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箬溪地方上的丧事习俗,在送葬之前,有两个子孙后代必须尽孝的重要环节。
敬酒劝酒就是一个非常隆重严肃的环节。
死者后辈中,男的为敬酒,女的为劝酒。
在死者的棺材前,摆上几荤几素的菜肴祭品,点上腊烛,燃起焚香,摆上一壶糯米酒,用小酒杯一杯杯地敬酒和劝酒。
死者后辈的青年男女,手持酒杯,先站着对着棺材拜三拜,再跪下磕三个头,把酒杯中的酒淋于前面的地上,站起来拜上三拜,就礼成了。
敬酒和劝酒期间,无需言语。若你真是要表明自己的身份,则需要说明之。
如长期未曾谋面的亲戚,死者生前可能不认识的,就需要说上一句:我是某某某,某某某的儿子或者女儿,是死者的如外甥侄女之类什么样的关系。
敬酒劝酒一开始,魏丽莹就上前拿起了酒杯。
严冬雪也同时上前站在魏丽莹身旁,俩人都想说点什么,有点尴尬,都放在心里暗语,双双按归规矩劝了一遍酒,双双都是眼泪汪汪的,表情非常悲伤,让人看到了无不动容。
接下来就非常热闹了。
蔡忠和、陈月庆、陈月明、林美苹、李小珠等数十位年轻人,前后排着队上前敬酒和劝酒,他们虽然都是陈德生生前认识的,但今天的身份不一样,都轻声地说了句:我是你儿子(女儿)某某某,请父亲大人满饮此杯酒。
今天给陈德生敬酒的孝子孝真是数不胜数。敬酒敬了一批又一批,那男的女的队伍从陈德生的棺木前一直排到大门外,后面还陆陆续续有人来。
大家都想在陈德生的棺木前敬上一杯酒以表示自己的心意。
这里面许多都是真心实意要充当一回陈德生的孝子孝女的,还有一些人是随众心理,大家都这样做了,也不能落下我一个,变成另类情何以堪。
本来这敬酒环节是安排半个时辰完成的,结果进行了三个多小时还没有结束,这种事又不能强行中途停止,只好酒打上来一壶又一壶,敬酒的三五人为组一批批地敬过去。
红酒也不能再一杯杯地倒了,只好示意性的滴上一两滴,就是这样节省着,照样用去了十多壶红酒。
“陈德生生前滴酒不沾,这死后酒量大长了哈。”有人在低声地说道。
“孝子顺女这样多,自然不长也得。”也有人这样替死者辩解道。
孝子顺女敬酒之后,就是贤孙辈的敬酒。
陈德生排行中没有什么近亲的孙字辈的人,算得上的就是小陈美星属于陈月亮领着的女儿,蔡诚景领着两个女儿抱着一个儿子,到跟前给陈德生敬酒。
“亲家爷爷,这是你命下的两个孙儿和一个孙子,给你老敬酒劝酒了。”蔡诚景拿了三杯酒分发给两个女儿各人一杯,自己拿着一杯,规规矩矩地在棺木前做完一整套敬酒劝酒动作。
蔡诚景事先在后面就交待两个女儿跟着他做,大囡能听懂,小陈美星跟着大囡学,也就没出什么差错。
小陈美星看了看挂在照壁上陈德生的遗像,又看了看黑黑的大棺材,就低声跟大囡说:“他是我爷爷,跟我很亲很亲的爷爷。”
童言无忌,童言情真,小陈美星在陈德生棺前能说这样的话,陈德生九泉之下应该感到欣慰吧。
敬酒劝酒之后,还有一个环节就是“绕棺”。
绕棺就是绕着死者的棺木走一圈,如同遗体告别仪式。
绕棺也分男女两队,人人手里拿着一支点燃的焚香。男左女右,男内圈女外圈,死者最亲的子女领头,其他后辈紧随其后,从棺尾开始绕行一周。再反过来男外女内,女内圈男外圈地再绕行一周。
绕棺时,都半没有人啼哭,有的至亲实在忍不住,会有低声哭泣的人,哭的都半是女眷。
参加敬酒和劝酒的人有多少,就有多少人参加绕棺。
男队以蔡忠和、陈月明等人为首。
女队以魏丽莹、严冬雪等人为首。
男女队都排成了长龙,绕棺就绕了半个多小时。
绕棺环节结束之后,抬棺材的人,也叫行棺者,就将棺材用棺材钉给钉死。
棺材钉钉完之后,等于是入殓的整个过程结束,就进入送葬过程了。
行棺者将棺材抬起时,就预示着死者真的要走了,这个时候死者的女眷就会放声大声悲哭。
送葬队伍最前面是一面大铜锣,一步一敲地为死者开道。
敲铜锣的都半是死者的远房至亲。
敲铜锣者之后是举招魂帆的。
招魂帆后是香炉。
香炉后是死者遗像。
遗像后是买路纸。
买路约就是向地上扔黄纸,阻挡死者上路的小鬼们见有路钱捡就不再会阻挡死者前行。
买路纸之后就是棺材。
棺材之后是放鞭炮。
放鞭炮之后就是哀乐乐队。
哀乐乐队之后是抬着花圈和挽联的送葬的大队人马。
送葬的人,男的能一路送死者到墓地,而女眷则要在半路上,抄便道以不走回头路为标准返回。
陈德生的送葬队伍,披麻戴孝的延绵了一公里多路,哀乐声声,鞭炮齐鸣,非常排场。
“唉,陈德生真有福气。”站在村道上观看的村里的老人们这样说道。
送葬结束,完坟环节就是风水阴阳先生们的事了。
完坟之后,整个丧事就接近尾声,人们也大都从悲伤的情绪中解脱了出来。
最后就是丧事喜办的“散斋宴”或者是“长命宴”,区别就在于死者的年龄长短了。年龄长的叫“长命宴”,反之就是“散斋宴”。
在箬溪地方上,人们习惯把少于六十岁去世的称之为短命,没有走完一个甲子周期。走过甲子年六十岁以上去世的人就算是长命了。
陈德生最后的丧宴,实在是没办法实现,能让这全村的人都吃上一顿“散斋宴”,不是钱的问题,也不是粮食的问题,是烧不出这么多可供全村人来吃饭的饭菜,一次“散斋宴”八人一桌要一百五十多桌,这饭菜怎么烧?
最后还是陈尚荣牵头,把陈月明、蔡忠云、陈德生、林美苹等人如今起来商量出一个办法来。
分斋。
这可是前所未有过的习俗。
这办法还是李小珠想到的。
开始大家想到了分几个地方烧,或者一个地方烧几个地方摆,或者是按原来的各生产队集体吃饭的办法,由各村民小组组织起来烧饭菜。
就是这分发到各村民小组去的想法,让李小珠想到了“分斋”的办法。
“干脆,把这饭菜分到各家中去,让他们自行烧不是更好?”李小珠也不知道自己想到的办法是不是行得通,说话的声音也是弱弱的。
“这办法可行,我们就按这记账上的名单,把斋饭菜打包给各家带回去。”陈月明第一个赞成。
陈尚荣笑着说道:“大家想了半天,最后还是把这大锅饭给包干到户了哇!”
“哈哈哈!”
自然想起了陈月亮为什么给警车带走的。
想不到陈月亮老爸去世的斋饭也要实行这样的包干到户的办法。
敬酒劝酒就是一个非常隆重严肃的环节。
死者后辈中,男的为敬酒,女的为劝酒。
在死者的棺材前,摆上几荤几素的菜肴祭品,点上腊烛,燃起焚香,摆上一壶糯米酒,用小酒杯一杯杯地敬酒和劝酒。
死者后辈的青年男女,手持酒杯,先站着对着棺材拜三拜,再跪下磕三个头,把酒杯中的酒淋于前面的地上,站起来拜上三拜,就礼成了。
敬酒和劝酒期间,无需言语。若你真是要表明自己的身份,则需要说明之。
如长期未曾谋面的亲戚,死者生前可能不认识的,就需要说上一句:我是某某某,某某某的儿子或者女儿,是死者的如外甥侄女之类什么样的关系。
敬酒劝酒一开始,魏丽莹就上前拿起了酒杯。
严冬雪也同时上前站在魏丽莹身旁,俩人都想说点什么,有点尴尬,都放在心里暗语,双双按归规矩劝了一遍酒,双双都是眼泪汪汪的,表情非常悲伤,让人看到了无不动容。
接下来就非常热闹了。
蔡忠和、陈月庆、陈月明、林美苹、李小珠等数十位年轻人,前后排着队上前敬酒和劝酒,他们虽然都是陈德生生前认识的,但今天的身份不一样,都轻声地说了句:我是你儿子(女儿)某某某,请父亲大人满饮此杯酒。
今天给陈德生敬酒的孝子孝真是数不胜数。敬酒敬了一批又一批,那男的女的队伍从陈德生的棺木前一直排到大门外,后面还陆陆续续有人来。
大家都想在陈德生的棺木前敬上一杯酒以表示自己的心意。
这里面许多都是真心实意要充当一回陈德生的孝子孝女的,还有一些人是随众心理,大家都这样做了,也不能落下我一个,变成另类情何以堪。
本来这敬酒环节是安排半个时辰完成的,结果进行了三个多小时还没有结束,这种事又不能强行中途停止,只好酒打上来一壶又一壶,敬酒的三五人为组一批批地敬过去。
红酒也不能再一杯杯地倒了,只好示意性的滴上一两滴,就是这样节省着,照样用去了十多壶红酒。
“陈德生生前滴酒不沾,这死后酒量大长了哈。”有人在低声地说道。
“孝子顺女这样多,自然不长也得。”也有人这样替死者辩解道。
孝子顺女敬酒之后,就是贤孙辈的敬酒。
陈德生排行中没有什么近亲的孙字辈的人,算得上的就是小陈美星属于陈月亮领着的女儿,蔡诚景领着两个女儿抱着一个儿子,到跟前给陈德生敬酒。
“亲家爷爷,这是你命下的两个孙儿和一个孙子,给你老敬酒劝酒了。”蔡诚景拿了三杯酒分发给两个女儿各人一杯,自己拿着一杯,规规矩矩地在棺木前做完一整套敬酒劝酒动作。
蔡诚景事先在后面就交待两个女儿跟着他做,大囡能听懂,小陈美星跟着大囡学,也就没出什么差错。
小陈美星看了看挂在照壁上陈德生的遗像,又看了看黑黑的大棺材,就低声跟大囡说:“他是我爷爷,跟我很亲很亲的爷爷。”
童言无忌,童言情真,小陈美星在陈德生棺前能说这样的话,陈德生九泉之下应该感到欣慰吧。
敬酒劝酒之后,还有一个环节就是“绕棺”。
绕棺就是绕着死者的棺木走一圈,如同遗体告别仪式。
绕棺也分男女两队,人人手里拿着一支点燃的焚香。男左女右,男内圈女外圈,死者最亲的子女领头,其他后辈紧随其后,从棺尾开始绕行一周。再反过来男外女内,女内圈男外圈地再绕行一周。
绕棺时,都半没有人啼哭,有的至亲实在忍不住,会有低声哭泣的人,哭的都半是女眷。
参加敬酒和劝酒的人有多少,就有多少人参加绕棺。
男队以蔡忠和、陈月明等人为首。
女队以魏丽莹、严冬雪等人为首。
男女队都排成了长龙,绕棺就绕了半个多小时。
绕棺环节结束之后,抬棺材的人,也叫行棺者,就将棺材用棺材钉给钉死。
棺材钉钉完之后,等于是入殓的整个过程结束,就进入送葬过程了。
行棺者将棺材抬起时,就预示着死者真的要走了,这个时候死者的女眷就会放声大声悲哭。
送葬队伍最前面是一面大铜锣,一步一敲地为死者开道。
敲铜锣的都半是死者的远房至亲。
敲铜锣者之后是举招魂帆的。
招魂帆后是香炉。
香炉后是死者遗像。
遗像后是买路纸。
买路约就是向地上扔黄纸,阻挡死者上路的小鬼们见有路钱捡就不再会阻挡死者前行。
买路纸之后就是棺材。
棺材之后是放鞭炮。
放鞭炮之后就是哀乐乐队。
哀乐乐队之后是抬着花圈和挽联的送葬的大队人马。
送葬的人,男的能一路送死者到墓地,而女眷则要在半路上,抄便道以不走回头路为标准返回。
陈德生的送葬队伍,披麻戴孝的延绵了一公里多路,哀乐声声,鞭炮齐鸣,非常排场。
“唉,陈德生真有福气。”站在村道上观看的村里的老人们这样说道。
送葬结束,完坟环节就是风水阴阳先生们的事了。
完坟之后,整个丧事就接近尾声,人们也大都从悲伤的情绪中解脱了出来。
最后就是丧事喜办的“散斋宴”或者是“长命宴”,区别就在于死者的年龄长短了。年龄长的叫“长命宴”,反之就是“散斋宴”。
在箬溪地方上,人们习惯把少于六十岁去世的称之为短命,没有走完一个甲子周期。走过甲子年六十岁以上去世的人就算是长命了。
陈德生最后的丧宴,实在是没办法实现,能让这全村的人都吃上一顿“散斋宴”,不是钱的问题,也不是粮食的问题,是烧不出这么多可供全村人来吃饭的饭菜,一次“散斋宴”八人一桌要一百五十多桌,这饭菜怎么烧?
最后还是陈尚荣牵头,把陈月明、蔡忠云、陈德生、林美苹等人如今起来商量出一个办法来。
分斋。
这可是前所未有过的习俗。
这办法还是李小珠想到的。
开始大家想到了分几个地方烧,或者一个地方烧几个地方摆,或者是按原来的各生产队集体吃饭的办法,由各村民小组组织起来烧饭菜。
就是这分发到各村民小组去的想法,让李小珠想到了“分斋”的办法。
“干脆,把这饭菜分到各家中去,让他们自行烧不是更好?”李小珠也不知道自己想到的办法是不是行得通,说话的声音也是弱弱的。
“这办法可行,我们就按这记账上的名单,把斋饭菜打包给各家带回去。”陈月明第一个赞成。
陈尚荣笑着说道:“大家想了半天,最后还是把这大锅饭给包干到户了哇!”
“哈哈哈!”
自然想起了陈月亮为什么给警车带走的。
想不到陈月亮老爸去世的斋饭也要实行这样的包干到户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