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当代著名考古学家,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魔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于2008年进行第一期淮南王王陵的考古工作……
趁着这一行人搬放行李的间隙,易寒拿出手机问度娘,立刻暗暗惊讶这其貌不扬的老头,来历还真的不同寻常。
怪不得连茶坝镇政府那帮人都被惊动了,肯定向各个乡都下达了通知。
看来,茶坝镇这事多半是真的了……
“嗯?你,你是陈教授?!”
易烟柳带着粗布围裙,端着发酵好的面团,脸蛋儿还裹着些面粉。
此刻走出灶屋,突然看到走近屋的陈毅,初时疑惑,下一秒立刻惊喜的瞪大眼睛。
慌慌张张的放下面团,就想整理下头发,结果反而被手上的面粉弄了个大脸猫。
高育兴放下背包,弓了弓背,浑身骨骼劈啪作响。
此刻回头,便见宛若邻家姑娘的易烟柳,小家碧玉,模样十分可人。
久尝油腻浓胭的他,突然心跳有些加速。
“你是……”
陈教授仔细看了看易烟柳,习惯性的摸了摸下巴,立刻恍然大悟:“哦,你就是那个,那个江南大学国学比赛里,得了第七名的小姑娘吧?易烟柳?”
易烟柳有点受宠若惊,话语带上尊敬的回道:“没想到教授你居然还记得我,你们怎么,怎么来我家了……”
“我这个老骨头别的不行,就是记性好,再说了,你们这些娃娃都是希望啊……”
说道最后,陈教授目光深邃,看向易烟柳的目光似乎别具深意。
“你们原来认识啊?”
老村长仔细嘱托了易寒几句,推脱了易寒留下来吃早饭的邀请,也就走了。
此刻易寒走进门槛,见两人相谈熟悉的模样,不由十分疑惑。
宛若被一个大馅饼砸中,易烟柳现在脑子都晕乎乎的。
“我不是给你说了么?前段时间有场‘百校国学大赛’,陈毅教授就作为特别嘉宾,出席了我们学校最后的决赛。”
这些年来,国家十分重视传统文化,许多纪念性大于实际性的四书五经、古文传记,纷纷搬上课本。
高中语文分值突增到两百分,其他学科如英语的分值则有所削减。
而各大高校里,更是时不时举行些比赛活动。
而这所谓的‘百校国学大赛’,便是排名最靠前的高校一次不分专业年级,只关乎文学素养的比赛。
最终的决赛更会放在帝都,那所有着千年历史,饱经岁月的坎坷,潮起潮落却依旧矗立不倒的的白鹿书院。
被易烟柳提起,易寒立马回忆起来。
越是如此,他便越是惊讶陈毅的记忆力。
不是所有人都如他这般,被寒流几次强化身体素质,可将回忆串联成珠,若是有必要,那些被大脑自动忽视的点滴细节,更可纷至沓来,任他在记忆阁楼里捡拾。
以普通人的记忆力,除了着重注意或者反复记忆,生活中许多事在一段时间后都会被大脑自动清除。
就连昨天、前天、大前天吃的早饭、早饭后做了什么事,都不一定记得清楚。
而这陈毅,时隔三个多月,居然连易烟柳的名字、学校、乃至排名都记得一清二楚。
不管是何种原因,易寒都暗暗上了心。
突然,易寒看到那高育兴的眼珠子一直停留在易烟柳身上,任他故作掩饰,依旧被易寒发现了眼睛中不时更是流露出特别的光彩。
见状,易寒不由暗暗皱眉。
传说感官十分敏感的动物,如猫狗、羚羊等都可以通过某种方式,简单判断所见之人的善恶。
以前不信,但现在的易寒却深信不疑。
只因随着他的感官能力屡次强化,除了视觉听觉外,还似乎诞生了冥冥之中的第六感。
这四个外来人,他第一眼注意到的就是陈毅。
好似一片只露出浅滩的大海,不动声色待人平和,却无法掩饰其中的浩瀚,给人一种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感觉。
说起玄妙,简单来讲就是精气神很好,即便是普通人在人群里看去,往往也会第一眼看到他。
而易寒第二个注意到的,就是这高育兴了。
炽热、暴躁,好似一座随时会爆发的小火山,更给易寒一种说不清楚,但却有着淡淡厌恶的感觉。
至于另外那两个研究生,气质则显得有些平淡了,不算醇厚,有种体弱多病的感觉。
“你,你们还没吃早饭吧?我再去多揉点面……”
说着,易烟柳便匆匆扎入灶屋。
“陈教授,你们也累了吧,先歇歇……”
见陈教授有些喘气,易寒拿来一条板凳,却被陈教授回绝了。
“不用了,时间紧张。小易啊,你先带我在村子里走走,看有什么特别的人文东西,我先做个初步规划。”
陈教授看似儒雅,此刻却雷厉风行的吩咐着两个学生:“小毛分析染料,小周把那几个村子的信息汇总,今晚我要看最后的数据结果。”
看见高育兴那眼珠子都被开光了,几乎是欢喜佛佛光普照,陈教授哪里不知道自家侄子的想法,冷哼一声:“高育兴跟我走!带上东西!”
高育兴深吸一口气,有些不情愿,但碍于自家舅舅积威深厚,提起一套密封严实,被高分子材料结构包裹的仪器。
而易寒看着这幕,一言不发。
出了院子,易寒主动的向两人介绍起来。
“易是我们村里的大户,听老一辈人说,以前这村里的佣田、水库,乃至茶园都是易家的,后来动荡年代啊,就家道中落了。”
易寒指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茶园,脚下踩着土坎,朗声道:“那时候本来还剩下些茶仓、石碑、泥塑,但咱们这里经常大雨、泥石流什么的,百来年下来,就没剩下多少了。”
陈教授蹲下身来,看着面前被茶农当作摊晒毛茶工具的半截石碑,手指轻拂碑面,有些遗憾:“损坏太严重了,燃料也被氧化了,看不出什么来……”
“小易啊,吃了饭没有哦?”
不远处,几个采茶的婶婶看到易寒,都笑着打着招呼。
满脸黄土地的颜色,脖子被晒得发黑,帽子下边沿处,都成了一道圈。
对于陈教授这两个外地人,她们也没有疑惑。
显然考古一事,村长挨家挨户都说过了。
“婶婶,抓紧时间吆,迟了就卖不出去了!”易寒打趣道。
采茶的婶婶们白了易寒一眼,手下功夫却半刻也不停息。
“高育兴,拍照记录,还是做好拓文!”
陈教授起身,不管高育兴那不情愿的表情,向易寒说道:“下一个地方吧……”
趁着这一行人搬放行李的间隙,易寒拿出手机问度娘,立刻暗暗惊讶这其貌不扬的老头,来历还真的不同寻常。
怪不得连茶坝镇政府那帮人都被惊动了,肯定向各个乡都下达了通知。
看来,茶坝镇这事多半是真的了……
“嗯?你,你是陈教授?!”
易烟柳带着粗布围裙,端着发酵好的面团,脸蛋儿还裹着些面粉。
此刻走出灶屋,突然看到走近屋的陈毅,初时疑惑,下一秒立刻惊喜的瞪大眼睛。
慌慌张张的放下面团,就想整理下头发,结果反而被手上的面粉弄了个大脸猫。
高育兴放下背包,弓了弓背,浑身骨骼劈啪作响。
此刻回头,便见宛若邻家姑娘的易烟柳,小家碧玉,模样十分可人。
久尝油腻浓胭的他,突然心跳有些加速。
“你是……”
陈教授仔细看了看易烟柳,习惯性的摸了摸下巴,立刻恍然大悟:“哦,你就是那个,那个江南大学国学比赛里,得了第七名的小姑娘吧?易烟柳?”
易烟柳有点受宠若惊,话语带上尊敬的回道:“没想到教授你居然还记得我,你们怎么,怎么来我家了……”
“我这个老骨头别的不行,就是记性好,再说了,你们这些娃娃都是希望啊……”
说道最后,陈教授目光深邃,看向易烟柳的目光似乎别具深意。
“你们原来认识啊?”
老村长仔细嘱托了易寒几句,推脱了易寒留下来吃早饭的邀请,也就走了。
此刻易寒走进门槛,见两人相谈熟悉的模样,不由十分疑惑。
宛若被一个大馅饼砸中,易烟柳现在脑子都晕乎乎的。
“我不是给你说了么?前段时间有场‘百校国学大赛’,陈毅教授就作为特别嘉宾,出席了我们学校最后的决赛。”
这些年来,国家十分重视传统文化,许多纪念性大于实际性的四书五经、古文传记,纷纷搬上课本。
高中语文分值突增到两百分,其他学科如英语的分值则有所削减。
而各大高校里,更是时不时举行些比赛活动。
而这所谓的‘百校国学大赛’,便是排名最靠前的高校一次不分专业年级,只关乎文学素养的比赛。
最终的决赛更会放在帝都,那所有着千年历史,饱经岁月的坎坷,潮起潮落却依旧矗立不倒的的白鹿书院。
被易烟柳提起,易寒立马回忆起来。
越是如此,他便越是惊讶陈毅的记忆力。
不是所有人都如他这般,被寒流几次强化身体素质,可将回忆串联成珠,若是有必要,那些被大脑自动忽视的点滴细节,更可纷至沓来,任他在记忆阁楼里捡拾。
以普通人的记忆力,除了着重注意或者反复记忆,生活中许多事在一段时间后都会被大脑自动清除。
就连昨天、前天、大前天吃的早饭、早饭后做了什么事,都不一定记得清楚。
而这陈毅,时隔三个多月,居然连易烟柳的名字、学校、乃至排名都记得一清二楚。
不管是何种原因,易寒都暗暗上了心。
突然,易寒看到那高育兴的眼珠子一直停留在易烟柳身上,任他故作掩饰,依旧被易寒发现了眼睛中不时更是流露出特别的光彩。
见状,易寒不由暗暗皱眉。
传说感官十分敏感的动物,如猫狗、羚羊等都可以通过某种方式,简单判断所见之人的善恶。
以前不信,但现在的易寒却深信不疑。
只因随着他的感官能力屡次强化,除了视觉听觉外,还似乎诞生了冥冥之中的第六感。
这四个外来人,他第一眼注意到的就是陈毅。
好似一片只露出浅滩的大海,不动声色待人平和,却无法掩饰其中的浩瀚,给人一种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感觉。
说起玄妙,简单来讲就是精气神很好,即便是普通人在人群里看去,往往也会第一眼看到他。
而易寒第二个注意到的,就是这高育兴了。
炽热、暴躁,好似一座随时会爆发的小火山,更给易寒一种说不清楚,但却有着淡淡厌恶的感觉。
至于另外那两个研究生,气质则显得有些平淡了,不算醇厚,有种体弱多病的感觉。
“你,你们还没吃早饭吧?我再去多揉点面……”
说着,易烟柳便匆匆扎入灶屋。
“陈教授,你们也累了吧,先歇歇……”
见陈教授有些喘气,易寒拿来一条板凳,却被陈教授回绝了。
“不用了,时间紧张。小易啊,你先带我在村子里走走,看有什么特别的人文东西,我先做个初步规划。”
陈教授看似儒雅,此刻却雷厉风行的吩咐着两个学生:“小毛分析染料,小周把那几个村子的信息汇总,今晚我要看最后的数据结果。”
看见高育兴那眼珠子都被开光了,几乎是欢喜佛佛光普照,陈教授哪里不知道自家侄子的想法,冷哼一声:“高育兴跟我走!带上东西!”
高育兴深吸一口气,有些不情愿,但碍于自家舅舅积威深厚,提起一套密封严实,被高分子材料结构包裹的仪器。
而易寒看着这幕,一言不发。
出了院子,易寒主动的向两人介绍起来。
“易是我们村里的大户,听老一辈人说,以前这村里的佣田、水库,乃至茶园都是易家的,后来动荡年代啊,就家道中落了。”
易寒指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茶园,脚下踩着土坎,朗声道:“那时候本来还剩下些茶仓、石碑、泥塑,但咱们这里经常大雨、泥石流什么的,百来年下来,就没剩下多少了。”
陈教授蹲下身来,看着面前被茶农当作摊晒毛茶工具的半截石碑,手指轻拂碑面,有些遗憾:“损坏太严重了,燃料也被氧化了,看不出什么来……”
“小易啊,吃了饭没有哦?”
不远处,几个采茶的婶婶看到易寒,都笑着打着招呼。
满脸黄土地的颜色,脖子被晒得发黑,帽子下边沿处,都成了一道圈。
对于陈教授这两个外地人,她们也没有疑惑。
显然考古一事,村长挨家挨户都说过了。
“婶婶,抓紧时间吆,迟了就卖不出去了!”易寒打趣道。
采茶的婶婶们白了易寒一眼,手下功夫却半刻也不停息。
“高育兴,拍照记录,还是做好拓文!”
陈教授起身,不管高育兴那不情愿的表情,向易寒说道:“下一个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