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都在为难。
这可是两千多人的村子,要不要告诉大家呢?要是告诉了,村里人会不会说他们有祸乱人心,万一到县城告了他们,他们一家就完了。
这个时候可不是自由言乱的时代。
最后,还是李郎中说道:“这样吧,我找机会提醒一下里正,至于他信不信,要不要提醒村里的人,咱们就不管了。天下这么大,咱们也管不了太多的人。”
众人这才点点头,各自去忙各自的事情。
张氏和秀秀收拾锅碗,其余的人则要把家里的雪都铲出去,还有埋在雪里的骡子今日要扒出来埋了。
一家人齐动手,很快院子里的大雪很快被清理干净,冻死的骡子也扒出来,明学和明和看着还有些掉泪,其他人心里也不好受。
这骡子跟着他们干了不少活。当初逃难的路上,要是没这骡子,他们在路上不知道还要耽误多久呢。后来到了平安村,又是来回拉着他们卖野物,卖青菜。
让几家人都攒下了银子。现在日子刚好一点,这骡子就被冻死了,让人怎么不心疼呢。
可再心疼也要赶紧埋了。
玉娘走到李郎中身边,小声说道:“师傅,这骡子不是生病死的,要不我把这骡子肉晒成肉干,留着吧。”
李郎中轻叹:“俗话说驴肉香马肉臭,宁死不吃骡子肉。这肉不能吃。再说你真要煮了这骡子,那两个小的,还不恨你。”
玉娘看了看一旁的明学和明和,叹口气,咬咬牙说道:“人活着重要。师傅骡子肉为什么不能吃?”
李郎中张张嘴,说不出话来,只是有这样的一句俗语,可到底为什么他也不知道。想了想,还是劝着玉娘,“眼下还不到那个地步,先不要吃了。”
玉娘知道自己要是连师傅都说服不了,那其他人更不行。她本来打算说服师傅,再让师傅帮着自己说服其他人,现在第一步就没走通,只能放弃。
她心里也有些不忍,不过是怕大雪一直封路,把他们手里的那点存粮耗没了。
既然师傅不同意,她只能另想办法,比如在村里买一些冻死的鸡、鸭、猪之类的,这些总是能吃的。再不行她就要操就业去打猎。
总之,她不能等着被饿死。
最终这头骡子被一家人埋到后面的荒地里。土地被冻得邦邦硬,一家人费了好大劲儿,才挖了个深坑,把骡子埋了。明学和明和还哭了两鼻子。
下午,一家人又把隔壁玉娘家院子里的雪清理出来,剩下的就是两处院子的正房屋顶的大雪了。
李兴发准备去附近的村民家里借把梯子来,这屋顶要赶紧清扫,不然冻上以后更难弄。大家都同意,让李兴发赶紧去借梯子。
李兴发之前在祠堂帮忙,认识村里不少人,出去一会儿就扛着一把梯子回来,手里还拿着一把铁锨。铁锨是个贵重的工具,不是家家都有。
就像他们家,只有木耙子和木锨。
铲雪,当然是铁锨更容易一些。李兴发直接也借过来,铲完雪再一同送回去。
李兴发把梯子放好,搭在正房房檐,抬脚就要上去,被明志和明远拦住,他们上去铲雪。李兴发想想两个孩子比自己灵活,就点头同意。
明远先上去,等高于屋顶,就站在梯子上,先把眼前的雪铲下来,才小心翼翼的上了屋顶。屋顶塌的是西北角,他在的是南边,还算安全。
等明远上了屋顶,明志也跟着上去,他踩在西南边的屋檐边上。
兄弟两人在屋顶上小心翼翼的铲雪。底下的人紧紧盯着两人,屋顶已经塌了一角,真怕两人出危险。好在两人把大半个屋顶都铲完,都无事。
两人也累的一身汗。
明远与明志说道:“大哥,就剩下西北角了,咱们不能过去,怎么弄?”
明志看了看,说道:“咱们下去,从后墙上去,再想办法铲雪。”
明远点点头,与明志先后下去,“爹,别的地方都铲完了,就剩下塌的那个地方,明志哥说从后墙上去再铲雪。”
李兴发点点头,“从后墙上去,不能上屋顶,就站在梯子上铲雪。我跟着你们过去。”
明志说道:“二叔,你别去了,你再借把梯子,我和明远上去,一人把着一边,就能铲完。”
“那你们去后墙等我回来。”李兴发说着就出了家门,再去借梯子。
李兴发再回来的时候,依然扛着一把梯子,直接扛到自家后墙,明志和明远已经在等着了,两人放好梯子,直接一人一边就直接上去。
两人就像李兴发说的,没有上屋顶,就踩在梯子上,一人一边一铁锨,一铁锨的铲着屋顶的雪。很多的雪都被两人从塌的地方顺势推下去。
这样两人能轻松一点。
很快,两人就把屋顶的雪都铲完。
同样的办法,把隔壁院子也铲完。两处院子的雪都铲完了,天色也黑了,李兴发把梯子还给人家,到家的时候,张氏和玉娘已经把饭做好,就等着他回来吃饭。
李兴发看了一圈,没看到李郎中,刚才他出去的时候还在,问道:“李郎中呢?在隔壁歇着吗?”
玉娘摇摇头,说道:“师傅刚刚被里正叫去了祠堂。估计祠堂那边的老人又严重了。”
李兴发没说话坐下,端起碗就大口喝起来,几口喝完,又吃完一个粗面馒头,“我去祠堂看看,要是没事就与李郎中一起回来。”
屋里的人都听明白,要是有事,他就留下帮忙。
现在祠堂住的都是老人,出的事就是人命,他已经帮着处理过一次白事,这次一定也会留下。
一家人都没劝,点点头,让他注意安全,别受冻。李兴发就在家人的关心中踏出家门,往祠堂赶。他刚走到半路,祠堂就传来钟声。
李兴发叹口气,摇着头往祠堂走。
一直到半夜,李兴发和李郎中两人才一起回来。他们两个人都没回来,一家人也就三个小的睡着了,其余的都在等着两个人。
听到开门的声音,明志和明远急忙出去,看到是两人,忙迎进屋里。
两人忙了大半夜,也不冷,就是有点累,坐着喝完玉娘递过来的水,李兴发才开口,“两个老人,都没了,一起走了,算是黄泉路上做个伴吧。”
众人听到是两个人一起没的,都是一阵唏嘘,说的再好,人也是没了,那可是两条人命呀。
玉娘不知怎么的就又想起那次地震,在灾难面前,人命就如同蝼蚁。
这可是两千多人的村子,要不要告诉大家呢?要是告诉了,村里人会不会说他们有祸乱人心,万一到县城告了他们,他们一家就完了。
这个时候可不是自由言乱的时代。
最后,还是李郎中说道:“这样吧,我找机会提醒一下里正,至于他信不信,要不要提醒村里的人,咱们就不管了。天下这么大,咱们也管不了太多的人。”
众人这才点点头,各自去忙各自的事情。
张氏和秀秀收拾锅碗,其余的人则要把家里的雪都铲出去,还有埋在雪里的骡子今日要扒出来埋了。
一家人齐动手,很快院子里的大雪很快被清理干净,冻死的骡子也扒出来,明学和明和看着还有些掉泪,其他人心里也不好受。
这骡子跟着他们干了不少活。当初逃难的路上,要是没这骡子,他们在路上不知道还要耽误多久呢。后来到了平安村,又是来回拉着他们卖野物,卖青菜。
让几家人都攒下了银子。现在日子刚好一点,这骡子就被冻死了,让人怎么不心疼呢。
可再心疼也要赶紧埋了。
玉娘走到李郎中身边,小声说道:“师傅,这骡子不是生病死的,要不我把这骡子肉晒成肉干,留着吧。”
李郎中轻叹:“俗话说驴肉香马肉臭,宁死不吃骡子肉。这肉不能吃。再说你真要煮了这骡子,那两个小的,还不恨你。”
玉娘看了看一旁的明学和明和,叹口气,咬咬牙说道:“人活着重要。师傅骡子肉为什么不能吃?”
李郎中张张嘴,说不出话来,只是有这样的一句俗语,可到底为什么他也不知道。想了想,还是劝着玉娘,“眼下还不到那个地步,先不要吃了。”
玉娘知道自己要是连师傅都说服不了,那其他人更不行。她本来打算说服师傅,再让师傅帮着自己说服其他人,现在第一步就没走通,只能放弃。
她心里也有些不忍,不过是怕大雪一直封路,把他们手里的那点存粮耗没了。
既然师傅不同意,她只能另想办法,比如在村里买一些冻死的鸡、鸭、猪之类的,这些总是能吃的。再不行她就要操就业去打猎。
总之,她不能等着被饿死。
最终这头骡子被一家人埋到后面的荒地里。土地被冻得邦邦硬,一家人费了好大劲儿,才挖了个深坑,把骡子埋了。明学和明和还哭了两鼻子。
下午,一家人又把隔壁玉娘家院子里的雪清理出来,剩下的就是两处院子的正房屋顶的大雪了。
李兴发准备去附近的村民家里借把梯子来,这屋顶要赶紧清扫,不然冻上以后更难弄。大家都同意,让李兴发赶紧去借梯子。
李兴发之前在祠堂帮忙,认识村里不少人,出去一会儿就扛着一把梯子回来,手里还拿着一把铁锨。铁锨是个贵重的工具,不是家家都有。
就像他们家,只有木耙子和木锨。
铲雪,当然是铁锨更容易一些。李兴发直接也借过来,铲完雪再一同送回去。
李兴发把梯子放好,搭在正房房檐,抬脚就要上去,被明志和明远拦住,他们上去铲雪。李兴发想想两个孩子比自己灵活,就点头同意。
明远先上去,等高于屋顶,就站在梯子上,先把眼前的雪铲下来,才小心翼翼的上了屋顶。屋顶塌的是西北角,他在的是南边,还算安全。
等明远上了屋顶,明志也跟着上去,他踩在西南边的屋檐边上。
兄弟两人在屋顶上小心翼翼的铲雪。底下的人紧紧盯着两人,屋顶已经塌了一角,真怕两人出危险。好在两人把大半个屋顶都铲完,都无事。
两人也累的一身汗。
明远与明志说道:“大哥,就剩下西北角了,咱们不能过去,怎么弄?”
明志看了看,说道:“咱们下去,从后墙上去,再想办法铲雪。”
明远点点头,与明志先后下去,“爹,别的地方都铲完了,就剩下塌的那个地方,明志哥说从后墙上去再铲雪。”
李兴发点点头,“从后墙上去,不能上屋顶,就站在梯子上铲雪。我跟着你们过去。”
明志说道:“二叔,你别去了,你再借把梯子,我和明远上去,一人把着一边,就能铲完。”
“那你们去后墙等我回来。”李兴发说着就出了家门,再去借梯子。
李兴发再回来的时候,依然扛着一把梯子,直接扛到自家后墙,明志和明远已经在等着了,两人放好梯子,直接一人一边就直接上去。
两人就像李兴发说的,没有上屋顶,就踩在梯子上,一人一边一铁锨,一铁锨的铲着屋顶的雪。很多的雪都被两人从塌的地方顺势推下去。
这样两人能轻松一点。
很快,两人就把屋顶的雪都铲完。
同样的办法,把隔壁院子也铲完。两处院子的雪都铲完了,天色也黑了,李兴发把梯子还给人家,到家的时候,张氏和玉娘已经把饭做好,就等着他回来吃饭。
李兴发看了一圈,没看到李郎中,刚才他出去的时候还在,问道:“李郎中呢?在隔壁歇着吗?”
玉娘摇摇头,说道:“师傅刚刚被里正叫去了祠堂。估计祠堂那边的老人又严重了。”
李兴发没说话坐下,端起碗就大口喝起来,几口喝完,又吃完一个粗面馒头,“我去祠堂看看,要是没事就与李郎中一起回来。”
屋里的人都听明白,要是有事,他就留下帮忙。
现在祠堂住的都是老人,出的事就是人命,他已经帮着处理过一次白事,这次一定也会留下。
一家人都没劝,点点头,让他注意安全,别受冻。李兴发就在家人的关心中踏出家门,往祠堂赶。他刚走到半路,祠堂就传来钟声。
李兴发叹口气,摇着头往祠堂走。
一直到半夜,李兴发和李郎中两人才一起回来。他们两个人都没回来,一家人也就三个小的睡着了,其余的都在等着两个人。
听到开门的声音,明志和明远急忙出去,看到是两人,忙迎进屋里。
两人忙了大半夜,也不冷,就是有点累,坐着喝完玉娘递过来的水,李兴发才开口,“两个老人,都没了,一起走了,算是黄泉路上做个伴吧。”
众人听到是两个人一起没的,都是一阵唏嘘,说的再好,人也是没了,那可是两条人命呀。
玉娘不知怎么的就又想起那次地震,在灾难面前,人命就如同蝼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