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这活儿,性子太娇了不行,缰绳粗粝,马鞍硬实磨人,学骑马的时候,浑身僵直,特别累人,胆子太小了也不行,光是学上马,就要费一番力气,骑在马上更不敢离人,非得让人看着护着才行。
贾赦属于第一种情况,性子太娇,在马背上呆不了多长时间,就吵着闹着要下来,贾政属于第二种情况,一刻也不能离人。
贾泽已经习惯了亲弟弟的属性,该板脸的时候板脸,该软化的时候软化,既不会让贾赦真的受不了哭闹起来,不会让他在这白白耽误工夫,什么都学不到。
但贾代善对小儿子就没有这份了解了,除了老大以外,他还从来都没有教过小孩子呢,但老大这个伪小孩并不具有普遍性,并不能作为参照。
他对贾政的认知,一直都是从史氏那里得来的,虽然天资不算好(他认为的,而并非史氏说的),但是听话、乖巧、老实、有毅力、肯吃苦、不抱怨、不生事、不娇气……总之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
一开始他还能耐得住性子,一遍一遍的教小儿子如何上马,亲自扶着小儿子上马,等小儿子上马之后,还得帮他牵着缰绳,帮他扶着身子,免得从马上掉下来。
他没觉得九岁大的人能坐不住马匹,但儿子那满脸的惊恐,额头上的冷汗,就好像身下骑的不是一匹马,而是一只未被驯化过的老虎一样。
贾家以战功起家,祖宗陪□□打过江山,历代也不乏武将,不说旁人,他自己都在边关呆了几十年,亲儿子,九岁了,骑个马吓成这副熊样,他都不好意思往外说。
“自己拿着缰绳,腰挺起来,往前看,这是温驯的母马,不会把你甩下来的。”从马厩里牵出来到现在,这马连个喷嚏都还没打呢,有什么可怕的。
母亲不在,对着父亲,贾政根本就不敢说不,战战兢兢的接过马缰绳,腰挺的很直,双腿夹紧,背上的冷汗直流。
以前他看大哥骑马轻松的很,哪怕带着二哥,也是一副游刃有余的样子,到他这儿……
真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让他学骑马,母亲都说了,他跟大哥、二哥不一样,没必要学武,日后是要考科举的,人家文官都是坐轿子上街,只有武官才骑马,他又何必学这劳什子玩意儿。
贾赦已经忍不住笑了好几次了,冲着自家大哥挤眉弄眼,看贾政还瞧不起谁,不过是骑个马就怂成这样。
眼瞅着那边快哭出声了,这边快笑出声了,为了不让事态扩大,贾泽难得良心发现,“父亲,三弟第一次接触马,难免有些不适应,要不先停一停,下来休息一会再继续。”
“休息什么休息,这个孽障,胆子小成这样,真是给祖宗丢脸,继续,我就不信了,你像他这么大的时候,都能带着老二骑马打猎了,一母同胞的兄弟,差别能大到哪去。”
别说是他当年刚学马的时候,就是老二初学马的时候,也不是这个熊样。
贾代善摆明了要做严父,老二跟老三的情况还是不一样的,对老二他是没有那份期待,老三就不一样了,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只有个老鼠胆。
这下,快哭出声来的贾政是真的哭出声来了。
贾泽撇开眼,他最不耐烦的就是哭哭啼啼这一套,更何况美人落泪那还能是赏心悦目,到了贾政这儿,那就只能是丑人多作怪了。
要知道,上辈子天庭乃至整个洪荒,在他们三足金乌的影响下,审美观都有了大的突破,幻化出来的人形也个个都飘逸俊美,等闲的皮囊已经入不了他的眼了。
他和贾赦的这幅皮囊只能说是尚可,贾政在他这儿,就属于不堪入目的了。
若是乖乖巧巧的也就罢了,还能赞一句‘心灵美’,让他鄙夷一下自己,不应该以貌取人,但要是作妖不断,那就只能说是丑人多作怪了。
史氏过来的时候,贾政正哭的上气不接下气,贾代善黑着脸站在一边,不让任何人扶小儿子下来,他倒要看看能哭到什么时候去。
老大和老二就跟没事人一样,还有兴致在那儿练拳。
史氏心里又是怒又是心疼,“孩子还小呢,老爷您跟他较什么劲,看把孩子给难为的,您要是看不惯我们母子二人,那我们走就是了,不带这么为难孩子的。”
“夫人这是说的什么话,九岁大的男孩子骑马吓成这样,说出去我都嫌丢人,再不管管,就真养成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小白脸儿了。”
贾代善气得不轻,但是又不能对自家夫人发火,这些年他没少在外面打仗,有时候好几年都不回来一次,有时候回家呆上小半年又得出去,家里老老少少都是夫人操持的,对夫人,他是有愧的。
史氏不以为然,手不能提、肩不能扛怎么了,小白脸儿又怎么了,她巴不得小儿子成为一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小白脸儿呢,看看那些朝上权高位重的阁老们,哪一个是武将出身,年轻的时候不都是小白脸,看看各家夫人中意的女婿人选,那也都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书生,谁愿意找个五大三粗的莽汉子做女婿。
她当年在闺阁里想嫁的,那也是文质彬彬的书生,若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贾代善又生了一副好相貌,那会儿还没去边关打过仗呢,模样瞧起来还是挺能糊弄人的,不像现在,看起来唬人的很,把孩子都给折腾哭了。
“行了,行了,政儿是幼子,又不用继承你的衣钵,再说了,你不是也打算让他读书读出个名堂来,这一个人又不能分成两半使,本来读书就已经够辛苦的了,既没有名师教导,家中也没有什么藏书,您就多多体谅体谅政儿,他还是个孩子呢。”史氏一边说着,一边示意身边人把政儿抱下来。
还不如出去打仗的时候呢,好歹怎么教政儿这事儿,没人跟她对着来。
得,当着几个儿子和下人的面,贾代善也不想让自己的夫人下不来台,欲速则不达,他什么样的兵没带过,就不信教不会小儿子骑马。
“慈母多败儿,让他回去休息休息,明天用过早膳之后再过来,你们俩也回去吧,好好看书。”
贾代善是真愁啊,隔壁宁国公府的大堂哥,膝下只有一子贾敬,所以也不怕这个儿子出什么风头,全力培养贾敬读书科举。
他这边有三个儿子,都是嫡出的,原本是想着让老大承袭爵位,等到他熬不下去或者致仕的时候,帮老二上个讨官的折子,去闲散部门当个清闲点儿的小官儿,有老大帮衬着,老二也能在京城立足,老三就按照夫人说的,走科举的路子,中举之后帮他活动个官位,早点当官,早点处理政事。
等到哪一日他去地下见祖宗了,这一大家子,还得是老大和老三守望相助,帮衬老二。
但是现在看老三这胆子、这性子,别说日后跟老大守望相助了,怕是不拖后腿都难。
贾代善虽然读的书不多,但是却有自己的识人之道,在军中、在朝堂也历练了多年,看人还是挺准的,对自己的儿子,他也不想往坏了想。
但是一个脑子不够聪明、胆小如鼠、稍微一丁点刺激就能当着众人的面儿嚎啕大哭的人,哪怕只有九岁,但是‘三岁看大,八岁看老’,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样的人能指望以后在官场上有所建树吗。
史氏领着哭到打嗝的贾政走了,贾代善却眼神颇为沉重的看向自己的长子,老二已经被母亲养娇了,吃不得苦,受不得罪,关键脑子里面那么多弯弯绕,被人骗了还会帮着数钱呢。
老三被夫人养着,性子也有问题,没勇气,没担当,甚至连自己的想法都没有,吓成那样,都不知道跟他请求休息,除了巴拉巴拉掉眼泪之外,什么都不会做。
也就老大,天资聪颖,这才没被移了性情。
但老话儿也说了,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老大没帮手不说,还有俩拖后腿的,等他百年之后,老大真的能让荣国府维持现在的荣耀吗。
贾赦属于第一种情况,性子太娇,在马背上呆不了多长时间,就吵着闹着要下来,贾政属于第二种情况,一刻也不能离人。
贾泽已经习惯了亲弟弟的属性,该板脸的时候板脸,该软化的时候软化,既不会让贾赦真的受不了哭闹起来,不会让他在这白白耽误工夫,什么都学不到。
但贾代善对小儿子就没有这份了解了,除了老大以外,他还从来都没有教过小孩子呢,但老大这个伪小孩并不具有普遍性,并不能作为参照。
他对贾政的认知,一直都是从史氏那里得来的,虽然天资不算好(他认为的,而并非史氏说的),但是听话、乖巧、老实、有毅力、肯吃苦、不抱怨、不生事、不娇气……总之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
一开始他还能耐得住性子,一遍一遍的教小儿子如何上马,亲自扶着小儿子上马,等小儿子上马之后,还得帮他牵着缰绳,帮他扶着身子,免得从马上掉下来。
他没觉得九岁大的人能坐不住马匹,但儿子那满脸的惊恐,额头上的冷汗,就好像身下骑的不是一匹马,而是一只未被驯化过的老虎一样。
贾家以战功起家,祖宗陪□□打过江山,历代也不乏武将,不说旁人,他自己都在边关呆了几十年,亲儿子,九岁了,骑个马吓成这副熊样,他都不好意思往外说。
“自己拿着缰绳,腰挺起来,往前看,这是温驯的母马,不会把你甩下来的。”从马厩里牵出来到现在,这马连个喷嚏都还没打呢,有什么可怕的。
母亲不在,对着父亲,贾政根本就不敢说不,战战兢兢的接过马缰绳,腰挺的很直,双腿夹紧,背上的冷汗直流。
以前他看大哥骑马轻松的很,哪怕带着二哥,也是一副游刃有余的样子,到他这儿……
真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让他学骑马,母亲都说了,他跟大哥、二哥不一样,没必要学武,日后是要考科举的,人家文官都是坐轿子上街,只有武官才骑马,他又何必学这劳什子玩意儿。
贾赦已经忍不住笑了好几次了,冲着自家大哥挤眉弄眼,看贾政还瞧不起谁,不过是骑个马就怂成这样。
眼瞅着那边快哭出声了,这边快笑出声了,为了不让事态扩大,贾泽难得良心发现,“父亲,三弟第一次接触马,难免有些不适应,要不先停一停,下来休息一会再继续。”
“休息什么休息,这个孽障,胆子小成这样,真是给祖宗丢脸,继续,我就不信了,你像他这么大的时候,都能带着老二骑马打猎了,一母同胞的兄弟,差别能大到哪去。”
别说是他当年刚学马的时候,就是老二初学马的时候,也不是这个熊样。
贾代善摆明了要做严父,老二跟老三的情况还是不一样的,对老二他是没有那份期待,老三就不一样了,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只有个老鼠胆。
这下,快哭出声来的贾政是真的哭出声来了。
贾泽撇开眼,他最不耐烦的就是哭哭啼啼这一套,更何况美人落泪那还能是赏心悦目,到了贾政这儿,那就只能是丑人多作怪了。
要知道,上辈子天庭乃至整个洪荒,在他们三足金乌的影响下,审美观都有了大的突破,幻化出来的人形也个个都飘逸俊美,等闲的皮囊已经入不了他的眼了。
他和贾赦的这幅皮囊只能说是尚可,贾政在他这儿,就属于不堪入目的了。
若是乖乖巧巧的也就罢了,还能赞一句‘心灵美’,让他鄙夷一下自己,不应该以貌取人,但要是作妖不断,那就只能说是丑人多作怪了。
史氏过来的时候,贾政正哭的上气不接下气,贾代善黑着脸站在一边,不让任何人扶小儿子下来,他倒要看看能哭到什么时候去。
老大和老二就跟没事人一样,还有兴致在那儿练拳。
史氏心里又是怒又是心疼,“孩子还小呢,老爷您跟他较什么劲,看把孩子给难为的,您要是看不惯我们母子二人,那我们走就是了,不带这么为难孩子的。”
“夫人这是说的什么话,九岁大的男孩子骑马吓成这样,说出去我都嫌丢人,再不管管,就真养成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小白脸儿了。”
贾代善气得不轻,但是又不能对自家夫人发火,这些年他没少在外面打仗,有时候好几年都不回来一次,有时候回家呆上小半年又得出去,家里老老少少都是夫人操持的,对夫人,他是有愧的。
史氏不以为然,手不能提、肩不能扛怎么了,小白脸儿又怎么了,她巴不得小儿子成为一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小白脸儿呢,看看那些朝上权高位重的阁老们,哪一个是武将出身,年轻的时候不都是小白脸,看看各家夫人中意的女婿人选,那也都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书生,谁愿意找个五大三粗的莽汉子做女婿。
她当年在闺阁里想嫁的,那也是文质彬彬的书生,若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贾代善又生了一副好相貌,那会儿还没去边关打过仗呢,模样瞧起来还是挺能糊弄人的,不像现在,看起来唬人的很,把孩子都给折腾哭了。
“行了,行了,政儿是幼子,又不用继承你的衣钵,再说了,你不是也打算让他读书读出个名堂来,这一个人又不能分成两半使,本来读书就已经够辛苦的了,既没有名师教导,家中也没有什么藏书,您就多多体谅体谅政儿,他还是个孩子呢。”史氏一边说着,一边示意身边人把政儿抱下来。
还不如出去打仗的时候呢,好歹怎么教政儿这事儿,没人跟她对着来。
得,当着几个儿子和下人的面,贾代善也不想让自己的夫人下不来台,欲速则不达,他什么样的兵没带过,就不信教不会小儿子骑马。
“慈母多败儿,让他回去休息休息,明天用过早膳之后再过来,你们俩也回去吧,好好看书。”
贾代善是真愁啊,隔壁宁国公府的大堂哥,膝下只有一子贾敬,所以也不怕这个儿子出什么风头,全力培养贾敬读书科举。
他这边有三个儿子,都是嫡出的,原本是想着让老大承袭爵位,等到他熬不下去或者致仕的时候,帮老二上个讨官的折子,去闲散部门当个清闲点儿的小官儿,有老大帮衬着,老二也能在京城立足,老三就按照夫人说的,走科举的路子,中举之后帮他活动个官位,早点当官,早点处理政事。
等到哪一日他去地下见祖宗了,这一大家子,还得是老大和老三守望相助,帮衬老二。
但是现在看老三这胆子、这性子,别说日后跟老大守望相助了,怕是不拖后腿都难。
贾代善虽然读的书不多,但是却有自己的识人之道,在军中、在朝堂也历练了多年,看人还是挺准的,对自己的儿子,他也不想往坏了想。
但是一个脑子不够聪明、胆小如鼠、稍微一丁点刺激就能当着众人的面儿嚎啕大哭的人,哪怕只有九岁,但是‘三岁看大,八岁看老’,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样的人能指望以后在官场上有所建树吗。
史氏领着哭到打嗝的贾政走了,贾代善却眼神颇为沉重的看向自己的长子,老二已经被母亲养娇了,吃不得苦,受不得罪,关键脑子里面那么多弯弯绕,被人骗了还会帮着数钱呢。
老三被夫人养着,性子也有问题,没勇气,没担当,甚至连自己的想法都没有,吓成那样,都不知道跟他请求休息,除了巴拉巴拉掉眼泪之外,什么都不会做。
也就老大,天资聪颖,这才没被移了性情。
但老话儿也说了,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老大没帮手不说,还有俩拖后腿的,等他百年之后,老大真的能让荣国府维持现在的荣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