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五月份中旬都过完了,这天周末,昨晚耿传锋通知林朝阳棉花胡同的修缮已经完成,今天一早,林朝阳夫妻俩就来到了棉花胡同,杜峰也过来凑了凑热闹。
经过一个多月的修缮,四合院可以说是焕然一新。
门口原本破败的影壁被打磨修补了一番,各屋门窗都换了新,外露的梁柱、垂花门等木作都刷上了油漆。
院里青砖墁地,呈十字型,隔出四块小花园,其中两块特地移植了两株石榴树,让小院里多了几分生机。
这两株石榴树是耿传锋他们主动给移过来的,没用林朝阳掏钱。
坐北朝南的正房里安了土暖气,每个屋里都有暖气片,这玩意可比煤炉取暖要暖和多了。
院里有独立的厨房和厕所,别说是一般的大杂院,就是筒子楼也没这里住着舒服。
尽管修缮完的四合院在硬件条件肯定没办法跟后世相提并论,但以这个年代的生活水准来说,已经非常好了。
最近这個半个多月,林朝阳和陶玉书都在忙着给四合院置办家具和日用品。
平时他们俩要上班、上学,只有周末有空,所以进度并不快,好在因为手里有了外汇券,在采购商品上不需要像以前一样,总得考虑票证的问题,大不了就是花点外汇券。
之前陶玉书还有些心疼,可用了几次之后她就发现,有了外汇券生活和购物确实比以前方便多了。
“这院子收拾完了,感觉还真挺好的!”杜峰在屋里院外看了一圈后说道,然后又带着几分自得对林朝阳说:“怎么样?姐夫,我这帮战友的手艺还不错吧?”
林朝阳微笑着颔首,表示满意。
看完了院子的情况,林朝阳张罗着请耿传锋和杜峰到外面吃顿午饭,陶玉书却从屋里出来,喊道:“你们等会,把这牌匾给挂院门口。”
她手里拿着的正是邓友枚张罗送给林朝阳的那副对联,林朝阳说道:“还真挂啊?”
“挂上呗,都是人家的心意。”
她说着让杜峰和耿传锋帮忙,花了十多分钟,将牌匾挂到了四合院东南角的院门口。
“天上仙音何处觅,人间至味此斋寻,寻味斋。嘿呦喂!姐夫,你这院子还真有点名人故居的感觉了。”
院门正上方挂着“寻味斋”,左右分别是“天上仙音何处觅”、“人间至味此斋寻”,杜峰念完了之后赞叹了一句。
林朝阳看着看着觉得有些不对,越看越像是饭店的招牌。
“呸呸呸!什么名人故居,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陶玉书骂了杜峰一句,他自知说错了话,笑着赔了个不是。
林朝阳把请客地点放在了新街口的老西安饭庄,这里是54年开业的老馆子了,主营西北风味的牛羊肉泡馍和清真菜肴。
耿传锋是陕西人,林朝阳夫妻俩请客主要是请他,杜峰就是个蹭饭的。
吃饭的时候,杜峰问道:“姐夫,四合院都弄好了,你们家我大爷大娘什么时候过来?”
林朝阳说道:“他们啊,闲不住,这两年也就冬天来住一住。等过几年吧,岁数大了,自己干不动了,也就过来养老了。”
杜峰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林朝阳怕冷落了耿传锋,又跟他聊了几句,聊着聊着就聊到工作上的事了。
耿传锋知道林朝阳在燕大工作,又是作家,对他的态度很尊敬。
“林作家,我真羡慕你们这些文化人!”
“革命分工不同,你们在部队不是也挺好的吗?”林朝阳笑着说道。
耿传锋叹了口气,“以前是挺好的,可现在……”
杜峰知道他叹气的原因,耿传锋属于基建兵,跟他们这些文艺兵一样都属于辅助兵。放在以前倒是挺好的,可这两年部队一直在cj,大家伙都有种朝不保夕的危机感。
林朝阳宽慰道:“凭着你们这手艺,就算是以后出了部队到地方上去,也一样是香饽饽,说不定还能有更好的发展。”
杜峰问道:“姐夫,到地方上能有什么发展?”
林朝阳指了指外面,说:“伱看看外面,有多少工地正在大兴土木?国家改革开放,经济要发展,基建力量必不可少,传锋他们这些人以后可都是香饽饽。”
“有道理。”
耿传锋听了林朝阳的话,眼眉舒展,“林作家,还是你们文化人看东西看的长远,我敬你一个!”
从老西安饭庄出来,耿传锋先行离开,杜峰拉着林朝阳低声问道:“姐夫,上回那事……”
“我就知道你小子今天来是别有用心。”
杜峰心虚的嘿嘿笑了两声。
“李翰祥导演的电影正在筹备,我跟他要了个龙套角色,不过短时间内是拍不上的。”
杜峰顿时千恩万谢,“没事没事,这样更好。”
林朝阳大致能理解他口中的“更好”是什么意思,女人果然男人最好的学校,经历了一番情场失意,小舅子果然是成长了。
“姐夫,那个啥……”杜峰欲言又止。
“还有什么事?”
“你看你这院子平时也没人住,这房子不怕别的,别怕空……”
林朝阳就这么平静的看着他编瞎话,最后杜峰自己编不下去了,“嘿嘿,姐夫,我们那离城里太远了,有时候出来玩回去也不方便。你这院子里能借我一间房不?”
“借你,还是借你们啊?”
林朝阳一语就点破了他的小心思,杜峰有些扭捏,“姐夫,你可别误会,我就是睡觉。”
可能是觉得自己越描越黑,杜峰说道:“姐夫,这房子我不白住,打扫的事就交给我了。我占个南边的倒座房就行,等大爷大娘来的时候,我保准不打扰他们。”
送上门的保安+保洁,林朝阳怎么会拒绝呢?
“西厢我是留着招待客人用的,你要住就住那边吧。”
“姐夫,你可真是我亲姐夫!”杜峰高兴的抱住了林朝阳。
林朝阳一把推开他,“先说好,别在我院子里搞乱七八糟的事。”
杜峰信誓旦旦的跟林朝阳保证了一番,然后高高兴兴的离开。
陶玉书问:“怎么回事?”
林朝阳便把杜峰的请求说了一下,她说道:“你就不怕他弄出什么幺蛾子?”
“你弟弟你还不放心?再说了,这院子空着确实不太好,有人住着好歹有点人气,他还能帮着打扫打扫院子。”
陶玉书打趣道:“你想的倒是挺好。”
“互惠互利嘛。”
数日后,林朝阳下班后回到家就看到章德宁坐在客厅里,他本以为章德宁是来催稿的,没想到章德宁见了他只是简单打了个招呼,却对稿子只字不提,反倒是跟陶玉书聊得火热。
林朝阳仔细听了一下,发现两人正在讨论的是这个月发表在《当代》上的《芙蓉镇》。
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迹,《芙蓉镇》应该是在今年一月发表,但因为多了林朝阳这个变数,今年《当代》的第一期变成了《梵高之死》的专号,《芙蓉镇》被推到了五月份发表。
这部小说的初稿送到《当代》之时立刻便引起了编辑部的重视,被编辑部寄予厚望。
本月发表之后,《芙蓉镇》也很快在文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这部小说寓政治风云于民俗风情之中,通过一个偏僻山区古镇的变化,呈现出一幅南国农村社会在时代浪潮中的画卷,获得了众多读者的好评。
陶玉书这几年一直在坚持写文学评论,最近《芙蓉镇》正火,她打算为这部小说写一篇评论,跟章德宁讨论的正欢。
见两人聊的投入,林朝阳先去做饭。
“朝阳,晚上加个菜啊!”章德宁突然说了一句。
林朝阳揶揄道:“我就没见过蹭吃蹭喝像你这么心安理得的客人。”
章德宁不屑与林朝阳争辩,她现在已经抱上了陶玉书的大腿。
晚饭时,她和陶玉书还在讨论《芙蓉镇》这部小说,陶玉书看向林朝阳,问:“朝阳,你对这部小说是什么看法?”
“写的挺好。”林朝阳夹着菜说道。
章德宁问道:“就‘挺好’?”
“‘挺好’还不够?那应该有多好?”林朝阳反问。
“那你详细说说,它为什么只是‘挺好’,而不是很好?”
林朝阳沉吟着说道:“不管你们说它是伤痕文学,还是说它是反思文学,归根结底它的主旨还是对嗡嗡嗡的清算。
在故事结构上并无新意,依旧是在二元对立的模式中进行。
一边是坚持错误和荒谬路线、极端教条化的王秋赦们,一边是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生活却备受磨难的胡玉音们,顶多加上好d员谷燕山和苦中作乐的秦书田。
把复杂的社会和生活简单化,将一些人物类型化和丑角化处理,这些都是它的毛病。
当然了,瑕不掩瑜。总体来说这部小说的水平是不错的,而且非常契合如今很多人的经历,反映出了那个错乱荒诞年代的光怪离奇。”
林朝阳的总结并不长,但句句都在点上,章德宁心中对他的文学触感感到佩服,对陶玉书说道:“你们家这位大作家现在眼光是越来越毒辣了。”
“他阅读量比一般人大多了,要是写小说也有看小说这么勤快就好了。”
听出陶玉书是在变相给他上强度,林朝阳说道:“看小说也是学习的过程。”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陶玉书笑着说道。
章德宁顺嘴问道:“诶,你小说写的怎么样了?”
“快写完了!”
“我半个月之前来,你就是这么说的。”
“最近不是忙嘛!”
林朝阳这不是敷衍,小说他确实快写完了,最近也确实是因为四合院的事浪费了不少时间。
章德宁催了两句没有继续说,反正小说现在已经是她的囊中之物,再说还有陶玉书在呢。
“朝阳,过两个月我们杂志要搞个笔会。”章德宁说。
“笔会?”林朝阳下意识的就想拒绝,他今年没少请假,笔会又不是什么非参加不可的事,“我就不去了,还得上班。”
“上班可以请假嘛!正好我们举办笔会的时候是暑假,你可以带着玉书一起去。我们打算去青岛那边举办笔会,环境很好的,你们夫妻俩一起去,就当是度假了,多好啊!”
“还能带家属呢?”
“别人不行,你可以。”章德宁笑眯眯的说道,一脸的算计。
林朝阳心生警惕,“你们编辑部有这么好心?”
“瞧你这话说的!我们编辑部能有什么坏心思?笔会嘛,就是去游山玩水的,是给你们这些作家的福利。”
林朝阳感觉被章德宁抓住了要害,她要是只邀请自己,他肯定一口就回绝掉了,现在她把陶玉书也捎上了,林朝阳还真不好拒绝。
“笔会我就不去了,大热天的我可不想折腾。”陶玉书怕林朝阳为难,主动说道。
可她越是这么说,林朝阳越是不能拒绝这个邀请,他现在才明白章德宁这招的高明之处。
“没事。反正那时候你也没事了,咱们俩一起去。结婚好几年了,咱们俩还没出去旅游过呢。”林朝阳柔声说道。
章德宁笑的有些得意,“就是嘛!我们编辑部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林朝阳瞥了她一眼,吹牛都不打草稿了是吧?
陶玉书问道:“不过……我去合适吗?”
章德宁一扬脖子,“怎么不合适?你也是我们《燕京文学》的作者好不好?”
陶玉书一直写文学评论,也在《燕京文学》发表过一篇文章,她这么说牵强是牵强了点,但也没毛病。
大家都是作者,参加个笔会很合理,不是吗?
经过一个多月的修缮,四合院可以说是焕然一新。
门口原本破败的影壁被打磨修补了一番,各屋门窗都换了新,外露的梁柱、垂花门等木作都刷上了油漆。
院里青砖墁地,呈十字型,隔出四块小花园,其中两块特地移植了两株石榴树,让小院里多了几分生机。
这两株石榴树是耿传锋他们主动给移过来的,没用林朝阳掏钱。
坐北朝南的正房里安了土暖气,每个屋里都有暖气片,这玩意可比煤炉取暖要暖和多了。
院里有独立的厨房和厕所,别说是一般的大杂院,就是筒子楼也没这里住着舒服。
尽管修缮完的四合院在硬件条件肯定没办法跟后世相提并论,但以这个年代的生活水准来说,已经非常好了。
最近这個半个多月,林朝阳和陶玉书都在忙着给四合院置办家具和日用品。
平时他们俩要上班、上学,只有周末有空,所以进度并不快,好在因为手里有了外汇券,在采购商品上不需要像以前一样,总得考虑票证的问题,大不了就是花点外汇券。
之前陶玉书还有些心疼,可用了几次之后她就发现,有了外汇券生活和购物确实比以前方便多了。
“这院子收拾完了,感觉还真挺好的!”杜峰在屋里院外看了一圈后说道,然后又带着几分自得对林朝阳说:“怎么样?姐夫,我这帮战友的手艺还不错吧?”
林朝阳微笑着颔首,表示满意。
看完了院子的情况,林朝阳张罗着请耿传锋和杜峰到外面吃顿午饭,陶玉书却从屋里出来,喊道:“你们等会,把这牌匾给挂院门口。”
她手里拿着的正是邓友枚张罗送给林朝阳的那副对联,林朝阳说道:“还真挂啊?”
“挂上呗,都是人家的心意。”
她说着让杜峰和耿传锋帮忙,花了十多分钟,将牌匾挂到了四合院东南角的院门口。
“天上仙音何处觅,人间至味此斋寻,寻味斋。嘿呦喂!姐夫,你这院子还真有点名人故居的感觉了。”
院门正上方挂着“寻味斋”,左右分别是“天上仙音何处觅”、“人间至味此斋寻”,杜峰念完了之后赞叹了一句。
林朝阳看着看着觉得有些不对,越看越像是饭店的招牌。
“呸呸呸!什么名人故居,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陶玉书骂了杜峰一句,他自知说错了话,笑着赔了个不是。
林朝阳把请客地点放在了新街口的老西安饭庄,这里是54年开业的老馆子了,主营西北风味的牛羊肉泡馍和清真菜肴。
耿传锋是陕西人,林朝阳夫妻俩请客主要是请他,杜峰就是个蹭饭的。
吃饭的时候,杜峰问道:“姐夫,四合院都弄好了,你们家我大爷大娘什么时候过来?”
林朝阳说道:“他们啊,闲不住,这两年也就冬天来住一住。等过几年吧,岁数大了,自己干不动了,也就过来养老了。”
杜峰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林朝阳怕冷落了耿传锋,又跟他聊了几句,聊着聊着就聊到工作上的事了。
耿传锋知道林朝阳在燕大工作,又是作家,对他的态度很尊敬。
“林作家,我真羡慕你们这些文化人!”
“革命分工不同,你们在部队不是也挺好的吗?”林朝阳笑着说道。
耿传锋叹了口气,“以前是挺好的,可现在……”
杜峰知道他叹气的原因,耿传锋属于基建兵,跟他们这些文艺兵一样都属于辅助兵。放在以前倒是挺好的,可这两年部队一直在cj,大家伙都有种朝不保夕的危机感。
林朝阳宽慰道:“凭着你们这手艺,就算是以后出了部队到地方上去,也一样是香饽饽,说不定还能有更好的发展。”
杜峰问道:“姐夫,到地方上能有什么发展?”
林朝阳指了指外面,说:“伱看看外面,有多少工地正在大兴土木?国家改革开放,经济要发展,基建力量必不可少,传锋他们这些人以后可都是香饽饽。”
“有道理。”
耿传锋听了林朝阳的话,眼眉舒展,“林作家,还是你们文化人看东西看的长远,我敬你一个!”
从老西安饭庄出来,耿传锋先行离开,杜峰拉着林朝阳低声问道:“姐夫,上回那事……”
“我就知道你小子今天来是别有用心。”
杜峰心虚的嘿嘿笑了两声。
“李翰祥导演的电影正在筹备,我跟他要了个龙套角色,不过短时间内是拍不上的。”
杜峰顿时千恩万谢,“没事没事,这样更好。”
林朝阳大致能理解他口中的“更好”是什么意思,女人果然男人最好的学校,经历了一番情场失意,小舅子果然是成长了。
“姐夫,那个啥……”杜峰欲言又止。
“还有什么事?”
“你看你这院子平时也没人住,这房子不怕别的,别怕空……”
林朝阳就这么平静的看着他编瞎话,最后杜峰自己编不下去了,“嘿嘿,姐夫,我们那离城里太远了,有时候出来玩回去也不方便。你这院子里能借我一间房不?”
“借你,还是借你们啊?”
林朝阳一语就点破了他的小心思,杜峰有些扭捏,“姐夫,你可别误会,我就是睡觉。”
可能是觉得自己越描越黑,杜峰说道:“姐夫,这房子我不白住,打扫的事就交给我了。我占个南边的倒座房就行,等大爷大娘来的时候,我保准不打扰他们。”
送上门的保安+保洁,林朝阳怎么会拒绝呢?
“西厢我是留着招待客人用的,你要住就住那边吧。”
“姐夫,你可真是我亲姐夫!”杜峰高兴的抱住了林朝阳。
林朝阳一把推开他,“先说好,别在我院子里搞乱七八糟的事。”
杜峰信誓旦旦的跟林朝阳保证了一番,然后高高兴兴的离开。
陶玉书问:“怎么回事?”
林朝阳便把杜峰的请求说了一下,她说道:“你就不怕他弄出什么幺蛾子?”
“你弟弟你还不放心?再说了,这院子空着确实不太好,有人住着好歹有点人气,他还能帮着打扫打扫院子。”
陶玉书打趣道:“你想的倒是挺好。”
“互惠互利嘛。”
数日后,林朝阳下班后回到家就看到章德宁坐在客厅里,他本以为章德宁是来催稿的,没想到章德宁见了他只是简单打了个招呼,却对稿子只字不提,反倒是跟陶玉书聊得火热。
林朝阳仔细听了一下,发现两人正在讨论的是这个月发表在《当代》上的《芙蓉镇》。
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迹,《芙蓉镇》应该是在今年一月发表,但因为多了林朝阳这个变数,今年《当代》的第一期变成了《梵高之死》的专号,《芙蓉镇》被推到了五月份发表。
这部小说的初稿送到《当代》之时立刻便引起了编辑部的重视,被编辑部寄予厚望。
本月发表之后,《芙蓉镇》也很快在文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这部小说寓政治风云于民俗风情之中,通过一个偏僻山区古镇的变化,呈现出一幅南国农村社会在时代浪潮中的画卷,获得了众多读者的好评。
陶玉书这几年一直在坚持写文学评论,最近《芙蓉镇》正火,她打算为这部小说写一篇评论,跟章德宁讨论的正欢。
见两人聊的投入,林朝阳先去做饭。
“朝阳,晚上加个菜啊!”章德宁突然说了一句。
林朝阳揶揄道:“我就没见过蹭吃蹭喝像你这么心安理得的客人。”
章德宁不屑与林朝阳争辩,她现在已经抱上了陶玉书的大腿。
晚饭时,她和陶玉书还在讨论《芙蓉镇》这部小说,陶玉书看向林朝阳,问:“朝阳,你对这部小说是什么看法?”
“写的挺好。”林朝阳夹着菜说道。
章德宁问道:“就‘挺好’?”
“‘挺好’还不够?那应该有多好?”林朝阳反问。
“那你详细说说,它为什么只是‘挺好’,而不是很好?”
林朝阳沉吟着说道:“不管你们说它是伤痕文学,还是说它是反思文学,归根结底它的主旨还是对嗡嗡嗡的清算。
在故事结构上并无新意,依旧是在二元对立的模式中进行。
一边是坚持错误和荒谬路线、极端教条化的王秋赦们,一边是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生活却备受磨难的胡玉音们,顶多加上好d员谷燕山和苦中作乐的秦书田。
把复杂的社会和生活简单化,将一些人物类型化和丑角化处理,这些都是它的毛病。
当然了,瑕不掩瑜。总体来说这部小说的水平是不错的,而且非常契合如今很多人的经历,反映出了那个错乱荒诞年代的光怪离奇。”
林朝阳的总结并不长,但句句都在点上,章德宁心中对他的文学触感感到佩服,对陶玉书说道:“你们家这位大作家现在眼光是越来越毒辣了。”
“他阅读量比一般人大多了,要是写小说也有看小说这么勤快就好了。”
听出陶玉书是在变相给他上强度,林朝阳说道:“看小说也是学习的过程。”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陶玉书笑着说道。
章德宁顺嘴问道:“诶,你小说写的怎么样了?”
“快写完了!”
“我半个月之前来,你就是这么说的。”
“最近不是忙嘛!”
林朝阳这不是敷衍,小说他确实快写完了,最近也确实是因为四合院的事浪费了不少时间。
章德宁催了两句没有继续说,反正小说现在已经是她的囊中之物,再说还有陶玉书在呢。
“朝阳,过两个月我们杂志要搞个笔会。”章德宁说。
“笔会?”林朝阳下意识的就想拒绝,他今年没少请假,笔会又不是什么非参加不可的事,“我就不去了,还得上班。”
“上班可以请假嘛!正好我们举办笔会的时候是暑假,你可以带着玉书一起去。我们打算去青岛那边举办笔会,环境很好的,你们夫妻俩一起去,就当是度假了,多好啊!”
“还能带家属呢?”
“别人不行,你可以。”章德宁笑眯眯的说道,一脸的算计。
林朝阳心生警惕,“你们编辑部有这么好心?”
“瞧你这话说的!我们编辑部能有什么坏心思?笔会嘛,就是去游山玩水的,是给你们这些作家的福利。”
林朝阳感觉被章德宁抓住了要害,她要是只邀请自己,他肯定一口就回绝掉了,现在她把陶玉书也捎上了,林朝阳还真不好拒绝。
“笔会我就不去了,大热天的我可不想折腾。”陶玉书怕林朝阳为难,主动说道。
可她越是这么说,林朝阳越是不能拒绝这个邀请,他现在才明白章德宁这招的高明之处。
“没事。反正那时候你也没事了,咱们俩一起去。结婚好几年了,咱们俩还没出去旅游过呢。”林朝阳柔声说道。
章德宁笑的有些得意,“就是嘛!我们编辑部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林朝阳瞥了她一眼,吹牛都不打草稿了是吧?
陶玉书问道:“不过……我去合适吗?”
章德宁一扬脖子,“怎么不合适?你也是我们《燕京文学》的作者好不好?”
陶玉书一直写文学评论,也在《燕京文学》发表过一篇文章,她这么说牵强是牵强了点,但也没毛病。
大家都是作者,参加个笔会很合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