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曜权臣 作者:林千寻
分卷阅读109
此时蔡衡宇自外头匆匆进来,眉头紧锁的模样,看起来心事重重。
三人立即起身相迎,刚要询问,却见蔡衡宇对段启云和谭笑悯二人道:“抱歉,今日原本想找三位议事,但我临时接到皇上口谕,命我偕同韶大人一起入宫面圣,所以,今日会议只能暂时取消,劳烦二位白跑一趟了。”
“哪里哪里,”段启云与谭笑悯忙客气道,“既如此,我们先告辞了。”说罢,若有深意地看了韶宁和一眼。
待两人离去之后,韶宁和才道:“蔡大人,您刚才说,皇上让下官与您一同入宫?”
“是,皇上有些话,要亲自问你。”蔡衡宇面上看不出喜怒,“想必李往昔之事,你已经听说了,此次皇上召我们入宫,必定与此事有关。”
两人即刻入了宫,当进入御书房时,看见成帝正在书桌前看一份折子,一旁则坐着御史大夫姚文川。
这姚文川是个病痨,长年在家养病,朝中事务极少过问,就连之前朝廷任命李往昔为监军御史派驻西北军队之事,也是成帝直接下的命令,只不过在下诏前,礼节性地知会了一下姚文川罢了。
如今出了李往昔的命案,成帝才想起召姚文川来问话,姚文川连说句话都要咳半晌,成帝实在看不过去了,才命人搬了张椅子来让姚文川坐着回话,算是对他特别照顾了。
韶宁和自升任谏议大夫之后,还是第一次有机会进入御书房面圣,当下紧张得连头也不敢抬,只是跟在蔡衡宇身后,行跪拜礼。
“免礼。”成帝摆了摆手,看了一眼韶宁和,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韶宁和低着头,不知皇上问谁,还是蔡衡宇暗中捅了他一下,才反应过来,忙道:“微臣韶宁和,参见皇上。”
“哦,”成帝淡淡应了一声,思忖着道,“朕听说,当初推荐上官远途接替宋翊,以及几日前提出‘攻心’之计的,都是你?”
韶宁和不知皇上何故有此一问,强掩心中忐忑,答道:“回皇上,正是微臣所提。”
成帝面上表情很淡,只是略带惋惜地叹了一声:“可惜啊,你的计策尚未来得及付诸实施,李往昔他……便出事了。”
韶宁和听这口风,应当不是为责罚而来,心中略略松了口气,躬身道:“请皇上节哀。”
成帝沉默片刻,道:“朕此次召你们进宫,是想问一问,你们对此事有何看法,朝廷该如何应对才比较妥当?”
韶宁和心中微讶,他原本以为,皇上年轻气盛,当初既以强硬姿态除去了宋翊,如今听闻李往昔的噩耗,必定会雷霆震怒,以同样强硬的手腕肃清西北大军中的宋党余孽。却不料,皇上在面对此事时的反应,远比他想象的要冷静、慎重。
想到此,韶宁和躬身道:“微臣有一言,不知……”
成帝颔首:“你说。”
“微臣觉得,李大人死得有些蹊跷。”
成帝微微挑眉:“你知道内幕?”
“微臣不知。”韶宁和在度过了最初的紧张之后,渐渐恢复了平静,侃侃道,“微臣也是今日才得知这一噩耗,原本微臣以为,李大人必定是被宋党余孽迁怒暗害了,但在入宫面圣的路上,微臣反复思索这个问题,越想越觉得,如果真是如此,李大人死的时间……就太有问题了。”
成帝神色专注地看着他:“继续讲。”
“宋党余孽如果想借此事与朝廷抗衡,应该在宋翊叛军被剿灭之前就对李大人下手了,而不是等到朝廷军大获全胜之后。”他顿了顿,道,“所以微臣认为,如果李大人死亡的时间没有错,那么也许是我们把事态估量得过于严重了,也许李大人之死,与宋党余孽没有太大的关系。”
第一百零二章
成帝听到此处,眯了眯眼:“所以你的意思是……朝廷无需劳师动众地追查此事?”
韶宁和摇头道:“查还是要查的,李大人不能枉死,总得还他一个清白。但微臣认为,追查李大人的案子,应与朝廷肃清西北大军宋党余孽之事区分开,表明朝廷的公正态度,而不是先入为主地认为李大人定是被宋党余孽所害,以免造成军心动荡。”
成帝颔首道:“那么李往昔的案子暂且不谈,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你认为,你上次提出的‘攻心’之计,现在实施还来得及么?”
韶宁和想了想,道:“不论李往昔的案子是否跟宋党余孽扯上关系,‘攻心’之计还是必要的,但微臣建议再加一条,将宋翊亲族宋简之调往西北大军。”
“宋简之?”成帝向前倾了倾身,疑惑地看着他,“朕听说,上次有人推举宋简之的时候,是你提出了反对意见,转而举荐了上官远途。如今为何又举荐宋简之,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皇上,这并非自相矛盾,而是局势有所变化的缘故。”韶宁和道,“之前朝廷虽然赦免了那些中途投降的叛军将领,但在那些人的心中,必定还是惴惴难安的,他们一方面受到宋党余孽施加的压力,一方面又担心朝廷出尔反尔、事后追究,所以一直摇摆不定。
“如果朝廷将宋简之派往西北驻军,不但能安抚那些惶惶不安的将领们,还能利用宋简之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对宋党余孽起到压制的作用。”
成帝皱眉沉思了片刻,道:“你如何肯定,宋简之会甘心效忠于朝廷,不会趁机反叛?”
“一则,朝廷没有因为宋翊反叛之罪而诛灭宋氏九族,这对包括宋简之在内的所有宋家将领来说,已是天大的恩惠,宋简之若是个明事理的人,应当知恩图报;二则,宋简之毕竟还年轻,在军中人脉有限,不如宋翊那般根系深厚,连宋翊都失败了,宋简之又怎会不自量力地步其后尘呢?”
成帝听罢,颔首笑道:“韶爱卿说得有理,那朕就采纳你的建议,封宋简之为……护军都尉,与上官远途平起平坐,如此可好?”
“皇上所虑周详,”韶宁和恭维道,“如此一来,既给了宋简之足够的军权,又能让宋简之与上官远途之间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一举两得。”
成帝看了看韶宁和,又道:“至于李往昔的案子,朕就命你来查吧。”
韶宁和一怔:“微臣?”
“朕任命你为监军御史,前往西北驻地,一方面是接替李往昔的位子,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你能查清李往昔命案的罪魁祸首。”成帝顿了顿,又道,“当然,朕不会让你孤军奋战的,届时,廷尉丞与廷尉正会与你一同前往,直到查明真相为止。”
韶宁和一怔,这廷尉丞与廷尉正,不就是杜思危与周长风这两个廷尉府的大红人么?
成帝也不等韶宁和做出任何反应,便转头问御史大夫姚文川:“姚大人,你
分卷阅读109
-
分卷阅读109
此时蔡衡宇自外头匆匆进来,眉头紧锁的模样,看起来心事重重。
三人立即起身相迎,刚要询问,却见蔡衡宇对段启云和谭笑悯二人道:“抱歉,今日原本想找三位议事,但我临时接到皇上口谕,命我偕同韶大人一起入宫面圣,所以,今日会议只能暂时取消,劳烦二位白跑一趟了。”
“哪里哪里,”段启云与谭笑悯忙客气道,“既如此,我们先告辞了。”说罢,若有深意地看了韶宁和一眼。
待两人离去之后,韶宁和才道:“蔡大人,您刚才说,皇上让下官与您一同入宫?”
“是,皇上有些话,要亲自问你。”蔡衡宇面上看不出喜怒,“想必李往昔之事,你已经听说了,此次皇上召我们入宫,必定与此事有关。”
两人即刻入了宫,当进入御书房时,看见成帝正在书桌前看一份折子,一旁则坐着御史大夫姚文川。
这姚文川是个病痨,长年在家养病,朝中事务极少过问,就连之前朝廷任命李往昔为监军御史派驻西北军队之事,也是成帝直接下的命令,只不过在下诏前,礼节性地知会了一下姚文川罢了。
如今出了李往昔的命案,成帝才想起召姚文川来问话,姚文川连说句话都要咳半晌,成帝实在看不过去了,才命人搬了张椅子来让姚文川坐着回话,算是对他特别照顾了。
韶宁和自升任谏议大夫之后,还是第一次有机会进入御书房面圣,当下紧张得连头也不敢抬,只是跟在蔡衡宇身后,行跪拜礼。
“免礼。”成帝摆了摆手,看了一眼韶宁和,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韶宁和低着头,不知皇上问谁,还是蔡衡宇暗中捅了他一下,才反应过来,忙道:“微臣韶宁和,参见皇上。”
“哦,”成帝淡淡应了一声,思忖着道,“朕听说,当初推荐上官远途接替宋翊,以及几日前提出‘攻心’之计的,都是你?”
韶宁和不知皇上何故有此一问,强掩心中忐忑,答道:“回皇上,正是微臣所提。”
成帝面上表情很淡,只是略带惋惜地叹了一声:“可惜啊,你的计策尚未来得及付诸实施,李往昔他……便出事了。”
韶宁和听这口风,应当不是为责罚而来,心中略略松了口气,躬身道:“请皇上节哀。”
成帝沉默片刻,道:“朕此次召你们进宫,是想问一问,你们对此事有何看法,朝廷该如何应对才比较妥当?”
韶宁和心中微讶,他原本以为,皇上年轻气盛,当初既以强硬姿态除去了宋翊,如今听闻李往昔的噩耗,必定会雷霆震怒,以同样强硬的手腕肃清西北大军中的宋党余孽。却不料,皇上在面对此事时的反应,远比他想象的要冷静、慎重。
想到此,韶宁和躬身道:“微臣有一言,不知……”
成帝颔首:“你说。”
“微臣觉得,李大人死得有些蹊跷。”
成帝微微挑眉:“你知道内幕?”
“微臣不知。”韶宁和在度过了最初的紧张之后,渐渐恢复了平静,侃侃道,“微臣也是今日才得知这一噩耗,原本微臣以为,李大人必定是被宋党余孽迁怒暗害了,但在入宫面圣的路上,微臣反复思索这个问题,越想越觉得,如果真是如此,李大人死的时间……就太有问题了。”
成帝神色专注地看着他:“继续讲。”
“宋党余孽如果想借此事与朝廷抗衡,应该在宋翊叛军被剿灭之前就对李大人下手了,而不是等到朝廷军大获全胜之后。”他顿了顿,道,“所以微臣认为,如果李大人死亡的时间没有错,那么也许是我们把事态估量得过于严重了,也许李大人之死,与宋党余孽没有太大的关系。”
第一百零二章
成帝听到此处,眯了眯眼:“所以你的意思是……朝廷无需劳师动众地追查此事?”
韶宁和摇头道:“查还是要查的,李大人不能枉死,总得还他一个清白。但微臣认为,追查李大人的案子,应与朝廷肃清西北大军宋党余孽之事区分开,表明朝廷的公正态度,而不是先入为主地认为李大人定是被宋党余孽所害,以免造成军心动荡。”
成帝颔首道:“那么李往昔的案子暂且不谈,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你认为,你上次提出的‘攻心’之计,现在实施还来得及么?”
韶宁和想了想,道:“不论李往昔的案子是否跟宋党余孽扯上关系,‘攻心’之计还是必要的,但微臣建议再加一条,将宋翊亲族宋简之调往西北大军。”
“宋简之?”成帝向前倾了倾身,疑惑地看着他,“朕听说,上次有人推举宋简之的时候,是你提出了反对意见,转而举荐了上官远途。如今为何又举荐宋简之,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皇上,这并非自相矛盾,而是局势有所变化的缘故。”韶宁和道,“之前朝廷虽然赦免了那些中途投降的叛军将领,但在那些人的心中,必定还是惴惴难安的,他们一方面受到宋党余孽施加的压力,一方面又担心朝廷出尔反尔、事后追究,所以一直摇摆不定。
“如果朝廷将宋简之派往西北驻军,不但能安抚那些惶惶不安的将领们,还能利用宋简之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对宋党余孽起到压制的作用。”
成帝皱眉沉思了片刻,道:“你如何肯定,宋简之会甘心效忠于朝廷,不会趁机反叛?”
“一则,朝廷没有因为宋翊反叛之罪而诛灭宋氏九族,这对包括宋简之在内的所有宋家将领来说,已是天大的恩惠,宋简之若是个明事理的人,应当知恩图报;二则,宋简之毕竟还年轻,在军中人脉有限,不如宋翊那般根系深厚,连宋翊都失败了,宋简之又怎会不自量力地步其后尘呢?”
成帝听罢,颔首笑道:“韶爱卿说得有理,那朕就采纳你的建议,封宋简之为……护军都尉,与上官远途平起平坐,如此可好?”
“皇上所虑周详,”韶宁和恭维道,“如此一来,既给了宋简之足够的军权,又能让宋简之与上官远途之间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一举两得。”
成帝看了看韶宁和,又道:“至于李往昔的案子,朕就命你来查吧。”
韶宁和一怔:“微臣?”
“朕任命你为监军御史,前往西北驻地,一方面是接替李往昔的位子,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你能查清李往昔命案的罪魁祸首。”成帝顿了顿,又道,“当然,朕不会让你孤军奋战的,届时,廷尉丞与廷尉正会与你一同前往,直到查明真相为止。”
韶宁和一怔,这廷尉丞与廷尉正,不就是杜思危与周长风这两个廷尉府的大红人么?
成帝也不等韶宁和做出任何反应,便转头问御史大夫姚文川:“姚大人,你
分卷阅读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