
    很多大医院的主任医师,医学领域的著名学者,都主动打电话给李敬生,与他探讨内镜手术方面的知识。
    他的那篇论文在出名了以后,他按照连涛的指点,发表到了sci期刊。
    一次就给他过审了,并且成功收录。
    此后扶摇直上,被引用、检索的次数都是急剧上升。
    影响因子也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很多外国的顶尖内镜专家,都感叹华国出了一位这么厉害的内镜天才。
    创造出来的手术方法,完全颠覆了内镜以往的手术方法。
    特别是在消化道领域,称得上世界领先。
    李敬生出名后,各种荣誉纷至沓来。
    高端医疗服务也是跟着开始持续爆发,找他预约、咨询的人越来越多。
    这些天,他就没闲过。
    当然,这种忙碌是他想要的。
    每次成功帮患者解决疾病,李敬生会感到学医特别有成就感。
    九鹏国际医院竟然打出了内镜检查免费的广告宣传。
    只是这一次,对李敬生的影响似乎并不是很大。
    因为愿意花钱享受高端医疗服务的病人,基本上都是不差钱的主。
    这天,李敬生像往常一样在自家诊所内坐诊。
    一名又一名的患者得到了有效处置。
    “李医生,听说您是内镜领域的专家。我想请您帮我孩子看看,这颗肠道息肉到底要不要紧?”
    家属把检查时拍的片子给李敬生查看。
    患者是一名十四岁的孩子。
    很文静的一个男孩子。
    父母则是文化人,看上去都是学历比较高的那种。
    “这颗息肉的体积不是很大,但是从肠镜截图来看,危险程度比较高。建议手术切除。”
    李敬生看过图片后,觉得这颗息肉表面看似光滑,实际上,它的颜色不对。
    还有,它的生长方式也比较令人担忧。
    综合这两点,李敬生就觉得完全有理由把这颗息肉完整的切掉。
    第506章 固执的博士后家属,梧高凤必至
    根据他的经验,并非只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才需要切除。非腺瘤,错构瘤,同样值得警惕。
    “能够不切吗?我老公是一名博士后,他查过资料,直径低于五毫米的息肉可以不切。而且它的颜色是红的,孩子还只有十四岁,我们怀疑是炎性息肉。是不是吃点消炎药,它就能自己消失?”
    女子在旁边问道。
    “我凭个人的诊疗经验断定这颗息肉不会自己消失。尽早手术切除是最好的办法。”
    李敬生很肯定的回答。
    博士后怎么了?
    学富五车,不代表懂医。
    就算懂医,也不一定懂肠道疾病。
    肠道息肉手术,李敬生的经验算是相当丰富了。
    他每次切下来息肉,都会进行仔细研究,回到诊所还会写总结。然后等到病理活检结果出来,他会做二次总结。
    通过不断积累,他对肠息肉的诊断水平也是直线上升。
    这种能力根本不是读书、查资料就能学到,而需要反复实践,不断总结。
    “可是我查了多方面的权威资料,都表示五毫米以下的肿瘤不需要切除啊!”孩子的父亲推了推眼镜,再次强调他查了很多资料。
    而且是权威资料。
    遇到这种家属,有时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很多临床医生都害怕宁愿相信资料,宁愿相信百度,也不愿意相信医生。
    “那你们带孩子来找我看病的目的是什么?”
    李敬生问道。
    “您是专业人士,又是内镜领域的顶尖专家,就想请您给出更权威的意见嘛!”
    “我的意见就是切掉。”
    李敬生再次重复自己的建议。
    “听说切掉息肉以后,肠壁会变薄,容易穿孔。手术也有一定风险,我们就想着,能不切是最好的。”
    家属也在强调着自己的想法。
    “要切。”
    李敬生再次重复意见。
    “可是我查了,五毫米以下,炎性息肉不用切也是安全的。”
    孩子的父亲很固执。
    妈妈则是以爸爸的意见为主。

章节目录

苟在诊所练医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江边鱼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边鱼翁并收藏苟在诊所练医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