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凌回到留园,知袁隽已在劝勤阁等了自己多时,当即直奔而去,脚还未跨入,已急切开口:“袁祎然,我可是从崇志堂到敬世阁、出国子监又入大理寺,追着你跑了一大圈!你既要来,早与我说一声多好……”
萧凌在袁隽对面坐下,见其面色凝重,便收起了玩闹之心,正容问道:“可是又出什么事了?”
“这个,可能与齐国有关,劳你查探。”袁隽将一张图纸推至萧凌面前,继续道:“年前,琼州有一官员并一户药商全家皆命丧此器之下;五日前,吉安坊又有一家三口为此器所杀,其中一人是太医院药侍。”
“太医院药侍?你怀疑和四方馆遇袭有关?”
“是。”
萧凌见图纸上画的是一柄自己都不曾见过的兵刃,心下狐疑:按理说,袁隽对齐国的了解不会比自己多,几起凶案从表面看也与齐国无明显关系,何以判断凶器与齐国有关?且观其神色、听其话音,分明已笃定两者间的联系,并无丝毫怀疑犹豫。
“我会尽快着人查实的。”
“好。”
萧凌知道,事情既与齐国和四方馆有关,袁隽此刻必不太好受,便也不多留她,只道:“我先送你回府吧!”
“好。”袁隽木然地随萧凌动作,惹得对方又叹上了气。
四方馆遇袭事件转眼已过月余,各方查探进展不大,袁隽心里不安之感更甚,总觉得要出什么大事。
这段日子给袁隽最大惊喜的是姜姝。她向袁隽转递了三篇策论,皆格局开阔、遣词务实、条理清晰,这倒在意料之中。让袁隽没有想到的是,随每篇策论一并交给她的,还有韩济点评摘要和作业者家世、学历的简介,证明姜姝确实是个有谋又心细的可用之人。
顺和七年的夏天极热,冬天来得也快,未及冬月,京城已降下初雪,虽不大,却断续下了三日。袁隽自崇志堂讲学后回府,见秋水反常地守在二门处等她,心下微动,顾不得漫天飘雪,疾步快走。
“主子,丙寅回来了……”
见秋水欲言又止,袁隽知事有不妥,着急回屋,饶是已有了些心理准备,仍是被眼前之人吓了一跳。
丙寅双眼布满红丝、眼下黑青一片,双颊血口星落、嘴唇干裂起皮,身上不由自主地轻颤,见袁隽进屋便要行礼,但迈出的腿却像踩进了棉花里,踉跄着向前栽去。袁隽眼疾手快地扶住他,问:“赶了多久路?怎么熬成这样了?”
“主子,镇远大将军重伤,昭武校尉……亡!”
镇远大将军是成治父亲成珂,而昭武校尉正是成治二哥成齐,一伤一死!袁隽怔愣当场,不可置信地对丙寅道:“你说清楚!”
丙寅知事情紧急,强撑着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回话。
自接下袁隽指令,丙寅快马兼程赶到辽国北部皇庭见甲子,虽然需打探的消息并无明确要求,但未免误事,甲子提出只要三天,即可让丙寅回京复命,两人还约定了下一次见面的时间地点。不料,次日刚入夜,甲子便冒险找到丙寅,说了三件事:
其一,九月中,辽国一支给南庭大妃、二皇子分送冬例的车马队伍,入太元山后音讯全无;
其二,两日前,自己不经意听到辽帝与大皇子提到“北三镇巡边”五个字;
其三,当天下午,辽帝召见侍仪司奉御,令“辽楚和亲之事容后再议”。
甲子判断,辽楚边境战事有变,让丙寅尽快赶回沧州递消息。丙寅不敢怠慢,连夜启程,日夜赶路,至元沧江北岸的塔夏时听到消息,太元山下楚国边境重镇栖山望的守军统领、昭武校尉成齐,中计出城,在驰援巡边的镇远大将军途中遭遇伏击,兵马折损过半,退守栖山望时,又遭另一路辽兵阻截,腹背受敌,仅余十数骑突出重围逃回,后又在栖山望城中遭遇辽国南庭主力大军攻城,虽苦守三日保城不失,但过程中,成齐战死,闻讯来援的成珂救子心切致身陷险境、受了重伤。丙寅心惊,当即决定直接回京报信,吃喝休息全在马上,一刻不停,跑死了五匹马,才以最快速度赶了回来。
袁隽听完,有一瞬间脑子里一片空白,只下意识地吩咐着秋水安置好丙寅休息饮食、看诊用药之事,却也借此理清了思绪,追问了丙寅一句:“可知晓边境军报是否传回?”
“大约三日抵京。”
“好!落霞,吩咐备马,背上猎灵枪,随我去郡主府。”
“诺!”
安平公主携猎灵枪骑马过市,带着几分肃杀之气直奔亭林郡主府邸。京中百姓毕竟见惯世面,只议论几句便当这两位贵女必然互不对盘,又要比武决高下了。可唐恬却已看出袁隽此来非比寻常,两人在府门处略做了做样子,直接来到屋内议事。
袁隽开门见山:“成治父亲重伤、二哥战死,栖山望险些失守,战报三日内抵京。”
唐恬心里惊涛骇浪,但仍将袁隽其后所述的战事概况一字一句听了个分明。
“亭林姐姐,你,你们,接下来打算如何?三天时间,一定要考虑清楚。”
“如何……打算?”唐恬讷讷地问。
“是!亭林姐姐,你可愿赴边境驻守,换大将军回来?”
“我?”
“没有成家军,守不住西北境。可如今大将军重伤,只靠成治长兄、忠武将军成修一人,守不住成家军。”
“……”
“只有三天,若想好了,及早告知我。”袁隽说完,红着眼眶再看唐恬一眼,起身离开。她心里清楚,依着唐恬在自己母亲舞阳公主身边养成的脾性,即便此前从未考虑过领兵守边之事,今日一番话后,恐怕也要铁了心一条道走到黑了。如此说来,自己一手把她推到凶险之境,对吗?
回袁府的这一路,袁隽在马上心神不定,心里急切地想找人商议,“萧凌”率先出现在她脑海里,而其人更是出乎意料地现身于她面前。
“萧诺一?”
萧凌看了看袁隽来的方向,面色凝重地问:“你知道了?”
“栖山望和成家军,大致知道了。”
“外面人多眼杂,我们先回去!”萧凌陪袁隽回府,两人直入外书房,与袁成一处商议。
“刚刚接到父亲的消息,成家老大很有出息,沧州边境暂时应还无大碍,不过大将军似乎伤得很不好。邕、晋两州即刻着手准备,只待圣上下令,可增援沧州。”萧凌道,但提到“增援”却明显语气一弱。
“兵马出北平,圣上怕是不能答应的。”袁成叹道,又转问袁隽:“隽儿,你去郡主府说什么了?”
“我问亭林姐姐,可愿赴西北边境,换大将军回来?”
袁成和萧凌对视一眼,又问:“亭林愿意,又待如何?”
“待战报回京,郡主上朝,自请出征。”
“圣上能允否?”袁成再问。
“外朝,由韩先生游说;内廷,交给皇后娘娘。”
“可能成事?若以前事为鉴,圣上早有把姜家在军中的势力插入西北的心思,小姜后为何要应你?”
“祖父说的‘姜家’是荣国公府一脉,他们眼里只有太子和乐平。小姜后和七皇子现下能依靠的,不过是圣上的宠爱和一个不堪重用的宁国公府。”
“你如此行事,可是要动国本?”
“祖父,孙女没想祸国!您知道的,为了太子,孙女能忍,不去碰姜家,但也决不会由着他们再把手伸到西北!
再者说,圣上想边境不失,又并非真能完全信任姜家,故两相比较之下,若能将成大将军握在手中,他会更愿意相信自小随父驻守西北的成家老大,以及与太和殿那把位子无争的亭林郡主。
小姜后想守好七皇子,借她些势又如何?便是她日后有别的想法,且也得先看眼前,守住西北是现下第一要务!”
萧凌看这对祖孙一问一答,似是学堂上袁祭酒在问学生课业一般平常,但所谈内容实则很大逆不道,而二人竟毫不避讳自己。
静默片刻后,袁成对孙女说:“想好了,便去做!”随后,袁成将袁隽“请出”外书房,只留下萧凌又聊了许久。
袁隽回到内书房,招来吴庸、秋水吩咐:“选几个可靠的,明日起来此当值。”
“派何用场?”吴庸请示。
“抄书。”
萧凌在袁隽对面坐下,见其面色凝重,便收起了玩闹之心,正容问道:“可是又出什么事了?”
“这个,可能与齐国有关,劳你查探。”袁隽将一张图纸推至萧凌面前,继续道:“年前,琼州有一官员并一户药商全家皆命丧此器之下;五日前,吉安坊又有一家三口为此器所杀,其中一人是太医院药侍。”
“太医院药侍?你怀疑和四方馆遇袭有关?”
“是。”
萧凌见图纸上画的是一柄自己都不曾见过的兵刃,心下狐疑:按理说,袁隽对齐国的了解不会比自己多,几起凶案从表面看也与齐国无明显关系,何以判断凶器与齐国有关?且观其神色、听其话音,分明已笃定两者间的联系,并无丝毫怀疑犹豫。
“我会尽快着人查实的。”
“好。”
萧凌知道,事情既与齐国和四方馆有关,袁隽此刻必不太好受,便也不多留她,只道:“我先送你回府吧!”
“好。”袁隽木然地随萧凌动作,惹得对方又叹上了气。
四方馆遇袭事件转眼已过月余,各方查探进展不大,袁隽心里不安之感更甚,总觉得要出什么大事。
这段日子给袁隽最大惊喜的是姜姝。她向袁隽转递了三篇策论,皆格局开阔、遣词务实、条理清晰,这倒在意料之中。让袁隽没有想到的是,随每篇策论一并交给她的,还有韩济点评摘要和作业者家世、学历的简介,证明姜姝确实是个有谋又心细的可用之人。
顺和七年的夏天极热,冬天来得也快,未及冬月,京城已降下初雪,虽不大,却断续下了三日。袁隽自崇志堂讲学后回府,见秋水反常地守在二门处等她,心下微动,顾不得漫天飘雪,疾步快走。
“主子,丙寅回来了……”
见秋水欲言又止,袁隽知事有不妥,着急回屋,饶是已有了些心理准备,仍是被眼前之人吓了一跳。
丙寅双眼布满红丝、眼下黑青一片,双颊血口星落、嘴唇干裂起皮,身上不由自主地轻颤,见袁隽进屋便要行礼,但迈出的腿却像踩进了棉花里,踉跄着向前栽去。袁隽眼疾手快地扶住他,问:“赶了多久路?怎么熬成这样了?”
“主子,镇远大将军重伤,昭武校尉……亡!”
镇远大将军是成治父亲成珂,而昭武校尉正是成治二哥成齐,一伤一死!袁隽怔愣当场,不可置信地对丙寅道:“你说清楚!”
丙寅知事情紧急,强撑着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回话。
自接下袁隽指令,丙寅快马兼程赶到辽国北部皇庭见甲子,虽然需打探的消息并无明确要求,但未免误事,甲子提出只要三天,即可让丙寅回京复命,两人还约定了下一次见面的时间地点。不料,次日刚入夜,甲子便冒险找到丙寅,说了三件事:
其一,九月中,辽国一支给南庭大妃、二皇子分送冬例的车马队伍,入太元山后音讯全无;
其二,两日前,自己不经意听到辽帝与大皇子提到“北三镇巡边”五个字;
其三,当天下午,辽帝召见侍仪司奉御,令“辽楚和亲之事容后再议”。
甲子判断,辽楚边境战事有变,让丙寅尽快赶回沧州递消息。丙寅不敢怠慢,连夜启程,日夜赶路,至元沧江北岸的塔夏时听到消息,太元山下楚国边境重镇栖山望的守军统领、昭武校尉成齐,中计出城,在驰援巡边的镇远大将军途中遭遇伏击,兵马折损过半,退守栖山望时,又遭另一路辽兵阻截,腹背受敌,仅余十数骑突出重围逃回,后又在栖山望城中遭遇辽国南庭主力大军攻城,虽苦守三日保城不失,但过程中,成齐战死,闻讯来援的成珂救子心切致身陷险境、受了重伤。丙寅心惊,当即决定直接回京报信,吃喝休息全在马上,一刻不停,跑死了五匹马,才以最快速度赶了回来。
袁隽听完,有一瞬间脑子里一片空白,只下意识地吩咐着秋水安置好丙寅休息饮食、看诊用药之事,却也借此理清了思绪,追问了丙寅一句:“可知晓边境军报是否传回?”
“大约三日抵京。”
“好!落霞,吩咐备马,背上猎灵枪,随我去郡主府。”
“诺!”
安平公主携猎灵枪骑马过市,带着几分肃杀之气直奔亭林郡主府邸。京中百姓毕竟见惯世面,只议论几句便当这两位贵女必然互不对盘,又要比武决高下了。可唐恬却已看出袁隽此来非比寻常,两人在府门处略做了做样子,直接来到屋内议事。
袁隽开门见山:“成治父亲重伤、二哥战死,栖山望险些失守,战报三日内抵京。”
唐恬心里惊涛骇浪,但仍将袁隽其后所述的战事概况一字一句听了个分明。
“亭林姐姐,你,你们,接下来打算如何?三天时间,一定要考虑清楚。”
“如何……打算?”唐恬讷讷地问。
“是!亭林姐姐,你可愿赴边境驻守,换大将军回来?”
“我?”
“没有成家军,守不住西北境。可如今大将军重伤,只靠成治长兄、忠武将军成修一人,守不住成家军。”
“……”
“只有三天,若想好了,及早告知我。”袁隽说完,红着眼眶再看唐恬一眼,起身离开。她心里清楚,依着唐恬在自己母亲舞阳公主身边养成的脾性,即便此前从未考虑过领兵守边之事,今日一番话后,恐怕也要铁了心一条道走到黑了。如此说来,自己一手把她推到凶险之境,对吗?
回袁府的这一路,袁隽在马上心神不定,心里急切地想找人商议,“萧凌”率先出现在她脑海里,而其人更是出乎意料地现身于她面前。
“萧诺一?”
萧凌看了看袁隽来的方向,面色凝重地问:“你知道了?”
“栖山望和成家军,大致知道了。”
“外面人多眼杂,我们先回去!”萧凌陪袁隽回府,两人直入外书房,与袁成一处商议。
“刚刚接到父亲的消息,成家老大很有出息,沧州边境暂时应还无大碍,不过大将军似乎伤得很不好。邕、晋两州即刻着手准备,只待圣上下令,可增援沧州。”萧凌道,但提到“增援”却明显语气一弱。
“兵马出北平,圣上怕是不能答应的。”袁成叹道,又转问袁隽:“隽儿,你去郡主府说什么了?”
“我问亭林姐姐,可愿赴西北边境,换大将军回来?”
袁成和萧凌对视一眼,又问:“亭林愿意,又待如何?”
“待战报回京,郡主上朝,自请出征。”
“圣上能允否?”袁成再问。
“外朝,由韩先生游说;内廷,交给皇后娘娘。”
“可能成事?若以前事为鉴,圣上早有把姜家在军中的势力插入西北的心思,小姜后为何要应你?”
“祖父说的‘姜家’是荣国公府一脉,他们眼里只有太子和乐平。小姜后和七皇子现下能依靠的,不过是圣上的宠爱和一个不堪重用的宁国公府。”
“你如此行事,可是要动国本?”
“祖父,孙女没想祸国!您知道的,为了太子,孙女能忍,不去碰姜家,但也决不会由着他们再把手伸到西北!
再者说,圣上想边境不失,又并非真能完全信任姜家,故两相比较之下,若能将成大将军握在手中,他会更愿意相信自小随父驻守西北的成家老大,以及与太和殿那把位子无争的亭林郡主。
小姜后想守好七皇子,借她些势又如何?便是她日后有别的想法,且也得先看眼前,守住西北是现下第一要务!”
萧凌看这对祖孙一问一答,似是学堂上袁祭酒在问学生课业一般平常,但所谈内容实则很大逆不道,而二人竟毫不避讳自己。
静默片刻后,袁成对孙女说:“想好了,便去做!”随后,袁成将袁隽“请出”外书房,只留下萧凌又聊了许久。
袁隽回到内书房,招来吴庸、秋水吩咐:“选几个可靠的,明日起来此当值。”
“派何用场?”吴庸请示。
“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