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和父践阼,代天子摄行王政当国,在彼时大邦周,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但无论王廷公卿百官,畿内采邑主、东国诸侯,甚至身处彘地汾宫的天子本人,都保持一致沉默,无人出来反对。
其实在彼时,太子安也保持沉默,或者说他根本不敢开口,不敢去反对这一个令自己感到无比畏惧的男人。
就在伯和父摄政称王前一年,太子安在召公府内正式行冠礼。
冠礼之后,周公鼻与召公虎就在王廷上,正式向公卿百官宣告,太子安尚活在人间,当年死者是召公幼子。这些年来,太子一直都隐匿在召公的府中。
周公鼻与召公虎欲重新确立太子之位,却遭太傅益公蔑、大司马井伯禹一派大力反对,他们强烈质疑太子安身世。
就在双方争执不休时,伯和父却一锤定音,直接承认太子身份,将他迎回东宫,并对天下宣告大邦周太子归来。
故对于摄政伯和父,太子安态度异常复杂。
一方面,他是打从心里,对这个支持自己入主东宫的男人,感到十分感激。但另一方面,他内心又对这个敢于悍然摄政称王的男人,感到一定程度猜忌。
这时候,太子安终于能体会到,当年先武王崩后,周公旦摄政称王时,成王心中的复杂情绪。
尤其看到伯和父在所下诏书,或各类训话中,使用“若曰”二字,他的心中更感到不是滋味。
依据周礼,“若曰”二字仅用于天子训诫诸侯群臣,宗周各类文献,也是作如是使用。唯一例外者,是记载周公旦训话时,也用“若曰”一句。
这是因为昔日周公摄政称王,代行王政之故。
如今,伯和父训话也使用“若曰”,这就意味着代行王政的他,地位可与当年的周公比肩。
僭越……太子安在心中怒骂,普天之下,惟有父王……还有孤,才有资格使用“若曰”,这是彻底违礼,僭越之举!
但太子还是非常违心,公开表示支持伯和父摄政。
这时的大邦周,正处于风雨飘渺之际。太子安认为在自己掌权之前,也惟有伯和父一人,能挽救宗周之命运。
也惟有伯和父一人,才有压制那一群贪婪采邑主的气魄与手腕。
“二三子,给孤二十年,孤将还汝等一个辉煌大邦周……”
彼时,在伯和父升任摄政仪式上,他说出这一句豪言壮语,深深地震撼了太子安。从伯和父身上,他仿佛看到当年父王的身影。
摄政!汝用了十三年,接下来七年……交给安罢!
太子安与东宫谋士制定一系列谋划时,他不断强调避免与伯和父发生直接冲突。他要尽量用温和的方式,让这位年迈的功臣体面下台。
若非局势逼不得已,太子安是绝对不会,也不愿与伯和父公开对抗。
其实在监国太子内心,他更希冀不需对抗,就顺利完成权力过渡,这也是他坚持举办殷见之礼的重心所在。
“夫君,这是一个圈套!”妻子严峻的声音,打断他的思绪。
“一个圈套?”太子安盯着她的眼睛,一字一顿地复诵。
门外突然吹来一阵刺骨寒风,吹得监国太子浑身毛发直竖,瞬间他也清醒了不少。
太子安声音有些微哑的问:“夫人言下之意……”
“下妾一直纳闷,举办殷见礼对益氏与井氏有诸多不利,缘何彼等还会同意……”
宋子顿了一顿,接着道:“看来,彼等要等待东宫掉进圈套。在吾等筹备进行得如火如荼时,借故取消殷见礼,籍此羞辱监国太子,使东宫威信扫地。”
太子安抿着嘴想着,右手不由得紧握着剑柄。
“彼等摸透夫君之秉性……想方设法令您勃然大怒,贸然起兵。”
太子妃斟酌着语句,小心翼翼道:“此战东宫师出无名,道义上也站不住脚。况且二氏族兵骁勇善战,敢问夫君,东宫胜算有多大?”
听着妻子平缓的语调,太子安动了动嘴唇,一时说不出话来。
两人对望了片刻,宋子续道:“战事一爆发,两方僵持不下,益蔑和井禹就会发动诸卿党羽,在王廷上群起攻之。届时,盟友未必站在东宫这边。当摄政班师回京时,彼等就有借口……”
妻子压低了语声,一字一顿道:“恭迎身在洛邑的王子靖回京……”
“让靖兄回京……”太子安深吸一口气,反复喃喃念这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话。
孤的东宫之位被废,靖兄被立为新太子……过了半晌,他才反应过来。
太子安举行殷见礼,不就为了继承父王革典意志。
现下,他被册命为宗周监国,伯和父也承诺回京后,再商讨归政事宜。目前形势,对东宫而言无疑最为有利。
反之,此时最应感到焦虑者,莫过于益氏、井氏一党……甚至是身在洛邑的王子靖。若太子安贸然燃起战火,岂不正中敌人下怀,自行断送大好局面?
“嗯,这委实是一个阴谋!”过了片刻,太子安表情稍霁,握住剑柄的手也渐渐松开。
宋子深以为然,再接再厉道:“夫君,这是敌人安排的圈套……”
在妻子抽丝剥茧分析下,今日一场官联,竟引出背后连环阴谋,不禁让太子安冒出一身冷汗。
想通这点,原先思潮起伏不定的他,顿时豁然开朗起来。
哼!孤岂会让尔等得逞?太子安心里冷笑一声,将手中宝剑收回鞘中。
“夫君英明!但凡成大事者,必能忍辱负重也!”
宋子乘机进谏:“早上官联之事,下妾早已知晓,您处理得甚好。至少吾等还能筹办殷见礼,谋划也能继续进行。
她迟疑了一下,又道:“至于筹备礼仪之费用……下妾适才见过大司徒,他也为您想出好几个可行方案。”
你去见了荣廖……太子安眉头一皱。
“夫君,到时殷见礼在洛邑举行,下妾亲自赴彘,恭迎父王归来,大局就可定下了。”
她盯着太子安的眼睛,认真地说:“为大局着想,目下还请夫君暂且忍耐……”
太子安深以为然,颔首道:“这一战胜算委实不高,还中了敌人奸计。”他看着妻子眼中的宁静,自己的情绪也渐渐平复下来。
“太子殿下……”就在此时,见内史喜淋着大雨,慌张跑进大殿内。
但无论王廷公卿百官,畿内采邑主、东国诸侯,甚至身处彘地汾宫的天子本人,都保持一致沉默,无人出来反对。
其实在彼时,太子安也保持沉默,或者说他根本不敢开口,不敢去反对这一个令自己感到无比畏惧的男人。
就在伯和父摄政称王前一年,太子安在召公府内正式行冠礼。
冠礼之后,周公鼻与召公虎就在王廷上,正式向公卿百官宣告,太子安尚活在人间,当年死者是召公幼子。这些年来,太子一直都隐匿在召公的府中。
周公鼻与召公虎欲重新确立太子之位,却遭太傅益公蔑、大司马井伯禹一派大力反对,他们强烈质疑太子安身世。
就在双方争执不休时,伯和父却一锤定音,直接承认太子身份,将他迎回东宫,并对天下宣告大邦周太子归来。
故对于摄政伯和父,太子安态度异常复杂。
一方面,他是打从心里,对这个支持自己入主东宫的男人,感到十分感激。但另一方面,他内心又对这个敢于悍然摄政称王的男人,感到一定程度猜忌。
这时候,太子安终于能体会到,当年先武王崩后,周公旦摄政称王时,成王心中的复杂情绪。
尤其看到伯和父在所下诏书,或各类训话中,使用“若曰”二字,他的心中更感到不是滋味。
依据周礼,“若曰”二字仅用于天子训诫诸侯群臣,宗周各类文献,也是作如是使用。唯一例外者,是记载周公旦训话时,也用“若曰”一句。
这是因为昔日周公摄政称王,代行王政之故。
如今,伯和父训话也使用“若曰”,这就意味着代行王政的他,地位可与当年的周公比肩。
僭越……太子安在心中怒骂,普天之下,惟有父王……还有孤,才有资格使用“若曰”,这是彻底违礼,僭越之举!
但太子还是非常违心,公开表示支持伯和父摄政。
这时的大邦周,正处于风雨飘渺之际。太子安认为在自己掌权之前,也惟有伯和父一人,能挽救宗周之命运。
也惟有伯和父一人,才有压制那一群贪婪采邑主的气魄与手腕。
“二三子,给孤二十年,孤将还汝等一个辉煌大邦周……”
彼时,在伯和父升任摄政仪式上,他说出这一句豪言壮语,深深地震撼了太子安。从伯和父身上,他仿佛看到当年父王的身影。
摄政!汝用了十三年,接下来七年……交给安罢!
太子安与东宫谋士制定一系列谋划时,他不断强调避免与伯和父发生直接冲突。他要尽量用温和的方式,让这位年迈的功臣体面下台。
若非局势逼不得已,太子安是绝对不会,也不愿与伯和父公开对抗。
其实在监国太子内心,他更希冀不需对抗,就顺利完成权力过渡,这也是他坚持举办殷见之礼的重心所在。
“夫君,这是一个圈套!”妻子严峻的声音,打断他的思绪。
“一个圈套?”太子安盯着她的眼睛,一字一顿地复诵。
门外突然吹来一阵刺骨寒风,吹得监国太子浑身毛发直竖,瞬间他也清醒了不少。
太子安声音有些微哑的问:“夫人言下之意……”
“下妾一直纳闷,举办殷见礼对益氏与井氏有诸多不利,缘何彼等还会同意……”
宋子顿了一顿,接着道:“看来,彼等要等待东宫掉进圈套。在吾等筹备进行得如火如荼时,借故取消殷见礼,籍此羞辱监国太子,使东宫威信扫地。”
太子安抿着嘴想着,右手不由得紧握着剑柄。
“彼等摸透夫君之秉性……想方设法令您勃然大怒,贸然起兵。”
太子妃斟酌着语句,小心翼翼道:“此战东宫师出无名,道义上也站不住脚。况且二氏族兵骁勇善战,敢问夫君,东宫胜算有多大?”
听着妻子平缓的语调,太子安动了动嘴唇,一时说不出话来。
两人对望了片刻,宋子续道:“战事一爆发,两方僵持不下,益蔑和井禹就会发动诸卿党羽,在王廷上群起攻之。届时,盟友未必站在东宫这边。当摄政班师回京时,彼等就有借口……”
妻子压低了语声,一字一顿道:“恭迎身在洛邑的王子靖回京……”
“让靖兄回京……”太子安深吸一口气,反复喃喃念这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话。
孤的东宫之位被废,靖兄被立为新太子……过了半晌,他才反应过来。
太子安举行殷见礼,不就为了继承父王革典意志。
现下,他被册命为宗周监国,伯和父也承诺回京后,再商讨归政事宜。目前形势,对东宫而言无疑最为有利。
反之,此时最应感到焦虑者,莫过于益氏、井氏一党……甚至是身在洛邑的王子靖。若太子安贸然燃起战火,岂不正中敌人下怀,自行断送大好局面?
“嗯,这委实是一个阴谋!”过了片刻,太子安表情稍霁,握住剑柄的手也渐渐松开。
宋子深以为然,再接再厉道:“夫君,这是敌人安排的圈套……”
在妻子抽丝剥茧分析下,今日一场官联,竟引出背后连环阴谋,不禁让太子安冒出一身冷汗。
想通这点,原先思潮起伏不定的他,顿时豁然开朗起来。
哼!孤岂会让尔等得逞?太子安心里冷笑一声,将手中宝剑收回鞘中。
“夫君英明!但凡成大事者,必能忍辱负重也!”
宋子乘机进谏:“早上官联之事,下妾早已知晓,您处理得甚好。至少吾等还能筹办殷见礼,谋划也能继续进行。
她迟疑了一下,又道:“至于筹备礼仪之费用……下妾适才见过大司徒,他也为您想出好几个可行方案。”
你去见了荣廖……太子安眉头一皱。
“夫君,到时殷见礼在洛邑举行,下妾亲自赴彘,恭迎父王归来,大局就可定下了。”
她盯着太子安的眼睛,认真地说:“为大局着想,目下还请夫君暂且忍耐……”
太子安深以为然,颔首道:“这一战胜算委实不高,还中了敌人奸计。”他看着妻子眼中的宁静,自己的情绪也渐渐平复下来。
“太子殿下……”就在此时,见内史喜淋着大雨,慌张跑进大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