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在当地医院的胃镜下标本活检结果正常,也有可能是胃镜活检钳的宽度受到了限制,根本都没能抵达病灶部位。
    这种事情,在李敬生诊断过的疑难杂症中,不止发生过一例。
    有的病灶极为隐蔽,长在较深的部位。
    甚至有可能在肌层深处。
    取标本时为了不损伤患者的身体,多是取表面的少许组织细胞。
    再加上胃镜活检钳的宽度只有五毫米左右,它没办法获取到胃部深处的病变位置组织细胞。
    还有,替普瑞酮主要治疗损伤的黏膜。
    这个病人服药无效,也间接说明他并没有出现黏膜损伤。
    他主要症状是吞咽困难,上腹持续疼痛,这与常见的胃炎、胃溃疡症状有明显区别。
    查胃镜查不出来,那么是否可以考虑其它检查手段?
    拿人钱财,与人消灾。
    李敬生收了患者三千块钱的医疗服务费,自然要提供与之匹配的高质量服务。
    这个病人是否存在假性淋巴瘤、恶性淋巴瘤、胰腺肿瘤之类的疾病呢?
    患者在当地医院已经查过一个ct,但是检查结果正常。
    患者的ct检查结果显示,肝、脾、胆、胰都没发现异常。
    胃镜活检也正常。
    接下来还能有什么更好的检查手段?
    核磁的结果与ct估计差不多。
    pet/ct检查是一种专门针对全身肿瘤的检查,费用约为一万元左右。
    患者已经查过ct,再查这个,估计结果不会有太大变化。
    反而会延误两天以上的治疗时间,同时还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
    一万块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如果是三千块钱一个月,相当于三个多月的工资了。
    李敬生静静的沉思着。
    团队成员并不打扰他,大家合作久了,都已经知道了他的诊疗习惯。
    连涛因为有事,并没有过来。
    暂时就只有李敬生与麻醉医生亚妮、护士蒙洛,普外科医生林萧然则是过来打酱油的。
    他投奔李敬生的团队,本来也是为了提升医术,不断进步。
    “林医生,你觉得这个患者在查了ct与胃镜活检都没有异常的情况下,还能做什么检查能够明确病因?”
    “这……我还真不太擅长这个领域,我主要擅长普外科领域的诊断与治疗。”
    林萧然也不敢乱回答。
    “他做了ct没能查出问题,那是因为ct只对实质性器官的占位病变敏感,对空腔器官,特别是胃肠道的检查往往不敏感。
    我在想,他做胃镜活检时,取的标本深度会不会不够深?
    一些隐藏病灶很可能藏在黏膜层下方,肌层,浆膜层等深处。
    如果病灶真的在肌层或者浆膜层,又没能查出来,再拖下去,对他来说,肯定是一个灾难。
    我准备用最低廉,最古老的两种检查手段之一,x线对他做一次检查。”
    李敬生本来是想着与林萧然讨论一下。
    但是在这一个领域,两人根本不在一个段位,也就只能由他自己做主了。
    医生因为擅长的领域不同,水平肯定是有差距的。
    如果连涛在这里,肯定能与李敬生展开一个同级别的讨论。甚至在很多方面,连涛的知识量,经验,都超过李敬生很多。
    “x线检查?这,这……它的检查准确度应该是远远不如ct吧?”
    林萧然有些错愕道。
    “那可不一定,每一种检查手段都有它的意义。查骨骼,x线的清晰度应该是所有检查中的王者。还有最古老的超声检查,同样有着ct、核磁无法替代的一些优势。”
    李敬生一脸笃定。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检查手段也是变得越来越丰富。pet/ct,核磁,ct,基因检测等,这些都是后来慢慢研发出来的。
    它们变得越来越先进。
    但是x线与多普勒超声两种检查方式,却依然有着它们的优势。
    没有垃圾的检查方式,主要看医生怎么运用。
    有时候,一个很古老的检查方式,如果医生用好了,便能化腐朽为神奇,发挥出超过pet/ct与核磁共振的检查效果。
    “林先生,胃镜检查已经做完了。检查结果与你在当地医院检查一致,出现了胃黏膜肿大,僵硬等现象。”
    “那我这个到底是什么病?”
    患者的脸上顿时露出失望之色。
    花了大价钱的检查,却是这样一个结果。
    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你的病因暂时无法明确。我建议你补做一个x线检查,或许能够查出你的病灶。”
    “确定能查出来吗?”
    患者对李敬生的信任度明显降低了不少,心中也是充满失望与失落。
    “不敢打包票,这种事也没有哪个医生能给你打包票。但是我认为值得尝试,或许能够取得不错的检查效果。费用也不会太贵。如果你愿意的话,我现在就给你想办法安排,争取今天就把病因查出来。”
    “那好吧!也只能这样了。”
    患者答应了。
    李敬生走出内镜室,想办法给患者安排x线检查。
    实际上,这不是普通的x线检查,而是x线钡餐造影。
    对于一些肠瘘,或者难以发现的消化道隐藏病灶,常用此法来检查。
    “小伙子,查了胃镜还是没结果吗?”
    患者的老父亲询问李敬生。
    他显然从儿子那里知道了检查结果。
    “不好意思,胃镜并不是万能的,我怀疑您儿子的病灶有可能在胃壁深处。所以建议补做一个x线钡餐检查。”
    “嗯,既然做都做了,我们相信你,请你尽快帮我儿子安排吧!”
    老头说话还算客气。
    只是对李敬生的态度,明显有了一点变化。
    李敬生找了连涛帮忙,好不容易给患者安排上了x线钡餐检查。接下来,就等着看检查结果。
    第523章 浸润型胃癌,攻克癌症应该有四步曲
    “敬生,怎么想着给病人补做一个x线钡餐呢?”
    连涛今天特别忙。
    收治的病人中,有一位出了突发状况。他在现场带领手下医生和科室护士一起展开抢救,现在总算是告一段落。
    病人的情况渐渐趋于稳定,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了。
    但是谁也不敢保证病人的情况不会再次恶化。
    年龄超过七十岁的病人,身体没办法与年轻小伙子相比。
    连涛收治的这位病人已经达到了79岁,只差一岁就满八十岁。住院之前,身体还算硬朗。
    这次生病后,病情进展迅猛,身体状况也是急转直下。
    老人随着身体机能全面走向衰老,他们生病后,很难恢复如初。
    可能一场大病下来,身体状况与以前天差地别。
    年轻人的身体恢复能力强,生病后,过一阵子就能重回颠峰状态。
    79岁,已经属于高龄病人。
    在住院治疗中,病情突然恶化,这不是什么好兆头。好在现代的医疗技术先进,努努力,保命应该不成问题。
    只是出院后,老人的身体恐怕会出现断崖式下降。
    “因为我怀疑这个患者很可能是胃癌,但是查了胃镜、病理检测、ct,都没能查出问题。我怀疑病灶有可能在胃壁深处。也有可能在胃镜难以抵达的肠道上部。查个x线钡餐,应该能把问题查出来。”
    李敬生说出自己的考虑。
    “如果只是想查深处的病灶,查超声内镜应该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查x线钡餐,可能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
    连涛觉得查个超声内镜更省事。
    “x线钡餐应该更适合这个患者。因为x线钡餐造影能够动态观察了解壁层收缩与舒张情况,在病人胃部与上腹都未能查出明显肿瘤的情况下,这对患者的诊断尤其有利。”
    李敬生随着医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现在已经有了与连涛这种级别的消化内科主任‘论道’的能力。
    在病因检查与诊断中,他有着独到的见解。
    “说得很有道理!x线钡餐在这方面确实有着其它检查所没有的优势。家属和病人方面的解释工作,可能需要你去做一下。因为病人有呕吐,甚至吐出宿食的症状,检查前肯定要做一个两天的流质饮食管理,第三上午可以安排给他先做一个洗胃,然后再送到放射科检查。
    不过从患者的症状以及前期的检查结果来分析,我认为小肠肿瘤的可能性非常小。”
    连涛给他提前打好招呼。

章节目录

苟在诊所练医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江边鱼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边鱼翁并收藏苟在诊所练医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