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能够穿越,真的能够回到过去,回到五代十国时期的话,那么到早期的南唐或许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徐知诰在当了皇帝之后还是延续之前一直以来的治国方略,还是遵循保境安民的政策,积极发展经济,减轻百姓税负,可以说在之前杨吴的基础上,再加上他励精图治的几年,南唐国获得了久违的太平,人民也得到了久违的安宁,在五代十国时期也算是比较出名的,所以徐知诰也被称为五代十国里面难得的好皇帝。
在这里我提到了南唐,但是我们上面说徐知诰建立的新国家国号是大齐,这里怎么又说起南唐了来了。
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徐知诰之前并不姓徐,他是徐温的养子,自然就姓徐了,要不是杨渥敌视徐知诰,估计他还姓杨了呢。
徐知诰当了皇帝之后,这身份和地位发生变化了,按照人类需求理论,他现在已经完成了物质需求,剩下的就是精神需求和社会需求了,社会需求没啥说的,就是好好治理国家,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精神需求,这一点作为一个皇帝基本上也能满足,而在这一点一直以来有一个问题让徐知诰很伤心,那就是他的出身。
徐知诰是个孤儿,老家在徐州一带,后来战乱他就流落到濠州一带,最终被杨行密的军队抓住了,送给了杨行密,而他的命运也因此改变。
但是现在他做了皇帝,不能说他的祖先就是一个来历不明,或者没啥能力的小农民啊,古时候的皇帝,还有一个别称叫做天子,意思就是上天的儿子,而皇帝的权力就是上天给赐予了,这就是封建社会的君权神授的思想,还是很厉害的,在民间皇权那绝对是至高无上的,也是很神秘的。
所以徐知诰不论是为了自己面子上要过得去,还是为了加强统治,或者为了增强自己在民间的神秘感,他都有必要为自己找一个厉害点的祖宗。
徐知诰在被徐温收养前,他知道自己姓李,而李姓要找一个厉害的人物,这太简单了,因为此时距离唐朝灭亡也不过是三十来年的时间,唐王朝在老一辈的心里还是很有影响力的,于是徐知诰就准备给自己找个李唐皇室的祖先。
他把这件事给徐温的儿子说了,此时徐温的亲儿子们还剩下两个,江王徐知证、饶王徐知谔。这两个人此时都跟着徐温过日子,这时候已经不是徐知诰在他们家看脸色的时候了。
所以这两个人也很知趣,一看徐知诰露出了要恢复原姓的意思,于是就急忙上表要求徐知诰赶紧恢复李姓,毕竟现在是皇帝了,徐姓太小,配不上这个大神。
徐知诰也就是随便的意思一下,稍微客气了一下,毕竟他也是要注意影响的,徐温好歹养育了他几十年,现在当了皇帝,就不要徐姓了,他怕别人说他白眼狼。
但是最终徐知诰还是决定改姓,而且还要改名,徐知诰这是要坚定地和过去说再见了。
皇帝一说要改性,认祖归宗,大臣们就都忙了起来,但是查来查去,皇帝祖上就是一个小农民,甚至名字叫啥都找不出来了,这样的祖宗能认吗?
作为一个刚刚建国的皇帝,这样子自打嘴巴子的行为,徐知诰是不准备干的,而大臣们也不敢搞出来打徐知诰的嘴巴子,于是就继续找,找个厉害的祖先,反正十几辈之前的事情了。谁能搞清楚。
最终大臣们锁定了一个人物,那就是唐朝皇子李恪,李恪也算是有名气,而且李恪的后人也都是比较有出息的,这一支算是和徐知诰祖籍最近,而且血脉名声还好的。
最终徐知诰拍板,就找李恪了。只要是咱们翻开唐书就能发现,这个李恪那是个牛人,他是李世民第三个儿子,和李世民的关系也最好,原本李世明的意思就是把李恪扶上去立为太子,将来做皇帝,但是却被长孙无忌阻挠,最终被长孙无忌以谋反的罪名破害死,一直以来在民间和官方史书中都是广受同情的一个人。
祖先订好了,剩下的就是名字了,都改姓了,自然也不能再继续用按照徐家的辈分,起的这个“知诰”的名字了,于是名字也要改。
但是改成啥,这是个严肃而且还有点复杂的的问题,一开始徐诰想改名叫李昂,结果犯了唐文宗的名讳,这个可不行。
于是又改名叫李晃,这时有人提出意见,说北面灭了唐朝的后梁太祖朱温(一名全忠)在称帝后也改名为朱晃,陛下与朱温有不共戴天之仇(不共戴天之仇当然指朱温废唐哀帝自立为帝一事,其实这完全跟徐诰没任何关系),不应该叫李晃这名字。
于是他又想了半天,决定又改名叫李坦。结果御史王鹄说陛下的表字从旦,犯了唐睿宗李旦名讳,不好。
这下子徐知诰纠结了,取个名字而已,竟然把自己和群臣弄得一团糟,徐诰也烦的头都大了,在绞尽脑汁之后,决定选个生僻字,于是就替自己找到了一个好名字——李昪(bian)。
名字终于起好了,至此史书上没了徐知诰这个人,而多了李昪这个新皇帝。
名字改好了,也认祖归宗了,国号啥的也要改了。之前称为大齐,那是因为他是齐王,但是现在他已经放弃了徐知诰的身份,变成了李昪,所以国号也要改,这个就不像他的名字这么纠结了,因为他的祖先是唐朝的,他自然也是唐朝宗室,所以国号必须还继续延续下去,就把大齐改成了大唐,因为他的国家不在中原,而在南方,偏安一隅,所以史称南唐,不要觉得我在这里一直说南唐,就以为当时也叫南唐,当时那会他自称大唐,可不是什么南唐小国,呵呵。
建了国,李昪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南唐先主,他的儿子李璟就是南唐中主,而他的孙子就是大名鼎鼎的一带词宗南唐后主李煜。
继续说李昪,李昪在执政的七年间,基本上没有什么大事情发生,他的确做到了保境安民,这一点,所以我们就从几个方面单独说一下李昪的贡献,咱们综合的了解一下李昪这个人。
首先李昪是个勤劳简朴的人,毕竟李昪出身底层,小时候受过苦,长大了虽然有钱了,能够过骄奢淫逸的生活了,但是他还是没有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他只是将之前杨溥用的宫女和太监接手了过来,而且对于一些娱乐性的比如乐队啦,舞队啦,全部都没有增加,都是原来的那些人,甚至还有一些缩减。
平时吃饭花销这一点更不用说,吃、穿、住、用都是十分简朴的,厉行节俭,可以说他为后来的人做了一个典范。
再有一点就是政治和军事上的,李昪受杨行密和徐温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受到了徐温的影响,那就是继续推行当时在徐温时代,徐温推行的保境安民的政策,当时的徐温力排众议在无锡之战之后和吴越和平共处,这就是徐温和平政策的一个体现,这一点也影响到了李昪。
有人说李昪的仁厚宽容,还有爱好和平这一点都是小时候养成的,这种说法,我只能说有点扯了,李昪仁厚宽容,没啥说的,虽然性子有点急,脾气还稍微有点大,但是也能这样说,毕竟她让百姓们过上了几年好日子。
但是说李昪爱好和平,这就有点扯了,而说李昪的这种性格还有以后的行为都是i他自己小时候养成的,这更是没有任何根据。
一个人的性格受到环境的影响非常大,甚至能够达到改头换面的地步,年轻时候的李昪还是很热血,很暴力的,曾经跟着徐温打仗,好几次主动请战,这样的人的确是算不上爱好和平啥的。
至于到了中年以后,他很少动用暴力。这个时候也是徐温保境安民政策的高潮时期,李昪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在他尝到了保境安民这个政策的好处之后,他自然不遗余力的继续推行这个政策。
举几个例子吧,据说当时李昪刚刚称帝的时候,很多人都劝李昪,既然认了唐朝李氏为祖先,那么就要为祖先做点事吧,先把中原夺回来,恢复大唐江山再说。
这个任务,对于李昪来说无异于痴人说梦,他并没有被大臣们忽悠住,他是个聪明人,时刻保持着自己的清醒。
李昪说道:“我小时候就在军中长大,看到百姓们因为战争困苦不已,流离失所,就很伤心,现在我做了皇帝,要以民为重,不能随便出兵,祸害百姓。”
这个借口好,大臣们谁也说不出来反对的话,不然的话那就是“祸害百姓”,其实不管这句话是李昪真实的想法,还是一个借口,都能看出来李昪对于战争还是不太感冒。
其实此时对于南唐来说,他还是很占优势的,最起码在江南他是第一大藩镇,手底下常年拥有三十多个州,这样大的势力仅仅次于中原势力。
当时南唐差不多有三个目标,一个是闽国,一个是吴越,一个是楚国。
闽国最小,按理说也最容易,大臣们让李昪出兵,但是李昪不愿意,他说:“闽国高山丘陵,地形复杂,虽然国小,但是最少要半年才能平定,而且拿下了闽国之后,得到的还没有损失的多,不值得。”
这一战还没开始就饿比李昪否决了。
接下来是吴越,南唐的大臣们一直想要打吴越,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吴越是他们的老敌人了,而且钱鏐也死了,吴越要是出点啥状况,大臣们就都开始撺弄着李昪打吴越。
刚好,有一年夏天,吴越的杭州失火了,这一次火大,皇城内部能烧的基本上都少了,此时的吴越王就是钱传瓘,打仗还行,但是很明显他没见过这么大的火,一下子吓傻了,神经有点不正常了。
南唐大臣们听说这个消息,急忙请示李昪,赶紧打吴越把,干掉了吴越,就能称霸江南了,开疆拓土,成就一代伟业啊。
李昪忍住了,没有受到这些大臣们的诱惑,他说道:“吴越王虽然有点傻了,但是吴越的整体实力还在,吴越国和咱们的实力差不了多少,还是小心点吧。”
这一场战斗还是没有开始就再次结束了。
接下来是对楚国的战斗,楚国地形平坦,国内政治乱七八糟,而且势力还小,这样打起来那可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吧。
于是大臣们又去找李昪让李昪打楚国,但是李昪又说了:“楚国国小,咱们是大国,楚国的确是好打,但是打下来之后我落了一个以大欺小的名声,这不好,不好!”
所以楚国这场战斗还没打起来,又夭折了。
经过这几件事,大臣们算是明白了,这个皇帝那是不准备打仗,准备守住老本就行了,不求开疆拓土,所以就有大臣公开成和就骂:“田舍翁安能成大事”,骂的挺狠的,揭了李昪的老底了。
其实在这件事情上,还真的不能说谁对谁错,李昪不愿意对周边的政权动手,虽然有他自己的考虑,但是事实上却是放弃了开疆拓土的机会,放弃了统一的希望。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坚持保境安民的李昪,为南唐百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政策,为南唐百姓争取到了长期的和平安定的生活,这一点上来说他是功德无量的。
从李昪自身来说,李昪的能力很强,但是还不是最强的,他和杨行密比起来差点,和李克用、李存勖。朱温等人比起来更是差了点,所以他能够在江南做个大藩镇那没啥问题,但是真要是逐鹿天下,李昪还真不一定有这个资格和能力。
所以李昪的所作作为完全可以理解成是李昪了解自身之后机智的做出的对自己而言最合适也是最恰当的一种选择,那就是文治,尽力搞个盛世,在乱世搞个地方性的小盛世,这的确是很奇葩。
而我们现在来看,李昪的确是成功了,他最终靠着这个名留青史,要是他一直对外扩张搞侵略,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还会有这样的结局,不知道还会不会还有人说他是一个明君,好皇帝。
李昪除了这两点,他在经济、文化和外交上都有不小的政绩,经济上,江南工商业的发展,南方一带大量的茶叶和生丝,还有丝绸等源源不断运出去,交换中原的金银和北方的皮毛,甚至海上贸易也有点,主要就是和契丹等地进行交易,毕竟陆地上已经被封住了。
在文化上,大兴科举,重视文化事业建设,搞了不少的学校,当时印刷术在江南已经比较发达了,那时候读书再也不用抄了,到时节省了不少的时间。一个地区是真繁荣还是假繁荣,就看一个地区的文化和教育水平,文化和教育水平高了,那就是真繁荣,要是文化和教育落后,就算是人民富裕了,那也是暴发户,也是假繁荣,不可能长久的。
在外交上,李昪交好各国,和中原政权多多少少还是有点联系的,和契丹更是交流很多,周边的国家也乐意和南唐和平共处反正这些小国家也不敢打南唐的主意。
一时间,江南似乎回到了盛唐时期,但是这注定是假象就算是一个地区的生活条件改变了,这也改变不了当时整个中国的混乱状况。
繁华易逝,烟花易冷,李昪七年的执政时光一晃而过,他对于自己取得的成就还是很满意的,所以他希望自己能够永远做大唐的皇帝,永远能够享受这一切,永远就这么一直下去。
谁都知道,人最终不免一死,但是真的事到临头能够看得开的又有几人,李昪英明了一世,老了又相信这些道家术士的忽悠,也开始修仙炼丹,妄想长生不老了。
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长期服用丹药,结果却因为服食丹药过量,中了铅毒,那时候的丹药基本山都是铅和汞这些致命的重金属。历史上因为乱用丹药死的皇帝还真不少。
原本想着服用丹药长生不老,但是谁想到丹药却最终成了催命符,毒死了自己,再加上其他的并发症,英明了一生的李昪就这么死了。
死前他把自己的继承人,自己的长子李景通,也就是后来的李璟,叫道了跟前,对李璟说道:“我给力留了七百万的财物,这些东西足够你用了,以后你要好好守住家业,和周边国家交好,保存社稷江山,我吃丹药原本想长生,但是最终却因此而死,你要引以为戒啊。”
可以说,死前的李昪还是很清醒的,他的这些话应该说都是发自肺腑的。
当天,南唐升元七年(公元94年)二月,一代明主李昪撒手归西,享年五十六岁。(未完待续)
徐知诰在当了皇帝之后还是延续之前一直以来的治国方略,还是遵循保境安民的政策,积极发展经济,减轻百姓税负,可以说在之前杨吴的基础上,再加上他励精图治的几年,南唐国获得了久违的太平,人民也得到了久违的安宁,在五代十国时期也算是比较出名的,所以徐知诰也被称为五代十国里面难得的好皇帝。
在这里我提到了南唐,但是我们上面说徐知诰建立的新国家国号是大齐,这里怎么又说起南唐了来了。
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徐知诰之前并不姓徐,他是徐温的养子,自然就姓徐了,要不是杨渥敌视徐知诰,估计他还姓杨了呢。
徐知诰当了皇帝之后,这身份和地位发生变化了,按照人类需求理论,他现在已经完成了物质需求,剩下的就是精神需求和社会需求了,社会需求没啥说的,就是好好治理国家,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精神需求,这一点作为一个皇帝基本上也能满足,而在这一点一直以来有一个问题让徐知诰很伤心,那就是他的出身。
徐知诰是个孤儿,老家在徐州一带,后来战乱他就流落到濠州一带,最终被杨行密的军队抓住了,送给了杨行密,而他的命运也因此改变。
但是现在他做了皇帝,不能说他的祖先就是一个来历不明,或者没啥能力的小农民啊,古时候的皇帝,还有一个别称叫做天子,意思就是上天的儿子,而皇帝的权力就是上天给赐予了,这就是封建社会的君权神授的思想,还是很厉害的,在民间皇权那绝对是至高无上的,也是很神秘的。
所以徐知诰不论是为了自己面子上要过得去,还是为了加强统治,或者为了增强自己在民间的神秘感,他都有必要为自己找一个厉害点的祖宗。
徐知诰在被徐温收养前,他知道自己姓李,而李姓要找一个厉害的人物,这太简单了,因为此时距离唐朝灭亡也不过是三十来年的时间,唐王朝在老一辈的心里还是很有影响力的,于是徐知诰就准备给自己找个李唐皇室的祖先。
他把这件事给徐温的儿子说了,此时徐温的亲儿子们还剩下两个,江王徐知证、饶王徐知谔。这两个人此时都跟着徐温过日子,这时候已经不是徐知诰在他们家看脸色的时候了。
所以这两个人也很知趣,一看徐知诰露出了要恢复原姓的意思,于是就急忙上表要求徐知诰赶紧恢复李姓,毕竟现在是皇帝了,徐姓太小,配不上这个大神。
徐知诰也就是随便的意思一下,稍微客气了一下,毕竟他也是要注意影响的,徐温好歹养育了他几十年,现在当了皇帝,就不要徐姓了,他怕别人说他白眼狼。
但是最终徐知诰还是决定改姓,而且还要改名,徐知诰这是要坚定地和过去说再见了。
皇帝一说要改性,认祖归宗,大臣们就都忙了起来,但是查来查去,皇帝祖上就是一个小农民,甚至名字叫啥都找不出来了,这样的祖宗能认吗?
作为一个刚刚建国的皇帝,这样子自打嘴巴子的行为,徐知诰是不准备干的,而大臣们也不敢搞出来打徐知诰的嘴巴子,于是就继续找,找个厉害的祖先,反正十几辈之前的事情了。谁能搞清楚。
最终大臣们锁定了一个人物,那就是唐朝皇子李恪,李恪也算是有名气,而且李恪的后人也都是比较有出息的,这一支算是和徐知诰祖籍最近,而且血脉名声还好的。
最终徐知诰拍板,就找李恪了。只要是咱们翻开唐书就能发现,这个李恪那是个牛人,他是李世民第三个儿子,和李世民的关系也最好,原本李世明的意思就是把李恪扶上去立为太子,将来做皇帝,但是却被长孙无忌阻挠,最终被长孙无忌以谋反的罪名破害死,一直以来在民间和官方史书中都是广受同情的一个人。
祖先订好了,剩下的就是名字了,都改姓了,自然也不能再继续用按照徐家的辈分,起的这个“知诰”的名字了,于是名字也要改。
但是改成啥,这是个严肃而且还有点复杂的的问题,一开始徐诰想改名叫李昂,结果犯了唐文宗的名讳,这个可不行。
于是又改名叫李晃,这时有人提出意见,说北面灭了唐朝的后梁太祖朱温(一名全忠)在称帝后也改名为朱晃,陛下与朱温有不共戴天之仇(不共戴天之仇当然指朱温废唐哀帝自立为帝一事,其实这完全跟徐诰没任何关系),不应该叫李晃这名字。
于是他又想了半天,决定又改名叫李坦。结果御史王鹄说陛下的表字从旦,犯了唐睿宗李旦名讳,不好。
这下子徐知诰纠结了,取个名字而已,竟然把自己和群臣弄得一团糟,徐诰也烦的头都大了,在绞尽脑汁之后,决定选个生僻字,于是就替自己找到了一个好名字——李昪(bian)。
名字终于起好了,至此史书上没了徐知诰这个人,而多了李昪这个新皇帝。
名字改好了,也认祖归宗了,国号啥的也要改了。之前称为大齐,那是因为他是齐王,但是现在他已经放弃了徐知诰的身份,变成了李昪,所以国号也要改,这个就不像他的名字这么纠结了,因为他的祖先是唐朝的,他自然也是唐朝宗室,所以国号必须还继续延续下去,就把大齐改成了大唐,因为他的国家不在中原,而在南方,偏安一隅,所以史称南唐,不要觉得我在这里一直说南唐,就以为当时也叫南唐,当时那会他自称大唐,可不是什么南唐小国,呵呵。
建了国,李昪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南唐先主,他的儿子李璟就是南唐中主,而他的孙子就是大名鼎鼎的一带词宗南唐后主李煜。
继续说李昪,李昪在执政的七年间,基本上没有什么大事情发生,他的确做到了保境安民,这一点,所以我们就从几个方面单独说一下李昪的贡献,咱们综合的了解一下李昪这个人。
首先李昪是个勤劳简朴的人,毕竟李昪出身底层,小时候受过苦,长大了虽然有钱了,能够过骄奢淫逸的生活了,但是他还是没有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他只是将之前杨溥用的宫女和太监接手了过来,而且对于一些娱乐性的比如乐队啦,舞队啦,全部都没有增加,都是原来的那些人,甚至还有一些缩减。
平时吃饭花销这一点更不用说,吃、穿、住、用都是十分简朴的,厉行节俭,可以说他为后来的人做了一个典范。
再有一点就是政治和军事上的,李昪受杨行密和徐温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受到了徐温的影响,那就是继续推行当时在徐温时代,徐温推行的保境安民的政策,当时的徐温力排众议在无锡之战之后和吴越和平共处,这就是徐温和平政策的一个体现,这一点也影响到了李昪。
有人说李昪的仁厚宽容,还有爱好和平这一点都是小时候养成的,这种说法,我只能说有点扯了,李昪仁厚宽容,没啥说的,虽然性子有点急,脾气还稍微有点大,但是也能这样说,毕竟她让百姓们过上了几年好日子。
但是说李昪爱好和平,这就有点扯了,而说李昪的这种性格还有以后的行为都是i他自己小时候养成的,这更是没有任何根据。
一个人的性格受到环境的影响非常大,甚至能够达到改头换面的地步,年轻时候的李昪还是很热血,很暴力的,曾经跟着徐温打仗,好几次主动请战,这样的人的确是算不上爱好和平啥的。
至于到了中年以后,他很少动用暴力。这个时候也是徐温保境安民政策的高潮时期,李昪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在他尝到了保境安民这个政策的好处之后,他自然不遗余力的继续推行这个政策。
举几个例子吧,据说当时李昪刚刚称帝的时候,很多人都劝李昪,既然认了唐朝李氏为祖先,那么就要为祖先做点事吧,先把中原夺回来,恢复大唐江山再说。
这个任务,对于李昪来说无异于痴人说梦,他并没有被大臣们忽悠住,他是个聪明人,时刻保持着自己的清醒。
李昪说道:“我小时候就在军中长大,看到百姓们因为战争困苦不已,流离失所,就很伤心,现在我做了皇帝,要以民为重,不能随便出兵,祸害百姓。”
这个借口好,大臣们谁也说不出来反对的话,不然的话那就是“祸害百姓”,其实不管这句话是李昪真实的想法,还是一个借口,都能看出来李昪对于战争还是不太感冒。
其实此时对于南唐来说,他还是很占优势的,最起码在江南他是第一大藩镇,手底下常年拥有三十多个州,这样大的势力仅仅次于中原势力。
当时南唐差不多有三个目标,一个是闽国,一个是吴越,一个是楚国。
闽国最小,按理说也最容易,大臣们让李昪出兵,但是李昪不愿意,他说:“闽国高山丘陵,地形复杂,虽然国小,但是最少要半年才能平定,而且拿下了闽国之后,得到的还没有损失的多,不值得。”
这一战还没开始就饿比李昪否决了。
接下来是吴越,南唐的大臣们一直想要打吴越,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吴越是他们的老敌人了,而且钱鏐也死了,吴越要是出点啥状况,大臣们就都开始撺弄着李昪打吴越。
刚好,有一年夏天,吴越的杭州失火了,这一次火大,皇城内部能烧的基本上都少了,此时的吴越王就是钱传瓘,打仗还行,但是很明显他没见过这么大的火,一下子吓傻了,神经有点不正常了。
南唐大臣们听说这个消息,急忙请示李昪,赶紧打吴越把,干掉了吴越,就能称霸江南了,开疆拓土,成就一代伟业啊。
李昪忍住了,没有受到这些大臣们的诱惑,他说道:“吴越王虽然有点傻了,但是吴越的整体实力还在,吴越国和咱们的实力差不了多少,还是小心点吧。”
这一场战斗还是没有开始就再次结束了。
接下来是对楚国的战斗,楚国地形平坦,国内政治乱七八糟,而且势力还小,这样打起来那可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吧。
于是大臣们又去找李昪让李昪打楚国,但是李昪又说了:“楚国国小,咱们是大国,楚国的确是好打,但是打下来之后我落了一个以大欺小的名声,这不好,不好!”
所以楚国这场战斗还没打起来,又夭折了。
经过这几件事,大臣们算是明白了,这个皇帝那是不准备打仗,准备守住老本就行了,不求开疆拓土,所以就有大臣公开成和就骂:“田舍翁安能成大事”,骂的挺狠的,揭了李昪的老底了。
其实在这件事情上,还真的不能说谁对谁错,李昪不愿意对周边的政权动手,虽然有他自己的考虑,但是事实上却是放弃了开疆拓土的机会,放弃了统一的希望。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坚持保境安民的李昪,为南唐百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政策,为南唐百姓争取到了长期的和平安定的生活,这一点上来说他是功德无量的。
从李昪自身来说,李昪的能力很强,但是还不是最强的,他和杨行密比起来差点,和李克用、李存勖。朱温等人比起来更是差了点,所以他能够在江南做个大藩镇那没啥问题,但是真要是逐鹿天下,李昪还真不一定有这个资格和能力。
所以李昪的所作作为完全可以理解成是李昪了解自身之后机智的做出的对自己而言最合适也是最恰当的一种选择,那就是文治,尽力搞个盛世,在乱世搞个地方性的小盛世,这的确是很奇葩。
而我们现在来看,李昪的确是成功了,他最终靠着这个名留青史,要是他一直对外扩张搞侵略,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还会有这样的结局,不知道还会不会还有人说他是一个明君,好皇帝。
李昪除了这两点,他在经济、文化和外交上都有不小的政绩,经济上,江南工商业的发展,南方一带大量的茶叶和生丝,还有丝绸等源源不断运出去,交换中原的金银和北方的皮毛,甚至海上贸易也有点,主要就是和契丹等地进行交易,毕竟陆地上已经被封住了。
在文化上,大兴科举,重视文化事业建设,搞了不少的学校,当时印刷术在江南已经比较发达了,那时候读书再也不用抄了,到时节省了不少的时间。一个地区是真繁荣还是假繁荣,就看一个地区的文化和教育水平,文化和教育水平高了,那就是真繁荣,要是文化和教育落后,就算是人民富裕了,那也是暴发户,也是假繁荣,不可能长久的。
在外交上,李昪交好各国,和中原政权多多少少还是有点联系的,和契丹更是交流很多,周边的国家也乐意和南唐和平共处反正这些小国家也不敢打南唐的主意。
一时间,江南似乎回到了盛唐时期,但是这注定是假象就算是一个地区的生活条件改变了,这也改变不了当时整个中国的混乱状况。
繁华易逝,烟花易冷,李昪七年的执政时光一晃而过,他对于自己取得的成就还是很满意的,所以他希望自己能够永远做大唐的皇帝,永远能够享受这一切,永远就这么一直下去。
谁都知道,人最终不免一死,但是真的事到临头能够看得开的又有几人,李昪英明了一世,老了又相信这些道家术士的忽悠,也开始修仙炼丹,妄想长生不老了。
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长期服用丹药,结果却因为服食丹药过量,中了铅毒,那时候的丹药基本山都是铅和汞这些致命的重金属。历史上因为乱用丹药死的皇帝还真不少。
原本想着服用丹药长生不老,但是谁想到丹药却最终成了催命符,毒死了自己,再加上其他的并发症,英明了一生的李昪就这么死了。
死前他把自己的继承人,自己的长子李景通,也就是后来的李璟,叫道了跟前,对李璟说道:“我给力留了七百万的财物,这些东西足够你用了,以后你要好好守住家业,和周边国家交好,保存社稷江山,我吃丹药原本想长生,但是最终却因此而死,你要引以为戒啊。”
可以说,死前的李昪还是很清醒的,他的这些话应该说都是发自肺腑的。
当天,南唐升元七年(公元94年)二月,一代明主李昪撒手归西,享年五十六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