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李基本就不是冒险的性格,愿意亲往海外自是有着十足的把握。
    海上风浪大,天气变幻莫测不假。
    只是以着如今李基对天象的掌握,再加上天象本也是属于谋略所需考虑的一部分,可以直接动用“计谋模拟器”推演。
    所以,假如这是个存在职业航海士的时代,李基估摸自己也会是当世一流的水准。
    因此,可以说惟有是李基亲率这三万大军,方能最大限度保障大军的安全。
    考虑到方方面面,不是李基一定要去,而是李基不得不去。
    眼下,李基只能拱手拜道。
    “谢主公厚爱,基纵使粉身碎骨亦难报答,但此去关乎成败,行路虽艰,但山海不可移吾心志也,唯有如此方可助主公迅速平定乱世。”
    “吾与主公时间或尙长,但天下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长,故还请主公应允之。”
    说罢,李基再度躬身而拜,等待着刘备的反应。
    刘备摆了摆手,态度以及口吻表现得尤为坚决,道。
    李基感动于刘备的信任之余,连忙拒绝道。
    李基睁大着眼睛,有些愣愣地看着刘备。
    假如李基领兵远征,然后家中出现蟊贼,刘知兵去送了一波,那岂不是完蛋?
    “吴会之地已被子坤所平定,余下的庐江、丹阳、九江、豫章四郡大体又与备交好,再加上徐州陶使君就在左近,大汉秩序尚存,纵是有一二蟊贼犯境,又有何忧?”
    那么董卓、袁绍、袁术等将会迅速拉上超过十万的兵马,更遑论刘焉、刘表、陶谦等州牧也是遥遥领先刘备一步直接掌管一州军政大权,动辄也同样能够拉出超过十万兵马。
    而眼下,刘备所实际掌控的不过吴郡与会稽郡,兵不过五万,唯有大肆开垦良田后,如今在粮草上才略显丰足。
    四万兵马,除了留下一些必要的士卒外,恐怕得将吴郡的兵力完全掏空,甚至还要从会稽郡抽调一部分才有这个数字。
    “子坤,三万兵马不行,四万!带上四万兵马去瀛洲,并且把子龙也带上放在你的身边,只有这样备才能放心。”
    “主公身边必须留有足够的机动兵力,并且基已然将翼德带上,那么主公身边也必须留有可用之将。”
    或许眼下似乎吴郡的形势一片大好,但以着先知先觉优势的李基清楚还不够,远远还不够。
    “不行1
    一旦董卓如原轨迹那样入京,正式拉开乱世的帷幕。
    目前刘备的状况无疑是进入乱世后称霸江东有余,逐鹿中原不足。
    “再者,备亦算是知兵之人,对付区区蟊贼还是不在话下的。”
    “不行,主公身边必须要留可用之将,以护佑主公周全。”李基语气严肃地开口道。
    而不管是刘备与李基就算占了江东目标也不是割据一方,否则那样跟原轨迹之中的江东杰瑞又有什么区别?
    所以,李基内心是焦虑的,清楚吴郡即便不断吸纳流民保持高速发展,牌面上的实力依然是不够的。
    直至片刻后,刘备的双手放在了李基的身上,开口道。
    对于吴郡当下的兵力状况,李基自然是一清二楚。
    原本李基已经被刘备说服大半,但是刘备自信也是“知兵”之人,这反倒是让李基有些慌了。
    可人口、钱财、器械等等方面,依然远远不如进入乱世时期其余诸侯。
    “有季常便足矣。”刘备答道。
    夏侯博一辈子就没统过军,当游侠,当锦衣司头子还行,真将夏侯博放在战场,与其相信他能保着刘备杀出重围,还不如觉得刘备自行开润成功。
    “季常不妥……”
    只是不等李基说完,刘备就往上拱了拱手,打断道。“子坤难道忘了卢师亦在吴郡,有卢师在,何愁宵小胆敢犯境。”
    这一句倒是将李基给说服了,无奈地应道。
    “那便依主公的吧。”
    刘备听罢,脸上这才随之露出了笑意,但又忍不住叹息了一声,道。
    “子坤此去瀛洲,若是大事可为,那便尽力而为,若是事不可为,亦不必勉强,便是没有瀛洲的金银,只要有子坤在身边,备亦自信可平定乱世。”
    “是,主公。”
    ……
    而纵有海船,远去瀛洲也绝非是什么易事。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即便李基的计划是来年开春之后再出发,但却也需要提前开始调动士卒,筹备一应出征事宜。
    尤其是粮草,更是早早就开始运往幽州开始存储,否则等到来年开春再运送粮草显然已经来不及了。      除此之外,考虑到关羽率军前往夷洲之时出现了大量晕船现象。
    考虑到瀛洲的距离比夷洲要远上不少,且需要尽可能地保障士卒的战力,所以早早便开始组织士卒开始适应航行。
    除此之外,李基还需要提前将吴郡接下来两年的发展框架给定好,并且安排好一应辅助刘备的官吏,以免发现些后院失火的事宜。
    这一刻,李基莫名体验到了几分原轨迹之中诸葛亮七出祁山的心态,不仅仅是需要为前方战事所准备,后方更是需要小心布置,以免出现了什么差池。
    尤其是粮种问题,此事迟迟未能彻底解决,无疑是让李基有些为之发愁的。
    此刻的吴会之地所种不乏水稻,但更多的还是除了水稻外的其他五谷。
    皆因此时的水稻产量不仅难以与其余五谷拉开明显差距,且种植水稻的环境与条件也相对苛刻不少,因此不少农官都会因地制宜地在不同的田地种植不同的粮种。
    而在具体的种田上,论经验别说是李基,就算是刘备等人都远远不如那些埋头农耕的农官与老农来得丰富。
    因此除了粮种之外,李基能够一定程度辅助提供粮食产量的,也唯有是曲辕犁以及推广肥料了。
    只是,李基很清楚长江以南种田产量上的最优解是水稻!
    而稻种问题,李基也从来没有放缓过寻找的步伐。
    可李基模糊记得一种名为“占城稻”的水稻在封建时代普及后,彻底改变了长江以南的种植生态,让粮食产量产生了飞跃。
    只是李基翻遍了相关记载以及地图,在这个时代都找不到关于“占城”这个名称的记载。
    这种情况要么就是“占城”这个名字还没有出现,要么就是“占城”离东汉太远,所以并无相关记载。
    (ps:这个时代有占城国,但由于语言不同,在大汉书籍上的记录名称是林邑国。
    直至唐朝时期被称为“占婆国”,全称是“占婆补罗”,“补罗”梵语意为“城”,所以后面才慢慢被记载为占城。
    且位置就在西汉原交趾刺史部日南郡,即自古以来……)
    不过,李基大体记得占城的方位应是在交州以南的区域,所以早早就抽调了一批锦衣司搭乘海船一路往南寻找粮种。
    唯有等找到了“占城稻”或者培育出其余更高产宜种的稻种,然后在吴会之地普及开来,方能真正让刘备集团再无粮食之忧。
    诸如此类,林林种种……
    等李基忙忙碌碌地将诸事都安排妥当,并且细致地交代到刘备的手上,便又已至春耕期。
    随着远征期间将至,李基即将率兵出海之事已渐渐被众人知悉。
    为此,刘备临时出征之日,还特意让李基休沐三日,意在让李基能够好好陪一陪还处于牙牙学语时期的李相。
    只是,休沐归家的李基几乎是毫不犹豫便将李相丢给奶娘照看,自个儿则是好好地陪蔡昭姬去了。
    对于李基而言,儿子只会影响自己的发挥。
    父爱什么的,不存在的。
    而得知了李基即将去远征海外的蔡昭姬,这几日心中难耐不舍,但却没有出言阻止夫君之大志,反而是尽可能地保持温柔全力伺候迎奉李基。
    其中种种,不便细说。
    只是休沐结束之后向来习惯了步行前往府衙的李基,这一次却是乘着马车去府衙与刘备汇合,然后一并前往吴郡港口。
    很是自觉地上了李基马车的刘备,下意识地道了一句。
    “子坤与相儿离别可有不舍?不过子坤也无须担忧家中,备定会待相儿如己所出,定不会让相儿受到任何委屈的。”
    只是,等刘备在马车之中坐稳,抬头看向李基之时,骤然发现李基的脸色略显几分苍白,忍不住皱着眉关心道。
    “子坤这几日休沐在家莫非并没有好好地享受天伦之乐,反而是耗费心神去推演了远征之事?”
    顿时,刘备的眉眼忍不住流露出浓浓的担忧。
    眼下李基的状态与曾经平定黄巾多次耗费心神推演计谋一般无二,看得刘备直心疼,温声问道。
    “子坤,不若出发之日推迟些许?且待子坤养好身体再出发也不迟。”
    李基摆了摆手,道。
    “三军将士皆已准备完毕,焉能推迟?主公放心,基无碍,且基休沐在家并没有去耗费心神,反倒有好生休养了一番。”
    刘备对于李基的这一番话显然是不信的,哪里会有人越是休养气色就越差的。
    明显就是子坤一如过往那般暗自耗费心神,却是不愿说出来,生怕自己担忧罢了。
    这让刘备倍感揪心之余,亦是越发地感慨感动。
    说到底,李基亲身涉险海外,又如此耗费心神,终究还是为了自己准备迎接乱世再兴大汉的本钱。
    ‘为了备,却是辛苦子坤了……’
    本在李基出征在即而压抑着不舍的刘备,这一刻有些忍不住暗自抹泪了起来。(本章完)

章节目录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宸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宸庭并收藏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