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初到武山县
第40章 初到武山县
“倒也没有。”叶湘湘嘴硬。
孟天朗竟把馒头拿了回去,“好吧,那我馋了,我得吃两个。”
说完,他真的坐在旁边开始吃馒头了,叶湘湘闻着那个香味,口水忍不住地分泌。
真是怪了,前世最不喜欢吃馒头,如今闻到这个香味竟然会受不了,哎。
孟天朗吃完了一个馒头,偏过头看她一眼,“真不吃啊?不吃我可吃了。”
他作势要咬,叶湘湘一咬牙,伸手从他手里抢了过去,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热馒头,前世从来不看的食物,如今成了绝世美味。
太好吃了。
叶湘湘简直要感动落泪,入口便是小麦香,仔细嚼一嚼,甜味就出来了,越吃越好吃。
吃完了一个馒头,只觉得十分满足。
孟天朗笑话她她也不理,看着前面说道,“谢谢你给大家买馒头,大家好久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了。”
叶湘湘微微一笑,“我从来没想过,有朝一日,吃馒头也能成为这么幸福的一件事。”
“我也没想过。”孟天朗看着远方,眼神变得复杂起来。
下午继续赶路,晚上野外露宿,一路上都在问路,总算是顺利到达了武山县。
叶鸿昌找了个地方让大家暂时歇脚,他带着叶湘湘和叶立文一同前去县衙,先见了知县再说。
叶立文忍不住说,“湘湘是真厉害,我这个当哥哥的都不如你,这一次要不是因为有你给二叔帮忙,我们很难顺利来到大炎。”
“大哥快别这么说,你是我们叶家的读书人,见知县这样的事就少不了你,等顺利安家,你还得好好读书,家里还是要有人考科举才行。”叶湘湘安慰他。
叶家日子过得不错,王氏对儿孙们也是十分疼爱,只要是正途,那就想干什么干什么。
叶立文是叶鸿福和李氏的儿子,也是叶家长孙,今年已经十六岁了,他从小就知道自己应该读书,将来光宗耀祖,读书也十分刻苦。
叶立轩就不一样了,兴趣是抓鱼抓鸟,爱玩闹。
踏上逃荒之路后,叶立文就一直闷闷不乐的,叶湘湘明白,他应该是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也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继续读书。
听了她的话,叶立文心里好受了一些,微微一笑,“嗯,只要有机会,我肯定会好好读的。”
说话间,几人来到了县衙门口。
叶鸿昌上去说道,“敢问我们如何才能见到知县大人?”
门口的衙役看了他一眼,“你击鼓鸣冤,升堂时自然就能见到了。”
叶鸿昌忙说,“我们不是要报官,而是有事情找知县大人,还请传个话。”
衙役不想搭理,叶立文道,“敢问主簿可在?我们的确是有要事,还请帮我们带个话,若是主簿不理会,再赶我们走也不迟啊。”
见他举手投足倒不像什么街头混混,怕真的是知县大人认识的人,衙役说道,“等着。”
很快县衙主簿便出来了,见他们几人衣衫破烂,面露不喜,“你们是哪里来的,找我何事?”
叶立文便将信递过去,将那封面的落款朝向他,“安将军命我们将这封信交给知县大人,还请您行个方便,代为通传。”
主簿本来不愿搭理,听闻安将军名号,赶紧将信接了过来,又将几人打量一番。
“你们先随我来。”
几人松了口气,跟着他进了县衙,被安排到一处厅中等候。
主簿赶忙去找知县了,“大人,外面有人求见,还递了封信。”
武山县知县姓郑,四十来岁的年纪,平素有事是能推就推,一门心思养养鸟,为官之道便是不得罪上面的人,保自己一生平安。
他正站在架子前逗弄鹦鹉,闻言有些不耐烦,“本官就那么闲,什么人也能见?推了,不见。”
说话间,主簿已经将信递过来了。
“大人啊,怕是不能不见,您快看看,这可是安将军写的信,咱们得罪不起啊。”
闻言,郑县令赶紧放下手中的鸟食罐,接过信便问道,“可是晋王妃的胞弟安飞遥?”
“哎哟,除了他,还能有哪个安将军啊?您快看看信上写了什么,别是怪咱们当日招待不周啊。”
郑县令拆开信件,看了之后才说道,“还好,不是那件事,不过是一帮难民,安将军让我帮忙安顿,只怕这些人跟安将军有些关系。”
他问道,“那些人呢?”
“正在偏厅等候,大人现在就去见见?”
郑县令点点头,“好,现在就去,这晋王妃十分受宠,她弟弟也开始独自领兵了,实在是吃罪不起,不过是小事一桩,办了总不会得罪人。”
“是这么个道理。”
叶鸿昌带着两个孩子在厅中等了许久,也没人过来,他心里也开始打鼓。
现在信也交出去了,万一见不到知县,那主簿也不把信还回来,之后又该如何应对?
以前他出门不过是做些小买卖,还从来没跟官府的人打过交道,也摸不准这些人是什么样的脾性。
正有些坐不住了,门口进来两人,其中一人正是刚刚那主簿。
主簿说道,“这就是知县大人了。”
叶鸿昌赶忙起身见礼,“草民叶鸿昌见过知县大人。”
叶立文和叶湘湘也跟着行礼。
郑县令十分客气,笑呵呵地说道,“不必多礼,起来吧,坐下说话。”
叶鸿昌刚刚心里没底,现在见知县态度挺好,心中不得的松了口气。
坐下之后,郑县令笑着问,“你们是从何处来啊?”
他只好实话实说,“我们从西梁而来,只因西梁战乱,无法为生,所以逃荒来到大炎。”
郑县令叹气,“哎,此事本官也知道,发生战乱,吃苦的便是百姓,可苦了你们了,只是怎么就见到你们三人,信上说有五十一人啊。”
叶鸿昌忙说道,“怕扰了大人清静,所以其他人在县城外等候,只等我们前来将事情办妥。”
郑县令一拍大腿,“那怎么行呢?赶路这么久,只怕是十分辛苦,到了这地界哪能再受委屈?来人啊,快去把人都接回来,命厨房烧火做饭,好生款待。”
(本章完)
“倒也没有。”叶湘湘嘴硬。
孟天朗竟把馒头拿了回去,“好吧,那我馋了,我得吃两个。”
说完,他真的坐在旁边开始吃馒头了,叶湘湘闻着那个香味,口水忍不住地分泌。
真是怪了,前世最不喜欢吃馒头,如今闻到这个香味竟然会受不了,哎。
孟天朗吃完了一个馒头,偏过头看她一眼,“真不吃啊?不吃我可吃了。”
他作势要咬,叶湘湘一咬牙,伸手从他手里抢了过去,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热馒头,前世从来不看的食物,如今成了绝世美味。
太好吃了。
叶湘湘简直要感动落泪,入口便是小麦香,仔细嚼一嚼,甜味就出来了,越吃越好吃。
吃完了一个馒头,只觉得十分满足。
孟天朗笑话她她也不理,看着前面说道,“谢谢你给大家买馒头,大家好久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了。”
叶湘湘微微一笑,“我从来没想过,有朝一日,吃馒头也能成为这么幸福的一件事。”
“我也没想过。”孟天朗看着远方,眼神变得复杂起来。
下午继续赶路,晚上野外露宿,一路上都在问路,总算是顺利到达了武山县。
叶鸿昌找了个地方让大家暂时歇脚,他带着叶湘湘和叶立文一同前去县衙,先见了知县再说。
叶立文忍不住说,“湘湘是真厉害,我这个当哥哥的都不如你,这一次要不是因为有你给二叔帮忙,我们很难顺利来到大炎。”
“大哥快别这么说,你是我们叶家的读书人,见知县这样的事就少不了你,等顺利安家,你还得好好读书,家里还是要有人考科举才行。”叶湘湘安慰他。
叶家日子过得不错,王氏对儿孙们也是十分疼爱,只要是正途,那就想干什么干什么。
叶立文是叶鸿福和李氏的儿子,也是叶家长孙,今年已经十六岁了,他从小就知道自己应该读书,将来光宗耀祖,读书也十分刻苦。
叶立轩就不一样了,兴趣是抓鱼抓鸟,爱玩闹。
踏上逃荒之路后,叶立文就一直闷闷不乐的,叶湘湘明白,他应该是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也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继续读书。
听了她的话,叶立文心里好受了一些,微微一笑,“嗯,只要有机会,我肯定会好好读的。”
说话间,几人来到了县衙门口。
叶鸿昌上去说道,“敢问我们如何才能见到知县大人?”
门口的衙役看了他一眼,“你击鼓鸣冤,升堂时自然就能见到了。”
叶鸿昌忙说,“我们不是要报官,而是有事情找知县大人,还请传个话。”
衙役不想搭理,叶立文道,“敢问主簿可在?我们的确是有要事,还请帮我们带个话,若是主簿不理会,再赶我们走也不迟啊。”
见他举手投足倒不像什么街头混混,怕真的是知县大人认识的人,衙役说道,“等着。”
很快县衙主簿便出来了,见他们几人衣衫破烂,面露不喜,“你们是哪里来的,找我何事?”
叶立文便将信递过去,将那封面的落款朝向他,“安将军命我们将这封信交给知县大人,还请您行个方便,代为通传。”
主簿本来不愿搭理,听闻安将军名号,赶紧将信接了过来,又将几人打量一番。
“你们先随我来。”
几人松了口气,跟着他进了县衙,被安排到一处厅中等候。
主簿赶忙去找知县了,“大人,外面有人求见,还递了封信。”
武山县知县姓郑,四十来岁的年纪,平素有事是能推就推,一门心思养养鸟,为官之道便是不得罪上面的人,保自己一生平安。
他正站在架子前逗弄鹦鹉,闻言有些不耐烦,“本官就那么闲,什么人也能见?推了,不见。”
说话间,主簿已经将信递过来了。
“大人啊,怕是不能不见,您快看看,这可是安将军写的信,咱们得罪不起啊。”
闻言,郑县令赶紧放下手中的鸟食罐,接过信便问道,“可是晋王妃的胞弟安飞遥?”
“哎哟,除了他,还能有哪个安将军啊?您快看看信上写了什么,别是怪咱们当日招待不周啊。”
郑县令拆开信件,看了之后才说道,“还好,不是那件事,不过是一帮难民,安将军让我帮忙安顿,只怕这些人跟安将军有些关系。”
他问道,“那些人呢?”
“正在偏厅等候,大人现在就去见见?”
郑县令点点头,“好,现在就去,这晋王妃十分受宠,她弟弟也开始独自领兵了,实在是吃罪不起,不过是小事一桩,办了总不会得罪人。”
“是这么个道理。”
叶鸿昌带着两个孩子在厅中等了许久,也没人过来,他心里也开始打鼓。
现在信也交出去了,万一见不到知县,那主簿也不把信还回来,之后又该如何应对?
以前他出门不过是做些小买卖,还从来没跟官府的人打过交道,也摸不准这些人是什么样的脾性。
正有些坐不住了,门口进来两人,其中一人正是刚刚那主簿。
主簿说道,“这就是知县大人了。”
叶鸿昌赶忙起身见礼,“草民叶鸿昌见过知县大人。”
叶立文和叶湘湘也跟着行礼。
郑县令十分客气,笑呵呵地说道,“不必多礼,起来吧,坐下说话。”
叶鸿昌刚刚心里没底,现在见知县态度挺好,心中不得的松了口气。
坐下之后,郑县令笑着问,“你们是从何处来啊?”
他只好实话实说,“我们从西梁而来,只因西梁战乱,无法为生,所以逃荒来到大炎。”
郑县令叹气,“哎,此事本官也知道,发生战乱,吃苦的便是百姓,可苦了你们了,只是怎么就见到你们三人,信上说有五十一人啊。”
叶鸿昌忙说道,“怕扰了大人清静,所以其他人在县城外等候,只等我们前来将事情办妥。”
郑县令一拍大腿,“那怎么行呢?赶路这么久,只怕是十分辛苦,到了这地界哪能再受委屈?来人啊,快去把人都接回来,命厨房烧火做饭,好生款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