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汉武帝】刘彻:努力努力再努力?朕看是努力努力白努力。
噗嗤。
言羽阳没忍住笑了出来。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我也不好说他这番努力到底是拯救了明朝还是加速了明朝的灭亡,总之呢他是没闲着。
【唐太宗】李世民:是啊,很有可能是帮倒忙。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总之呢,朱由检就这么登基了,他吸取了前人的教训,对宫里的一切保持高度警惕,连宫里的饭都不敢吃。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而且朱由检比他哥最拎得清的一点就是他很清楚魏忠贤是什么人,他从刚一登基,就想着除掉魏忠贤。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客氏和魏忠贤是除了,但已经瘫痪的国政并没有那么快能恢复,虽然朱由检很是勤奋,但是党争遗留下来的毛病还是存在的,他就算是再有自己的主意,也还是得受制于人,特别是在他将阉党都肃清以后。
虽然明白大局已定。
但是听言羽阳这么说,好像除了弄死袁崇焕,这个皇帝也没有什么特别不堪的地方嘛。
总不可能偌大一个朝堂,只有袁崇焕一个人能用吧?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在朝堂稍稍平息之后,朱由检把目光投向了辽东,他想把被努尔哈赤夺走的地盘收回来。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个想法其实也不是不能理解吧,毕竟不思进取的窝囊废他确实是少数。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于是朱由检重新启用袁崇焕。
朱元璋:?
等会?
等会等会?
【明太祖】朱元璋:袁崇焕什么时候被罢免了?
他不是当辽东巡抚正在前线抗敌呢嘛?
被罢免又是什么时候的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哦,这个之前没说是吧?那就倒回去说一下袁崇焕。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事儿呢是这么个事儿,宁远之战袁崇焕虽然大捷,但是朱由校没打算放权给他,反而是另外派了宦官和其他人来。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从这里开始,两个人其实就不是很和平了,而且武将之间也是会相互搞内斗的,新来的将领和袁崇焕之间简直复刻了王化贞和熊廷弼的相处模式,谁都不服谁。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正好在这期间,是魏忠贤掌权的时候,为了得到来自朝廷的支持不至于让自己孤立无援,袁崇焕开始拍魏忠贤的马屁,同时他主张议和。
朱元璋:?
不是。
不是说这厮是大明最后的幸运吗?
怎么跑去议和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然这个议和只是表面上的,正好这会努尔哈赤死了,袁崇焕本来想看看能不能趁这个机会反攻一下,但正好皇太极提出议和。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袁崇焕想着议和就议和,他正好也趁着这个机会发展一下自己这边的实力,只能说两边都是各怀鬼胎,借着议和的名头让自己喘一口气,最重要的是,,魏忠贤也是支持议和的一员。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跟袁崇焕不对付的同僚王之臣不愿意。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然了,他不愿意也没用,有了魏忠贤的支持,袁崇焕的计划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王之趁受不了这样,就辞职撂挑子不干了,袁崇焕一看王之臣辞职,他自己也想跟着辞职,结果朱由校让王之臣走了不让袁崇焕走,还让袁崇焕趁后金攻打朝鲜的时候去偷袭后金。
这么突然的议和?
朱元璋意识到不对。
特别还是后金那边主动提出的。
这更不对了。
【明太祖】朱元璋:皇太极主动提议和?他后院起火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差不多吧,皇太极继承可汗之位的时候他们后金其实也挺不太平的,他自己的内政都没搞平稳,根本就没时间去外头攻城略地,正好明朝跟蒙古和朝鲜还是盟友,三方围剿一方,后金怎么看都不是强势的一方,不如先休战议和。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王之臣认为议和会让蒙古和朝鲜寒心,所以他坚决不同意,其实王之臣的思路也不是不能理解,唇亡齿寒,要是没有这两盟友,变成他们三合伙进攻明朝,明朝亡得更快。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其实两边的想法都没错吧,只是看上面的人怎么选择罢了,魏忠贤选了议和,朱由校不管事,所以王之臣的反对就是无效的。但是袁崇焕也明白,王之臣也没错,他想把人留下来,人也不肯。袁崇焕只能趁着议和时期开始疯狂修筑防御工事和就地屯田。
原来议和是这么个事。
朱元璋琢磨着。
那既然后金那边自顾不暇,那干脆趁他病要他命直接上啊。
还等议和,这不是白给人家修养机会吗?
心里这么想着,朱元璋也就这么说了出来。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要是能打,袁崇焕肯定也不会不打,自从后金对辽东发动战争以来,除了熊廷弼、袁崇焕,没有其他人赢过。仗打了这么久,人一直在死,反攻也得有军队能填进去。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熊廷弼的赢甚至只能算是防守胜利,真正意义上反攻击败过后金的人,只要袁崇焕一个。
噗嗤。
言羽阳没忍住笑了出来。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我也不好说他这番努力到底是拯救了明朝还是加速了明朝的灭亡,总之呢他是没闲着。
【唐太宗】李世民:是啊,很有可能是帮倒忙。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总之呢,朱由检就这么登基了,他吸取了前人的教训,对宫里的一切保持高度警惕,连宫里的饭都不敢吃。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而且朱由检比他哥最拎得清的一点就是他很清楚魏忠贤是什么人,他从刚一登基,就想着除掉魏忠贤。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客氏和魏忠贤是除了,但已经瘫痪的国政并没有那么快能恢复,虽然朱由检很是勤奋,但是党争遗留下来的毛病还是存在的,他就算是再有自己的主意,也还是得受制于人,特别是在他将阉党都肃清以后。
虽然明白大局已定。
但是听言羽阳这么说,好像除了弄死袁崇焕,这个皇帝也没有什么特别不堪的地方嘛。
总不可能偌大一个朝堂,只有袁崇焕一个人能用吧?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在朝堂稍稍平息之后,朱由检把目光投向了辽东,他想把被努尔哈赤夺走的地盘收回来。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个想法其实也不是不能理解吧,毕竟不思进取的窝囊废他确实是少数。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于是朱由检重新启用袁崇焕。
朱元璋:?
等会?
等会等会?
【明太祖】朱元璋:袁崇焕什么时候被罢免了?
他不是当辽东巡抚正在前线抗敌呢嘛?
被罢免又是什么时候的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哦,这个之前没说是吧?那就倒回去说一下袁崇焕。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事儿呢是这么个事儿,宁远之战袁崇焕虽然大捷,但是朱由校没打算放权给他,反而是另外派了宦官和其他人来。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从这里开始,两个人其实就不是很和平了,而且武将之间也是会相互搞内斗的,新来的将领和袁崇焕之间简直复刻了王化贞和熊廷弼的相处模式,谁都不服谁。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正好在这期间,是魏忠贤掌权的时候,为了得到来自朝廷的支持不至于让自己孤立无援,袁崇焕开始拍魏忠贤的马屁,同时他主张议和。
朱元璋:?
不是。
不是说这厮是大明最后的幸运吗?
怎么跑去议和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然这个议和只是表面上的,正好这会努尔哈赤死了,袁崇焕本来想看看能不能趁这个机会反攻一下,但正好皇太极提出议和。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袁崇焕想着议和就议和,他正好也趁着这个机会发展一下自己这边的实力,只能说两边都是各怀鬼胎,借着议和的名头让自己喘一口气,最重要的是,,魏忠贤也是支持议和的一员。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跟袁崇焕不对付的同僚王之臣不愿意。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然了,他不愿意也没用,有了魏忠贤的支持,袁崇焕的计划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王之趁受不了这样,就辞职撂挑子不干了,袁崇焕一看王之臣辞职,他自己也想跟着辞职,结果朱由校让王之臣走了不让袁崇焕走,还让袁崇焕趁后金攻打朝鲜的时候去偷袭后金。
这么突然的议和?
朱元璋意识到不对。
特别还是后金那边主动提出的。
这更不对了。
【明太祖】朱元璋:皇太极主动提议和?他后院起火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差不多吧,皇太极继承可汗之位的时候他们后金其实也挺不太平的,他自己的内政都没搞平稳,根本就没时间去外头攻城略地,正好明朝跟蒙古和朝鲜还是盟友,三方围剿一方,后金怎么看都不是强势的一方,不如先休战议和。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王之臣认为议和会让蒙古和朝鲜寒心,所以他坚决不同意,其实王之臣的思路也不是不能理解,唇亡齿寒,要是没有这两盟友,变成他们三合伙进攻明朝,明朝亡得更快。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其实两边的想法都没错吧,只是看上面的人怎么选择罢了,魏忠贤选了议和,朱由校不管事,所以王之臣的反对就是无效的。但是袁崇焕也明白,王之臣也没错,他想把人留下来,人也不肯。袁崇焕只能趁着议和时期开始疯狂修筑防御工事和就地屯田。
原来议和是这么个事。
朱元璋琢磨着。
那既然后金那边自顾不暇,那干脆趁他病要他命直接上啊。
还等议和,这不是白给人家修养机会吗?
心里这么想着,朱元璋也就这么说了出来。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要是能打,袁崇焕肯定也不会不打,自从后金对辽东发动战争以来,除了熊廷弼、袁崇焕,没有其他人赢过。仗打了这么久,人一直在死,反攻也得有军队能填进去。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熊廷弼的赢甚至只能算是防守胜利,真正意义上反攻击败过后金的人,只要袁崇焕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