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蜂拥而来
    魏滕得到刘封嘉奖和赏赐的事情,如风一般四散而开。
    自贾逵入主上虞以来,上虞本地的士族豪强总共捐献六万两千余亩土地,其中八成五万亩是魏家捐献的。
    当时包括上虞本地的剩余高门显贵都觉得魏滕是失心疯了,就算要讨好刘封,也犯不着把自家的命根子都给送掉。
    可如今看来,外县的人尚且不知,上虞本地的豪强们却已经是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刘封给的回报会如此丰厚。
    雪盐、霜在会稽早已成为风靡的高档食品,是高门贵族们的最爱,他们拿出大把的财帛金银购买,自然是知道这些东西的价格有多昂贵,市场有多紧俏的。
    更让他们眼红的是,魏滕不仅仅得到了经济上的补偿。
    刘封这几日连续招魏滕入侍,并数次嘉奖。
    有小道消息传出,刘封已经许给了魏滕一个幕职,只是暂时贾县尊离不开魏滕,此时上虞县中也有诸多事务需要魏滕处理,故此才暂时搁置,等过一段时间,再请魏滕走马上任。
    相比起经济利益,魏滕在政治上的收获更让人眼红,嫉妒到嫉恨的地步。
    只是魏滕先后得贾逵、刘封欣赏,明显已经简在上心,再加上魏家依旧还是上虞的一等豪族,嫉妒的人也只能暂时放在心里,不敢对魏滕有所攻讦。
    除此以外,另外一个方面的效果也开始慢慢的显现了出来。
    刘封倒是没有想到,第一个出现的人居然会是顾雍。
    当听到吕蒙来报,顾雍求见时,刘封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此时顾雍正应该在山阴组织百姓夏收,并且借此机会进行度田才对,怎么会跑到上虞来了。
    不过很快他就醒觉过来,吕蒙显然是不可能在这方面欺骗自己的。
    于是刘封当即回应道:“将元叹请到后堂相见。”
    “喏!”
    吕蒙领命而去。
    很快,顾雍就在吕蒙的引领下来进入后堂。
    入座之后,刘封疑惑的询问道:“元叹,你怎会在此。”
    “顾有要事求见将军,故此向县中告假而来。”
    顾雍先是恭敬的对着刘封弯腰作揖,随后解释道:“不过还请将军勿忧,县中诸事已悉数安排妥当,若有差池,愿受将军处置。”
    “元叹之能,我素知之,自不会多虑。”
    刘封点点头,这方面他还真不担心:“只是不知元叹此来所谓何事?”
    顾雍悄悄的深吸了口气,随即从怀中取出一封帛书,恭敬的伸出手来。
    刘封身后的许褚一见,当即大步上前,从顾雍的手中取过帛书,然后转交到刘封案前。
    刘封讶异的看了顾雍一眼,随即打开帛书翻阅起来。
    看着看着,刘封的嘴角微微上翘,这顾雍还真挺有意思的。
    这份帛书其实也算是一份大礼,上面清楚的记录了顾在吴县乃至吴郡的四万一千亩田地,以及这些田地的位置。
    顾雍愿将这些田地全部投献给刘封的征南将军幕府。
    等到刘封看完帛书,重新抬起头时,顾雍却是先发制人道:“雍斗胆,敢问将军可有度田之志?”
    刘封目露了然之色,这顾雍不动则以,一动就如此投其所好,难怪能够得孙策、孙权兄弟俩的欢心了。
    孙邵死后,立刻被孙权提拔为东吴第二任丞相。
    不过顾雍如今所提之事,也的确是刘封所重之事,当即就表态道:“的确如此,如今天下田地,越半数于高门贵族,百姓却无寸缕之地以立身,善者饿殍遍野,恶者结群劫掠,而贵族大户却能钟鸣鼎食,骄奢淫逸,实为当今天下最大之不公。”
    “其中尤以田籍事为恶。”
    刘封目光灼灼,投向顾雍:“百姓几无隔夜之粮,朱门豪族不但田连仟佰,尽占膏腴之地,却还要将自家的田赋转嫁到他们头上,元叹以为此事是否合理?”
    顾雍心中一惊,他很清楚刘封所言俱是事实。
    别的不说,哪怕顾雍家并没有将田赋转嫁到平民的头上,但顾家的田地却当真算得上田连仟佰了,况且吴县之中的上好水田,也几乎都为四大姓所拥有。
    他额头沁出不少冷汗,神情却仍恭敬沉稳。
    毕竟在来之前,他就猜到了会有眼下这一幕。
    “将军之言,震耳欲聋,发人深省。”
    顾雍当即跪服于地:“雍自知罪孽深重,故而愿献田地于将军府中,为将军度田江东效犬马之力!”
    顾雍会有这样的举动,其实也是有了危机感。他意识到四大姓对于吴郡来说,很可能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不可或缺。更重要的是,在听到魏滕的事迹之后,他真的生出了害怕的情绪。
    顾雍觉得他那个妹夫和外甥都不是凡夫俗子,十有七八会学着魏滕行事,将家中田地捐给征南幕府。
    之前的选择,顾雍已经慢了一步,成了吴县四大姓中的末位。
    因此,顾雍觉得这一次不能再继续呆在最后了,况且此时离开刘封最近的也是他,这让顾雍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天赐良机。
    这才果断不惜告假,也要来上虞求见刘封,捐献田产的原因。
    刘封听了顾雍的话后,叹息一声,起身走到顾雍跟前:“元叹,尔等所捐的田地,封并不会分赏给贫民,只会招收流民使其佃种。”
    刘封目前是需要捏着一批土地在手的,日后还要大规模种植占城稻、生、芝麻、大豆等作物,直接拥有田地可以随心安排,而不需要引导百姓种子那般费力且危险。
    顾雍当即叩首答道:“田地既已献给征南幕府,其用途自然以将军马首是瞻。况且雍虽非才俊之士,却也颇有识人之明。将军必然是有其他大用,才会如此决断,雍自不会拖累将军行事。”
    刘封笑了起来,顾元叹不愧是有才思敏捷之称。
    于是,刘封拍了拍顾雍的肩膀:“元叹此言确实契合我心意,这番夸赞,我就权且厚颜领受了。只是日后,还需元叹为我出力,助我度田江东。”
    顾雍毫不犹豫的就叩首支持道:“雍尽心竭力,以成将军之志。”
    刘封登时大喜,亲自将顾雍搀扶起来,两人携手入座,畅谈诸事。
    当晚,顾雍于县府中住下,与刘封谈至天明,同榻而眠。
    顾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和变化,也是受到了北会士族豪强们结局的刺激。这些人被迫背井离乡,被刘封遣人押送北上,前往寿春。
    日后还要继续送往洛阳,听说是要交由天子发落。
    吴郡人对会稽人的看法是相当复杂的,一方面吴会不分家,两边一直以来都是一大块。
    在本朝开国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吴郡和会稽郡本来就是一个郡国,秦朝和西汉时期,会稽郡又叫吴郡。
    直到东汉顺帝时期,发生了著名的“吴会分治”,自此开始,吴郡和会稽才算是分道扬镳。
    只是两地之人联络甚多,一般而言,会稽人比吴郡人要来的彪悍凶狠。
    吴郡因为开发的早,经济好,土地肥沃,同时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吴郡境内已经没有大规模的山越、南蛮的存在了。
    江东四郡,唯有吴郡如此,其他三郡,包括丹阳郡在内,都是有着大量山越南蛮的。
    顾雍是吴郡人,他虽然才学渊博,但看会稽人也是和乡邻的感觉差不多的。
    大致上是一种比较凶残野蛮,却也颇为仗义的远房穷亲戚。
    总体而言,是颇具优越感的。
    只是刘封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感觉。
    刘封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不但镇压了会稽士族豪强们的反抗,更是将这些人悉数送往中原。
    顾雍在得知此事时,只觉得一阵毛骨悚然,一个已经有些陌生了的词汇重新跳入了脑海之中。
    那就是前汉的墓陵制度。
    一想到这个,顾雍就急切了起来,仿佛热锅上的蚂蚁。
    别看眼下是会稽人自己作死造反,才会被如此对待。
    可谁能保证刘封彻底安定了会稽郡后,不会对吴郡下手?
    要知道吴郡人可比会计人的性格绵软的多,到时候恐怕更是容易为刘封所搓揉。
    再考虑到顾陆朱张四大姓中其他三姓的态度和可能的动向,顾雍这才决心彻底押注刘备、刘封父子俩,为了将来而未雨绸缪起来。
    这才有了顾雍告假奔上虞,捐献家中大部分田产的行为。
    像顾雍这样的聪明人还真是不少。
    接下来的日子里,顾陆朱张四大姓中的另外三姓也纷纷来信,上献土地田产。
    陆家献上三万四千万亩,张家献上三万七千亩,朱家也献上了三万八千亩田地。
    这些土地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吴郡之内,且水田比例很高,达到了三分之一的水平。
    顾陆朱张四家加在一起,献给刘封十五万亩田地。
    要知道整个吴郡的土地也不足两百万亩,顾陆朱张四家一口气就拿出来十二分之一献给刘封,这还不是他们的全部所有,也难怪吴郡四大姓名声如此之重了。
    说来也是奇怪,在投献土地之前,顾雍始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觉得刘封对自己另眼相看,自己随时都岌岌可危。
    可投献了土地之后,顾雍一下子就镇定了下来,不复有之前的焦虑和不安感。
    之后数日,上虞县中也不乏投献土地的士族豪强。
    不过他们自然是不能同顾陆朱张相提并论,献上的量级大多都在数百至数千之间。
    不论土地多寡,刘封都认真接受,并且予以安抚,并许诺以经济补偿。
    至于政治地位,刘封可以给机会,但有没有才干,能不能把握,这就不是刘封所能担保得了的了。
    魏滕此时已经从刘封处获取了他随身携带而来的一十石霜,五十石雪盐,以及五十石香油。
    在吴范的建议之下,他小心的抛出十分之一的货物量进行试水,没想到瞬间就被哄抢一空,价格更是高出刘封售价三成之多。
    当然,这里面也是有刘封优惠了魏滕一成利润的因素在,但更多的却是这些东西十分紧俏,以至于会稽士族豪强们愿意溢价购买。
    此外,贾逵也趁机在夏收时开始做度田的准备工作,并且预留各种信息,以备度田所需。
    刘封在上虞待了小十天,此后才开始继续行县。
    北会的形势不断向着好的一方转化,除了各地积极展开的夏收,以及为度田准备的信息外,各地也先后传来捷报。
    之前因为粮食短缺的缘故,各县邑都没有动兵,全靠刘封输送粮食到各县供养。
    随着夏收的展开,收获的粮食越来越多,不但解除了刘封的压力,同时也让各个县邑长官们手里的粮草变得更加充沛。
    粮为军胆,有了粮草,北会各地的代理县尊们原本就是将领出身,自然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此前,在夏收期间,各地的山越不乏下山抢劫,甚至还有攻击村庄,企图掠夺夏收粮食的山越贼兵。
    别说其他地方了,就是山阴县中都有五六支上千人的山越强盗。
    不过这些山越强盗军心涣散,军械粗劣,甚至连皮甲都凑不出多少,但他们栖息的会稽山就在镜若湖对岸,与山阴城遥相隔望。
    潘璋早有准备,派出水陆斥候监控主要的下山路口。
    这些山越强盗们刚一下山,就被征南军斥候所发现,随后还没来得及荼毒地方,就被潘璋亲自带人给揍了回去。
    潘璋还设下陷阱,一口气吃掉对方两支部队,抓了一千余人的俘虏。
    不过这对于山越贼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威吓力,他们几乎全部龟缩在山区,而且还是深山区。
    因为如果居住在靠近平原地区的外山区,很容易被汉民发现,然后反过来被汉人豪强给一网打尽了。
    山越们的生存条件很是恶劣,所以养成了他们悍剽轻死的个性。
    对于他们来说,一口铁质武器的价值,就已经超过他们的性命了。
    当各县邑夏收完成之后,各县邑纷纷开始对山越下手了。
    第一批动手的就是濒临山越的各县邑,包括山阴县在内,潘璋亲自领了两千精锐进入会稽山,连战连捷,两个月内攻破了三个大小山寨。
    (本章完)

章节目录

我父刘玄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网文老大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网文老大爷并收藏我父刘玄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