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干得漂亮!(求首订)
第100章 干得漂亮!(求首订)
ps:求大家首订支持,谢谢大家,首订对于一个作者来说真的很重要,先送上四章,晚上还有两章,狗作者存稿之前改来改去用完了,熬了一晚上,写了接近十个小时,求支持。
“不用这么急的。”
徐川道了一句,顺手打开了电脑,打开了数学模型检查起来。
模型页面做的并不是那么美观,中规中矩的,不过他之前要求的功能都做进去了。
初步检查了一遍模型,确认基本功能齐全后,徐川从实验数据中摘取了一组事先已经计算好了的数据,输入模型后点击了输出按钮。
随着数学模型的运算,笔记本的散热风扇也自动加快了旋转速度,原本还算安静的笔记本这会‘嗡嗡’的响了起来。
对于一台笔记本电脑来说,哪怕它的价格高达小万,哪怕它使用的是最新的酷睿i5cpu核心,要运载一个有些复杂的数学模型也没那么容易。
不过徐川并没有理会笔记本正在高负荷运载,只是盯着显示屏看着,等待数据完成计算。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五分多钟过后,正当徐川以为笔记本带不起模型运转或者数学模型出问题了的时候,显示屏上的画面一跳,计算结果出来了。
屏气,凝神,徐川看向屏幕上计算出来的数字,又看了一眼平板上之前之前计算出来的数据。
正确!
第一组实验数据完全正确!
模型初步判断没有问题,能正常运转,也能正确的计算出数值答案。
确定了第一次计算没有问题后,徐川紧接着输入了第二组不同实验方法的不同数据,再次点击了输出按钮。
只要第二组数据也能顺利完成计算,那么这个数学模型就可以拿到材料实验室那边去交给陈正平了。
两组实验数据虽然不能保证所有的功能和计算全都正常,但已经值得为其去申请一台小型超算或者服务器对其进行全方位的验证了。
只要验证能通过,就能够通过数据模型来全面的优化二硒化钨纳米片的制造过程。
虽然它并不一定能解决最后平铺过程中的因范德华力而导致坍缩和卷叠效应,但它能帮助陈正平优化大量的实验过程,进而节省大量的时间。
只要没问题,可以说光这一个数学模型,以徐川的经验来判断,最少都能帮助他导师陈正平的团队节省接近半年的时间。
材料实验向来都是如此,一种材料研发一般都是不断的试错然后记录实验数据再进行新的实验优化。
进而不断的累积数据和积累经验。
像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辅助优化这种,大部分的实验室都想,但是很多都做不到。
别看他和学姐两个人配合四天的时间就搞定了建模工作,可这个基础是建立在他庞大的数学能力上的。
没有他整理数据,简化核心数学公式和处理实验数据对应的数学符号关系这些,建模,哪有那么容易。
换做是个南大的普通数学教授来,没个十天半个月估计连数据都整理不出来,更别提最重要的核心数学公式简化了。
桌面上,电脑显示屏右下角的时间一点一点的跳动着,依旧等待了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画面跳转开来。
徐川看了眼计算出来的数据,又看了下平板上的答案,向学姐投去了一个“干得漂亮”的眼神。
学姐看向徐川,读懂了他眼神中的意思,开心的嘴角勾起了一个小小的幅度,第一次露出了个笑容。
两次验证完成,数据都没有问题,徐川带着数学模型找到了导师陈正平。
“这么快就做好了?”
接过u盘,陈正平有些惊讶的问道。
他之前给了徐川十天的时间,但已经做好了如果有进度,确定数学模型能做出来能完成的话,他是能等上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的。
因为大型实验用的数学建模和大学生建模比赛的上面的那些建模问题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后者的问题一般都比较简单,顶多需求一个动态模型且考虑两到三个因素就差不多了。
而前者每一次实验变化的数据都极其广泛且变化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影响条件极多。
就像他这次的二硒化钨纳米片研发,温度、湿度、气压、电流强度、原料浓度、时间、还原剂浓度等等都是变量。
要将这些统合进去做成一个模型,复杂度和难度比大学生建模比赛要高到不知道哪里去。
五天的时间,徐川就能将数学模型做出来,这不得不让他怀疑。
“嗯,怕耽搁您这边的进度,学姐那边熬了几个晚上加急做出来的,模型我们已经初步验证过两次,不同的实验数据计算出来的结果都正确。”
“不过我这边笔记本的性能有限,要将所有模块功能都验证完需要的时间很长,所以我就将模型拿过来了,看看导师您这边有没有性能强劲一点的服务器或者小型超算,这样验证起来的速度会快很多。”
徐川解释了一下,陈正平恍然点头,道:“原来是这样,辛苦你们了,我这边去申请台服务器验证一下。”
“嗯,那麻烦老师了,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找我。”
徐川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材料研发大楼。
数学建模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剩下的工作就和他没什么关系了。
验算数学模型和利用数学模型来寻找数据,优化实验过程那是他导师的事情。
除非是数学模型出什么问题了,那需要他进行返厂维修。
不过这种概率在他看来并不大,能经过两次不同实验数据的验算,说明这个模型的核心公式和代码都没有什么问题,通过剩下的验算工作,应该只是时间的关系。
如果申请的服务器性能足够的话,一天的时间差不多就能核验个大概了。
果然,结果正如他预料的一样,时间并未等多久,仅仅过了一天的时间,那边便将电话打到了他手上。
“喂,大师兄。”
徐川接通电话,那头他大师兄樊鹏越激动的声音就传过来了。
“小师弟,你现在有时间吗?来一趟材料实验大楼。”
“嗯,好,我现在就过去。”徐川应了声,估摸着应该是验算工作完成了,或许有了什么新发现。
(本章完)
ps:求大家首订支持,谢谢大家,首订对于一个作者来说真的很重要,先送上四章,晚上还有两章,狗作者存稿之前改来改去用完了,熬了一晚上,写了接近十个小时,求支持。
“不用这么急的。”
徐川道了一句,顺手打开了电脑,打开了数学模型检查起来。
模型页面做的并不是那么美观,中规中矩的,不过他之前要求的功能都做进去了。
初步检查了一遍模型,确认基本功能齐全后,徐川从实验数据中摘取了一组事先已经计算好了的数据,输入模型后点击了输出按钮。
随着数学模型的运算,笔记本的散热风扇也自动加快了旋转速度,原本还算安静的笔记本这会‘嗡嗡’的响了起来。
对于一台笔记本电脑来说,哪怕它的价格高达小万,哪怕它使用的是最新的酷睿i5cpu核心,要运载一个有些复杂的数学模型也没那么容易。
不过徐川并没有理会笔记本正在高负荷运载,只是盯着显示屏看着,等待数据完成计算。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五分多钟过后,正当徐川以为笔记本带不起模型运转或者数学模型出问题了的时候,显示屏上的画面一跳,计算结果出来了。
屏气,凝神,徐川看向屏幕上计算出来的数字,又看了一眼平板上之前之前计算出来的数据。
正确!
第一组实验数据完全正确!
模型初步判断没有问题,能正常运转,也能正确的计算出数值答案。
确定了第一次计算没有问题后,徐川紧接着输入了第二组不同实验方法的不同数据,再次点击了输出按钮。
只要第二组数据也能顺利完成计算,那么这个数学模型就可以拿到材料实验室那边去交给陈正平了。
两组实验数据虽然不能保证所有的功能和计算全都正常,但已经值得为其去申请一台小型超算或者服务器对其进行全方位的验证了。
只要验证能通过,就能够通过数据模型来全面的优化二硒化钨纳米片的制造过程。
虽然它并不一定能解决最后平铺过程中的因范德华力而导致坍缩和卷叠效应,但它能帮助陈正平优化大量的实验过程,进而节省大量的时间。
只要没问题,可以说光这一个数学模型,以徐川的经验来判断,最少都能帮助他导师陈正平的团队节省接近半年的时间。
材料实验向来都是如此,一种材料研发一般都是不断的试错然后记录实验数据再进行新的实验优化。
进而不断的累积数据和积累经验。
像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辅助优化这种,大部分的实验室都想,但是很多都做不到。
别看他和学姐两个人配合四天的时间就搞定了建模工作,可这个基础是建立在他庞大的数学能力上的。
没有他整理数据,简化核心数学公式和处理实验数据对应的数学符号关系这些,建模,哪有那么容易。
换做是个南大的普通数学教授来,没个十天半个月估计连数据都整理不出来,更别提最重要的核心数学公式简化了。
桌面上,电脑显示屏右下角的时间一点一点的跳动着,依旧等待了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画面跳转开来。
徐川看了眼计算出来的数据,又看了下平板上的答案,向学姐投去了一个“干得漂亮”的眼神。
学姐看向徐川,读懂了他眼神中的意思,开心的嘴角勾起了一个小小的幅度,第一次露出了个笑容。
两次验证完成,数据都没有问题,徐川带着数学模型找到了导师陈正平。
“这么快就做好了?”
接过u盘,陈正平有些惊讶的问道。
他之前给了徐川十天的时间,但已经做好了如果有进度,确定数学模型能做出来能完成的话,他是能等上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的。
因为大型实验用的数学建模和大学生建模比赛的上面的那些建模问题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后者的问题一般都比较简单,顶多需求一个动态模型且考虑两到三个因素就差不多了。
而前者每一次实验变化的数据都极其广泛且变化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影响条件极多。
就像他这次的二硒化钨纳米片研发,温度、湿度、气压、电流强度、原料浓度、时间、还原剂浓度等等都是变量。
要将这些统合进去做成一个模型,复杂度和难度比大学生建模比赛要高到不知道哪里去。
五天的时间,徐川就能将数学模型做出来,这不得不让他怀疑。
“嗯,怕耽搁您这边的进度,学姐那边熬了几个晚上加急做出来的,模型我们已经初步验证过两次,不同的实验数据计算出来的结果都正确。”
“不过我这边笔记本的性能有限,要将所有模块功能都验证完需要的时间很长,所以我就将模型拿过来了,看看导师您这边有没有性能强劲一点的服务器或者小型超算,这样验证起来的速度会快很多。”
徐川解释了一下,陈正平恍然点头,道:“原来是这样,辛苦你们了,我这边去申请台服务器验证一下。”
“嗯,那麻烦老师了,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找我。”
徐川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材料研发大楼。
数学建模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剩下的工作就和他没什么关系了。
验算数学模型和利用数学模型来寻找数据,优化实验过程那是他导师的事情。
除非是数学模型出什么问题了,那需要他进行返厂维修。
不过这种概率在他看来并不大,能经过两次不同实验数据的验算,说明这个模型的核心公式和代码都没有什么问题,通过剩下的验算工作,应该只是时间的关系。
如果申请的服务器性能足够的话,一天的时间差不多就能核验个大概了。
果然,结果正如他预料的一样,时间并未等多久,仅仅过了一天的时间,那边便将电话打到了他手上。
“喂,大师兄。”
徐川接通电话,那头他大师兄樊鹏越激动的声音就传过来了。
“小师弟,你现在有时间吗?来一趟材料实验大楼。”
“嗯,好,我现在就过去。”徐川应了声,估摸着应该是验算工作完成了,或许有了什么新发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