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辩论!闽北乃天时地利人和之地!
第329章 辩论!闽北乃天时地利人和之地!
“梅教授,你先不要着急,咱们先听一听秉文有什么想要说的,我想他应该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竺可桢没打算解释,反而将皮球抛给了包国维,眼睛里面对于他满是期许。
包国维有些无语,还以为这位先生会帮自己说话,结果还是要自己来啊?
他拱拱手说道:“梅教授,我刚才还没有说完,我说的闽地乃是指的闽北地区,建宁城一带应该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梅光迪是一个好胜的性子,就算将包国维奉为知己,可涉及到这种研究上的问题,他是定要争一个高下的。
他扭头看向了竺可桢,后者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点头,似乎与包国维心有灵犀一般。
“我觉得闽北乃是最好的选择。”
“???”梅光迪满头问号,更加接受不了,他对着地图看了又看,实在是看不出来,这闽北地区到底哪里比渝市好。
不免有些不服气地说道。
“为什么?”
竺可桢露出微笑,看向包国维说道。
“秉文我可是给你站了台,现在梅教授显然是不服气的,你给他说道说道,可不要让我这个地理学家丢脸啊!”
包国维狂汗,还以为竺可桢有把握,原来是单纯信任我嘛?
虽然不知道,竺可桢为什么会这么信任自己,但是不论竺可桢是否信任,包国维在心里还是有把握的。
包国维脸上露出微笑,凑近了地图,仔细看了一番闽北的地形之后,对梅光迪说道。
“先生且先不要着急,听我与你道来,私以为闽北更加适合这個基地,有五大点原因。”
“好一个五大原因,我且听你如何分析。”
梅光迪倒是对包国维没有什么恶意,只是单纯觉得,青霉素批量建造之事关系重大,不可儿戏。
再加上他本人,也极喜欢这种辩论的氛围,所以跟包国维针锋相对。
包国维点了点头,不疾不徐地说道。
“首先,闽北地区相对于川渝也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川渝有着钓鱼台古城,闽北也是三省交界之处,乃是闽、浙、赣三省份交界,扼守着赣古驿道、仙霞古道要隘,古称为‘闽江三源,汇于建宁’。
更有闽江沿着建宁城水通闽省首府榕城,交通也不必担心。
于交通地理位置之上,闽北地区临近江南地区,可支援沪市、金陵等重要大城市.”
在民国,论引经据典,再结合各项数据资料,没有人能够比得上包国维。
毕竟人家只能靠脑子硬背,包国维脑袋里面可是有个数据库的。
他再微笑总结道:“比起渝市的地理位置来说,可谓是丝毫不让,先生可有疑问?”
这一番言论下来,让梅光迪直接懵了。
怎么回事,大家都是业余爱好者,怎么你包国维这个文学天才,竟然也看起了地理啊?
梅光迪又看向了竺可桢,似乎是在向这个地理学家求证。
后者微微点头之后,梅光迪原先在肚子里面打好的腹稿,全部都憋了回去。
“没没有。”他下意识地回答了一句,这还说什么,自己几乎找不出什么错漏。
可梅光迪还是不服气,他挺了挺腰板,拼着老脸不要说道:“你继续说,我且听听伱后面几点如何。”
包国维继续说道。
“其二,闽北地区地势险要,自古便航运频繁,于工业发展上面并不是没有基础,仅仅只是缺乏机会而已,况且诸位应该知道的,制取青霉素需要适宜的温度,20摄氏度乃是最为适宜的保存以及制取温度。”
他看向梅光迪,一字一顿地说道。
“而建宁城常年平均温度,在20摄氏度左右,比起川渝的炎热天气,乃是最好的天然条件,所需要的恒温设备成本,也将以此降低!”
这句话如同刀子一般,插入了梅光迪的眼睛,他感觉自己似乎后退了一步。
气温!
自己忘记了这个最重要的点,若是出于气温来说,闽北地区可谓是再熟悉不过,川渝的炎热天气是人所共知的。
前年,美国工程师开利才发明的第一代家用空调,这个时候空调还未普及呢!
温度才是药品研究的最大障碍。
再加上,闽北地区比起川渝来说,更加靠近江南地区。
光是靠这两点,梅光迪的言论便已经站不住脚了。
一瞬间,梅光迪的肩膀好像是颓了下去一般,脸上的震惊消散不去。
似是彻底的认输了,但他脸上先是震惊,随后又转为了欣赏,最后发出了大笑。
“好好好!好一个包秉文!我梅光迪服了。”梅光迪不由得连连摇头,十分懊悔自己挑战对方的行为。
“人人都说,你包秉文知识渊博,能言善辩,今日算是领教了。”
他拱拱手,眼睛里面看着包国维似是有光。
这是妥妥的天才啊!这是国家今后真正的希望!
原本古井不波的竺可桢,这回是真的有些讶异了。
他料想到,闽北地区的地理优势,这些东西对于他这个地理学家来说,稍微想一想就能够明白。
可关于气候,连他也没有想到。
这当然也不怪竺可桢,他是一个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可是在青霉素的培育上面,还是一知半解。
不能够结合起来也是正常的事情。
但是,他包国维做到了
“关于地理方面,没有什么错误,只是关于气候方面,你是怎么知道建宁地区,常年平均温度乃是20摄氏度的?”
竺可桢有些疑惑地问道。
“这”包国维一时间有些语塞了,他总不能说是后世统计出来的吧?
随后便牵强解释说道:“我看了一些建宁地区近代县志还有研究资料,从里面总结出来,想来是大差不差的。”
他打着哈哈。
好在,两位先生也没有深入追究。
只是,竺可桢在心里记下了这个数据,今后决定一定要去建宁研究一番。
梅光迪迫不及待地说道。
“秉文,你快与我说说,后面的几个理由是什么?”
他太好奇了,前面几个都这么准确,后面三个会是什么。
包国维挠了挠脑袋,有些不好意思,因为这剩下三个,有两个理由他是绝迹不能够说的。
竺可桢看出了他的窘迫,不由得询问说道:“秉文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若是不能说,捡着可以说的告诉我们便是。”
这年代里面,有什么敏感话题,不能够当面提及,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包国维松了一口气,好在面前两位都不是什么不讲理的人,他笑着说道。
“其三乃是闽北地区,相对于渝市更加临近大海,进行海上贸易显然更加方便一些.至于其他的,我想暂且保密。”
见包国维不愿意说,梅光迪立即大失所望,有些不满地说道。
“秉文,你这可是在吊我们胃口,实在是不地道。”
但他也仅仅只是胡咧咧几句,并没有深究。
只有竺可桢,一直盯着包国维看,凝神观察似乎想将包国维脸上看出来。
结束了交谈,趁着夜还没有深,包国维便打算打道回府。
今夜他收获良多,一方面是获取了华夏科学社的帮助,得到了青霉素后续研制的助力,有了这些爱国科学家的帮助,不论是人力还是物力都不用担心了。
甚至于政治上的问题,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另外一方面,经过讨论后,他也确定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便是在闽北地区建立起自己的产业链,为今后的国难提前做准备!
临走的时候,竺可桢和梅光迪二人将包国维送到门口。
深夜的大同大学,人迹罕至,只有树影在轻轻摇晃。
在校园的街道上,几人一边行走一边谈天说地。
梅光迪还不免提醒说道。
“秉文你可千万记得,找个时间让我们两个见识一下青霉素,这个千古神药,一日不见到我一日不安心啊!”
他们信任包国维,可没有见到实物,终究还是不放心的。
包国维点点头说道:“二位先生放心吧,只要时机成熟,一定让两位见识一下。”
现在大家都是同志了,包国维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除了.
“梅先生,你先回去吧,我送秉文到门口,还有些地理方面的问题讨论一下。”
忽的,竺可桢竟然想要支开梅光迪。
后者则是大大咧咧地说道:“竺教授,地理方面的研究我也可以听一听.”
可说到一半,突然意识到什么,表情复杂地看了一眼包国维,拱拱手说道。
“那我便先行离开了。”
说完,头也不回地便走了。
留下包国维有些懵逼,便开始低头走路。
二人在路上走了很久,似乎都在等对方开头。
终于,还是竺可桢忍不住。
忽的,扭头问道。
“秉文,你和闽北的苏区有联系?”
咚!
包国维的心脏似乎停跳了一拍。
(本章完)
“梅教授,你先不要着急,咱们先听一听秉文有什么想要说的,我想他应该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竺可桢没打算解释,反而将皮球抛给了包国维,眼睛里面对于他满是期许。
包国维有些无语,还以为这位先生会帮自己说话,结果还是要自己来啊?
他拱拱手说道:“梅教授,我刚才还没有说完,我说的闽地乃是指的闽北地区,建宁城一带应该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梅光迪是一个好胜的性子,就算将包国维奉为知己,可涉及到这种研究上的问题,他是定要争一个高下的。
他扭头看向了竺可桢,后者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点头,似乎与包国维心有灵犀一般。
“我觉得闽北乃是最好的选择。”
“???”梅光迪满头问号,更加接受不了,他对着地图看了又看,实在是看不出来,这闽北地区到底哪里比渝市好。
不免有些不服气地说道。
“为什么?”
竺可桢露出微笑,看向包国维说道。
“秉文我可是给你站了台,现在梅教授显然是不服气的,你给他说道说道,可不要让我这个地理学家丢脸啊!”
包国维狂汗,还以为竺可桢有把握,原来是单纯信任我嘛?
虽然不知道,竺可桢为什么会这么信任自己,但是不论竺可桢是否信任,包国维在心里还是有把握的。
包国维脸上露出微笑,凑近了地图,仔细看了一番闽北的地形之后,对梅光迪说道。
“先生且先不要着急,听我与你道来,私以为闽北更加适合这個基地,有五大点原因。”
“好一个五大原因,我且听你如何分析。”
梅光迪倒是对包国维没有什么恶意,只是单纯觉得,青霉素批量建造之事关系重大,不可儿戏。
再加上他本人,也极喜欢这种辩论的氛围,所以跟包国维针锋相对。
包国维点了点头,不疾不徐地说道。
“首先,闽北地区相对于川渝也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川渝有着钓鱼台古城,闽北也是三省交界之处,乃是闽、浙、赣三省份交界,扼守着赣古驿道、仙霞古道要隘,古称为‘闽江三源,汇于建宁’。
更有闽江沿着建宁城水通闽省首府榕城,交通也不必担心。
于交通地理位置之上,闽北地区临近江南地区,可支援沪市、金陵等重要大城市.”
在民国,论引经据典,再结合各项数据资料,没有人能够比得上包国维。
毕竟人家只能靠脑子硬背,包国维脑袋里面可是有个数据库的。
他再微笑总结道:“比起渝市的地理位置来说,可谓是丝毫不让,先生可有疑问?”
这一番言论下来,让梅光迪直接懵了。
怎么回事,大家都是业余爱好者,怎么你包国维这个文学天才,竟然也看起了地理啊?
梅光迪又看向了竺可桢,似乎是在向这个地理学家求证。
后者微微点头之后,梅光迪原先在肚子里面打好的腹稿,全部都憋了回去。
“没没有。”他下意识地回答了一句,这还说什么,自己几乎找不出什么错漏。
可梅光迪还是不服气,他挺了挺腰板,拼着老脸不要说道:“你继续说,我且听听伱后面几点如何。”
包国维继续说道。
“其二,闽北地区地势险要,自古便航运频繁,于工业发展上面并不是没有基础,仅仅只是缺乏机会而已,况且诸位应该知道的,制取青霉素需要适宜的温度,20摄氏度乃是最为适宜的保存以及制取温度。”
他看向梅光迪,一字一顿地说道。
“而建宁城常年平均温度,在20摄氏度左右,比起川渝的炎热天气,乃是最好的天然条件,所需要的恒温设备成本,也将以此降低!”
这句话如同刀子一般,插入了梅光迪的眼睛,他感觉自己似乎后退了一步。
气温!
自己忘记了这个最重要的点,若是出于气温来说,闽北地区可谓是再熟悉不过,川渝的炎热天气是人所共知的。
前年,美国工程师开利才发明的第一代家用空调,这个时候空调还未普及呢!
温度才是药品研究的最大障碍。
再加上,闽北地区比起川渝来说,更加靠近江南地区。
光是靠这两点,梅光迪的言论便已经站不住脚了。
一瞬间,梅光迪的肩膀好像是颓了下去一般,脸上的震惊消散不去。
似是彻底的认输了,但他脸上先是震惊,随后又转为了欣赏,最后发出了大笑。
“好好好!好一个包秉文!我梅光迪服了。”梅光迪不由得连连摇头,十分懊悔自己挑战对方的行为。
“人人都说,你包秉文知识渊博,能言善辩,今日算是领教了。”
他拱拱手,眼睛里面看着包国维似是有光。
这是妥妥的天才啊!这是国家今后真正的希望!
原本古井不波的竺可桢,这回是真的有些讶异了。
他料想到,闽北地区的地理优势,这些东西对于他这个地理学家来说,稍微想一想就能够明白。
可关于气候,连他也没有想到。
这当然也不怪竺可桢,他是一个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可是在青霉素的培育上面,还是一知半解。
不能够结合起来也是正常的事情。
但是,他包国维做到了
“关于地理方面,没有什么错误,只是关于气候方面,你是怎么知道建宁地区,常年平均温度乃是20摄氏度的?”
竺可桢有些疑惑地问道。
“这”包国维一时间有些语塞了,他总不能说是后世统计出来的吧?
随后便牵强解释说道:“我看了一些建宁地区近代县志还有研究资料,从里面总结出来,想来是大差不差的。”
他打着哈哈。
好在,两位先生也没有深入追究。
只是,竺可桢在心里记下了这个数据,今后决定一定要去建宁研究一番。
梅光迪迫不及待地说道。
“秉文,你快与我说说,后面的几个理由是什么?”
他太好奇了,前面几个都这么准确,后面三个会是什么。
包国维挠了挠脑袋,有些不好意思,因为这剩下三个,有两个理由他是绝迹不能够说的。
竺可桢看出了他的窘迫,不由得询问说道:“秉文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若是不能说,捡着可以说的告诉我们便是。”
这年代里面,有什么敏感话题,不能够当面提及,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包国维松了一口气,好在面前两位都不是什么不讲理的人,他笑着说道。
“其三乃是闽北地区,相对于渝市更加临近大海,进行海上贸易显然更加方便一些.至于其他的,我想暂且保密。”
见包国维不愿意说,梅光迪立即大失所望,有些不满地说道。
“秉文,你这可是在吊我们胃口,实在是不地道。”
但他也仅仅只是胡咧咧几句,并没有深究。
只有竺可桢,一直盯着包国维看,凝神观察似乎想将包国维脸上看出来。
结束了交谈,趁着夜还没有深,包国维便打算打道回府。
今夜他收获良多,一方面是获取了华夏科学社的帮助,得到了青霉素后续研制的助力,有了这些爱国科学家的帮助,不论是人力还是物力都不用担心了。
甚至于政治上的问题,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另外一方面,经过讨论后,他也确定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便是在闽北地区建立起自己的产业链,为今后的国难提前做准备!
临走的时候,竺可桢和梅光迪二人将包国维送到门口。
深夜的大同大学,人迹罕至,只有树影在轻轻摇晃。
在校园的街道上,几人一边行走一边谈天说地。
梅光迪还不免提醒说道。
“秉文你可千万记得,找个时间让我们两个见识一下青霉素,这个千古神药,一日不见到我一日不安心啊!”
他们信任包国维,可没有见到实物,终究还是不放心的。
包国维点点头说道:“二位先生放心吧,只要时机成熟,一定让两位见识一下。”
现在大家都是同志了,包国维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除了.
“梅先生,你先回去吧,我送秉文到门口,还有些地理方面的问题讨论一下。”
忽的,竺可桢竟然想要支开梅光迪。
后者则是大大咧咧地说道:“竺教授,地理方面的研究我也可以听一听.”
可说到一半,突然意识到什么,表情复杂地看了一眼包国维,拱拱手说道。
“那我便先行离开了。”
说完,头也不回地便走了。
留下包国维有些懵逼,便开始低头走路。
二人在路上走了很久,似乎都在等对方开头。
终于,还是竺可桢忍不住。
忽的,扭头问道。
“秉文,你和闽北的苏区有联系?”
咚!
包国维的心脏似乎停跳了一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