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懂感恩的赵家人
通安村今天出了大新闻。
老赵家的小孙子成成掉河里被一个解放军同志救起来原以为没希望了,结果人家折腾了半晌又救活了。
关键是,他们被冲进了牛滚凼,李三叔关大叔都进了牛滚凼,上百年来没有人能从牛滚凼活着回来的传统被打破了。
据说为了救人,通安村前前后后跳下去十多个汉子。
果然应了的那句话: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
通安村的这些汉子都是了不起的人。
只不过,有一个人不高兴了。
“我买了准备修房子的材料,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全都给扔河里了,一根都没留下。”曾五爷气得脸青白黑:“我问过了,是你们家红英和两个娃儿扔的,我只能找你们赔了。”
“赔,曾五爷,我们肯定赔。”陈冬梅赔着笑脸:“您老说买这些材料多少钱,连着运费一起我都算给您,不会少您一分钱。”
红卫回来一直叽叽喳喳说自己是个大聪明,抱着木头冲进牛滚凼也能坚持;姐姐杜红英是个小聪明,所有的木头都扔下河,又冲了一根进牛滚凼为罗大哥争取到了活命的机会。
比起儿子和女婿的命,这些材料这点钱算个屁!
菩萨保佑,儿子和女婿都好好的,陈冬梅就是赔钱都高兴。
“我们赔。”
院门外走进来的是赵爷爷,通安村最老说话最有威信的老人。
“今天的事儿我都听说了,红英和那个罗同志,红卫还有村里下河的人都是我赵家的救命恩人,该赔的,都由我们赵家赔。”
老爷子身后跟着的是儿媳赵大娘,手上拎着三只鸡。
“天全家的,你会教孩子,女儿女婿儿子都是好样的,你们救了成成,我们无以为报,这三只鸡就权当给孩子们补补身体压压惊。”
“赵爷爷,鸡我们不要,赵大婶,鸡您逮回去杀了给赵爷爷和成成补身体。”杜红英刚给两个小的收拾好出来看到这一幕连忙拒绝。
别说是赵爷爷的曾孙孙,就是外人三四的孩子掉下河,罗成都会毫不犹豫跳下去救。
“红英啊,好孩子,那个解放军罗同志呢?”赵爷爷道:“我要好好感谢你们。”
“赵爷爷,罗成有些累,回来洗了澡吃了点东西我娘就让他睡觉去了。”杜红英道:“赵爷爷,罗成也不会收你们的鸡的,他们是部队的人,不拿百姓一针一线这是规矩。”
“红英,你要理解你赵爷爷的心情,成成是我们老赵家的孩子,今天要不是你们拼死相救,我们家就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了……”赵大婶眼泪流个不停:“我们家没有什么感谢你们的,就一人逮一只鸡,罗同志一只,红卫一只,你一只。”
“不仅你们有,全村下了河的人我们都会挨家挨户上门送鸡感谢的。”赵大婶转身对曾五爷道:“曾五爷,你们家我等会儿也会送鸡过来的,我知道那木头是你们修房子的材料,木材钱我会一分不少的赔你们。”
“这……这怎么好意思呢?”
原本是气势汹汹来杜家问罪的,没想到杜家不仅没推诿赵家还愿意主动赔,而且人家还说要捉鸡感谢自己。
这就让他没有脾气了。
“那个……我没事儿了,我先回去了。”
曾五爷走了,赵爷爷又和杜红英他们说话。
最后,杜红英答应留下一只。
“一只就够了,心意我们全家都领了,只要成成没事儿就好。”
杜红英问了成成的情况,在卫生院挂了液体,医生说就看晚上发不发烧,要发烧怕烧成肺炎,建议住院观察。
赵大哥就在医院陪着成成的。
“红英啊,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回头我再来感谢罗同志。”赵爷爷带着儿媳妇又去李家感谢李三叔去了。
“赵家人做事从来都是这么敞亮,记恩不记仇,从来不在村里争争吵吵的,你赵爷爷教导得好。”
冬梅娘感慨道:“都说上梁不正下梁歪,真的是有道理的,你看赵家一代一代的娃娃都不乱搞。就算成成调皮,都没有村里其他娃娃淘气,只要犯点错就要被收拾,从来不娇生惯养,你爹都说还是黄荆棍儿出好人。”
“赵爷爷是旧社会有文化的人,知书达理,所以家风正。”
杜红英点头,一个村真的有那么几个刺头,但是也有那么几户不会去争去斗,悄悄咪咪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教导好自己的儿孙。
“娘,你们在家里也不要和别人争争吵吵的,不要把邻里关系搞得乌烟瘴气的,没必要!”
“我和哪个争噢?”陈冬梅一下就乐了:“我是吃不起饭还是穿不起衣啊,我争啥争?”
用男人的话说,你陈冬梅男人好歹是公社的驻村干部,是吃公家饭的人;你两个女儿是大学生,两个女婿是军官,你大儿子是医生,小儿子上高中,放眼全村,哪个还能比你有福气?
你去和人家争吵什么的就是自掉身份。
“这就对了,我娘也是一个明事理的好母亲。”
“少给我戴高帽子。”陈冬梅笑道:“你把人家赵家的鸡收下了打算怎么吃?”
杜红英看了一眼正在院坝里和石墩一起玩“大炮”的两个小子手上的泥团。
“娘,要不吃叫花鸡吧。”
“啥子叫花鸡?”
“就是……你先去杀鸡打整出来不要砍了,要整只鸡才行,红卫,红卫……”
“来了,姐,啥事儿?”
“懒人懒屎尿多。”陈冬梅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你的尿包装不住尿是不是?”
简直没眼看了,杜红卫又是从茅房里滚出来的。
“娘,我在河里喝了不少的水,它不变成尿流出去就麻烦了!”
“我懒得管你,你姐找你。”
“姐,啥事儿?”
“去挖泥巴?就是浩然他们打大炮的这种泥巴,再摘几张芋子叶叶回来,我们今晚吃叫花鸡。”
“芋子叶叶干什么用呢?”
“包鸡,把鸡包起再涂上泥巴,拿到柴火堆里烧。”
“那还不如用荷叶更香。”
“有荷叶啊?”
“有啊,我们生产队种了几块田呢,在坳田那边,我去摘几张回来。”
“那还可以煮一个荷叶稀饭。”
荷叶稀饭、叫花鸡,绝配!
老赵家的小孙子成成掉河里被一个解放军同志救起来原以为没希望了,结果人家折腾了半晌又救活了。
关键是,他们被冲进了牛滚凼,李三叔关大叔都进了牛滚凼,上百年来没有人能从牛滚凼活着回来的传统被打破了。
据说为了救人,通安村前前后后跳下去十多个汉子。
果然应了的那句话: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
通安村的这些汉子都是了不起的人。
只不过,有一个人不高兴了。
“我买了准备修房子的材料,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全都给扔河里了,一根都没留下。”曾五爷气得脸青白黑:“我问过了,是你们家红英和两个娃儿扔的,我只能找你们赔了。”
“赔,曾五爷,我们肯定赔。”陈冬梅赔着笑脸:“您老说买这些材料多少钱,连着运费一起我都算给您,不会少您一分钱。”
红卫回来一直叽叽喳喳说自己是个大聪明,抱着木头冲进牛滚凼也能坚持;姐姐杜红英是个小聪明,所有的木头都扔下河,又冲了一根进牛滚凼为罗大哥争取到了活命的机会。
比起儿子和女婿的命,这些材料这点钱算个屁!
菩萨保佑,儿子和女婿都好好的,陈冬梅就是赔钱都高兴。
“我们赔。”
院门外走进来的是赵爷爷,通安村最老说话最有威信的老人。
“今天的事儿我都听说了,红英和那个罗同志,红卫还有村里下河的人都是我赵家的救命恩人,该赔的,都由我们赵家赔。”
老爷子身后跟着的是儿媳赵大娘,手上拎着三只鸡。
“天全家的,你会教孩子,女儿女婿儿子都是好样的,你们救了成成,我们无以为报,这三只鸡就权当给孩子们补补身体压压惊。”
“赵爷爷,鸡我们不要,赵大婶,鸡您逮回去杀了给赵爷爷和成成补身体。”杜红英刚给两个小的收拾好出来看到这一幕连忙拒绝。
别说是赵爷爷的曾孙孙,就是外人三四的孩子掉下河,罗成都会毫不犹豫跳下去救。
“红英啊,好孩子,那个解放军罗同志呢?”赵爷爷道:“我要好好感谢你们。”
“赵爷爷,罗成有些累,回来洗了澡吃了点东西我娘就让他睡觉去了。”杜红英道:“赵爷爷,罗成也不会收你们的鸡的,他们是部队的人,不拿百姓一针一线这是规矩。”
“红英,你要理解你赵爷爷的心情,成成是我们老赵家的孩子,今天要不是你们拼死相救,我们家就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了……”赵大婶眼泪流个不停:“我们家没有什么感谢你们的,就一人逮一只鸡,罗同志一只,红卫一只,你一只。”
“不仅你们有,全村下了河的人我们都会挨家挨户上门送鸡感谢的。”赵大婶转身对曾五爷道:“曾五爷,你们家我等会儿也会送鸡过来的,我知道那木头是你们修房子的材料,木材钱我会一分不少的赔你们。”
“这……这怎么好意思呢?”
原本是气势汹汹来杜家问罪的,没想到杜家不仅没推诿赵家还愿意主动赔,而且人家还说要捉鸡感谢自己。
这就让他没有脾气了。
“那个……我没事儿了,我先回去了。”
曾五爷走了,赵爷爷又和杜红英他们说话。
最后,杜红英答应留下一只。
“一只就够了,心意我们全家都领了,只要成成没事儿就好。”
杜红英问了成成的情况,在卫生院挂了液体,医生说就看晚上发不发烧,要发烧怕烧成肺炎,建议住院观察。
赵大哥就在医院陪着成成的。
“红英啊,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回头我再来感谢罗同志。”赵爷爷带着儿媳妇又去李家感谢李三叔去了。
“赵家人做事从来都是这么敞亮,记恩不记仇,从来不在村里争争吵吵的,你赵爷爷教导得好。”
冬梅娘感慨道:“都说上梁不正下梁歪,真的是有道理的,你看赵家一代一代的娃娃都不乱搞。就算成成调皮,都没有村里其他娃娃淘气,只要犯点错就要被收拾,从来不娇生惯养,你爹都说还是黄荆棍儿出好人。”
“赵爷爷是旧社会有文化的人,知书达理,所以家风正。”
杜红英点头,一个村真的有那么几个刺头,但是也有那么几户不会去争去斗,悄悄咪咪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教导好自己的儿孙。
“娘,你们在家里也不要和别人争争吵吵的,不要把邻里关系搞得乌烟瘴气的,没必要!”
“我和哪个争噢?”陈冬梅一下就乐了:“我是吃不起饭还是穿不起衣啊,我争啥争?”
用男人的话说,你陈冬梅男人好歹是公社的驻村干部,是吃公家饭的人;你两个女儿是大学生,两个女婿是军官,你大儿子是医生,小儿子上高中,放眼全村,哪个还能比你有福气?
你去和人家争吵什么的就是自掉身份。
“这就对了,我娘也是一个明事理的好母亲。”
“少给我戴高帽子。”陈冬梅笑道:“你把人家赵家的鸡收下了打算怎么吃?”
杜红英看了一眼正在院坝里和石墩一起玩“大炮”的两个小子手上的泥团。
“娘,要不吃叫花鸡吧。”
“啥子叫花鸡?”
“就是……你先去杀鸡打整出来不要砍了,要整只鸡才行,红卫,红卫……”
“来了,姐,啥事儿?”
“懒人懒屎尿多。”陈冬梅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你的尿包装不住尿是不是?”
简直没眼看了,杜红卫又是从茅房里滚出来的。
“娘,我在河里喝了不少的水,它不变成尿流出去就麻烦了!”
“我懒得管你,你姐找你。”
“姐,啥事儿?”
“去挖泥巴?就是浩然他们打大炮的这种泥巴,再摘几张芋子叶叶回来,我们今晚吃叫花鸡。”
“芋子叶叶干什么用呢?”
“包鸡,把鸡包起再涂上泥巴,拿到柴火堆里烧。”
“那还不如用荷叶更香。”
“有荷叶啊?”
“有啊,我们生产队种了几块田呢,在坳田那边,我去摘几张回来。”
“那还可以煮一个荷叶稀饭。”
荷叶稀饭、叫花鸡,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