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玉门雪十二
“二郎来了,二郎来了!”
就在关上进入高度紧张的戒备状态时,关后忽然传来了欢呼声,张义谭仔细听了听,兴奋地对李继言道:
“李将军,二郎回来了,我就说,二郎会回来的!”
二郎是张义谭的弟弟张议潮,现任史敬奉的亲兵队正,十数日前被史敬奉派出带着一队士兵去瓜州、沙州运送辎重武器,迟迟没有回来,大家都以为路上肯定是遇到了吐蕃兵,回不来了。
张义谭为之难受了好久,却总认为自己的弟弟会回来。张义谭说道:
“二郎十四岁就在外游历,到过逻些和粟特,那么远的路都没有难倒他,这么点路怎么能拦住他呢?”
此时张议潮回来了,张义谭自然兴奋不已了。李继言命令手下小心戒备后,对张义谭道:
“走,我们看看二郎带来了什么。”
关内一群士兵正围着一个满身血渍的少年正在问长问短。少年身后是几辆大车和数十名坐在地上休息拼命喝水的士兵,他们和张议潮一样,也是满身血渍尘土,一看就知道经历了一番恶战。史敬奉已经从另一边下了关。见到史敬奉和李继言,张议潮忙上前抱拳道:
“见过史都督,李将军!标下张议潮不辱使命,共运得十万支箭来!”
“十万支,十万支!”
士兵们窃窃私语,兴奋了起来,十万支箭对眼下的玉门关意味着什么他们每个人都很清楚。[万*书楼]但是史敬奉和李继言却注意到跟随张议潮去的一百五十名士兵回来的只有五十几人。
史敬奉看着这个十六岁的少年,不高的身躯挺得笔直,战袍扯得一缕一缕地,身上有几处伤痕,头盔歪在一边,露出的头发凌乱,脸上满身灰痕和血渍,眼睛努力睁得很大,里面布满血丝,却充满了兴奋,史敬奉和李继言都熟悉,那是经过恶战后没有放松下来的兴奋。
十六岁稚气未脱的少年,此刻竟然有了大人的模样。史敬奉不由得心里一软,说出来的话却是硬邦邦的,道:
“你们辛苦了,我会记下你们的功劳的。带着你的人去吃点热的,泡泡脚,好好休息吧。”
张议潮却道:
“都督,属下不累,属下有机密军情禀报。”
史敬奉与李继言对望一眼,李继言便大声命令士兵们把箭搬上关去。史敬奉则带着张议潮到了自己的厅事内。稍后李继言也来了,和史敬奉打个招呼便上关去了。史敬奉道:
“吐蕃军就在关下,给你的时间不多,你要尽快把事情说清楚。”
张议潮道:
“属下省得。都督,尚塔赞派遣大军绕过玉门关,从金关入大漠中,偷袭晋昌沙州。”
饶是史敬奉久经风雨,闻言也是不由得一惊,问道:
“二州如何了?”
张议潮道:
“晋昌已经失守,沙州情况不知,属下带部下离开的时候还好好的,到了晋昌遇到了吐蕃军,属下一边派人回去报信,一边带人进入祁连山躲避,恶战数场才突围回来,所幸箭支没有丢掉。”
史敬奉暗忖这是断其根本的战法,只要切断了玉门关和瓜州的联系,玉门关就只能依靠自身的储备坚守。问题是尚塔赞为什么早不采用晚不采用现在才采用?不嫌这样太过耗时了吗?问张议潮,张议潮的任务是运送箭支,也不太清楚。史敬奉想不明白,关上又传来了示警的讯号,史敬奉便问道:
“还有其他人知道吗?”
张议潮道:
“属下知道事关重大,特地嘱咐了手下不得对任何人提起。”
史敬奉称赞他做的不错,便匆匆戴上头盔出去了,张议潮要跟着,却被史敬奉一呵斥:
“好好休息!”
到了关上,却看到李继言站在他的位置上在指挥,见史敬奉上来,李继言也不搭理他,把命令吩咐完了以后,才用探询的眼光看着他,史敬奉低声说道:
“晋昌。”
李继言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史敬奉道:
“把这一仗打完了再告诉弟兄们。狗日的尚塔藏,今天非要给他下狠的不可!”
尚塔藏快要疯了。他带着刚刚恢复信心地士兵杀到了玉门关下,祭祀完战死的士兵之后,尚塔赞就指挥部下开始了对玉门关的攻击,结果是令他惊喜的,玉门关上最初射下的箭果然都是一些残破的箭支,有不少还是他的士兵们射上关去的吐蕃制式。
这一点的发现极大的振作了吐蕃军的勇气,他们终于相信尚塔赞的判断是对的,事实上尚塔赞的判断本来就是对的,前提是如果没有张议潮这个“意外”的话。试探结束以后,吐蕃军对玉门关的攻击的力度也大了起来。结果就在吐蕃军再次大规模集结准备攻城的时候,唐军铺天盖地的箭雨又覆盖了下来。更令尚塔赞愤怒地是,唐军再杀伤他的士兵后,还集体用吐蕃话嘲笑道:
“欢迎再来送死!”
愤怒的吐蕃军再攻,迎接他们的是密集的箭雨。接着攻,唐军还是用密集的箭雨来招待他们。天色将晚的时候,尚塔赞终于意识道,唐军有着用不完的箭。羞愤不已的尚塔赞只得下令退兵。一路上尚塔藏都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算错,难道唐将是唐人传说中的诸葛亮吗?
“快,快!”
东方数十里外的地方,一队唐军骑兵正沿着祁连山麓在疾驰。
就在关上进入高度紧张的戒备状态时,关后忽然传来了欢呼声,张义谭仔细听了听,兴奋地对李继言道:
“李将军,二郎回来了,我就说,二郎会回来的!”
二郎是张义谭的弟弟张议潮,现任史敬奉的亲兵队正,十数日前被史敬奉派出带着一队士兵去瓜州、沙州运送辎重武器,迟迟没有回来,大家都以为路上肯定是遇到了吐蕃兵,回不来了。
张义谭为之难受了好久,却总认为自己的弟弟会回来。张义谭说道:
“二郎十四岁就在外游历,到过逻些和粟特,那么远的路都没有难倒他,这么点路怎么能拦住他呢?”
此时张议潮回来了,张义谭自然兴奋不已了。李继言命令手下小心戒备后,对张义谭道:
“走,我们看看二郎带来了什么。”
关内一群士兵正围着一个满身血渍的少年正在问长问短。少年身后是几辆大车和数十名坐在地上休息拼命喝水的士兵,他们和张议潮一样,也是满身血渍尘土,一看就知道经历了一番恶战。史敬奉已经从另一边下了关。见到史敬奉和李继言,张议潮忙上前抱拳道:
“见过史都督,李将军!标下张议潮不辱使命,共运得十万支箭来!”
“十万支,十万支!”
士兵们窃窃私语,兴奋了起来,十万支箭对眼下的玉门关意味着什么他们每个人都很清楚。[万*书楼]但是史敬奉和李继言却注意到跟随张议潮去的一百五十名士兵回来的只有五十几人。
史敬奉看着这个十六岁的少年,不高的身躯挺得笔直,战袍扯得一缕一缕地,身上有几处伤痕,头盔歪在一边,露出的头发凌乱,脸上满身灰痕和血渍,眼睛努力睁得很大,里面布满血丝,却充满了兴奋,史敬奉和李继言都熟悉,那是经过恶战后没有放松下来的兴奋。
十六岁稚气未脱的少年,此刻竟然有了大人的模样。史敬奉不由得心里一软,说出来的话却是硬邦邦的,道:
“你们辛苦了,我会记下你们的功劳的。带着你的人去吃点热的,泡泡脚,好好休息吧。”
张议潮却道:
“都督,属下不累,属下有机密军情禀报。”
史敬奉与李继言对望一眼,李继言便大声命令士兵们把箭搬上关去。史敬奉则带着张议潮到了自己的厅事内。稍后李继言也来了,和史敬奉打个招呼便上关去了。史敬奉道:
“吐蕃军就在关下,给你的时间不多,你要尽快把事情说清楚。”
张议潮道:
“属下省得。都督,尚塔赞派遣大军绕过玉门关,从金关入大漠中,偷袭晋昌沙州。”
饶是史敬奉久经风雨,闻言也是不由得一惊,问道:
“二州如何了?”
张议潮道:
“晋昌已经失守,沙州情况不知,属下带部下离开的时候还好好的,到了晋昌遇到了吐蕃军,属下一边派人回去报信,一边带人进入祁连山躲避,恶战数场才突围回来,所幸箭支没有丢掉。”
史敬奉暗忖这是断其根本的战法,只要切断了玉门关和瓜州的联系,玉门关就只能依靠自身的储备坚守。问题是尚塔赞为什么早不采用晚不采用现在才采用?不嫌这样太过耗时了吗?问张议潮,张议潮的任务是运送箭支,也不太清楚。史敬奉想不明白,关上又传来了示警的讯号,史敬奉便问道:
“还有其他人知道吗?”
张议潮道:
“属下知道事关重大,特地嘱咐了手下不得对任何人提起。”
史敬奉称赞他做的不错,便匆匆戴上头盔出去了,张议潮要跟着,却被史敬奉一呵斥:
“好好休息!”
到了关上,却看到李继言站在他的位置上在指挥,见史敬奉上来,李继言也不搭理他,把命令吩咐完了以后,才用探询的眼光看着他,史敬奉低声说道:
“晋昌。”
李继言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史敬奉道:
“把这一仗打完了再告诉弟兄们。狗日的尚塔藏,今天非要给他下狠的不可!”
尚塔藏快要疯了。他带着刚刚恢复信心地士兵杀到了玉门关下,祭祀完战死的士兵之后,尚塔赞就指挥部下开始了对玉门关的攻击,结果是令他惊喜的,玉门关上最初射下的箭果然都是一些残破的箭支,有不少还是他的士兵们射上关去的吐蕃制式。
这一点的发现极大的振作了吐蕃军的勇气,他们终于相信尚塔赞的判断是对的,事实上尚塔赞的判断本来就是对的,前提是如果没有张议潮这个“意外”的话。试探结束以后,吐蕃军对玉门关的攻击的力度也大了起来。结果就在吐蕃军再次大规模集结准备攻城的时候,唐军铺天盖地的箭雨又覆盖了下来。更令尚塔赞愤怒地是,唐军再杀伤他的士兵后,还集体用吐蕃话嘲笑道:
“欢迎再来送死!”
愤怒的吐蕃军再攻,迎接他们的是密集的箭雨。接着攻,唐军还是用密集的箭雨来招待他们。天色将晚的时候,尚塔赞终于意识道,唐军有着用不完的箭。羞愤不已的尚塔赞只得下令退兵。一路上尚塔藏都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算错,难道唐将是唐人传说中的诸葛亮吗?
“快,快!”
东方数十里外的地方,一队唐军骑兵正沿着祁连山麓在疾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