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第201章 大明精锐的震撼
第201章 大明精锐的震撼
洪武年间,大明的军队主要分为京营,边军和卫所军。
京营主要由五军都督府组成,开国之初,大明最精锐的军队驻扎于应天府附近,由大都督府统辖。
后来朱元璋将大都督府改分为五军都督府,分为前中后左右五军,每军又各辖骑营,火器营,弓弩营和步兵营等。
边军则是指九边重镇,洪武二年,朱元璋屯重兵与北方九个军事要塞,并设立总兵管辖。
边军经常与北方残元势力交战,战力最为强悍。
而地方上设立卫所,每一卫约五千六百人,用于掌控地方扼要。
这一次抽调的主要军队是五军都督府和部分地方卫所。
三千营最初由三千名胡骑组成,后来逐渐地扩大,乃是如今大明最为精锐的骑兵,这一次便是从当中抽调了六千精锐。
太子朱标点了点头,将目光转向一旁的朱雄英。
“既然这次军演是你搞的,那么就由你来指挥吧!”
朱雄英点了点头,手中拿着令旗。
“曹国公李文忠听令!”
李文忠:“末将在!”
“传我命令,军演开始!”
“得令!”
曹国公李文忠挥动令旗,各路兵马有序地集结。
很快各支兵马集结完毕。
很快各支兵马集结完毕,火器营的火器全部展开,步兵,战车,弓弩依次排列。
看台之上各国使者眉头紧皱。
这六万大军绝对都是精锐,不是那种滥竽充数的存在,举止之间令行禁止,没有一丝紊乱的地方,可称得上是难得的精锐。
李文忠挥动手中令旗,各支兵马依次前进后退,杀声震天。
三千营六千骑兵飞速而过,手持弓箭,朝着远处的靶子射去。
远处的人形靶子瞬间被射成了刺猬。
紧接着步兵和弓弩手相互配合,盾牌手立于前方,长枪手伺机而动,在他们身后则是护卫者弓弩手,两侧战车蓄势待发。
这些使者当中有不少也是知兵的,这样的一支军队战斗力极为可怕,尤其是他们的配合极为熟练,在战场上完全就是一个大型的绞肉机。
紧接着只听到一声轰隆的巨响。
不远处的小土包瞬间被炸了粉碎。
一些胆子比较小的使者吓得两腿打战。
无数火炮朝着标记的地方疯狂地轰击,等到一轮炮击之后,在长枪兵和盾牌手的护佑之下,手持火器的士兵向前冲去,稻草人和人形标靶被火器打成了筛子。
因为这次只是演习,所以朱雄英并没有将三排枪法暴露出来。
看着这一支支战斗力极为强大的军队,各国的使者沉默了。
如今大明的实力已经变得极为强悍,恐怕接下来要与大明作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是一位使者小声地说道。
“听说大明在北方的边军实力更为强大,若是遇到恐怕麻烦了!”
此时一些在海中或是在西南的小国心中都极为庆幸。
如今大明的防御重心还是在北方,这就意味着真正承担大明压力的是北方草原上的各个部落,相比较他们自己则是安全了许多。
北方各部的人听到这话脸色有些难看。
虽然他们和大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打过仗了。但是双方之间的仇恨可是不小的。
大明这些年来并没有对他们动手,这并不代表着以后不会。
北方各部落心中各自有各自的想法。
有些人觉得各族应当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大明。
然而有这样想法的仅仅只是一部分人。
还有许多部落距离大明边境较远,相反,对于他们来说威胁更大的并非大明,反而是一些实力更加强大的部落。
很快大明军队的军演完毕,接下来就是重头戏,各支兵马之间的比试。
参与这一场比试的主要是步骑弓弩,而战车火器则不允许使用。
整个场地被分成了许多块,每一块都有两支军队对立。
这两支军队手中拿着木刀木枪。
以及没有放枪头的弓箭,上面沾满了石灰。
每一个士兵心里都是非常的激动。
只要能够在这场比试当中取得好名次,无论是太子殿下还是太孙殿下,都会给他们足够的奖赏。
更重要的是这也是一种荣耀。
廖安带着手中的兵马立刻以战斗阵法警惕着前面。
前面的一卫兵马。
也是虎视眈眈地看着他们。
终于前面的那一支军队忍不住了,领头的主将直接命令手中的军队冲锋。
廖安没有丝毫的慌张,立刻命前锋部队顶住,两边的步兵迂回到两边。
前面的士兵拼死抵挡,很快就有人身上沾了白石灰退出比试。
就在前锋快要被攻破的时候。
廖安带着手中的几个亲卫加入战场,直接朝着敌方进攻的方向突进。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把前面正在进攻的军队给整懵了。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时候,廖安竟然主动进攻,廖安带着人和两边迂回的士兵三面夹击,很快面前的人便抵挡不住阵旗被夺。
这一场战斗,廖安拔得头筹,只见他得意地看向徐增寿的方向。
徐增寿并没有在意,在他们面前的这一支军队是五军都督府中的一卫兵马。
领兵的将领之前是宋国公冯胜的部下,在之前北伐的时候上过战场,对于军队上的事情也知道得极为清楚。
徐增寿和李景隆两人虽然是将门子弟,但是从未上过战场,想来打败他们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想到这里,他立刻命令手中的军队直接向前冲击。
在他看来,徐增寿从来没有上过战场,刚开始的时候或许会抵抗,但是时间异常未必是自己的对手,只需一举将其击溃便可。
看台之上。
魏国公徐达对于自己的儿子极为关心。
未来大儿子徐允恭将会继承自己的爵位,而小儿子徐增寿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当他看到敌人率先进攻,而且没有丝毫的留守,便知道这支军队的指挥使轻敌了。
想到这里他摇了摇头,虽说不知道徐增寿的这一支军队究竟练得怎么样,但毕竟是按照太孙殿下所提供的训练方法。
以那种训练方法所训练出来的军队差不了多少。
(本章完)
洪武年间,大明的军队主要分为京营,边军和卫所军。
京营主要由五军都督府组成,开国之初,大明最精锐的军队驻扎于应天府附近,由大都督府统辖。
后来朱元璋将大都督府改分为五军都督府,分为前中后左右五军,每军又各辖骑营,火器营,弓弩营和步兵营等。
边军则是指九边重镇,洪武二年,朱元璋屯重兵与北方九个军事要塞,并设立总兵管辖。
边军经常与北方残元势力交战,战力最为强悍。
而地方上设立卫所,每一卫约五千六百人,用于掌控地方扼要。
这一次抽调的主要军队是五军都督府和部分地方卫所。
三千营最初由三千名胡骑组成,后来逐渐地扩大,乃是如今大明最为精锐的骑兵,这一次便是从当中抽调了六千精锐。
太子朱标点了点头,将目光转向一旁的朱雄英。
“既然这次军演是你搞的,那么就由你来指挥吧!”
朱雄英点了点头,手中拿着令旗。
“曹国公李文忠听令!”
李文忠:“末将在!”
“传我命令,军演开始!”
“得令!”
曹国公李文忠挥动令旗,各路兵马有序地集结。
很快各支兵马集结完毕。
很快各支兵马集结完毕,火器营的火器全部展开,步兵,战车,弓弩依次排列。
看台之上各国使者眉头紧皱。
这六万大军绝对都是精锐,不是那种滥竽充数的存在,举止之间令行禁止,没有一丝紊乱的地方,可称得上是难得的精锐。
李文忠挥动手中令旗,各支兵马依次前进后退,杀声震天。
三千营六千骑兵飞速而过,手持弓箭,朝着远处的靶子射去。
远处的人形靶子瞬间被射成了刺猬。
紧接着步兵和弓弩手相互配合,盾牌手立于前方,长枪手伺机而动,在他们身后则是护卫者弓弩手,两侧战车蓄势待发。
这些使者当中有不少也是知兵的,这样的一支军队战斗力极为可怕,尤其是他们的配合极为熟练,在战场上完全就是一个大型的绞肉机。
紧接着只听到一声轰隆的巨响。
不远处的小土包瞬间被炸了粉碎。
一些胆子比较小的使者吓得两腿打战。
无数火炮朝着标记的地方疯狂地轰击,等到一轮炮击之后,在长枪兵和盾牌手的护佑之下,手持火器的士兵向前冲去,稻草人和人形标靶被火器打成了筛子。
因为这次只是演习,所以朱雄英并没有将三排枪法暴露出来。
看着这一支支战斗力极为强大的军队,各国的使者沉默了。
如今大明的实力已经变得极为强悍,恐怕接下来要与大明作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是一位使者小声地说道。
“听说大明在北方的边军实力更为强大,若是遇到恐怕麻烦了!”
此时一些在海中或是在西南的小国心中都极为庆幸。
如今大明的防御重心还是在北方,这就意味着真正承担大明压力的是北方草原上的各个部落,相比较他们自己则是安全了许多。
北方各部的人听到这话脸色有些难看。
虽然他们和大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打过仗了。但是双方之间的仇恨可是不小的。
大明这些年来并没有对他们动手,这并不代表着以后不会。
北方各部落心中各自有各自的想法。
有些人觉得各族应当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大明。
然而有这样想法的仅仅只是一部分人。
还有许多部落距离大明边境较远,相反,对于他们来说威胁更大的并非大明,反而是一些实力更加强大的部落。
很快大明军队的军演完毕,接下来就是重头戏,各支兵马之间的比试。
参与这一场比试的主要是步骑弓弩,而战车火器则不允许使用。
整个场地被分成了许多块,每一块都有两支军队对立。
这两支军队手中拿着木刀木枪。
以及没有放枪头的弓箭,上面沾满了石灰。
每一个士兵心里都是非常的激动。
只要能够在这场比试当中取得好名次,无论是太子殿下还是太孙殿下,都会给他们足够的奖赏。
更重要的是这也是一种荣耀。
廖安带着手中的兵马立刻以战斗阵法警惕着前面。
前面的一卫兵马。
也是虎视眈眈地看着他们。
终于前面的那一支军队忍不住了,领头的主将直接命令手中的军队冲锋。
廖安没有丝毫的慌张,立刻命前锋部队顶住,两边的步兵迂回到两边。
前面的士兵拼死抵挡,很快就有人身上沾了白石灰退出比试。
就在前锋快要被攻破的时候。
廖安带着手中的几个亲卫加入战场,直接朝着敌方进攻的方向突进。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把前面正在进攻的军队给整懵了。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时候,廖安竟然主动进攻,廖安带着人和两边迂回的士兵三面夹击,很快面前的人便抵挡不住阵旗被夺。
这一场战斗,廖安拔得头筹,只见他得意地看向徐增寿的方向。
徐增寿并没有在意,在他们面前的这一支军队是五军都督府中的一卫兵马。
领兵的将领之前是宋国公冯胜的部下,在之前北伐的时候上过战场,对于军队上的事情也知道得极为清楚。
徐增寿和李景隆两人虽然是将门子弟,但是从未上过战场,想来打败他们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想到这里,他立刻命令手中的军队直接向前冲击。
在他看来,徐增寿从来没有上过战场,刚开始的时候或许会抵抗,但是时间异常未必是自己的对手,只需一举将其击溃便可。
看台之上。
魏国公徐达对于自己的儿子极为关心。
未来大儿子徐允恭将会继承自己的爵位,而小儿子徐增寿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当他看到敌人率先进攻,而且没有丝毫的留守,便知道这支军队的指挥使轻敌了。
想到这里他摇了摇头,虽说不知道徐增寿的这一支军队究竟练得怎么样,但毕竟是按照太孙殿下所提供的训练方法。
以那种训练方法所训练出来的军队差不了多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