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事情咱们先放到一边,现在咱们把目光瞄向西边,看看在川蜀之地建立政权的王建。
川蜀之地历来都被称为天险,特别是唐朝诗人李白写了一首《蜀道难》的诗,“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通过这首诗很多人对于四川蜀地都有了一个很直观的感觉,那就是路不好走,但是这个条件对于一些人来说却算得上是得天独厚。因为路不好走,所以这里比较封闭,古代的时候交通工具不发达的时代,地理上的限制那就是天然的界限。
而川蜀之地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他基本上就是自成一块,只要是看好了几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大门,那么谁也进不来,再加上川蜀之地物产富饶,自产自足,历来是藩镇割据的理想场所。
但是事实上呢,在川蜀一带建立的政权,基本上没有几个能够长久的,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三国时期的刘备,占据着川蜀险关,但是最终还是被刘阿斗败掉了江山。
说起了刘阿斗,还有一个事情很奇葩,在四川建立独立政权一共有七个,其中两个一代就灭亡了,还有两个不出名。比较出名有三个,一个是刘备的蜀汉,一个是王建的前蜀,还有一个就是孟知祥的后蜀,但是奇葩的是这三个政权传承都没有过两代,而且都是第一代是当时豪杰,第二代却是浪荡纨绔,这三个政权具有太多的相似之处,真是让人忍不住多想,呵呵。
在五代十国阶段,十国里面,在川蜀这块,就占据了两个名额,那就是前后蜀。
我们先说前蜀,前蜀是王建建立起来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王建这个人。
王建,按照现在的区域划分,他是河南人,公元847年出生。他小时候唯一让别人感觉到惊奇的是因为他的长相,他眉骨高耸,额头宽阔,这一看就是异象啊,都觉得这小伙子将来不一般(我觉得这个还算是靠谱的,比其他的帝王出生的时候,又是香气,又是紫云,或者红光的靠谱多了。)。
但是长得奇特这只能让周围的乡亲们感觉到奇特,但是却没有人觉得这个家伙是个好人,的确王建小时候的确不是个好人,他和朱温有一拼,甚至我觉得他应该比朱温还要厉害一点。
朱温年轻的时候也就是放个猪,赌个博,打个架,稍微大点就去打猎了,但是王建却不是这样,王建在老家也是一个臭名昭著的人物,还有个外号叫做“贼王八”,王八或许就是他的小名,这一点没啥好说的,但是在这个王八面前还加了一个“贼”,这也就有点奇葩了。
咳,其实这样就点出了王建所从事的职业,没错,那就一个贼。
这家伙就是一个无赖,一个流氓混混,在家乡不受人待见,又不想种地,所以长大之后没有找到工作,手艺活啥的也不会,农活他嫌累,所以就只能浪荡街头,干点不见光的生意。
后来为了生活下去,他干起了杀牛的买卖,要是到那时候谁要是敢杀耕牛那可是要掉脑袋的,有时候牛的命比人的都值钱,所以那时候牛肉也是畅销货,物以稀为贵,所以价格也不低。
靠这个基本上能够温饱,但是牛是一种珍稀资源,不能随便杀,也不能大量的杀,王建就算是再大胆,他也不敢公开的杀害耕牛,然后卖肉。所以他还要再干点其他的副业。
想了半天,王建终于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既然不能经常杀牛,那就杀驴吧,马那是不太好杀,毕竟这是国家的战略物资,但是驴子就没有这么多的限制了,而且驴肉好吃,那是出了名的,天上龙肉地上驴肉,这可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不过他又遇见了一个问题,他要杀驴,但是那里有驴呢,最后又想了半天,一拍大腿决定干一票无本的买卖,带着几个兄弟到处去偷驴,偷了就杀,杀了就卖肉,卖了肉那就是他王建的收入啊。
后来他又发现了一个暴利行业,那就是贩卖私盐,经过这些年杀牛偷驴,他身边聚集了几个帮手,也攒了点钱,于是就开始贩卖私盐,这个可比杀牛和偷驴高端多了,而且赚钱还快。
但是他偷驴杀牛让很多人对他很反感,大家都知道这家伙是个贼,所以在背后都骂他“贼王八”。
虽然他后来开始贩卖私盐,但是这一行的利润高,可是风险也大啊,但是为了活下去,王建也只能顶着头皮将继续上。
但是这样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因为一个机会来了。
蔡州刺史秦宗权看天下大乱,于是决定加强实力,就开始招募新兵,王建一看当兵的话能够吃到军饷,而且还能换一身好衣服,换个国家承认的编制身份,这可比自己贩卖私盐啥的要好多了,而且自己还有把子力气,武艺还不错,要是不混军营,那岂不是浪费?
于是王建就把他的想法给他的兄弟们一说,这群兄弟们也想着在乱世闯出来一片新天地,于是都决心跟着王建干。
王建到了蔡州,投靠了秦宗权。因为王建能力比较强,而且身边还有一些老班底,所以晋升速度还是很快的,在几年时间内,就晋升到了中层军官,基本上在蔡州城里也是个人物了。
后来黄巢起义大军越来越厉害,打到了长安,唐僖宗被宦官们劫持到了四川,秦宗权此时还没有被黄巢打败,他还是唐朝的大臣,当即决定派遣部将鹿晏弘带着八千精兵统归监军太监杨复光带领,前去关中讨伐黄巢。
王建就在这八千人当中,后来王建为了方便管理就把这八千人划分为八都,王建成为都头之一,开始崭露头角。
他们这一次行动的目标就是朱温,此时的朱温还在黄巢手底下混饭吃,杨复光带着大军进攻驻守在南阳等地的黄巢军,朱温等人大败。
等到杨复光死了之后,这支军队就到了鹿晏弘手里,鹿晏弘成为最高统帅,他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而且还是一个并不怎么忠心于唐朝的人,当时的皇帝在成都,鹿晏弘就带着迎接皇帝旗号一路烧杀抢掠过去,军队人数达到了数万人,成了一个实力比较大的诸侯。
他曾经逼近兴元(陕西汉中),赶走了兴元节度使牛丛,然后就自称留后,不久唐僖宗就认命鹿晏弘为兴元节度使。
但是鹿晏弘这个人不行,为人残暴、善于猜疑,但是能力也就是那么回事,所以他手下的大将基本上没几个愿意继续跟着鹿晏弘混日子的。
而鹿晏弘也知道这种情况,所以他对于他的那些部将们也是很怀疑,整天看谁都像是要造他的反,所以在他的手底下当兵也需要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有一次鹿晏弘把王建和王建的好朋友韩建叫了过来,鹿晏弘一改前色,对他们都是非常的亲热,这一下子把王建和韩建这两个人弄得有点不知所措。
所以当天晚上,他们两个就以慰问守将将士为名一前一后到了城墙上面讨论这个东西(这到底是有多防备鹿晏弘啊,搞得像是约会偷情一样!呵呵)
韩建见到了王建小声说道:“事出反常必有妖,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王建闻言,点了点头:“我估计鹿晏弘是要对付我们了。”
“咋办?”
“去四川,找皇帝!”
王建的提议得到了通过,不久王建和韩建还有另外三个人带着三千多人马出了兴元城前往四川成都投奔唐僖宗。
此时的唐僖宗正在伤心自己兵少呢,这一下子就来了三千多,很高兴,于是就把他们分成五都,这五个人又做上了都头,但是这个都头却是皇帝身边禁卫军的都头,可比之前贵重多了。
到了皇帝身边,这五个人就被称为随驾五都,成为了唐僖宗的护卫部队之一,而王建等人还积极劝说唐僖宗讨伐鹿晏弘,不久王建等人和唐僖宗身边的神策军一起进攻鹿晏弘,鹿晏弘不敢抵抗,撤出了兴元,奔赴中原,攻占了许州一带,不久就被秦宗权打败,被杀。
再说说王建,王建此时在成都混的还是很不错的,因为他现在抱到了一个大腿,那就是当朝第一大宦官田令孜的大腿。
田令孜看王建他们五个都是很不错的年轻人,于是田令孜就给他们说:“你们都是有前途、有潜力的人,我很看好你们,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做我的干儿子啊。”
这件事,说实话王建等人在心里不一定看得起田令孜这个没把的宦官,但是那时候有奶就是娘,脸面和道德底线啥的都没了。所以一个个表面上都是装的惊喜万分,都去抱田令孜的大腿,干爹、阿爸那是喊成了一片。田令孜也是笑得很开心,他一直都是用收干儿子这一招收买人心的。
不久,黄巢被赶走了,唐僖宗再次回到了长安,王建和田令孜都一起跟着回到了长安。但是长安已经被黄巢一把火烧了个干净,矗立在长安城年的大明宫化为了灰烬,无奈之下唐僖宗只能暂居在太极宫。
但是不久,田令孜又闲不住了,他和王重荣争夺起了河中的盐利,田令孜找的帮手的是朱玫和李昌符,而王重荣找的帮手则是李克用。
最终的结果李昌符和朱玫不是李克用的对手,而田令孜一看情况不对,已经超出了他的控制范围,于是再次带着唐僖宗到了成都避难。
但是这一次却不怎么顺利。因为朱玫和李昌符不想让唐僖宗到成都去,于是就开始了追赶。
李昌符更是狠,他直接一把火把进入蜀中的栈道烧掉了,但是烧的却不是很彻底,但是原本就狭窄难以通行的栈道,此时更加的惊险。
王建一直在唐僖宗的身边,保护着唐僖宗,一路上有惊无险的度过了烧着火、冒着烟的栈道,遇到中间已经烧坏的,王建就背着唐僖宗,在这里面大部分时间都是王建在背着唐僖宗,这让唐僖宗十分的感动,而唐僖宗那里受过这苦,一路上哭哭啼啼,他的那一身龙袍变得脏兮兮的。
到了晚上,唐僖宗哭了一天了,累了,但是这啥都没有让皇帝大人怎么睡啊,于是王建有主动贡献出了自己的大腿,让唐僖宗枕在自己的大腿上面睡觉。
唐僖宗一开始也没发现这是啥,觉得舒服就沉沉睡去,第二天醒来的时候,这才发现自己枕的竟然是王建的大腿,而王建则是强撑着一夜没有睡觉,这让唐僖宗十分感动,当时就感动哭了,两眼泪汪汪的,面对王建的无私奉献和一路上的英勇护主,他十分感动,于是就把自己身上的黄袍脱了下来对王健说道:“你是个忠臣啊,我这件衣服就赐给你了。”
在古代皇帝赐给贴身的衣服,这是非常高的礼遇,毕竟皇帝那可是九五之尊,天底下的第一人,而古来能够得到皇帝赏赐自己穿过衣服的人寥寥无几,这都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但是王建能够得到这种礼遇,虽然说此时的唐僖宗已经没有多少皇家体面了,但是这却不能改变他是皇帝的事实,虽然说这件衣服已经满是鼻涕和眼泪,但是毕竟是皇帝穿过的衣服,所以王建得到的赏赐,羡煞了很多人,而王建的名声也渐渐的响亮了起来。
此时的王建已经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目前已经成了皇家禁军的一个领导,而且还遥领一个州刺史,虽然没有前去上任,但是级别却是上来了,以后再继续封赏,那绝对不能低于这个标准,谁能想到曾经一个贩私盐的,偷驴杀牛的流氓竟然能够成为皇帝的近卫,而且在级别上还达到了州刺史。
乱世出英雄,王建也是一个英雄。
大军到了成都,过了几天的好日子,田令孜对他们也很不错,这一段时间还算是比较平静的日子,王建和唐僖宗等人都过了一段相对比较稳定的生活。
但是这个稳定和平不包括田令孜,在成都的田令孜每次听到关中传来的消息,都要担心好半天,因为他知道这一次唐僖宗之所以再次逃亡蜀中,一个原因就是他田令孜主动挑衅王重荣,结果引来了李克用。
所以朝中大臣对于田令孜都是很反感的,都对他进行声讨,要求皇帝废掉田令孜,甚至还有人要杀掉田令孜,这些消息让田令孜有点慌张。
等到关中平定了之后,唐僖宗再次回到了长安,但是这一次走到了兴元的时候,田令孜不敢往前走了,因为朝中再次掀起了要诛杀田令孜的号召,要求干掉田令孜,田令孜心里有点害怕,而且的确是他导致唐僖宗逃亡蜀中,他心里稍微也有点内疚,于是就向唐僖宗请求留在蜀中,请杨复恭代替他的位置。
田令孜之所以愿意留在蜀中,是因为他在这里有人。
此时西川的节度使陈敬瑄就是田令孜的干儿子,这个陈敬瑄小时候家里十分贫困,但是有一门手艺,会做糕饼,算是一个饼师,他的哥哥被一个姓田的太监收养,这就是田令孜。而他的一切基本上都是田令孜为他争取到的,所以陈敬瑄对待田令孜十分恭敬,他对待田令孜言听计从。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田令孜好几次逃难都是到蜀中,而这一次他知道自己要是到了长安肯定会被那些大臣们骂死,所以他干脆不回去了,直接在他亲弟弟陈敬瑄那里搞个夕阳红,安度晚年那就行了。
田令孜的请求被迅速地批准了下来,唐僖宗其实也很不满田令孜,但是田令孜掌握着他的小命,禁军啥的都在田令孜的掌控之中,他不敢不听田令孜的,现在田令孜主要要求离开,唐僖宗求之不得,他甚至觉得自己终于脱离了田令孜的掌控了了,甚至还有一丝的窃喜。
田令孜既然走了,那么田令孜的心腹自然也不能继续留在禁军中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杨复恭可不相信这几个家伙会好好的听自己的话,于是新任的大太监杨复恭就调令田令孜的干儿子王建到壁州做个刺史,其他的人也各有分配。
壁州是个小州,下面不过两个县,而且地形复杂,处于山区,而且这里还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想要在这里当地方官,那是很不容易的。
但是不管咋说,也不管这个州到底是好还是不好,王建总归是有了自己的一个地盘,他从一个杀牛偷驴贩私盐的流氓混混,混到了一个州刺史,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
全国也不过是二百多个州,但是却有数千万人,但是他王建却经过奋斗从数千万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个州的州刺史,这上面就是他的大致过程,乱世出英雄,而英雄的出现,英雄的崛起就是需要乱世来提供舞台。
毫无疑问,王建是个英雄,而唐末乱世正是他施展自己才能的广阔舞台。(未完待续)
川蜀之地历来都被称为天险,特别是唐朝诗人李白写了一首《蜀道难》的诗,“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通过这首诗很多人对于四川蜀地都有了一个很直观的感觉,那就是路不好走,但是这个条件对于一些人来说却算得上是得天独厚。因为路不好走,所以这里比较封闭,古代的时候交通工具不发达的时代,地理上的限制那就是天然的界限。
而川蜀之地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他基本上就是自成一块,只要是看好了几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大门,那么谁也进不来,再加上川蜀之地物产富饶,自产自足,历来是藩镇割据的理想场所。
但是事实上呢,在川蜀一带建立的政权,基本上没有几个能够长久的,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三国时期的刘备,占据着川蜀险关,但是最终还是被刘阿斗败掉了江山。
说起了刘阿斗,还有一个事情很奇葩,在四川建立独立政权一共有七个,其中两个一代就灭亡了,还有两个不出名。比较出名有三个,一个是刘备的蜀汉,一个是王建的前蜀,还有一个就是孟知祥的后蜀,但是奇葩的是这三个政权传承都没有过两代,而且都是第一代是当时豪杰,第二代却是浪荡纨绔,这三个政权具有太多的相似之处,真是让人忍不住多想,呵呵。
在五代十国阶段,十国里面,在川蜀这块,就占据了两个名额,那就是前后蜀。
我们先说前蜀,前蜀是王建建立起来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王建这个人。
王建,按照现在的区域划分,他是河南人,公元847年出生。他小时候唯一让别人感觉到惊奇的是因为他的长相,他眉骨高耸,额头宽阔,这一看就是异象啊,都觉得这小伙子将来不一般(我觉得这个还算是靠谱的,比其他的帝王出生的时候,又是香气,又是紫云,或者红光的靠谱多了。)。
但是长得奇特这只能让周围的乡亲们感觉到奇特,但是却没有人觉得这个家伙是个好人,的确王建小时候的确不是个好人,他和朱温有一拼,甚至我觉得他应该比朱温还要厉害一点。
朱温年轻的时候也就是放个猪,赌个博,打个架,稍微大点就去打猎了,但是王建却不是这样,王建在老家也是一个臭名昭著的人物,还有个外号叫做“贼王八”,王八或许就是他的小名,这一点没啥好说的,但是在这个王八面前还加了一个“贼”,这也就有点奇葩了。
咳,其实这样就点出了王建所从事的职业,没错,那就一个贼。
这家伙就是一个无赖,一个流氓混混,在家乡不受人待见,又不想种地,所以长大之后没有找到工作,手艺活啥的也不会,农活他嫌累,所以就只能浪荡街头,干点不见光的生意。
后来为了生活下去,他干起了杀牛的买卖,要是到那时候谁要是敢杀耕牛那可是要掉脑袋的,有时候牛的命比人的都值钱,所以那时候牛肉也是畅销货,物以稀为贵,所以价格也不低。
靠这个基本上能够温饱,但是牛是一种珍稀资源,不能随便杀,也不能大量的杀,王建就算是再大胆,他也不敢公开的杀害耕牛,然后卖肉。所以他还要再干点其他的副业。
想了半天,王建终于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既然不能经常杀牛,那就杀驴吧,马那是不太好杀,毕竟这是国家的战略物资,但是驴子就没有这么多的限制了,而且驴肉好吃,那是出了名的,天上龙肉地上驴肉,这可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不过他又遇见了一个问题,他要杀驴,但是那里有驴呢,最后又想了半天,一拍大腿决定干一票无本的买卖,带着几个兄弟到处去偷驴,偷了就杀,杀了就卖肉,卖了肉那就是他王建的收入啊。
后来他又发现了一个暴利行业,那就是贩卖私盐,经过这些年杀牛偷驴,他身边聚集了几个帮手,也攒了点钱,于是就开始贩卖私盐,这个可比杀牛和偷驴高端多了,而且赚钱还快。
但是他偷驴杀牛让很多人对他很反感,大家都知道这家伙是个贼,所以在背后都骂他“贼王八”。
虽然他后来开始贩卖私盐,但是这一行的利润高,可是风险也大啊,但是为了活下去,王建也只能顶着头皮将继续上。
但是这样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因为一个机会来了。
蔡州刺史秦宗权看天下大乱,于是决定加强实力,就开始招募新兵,王建一看当兵的话能够吃到军饷,而且还能换一身好衣服,换个国家承认的编制身份,这可比自己贩卖私盐啥的要好多了,而且自己还有把子力气,武艺还不错,要是不混军营,那岂不是浪费?
于是王建就把他的想法给他的兄弟们一说,这群兄弟们也想着在乱世闯出来一片新天地,于是都决心跟着王建干。
王建到了蔡州,投靠了秦宗权。因为王建能力比较强,而且身边还有一些老班底,所以晋升速度还是很快的,在几年时间内,就晋升到了中层军官,基本上在蔡州城里也是个人物了。
后来黄巢起义大军越来越厉害,打到了长安,唐僖宗被宦官们劫持到了四川,秦宗权此时还没有被黄巢打败,他还是唐朝的大臣,当即决定派遣部将鹿晏弘带着八千精兵统归监军太监杨复光带领,前去关中讨伐黄巢。
王建就在这八千人当中,后来王建为了方便管理就把这八千人划分为八都,王建成为都头之一,开始崭露头角。
他们这一次行动的目标就是朱温,此时的朱温还在黄巢手底下混饭吃,杨复光带着大军进攻驻守在南阳等地的黄巢军,朱温等人大败。
等到杨复光死了之后,这支军队就到了鹿晏弘手里,鹿晏弘成为最高统帅,他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而且还是一个并不怎么忠心于唐朝的人,当时的皇帝在成都,鹿晏弘就带着迎接皇帝旗号一路烧杀抢掠过去,军队人数达到了数万人,成了一个实力比较大的诸侯。
他曾经逼近兴元(陕西汉中),赶走了兴元节度使牛丛,然后就自称留后,不久唐僖宗就认命鹿晏弘为兴元节度使。
但是鹿晏弘这个人不行,为人残暴、善于猜疑,但是能力也就是那么回事,所以他手下的大将基本上没几个愿意继续跟着鹿晏弘混日子的。
而鹿晏弘也知道这种情况,所以他对于他的那些部将们也是很怀疑,整天看谁都像是要造他的反,所以在他的手底下当兵也需要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有一次鹿晏弘把王建和王建的好朋友韩建叫了过来,鹿晏弘一改前色,对他们都是非常的亲热,这一下子把王建和韩建这两个人弄得有点不知所措。
所以当天晚上,他们两个就以慰问守将将士为名一前一后到了城墙上面讨论这个东西(这到底是有多防备鹿晏弘啊,搞得像是约会偷情一样!呵呵)
韩建见到了王建小声说道:“事出反常必有妖,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王建闻言,点了点头:“我估计鹿晏弘是要对付我们了。”
“咋办?”
“去四川,找皇帝!”
王建的提议得到了通过,不久王建和韩建还有另外三个人带着三千多人马出了兴元城前往四川成都投奔唐僖宗。
此时的唐僖宗正在伤心自己兵少呢,这一下子就来了三千多,很高兴,于是就把他们分成五都,这五个人又做上了都头,但是这个都头却是皇帝身边禁卫军的都头,可比之前贵重多了。
到了皇帝身边,这五个人就被称为随驾五都,成为了唐僖宗的护卫部队之一,而王建等人还积极劝说唐僖宗讨伐鹿晏弘,不久王建等人和唐僖宗身边的神策军一起进攻鹿晏弘,鹿晏弘不敢抵抗,撤出了兴元,奔赴中原,攻占了许州一带,不久就被秦宗权打败,被杀。
再说说王建,王建此时在成都混的还是很不错的,因为他现在抱到了一个大腿,那就是当朝第一大宦官田令孜的大腿。
田令孜看王建他们五个都是很不错的年轻人,于是田令孜就给他们说:“你们都是有前途、有潜力的人,我很看好你们,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做我的干儿子啊。”
这件事,说实话王建等人在心里不一定看得起田令孜这个没把的宦官,但是那时候有奶就是娘,脸面和道德底线啥的都没了。所以一个个表面上都是装的惊喜万分,都去抱田令孜的大腿,干爹、阿爸那是喊成了一片。田令孜也是笑得很开心,他一直都是用收干儿子这一招收买人心的。
不久,黄巢被赶走了,唐僖宗再次回到了长安,王建和田令孜都一起跟着回到了长安。但是长安已经被黄巢一把火烧了个干净,矗立在长安城年的大明宫化为了灰烬,无奈之下唐僖宗只能暂居在太极宫。
但是不久,田令孜又闲不住了,他和王重荣争夺起了河中的盐利,田令孜找的帮手的是朱玫和李昌符,而王重荣找的帮手则是李克用。
最终的结果李昌符和朱玫不是李克用的对手,而田令孜一看情况不对,已经超出了他的控制范围,于是再次带着唐僖宗到了成都避难。
但是这一次却不怎么顺利。因为朱玫和李昌符不想让唐僖宗到成都去,于是就开始了追赶。
李昌符更是狠,他直接一把火把进入蜀中的栈道烧掉了,但是烧的却不是很彻底,但是原本就狭窄难以通行的栈道,此时更加的惊险。
王建一直在唐僖宗的身边,保护着唐僖宗,一路上有惊无险的度过了烧着火、冒着烟的栈道,遇到中间已经烧坏的,王建就背着唐僖宗,在这里面大部分时间都是王建在背着唐僖宗,这让唐僖宗十分的感动,而唐僖宗那里受过这苦,一路上哭哭啼啼,他的那一身龙袍变得脏兮兮的。
到了晚上,唐僖宗哭了一天了,累了,但是这啥都没有让皇帝大人怎么睡啊,于是王建有主动贡献出了自己的大腿,让唐僖宗枕在自己的大腿上面睡觉。
唐僖宗一开始也没发现这是啥,觉得舒服就沉沉睡去,第二天醒来的时候,这才发现自己枕的竟然是王建的大腿,而王建则是强撑着一夜没有睡觉,这让唐僖宗十分感动,当时就感动哭了,两眼泪汪汪的,面对王建的无私奉献和一路上的英勇护主,他十分感动,于是就把自己身上的黄袍脱了下来对王健说道:“你是个忠臣啊,我这件衣服就赐给你了。”
在古代皇帝赐给贴身的衣服,这是非常高的礼遇,毕竟皇帝那可是九五之尊,天底下的第一人,而古来能够得到皇帝赏赐自己穿过衣服的人寥寥无几,这都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但是王建能够得到这种礼遇,虽然说此时的唐僖宗已经没有多少皇家体面了,但是这却不能改变他是皇帝的事实,虽然说这件衣服已经满是鼻涕和眼泪,但是毕竟是皇帝穿过的衣服,所以王建得到的赏赐,羡煞了很多人,而王建的名声也渐渐的响亮了起来。
此时的王建已经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目前已经成了皇家禁军的一个领导,而且还遥领一个州刺史,虽然没有前去上任,但是级别却是上来了,以后再继续封赏,那绝对不能低于这个标准,谁能想到曾经一个贩私盐的,偷驴杀牛的流氓竟然能够成为皇帝的近卫,而且在级别上还达到了州刺史。
乱世出英雄,王建也是一个英雄。
大军到了成都,过了几天的好日子,田令孜对他们也很不错,这一段时间还算是比较平静的日子,王建和唐僖宗等人都过了一段相对比较稳定的生活。
但是这个稳定和平不包括田令孜,在成都的田令孜每次听到关中传来的消息,都要担心好半天,因为他知道这一次唐僖宗之所以再次逃亡蜀中,一个原因就是他田令孜主动挑衅王重荣,结果引来了李克用。
所以朝中大臣对于田令孜都是很反感的,都对他进行声讨,要求皇帝废掉田令孜,甚至还有人要杀掉田令孜,这些消息让田令孜有点慌张。
等到关中平定了之后,唐僖宗再次回到了长安,但是这一次走到了兴元的时候,田令孜不敢往前走了,因为朝中再次掀起了要诛杀田令孜的号召,要求干掉田令孜,田令孜心里有点害怕,而且的确是他导致唐僖宗逃亡蜀中,他心里稍微也有点内疚,于是就向唐僖宗请求留在蜀中,请杨复恭代替他的位置。
田令孜之所以愿意留在蜀中,是因为他在这里有人。
此时西川的节度使陈敬瑄就是田令孜的干儿子,这个陈敬瑄小时候家里十分贫困,但是有一门手艺,会做糕饼,算是一个饼师,他的哥哥被一个姓田的太监收养,这就是田令孜。而他的一切基本上都是田令孜为他争取到的,所以陈敬瑄对待田令孜十分恭敬,他对待田令孜言听计从。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田令孜好几次逃难都是到蜀中,而这一次他知道自己要是到了长安肯定会被那些大臣们骂死,所以他干脆不回去了,直接在他亲弟弟陈敬瑄那里搞个夕阳红,安度晚年那就行了。
田令孜的请求被迅速地批准了下来,唐僖宗其实也很不满田令孜,但是田令孜掌握着他的小命,禁军啥的都在田令孜的掌控之中,他不敢不听田令孜的,现在田令孜主要要求离开,唐僖宗求之不得,他甚至觉得自己终于脱离了田令孜的掌控了了,甚至还有一丝的窃喜。
田令孜既然走了,那么田令孜的心腹自然也不能继续留在禁军中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杨复恭可不相信这几个家伙会好好的听自己的话,于是新任的大太监杨复恭就调令田令孜的干儿子王建到壁州做个刺史,其他的人也各有分配。
壁州是个小州,下面不过两个县,而且地形复杂,处于山区,而且这里还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想要在这里当地方官,那是很不容易的。
但是不管咋说,也不管这个州到底是好还是不好,王建总归是有了自己的一个地盘,他从一个杀牛偷驴贩私盐的流氓混混,混到了一个州刺史,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
全国也不过是二百多个州,但是却有数千万人,但是他王建却经过奋斗从数千万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个州的州刺史,这上面就是他的大致过程,乱世出英雄,而英雄的出现,英雄的崛起就是需要乱世来提供舞台。
毫无疑问,王建是个英雄,而唐末乱世正是他施展自己才能的广阔舞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