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二皇
尔朱荣进入洛阳后,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抓住了洛阳禁军和城门尉的军权,开始镇压洛阳各里坊中的骚乱。
那些想要趁乱浑水摸鱼的地痞泼皮被斩首示众,头颅挂在里坊的大门上,弹压不利的地方官也被免官惩罚。
但是有关朝堂的上层结构,尔朱荣却一点都没动。
唯一被清算的就是胡太后的党羽,只要留在洛阳的官员,尔朱荣都没有动。
而门下省讨论新皇帝的会议也就开了两次,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尔朱荣自始至终都没有在门下省露面。
新年后,尔朱荣终于有了动作。
孝昌四年,正月初五,宫中发出诏书,废黜伪帝元诩,册封元子攸为新帝!
接下来就是改元为武泰,大赦天下。
这些也在卿贵群臣的意料之中,小皇帝已经去了关中,肯定要另立新帝了。
元子攸虽然在血统上和小皇帝不算近,但是在宗室中也是有名的贤能者。
但是接下来尔朱荣的一番操作,就让群臣有些看不懂了。
他又以太后名义,让自己的女儿尔朱氏改嫁,从元诩的妃子变成了元子攸的皇后。
洛阳哗然,武人当政果然是太不讲究了!
但是另外一件反常的事,尔朱荣在宣布册立新君和新皇后之后,却没有立刻举行登基典礼。
就在洛阳上下都在讨论,尔朱荣到底想要做什么的时候,又一支军队开进了洛阳城。
这五千人也是尔朱荣的嫡系精骑,由尔朱荣的族弟尔朱天光和族侄尔朱兆带领,也是日夜兼程南下到了洛阳。
等这支军队进入洛阳后,尔朱荣这才宣布,在城外建造五色台,于黄河之阴举行新皇登基和社稷大典。
尔朱荣集团的元天穆和奚毅都有些担忧,但是尔朱荣在集团中威望太高,他不与别人商议的事情,也没有人敢于过问,洛阳各个衙门只能蒙着头为了大典埋头苦干起来。
新军队进城,尔朱荣将他们驻扎进了永宁寺中。
永宁寺就是宣武帝时期所建造的皇家佛寺,也是胡太后最钟爱的祈佛之所,当年金瓶倾覆刺驾案发生后,永宁寺又对木塔进行了重修扩建,比之前的更加的高大。
永宁寺有僧舍千余间,当年陈留公主就经常下榻于此,当年洛阳著名文豪常景曾经说永宁寺是“须弥宝殿,兜率净宫,莫尚於斯也。”
永宁寺内还有大量的珍宝,如今已经被尔朱荣赏赐给士兵,除了那宝殿上的佛像太过于庄严,士兵们不敢上去搜刮金箔,寺内所藏的宝物都被士兵们抢劫一空。
比起千回万转,水榭歌台的清河王府,尔朱荣似乎更喜欢大开大阖的佛寺,所以他更多时间愿意住在永宁寺中。
元天穆好几次求见尔朱荣,都劝说他多在洛阳交游,但是尔朱荣却只是留在永宁寺的军营中。
其实对于洛阳城,尔朱荣要比元天穆还要熟悉。
北魏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即使在孝文帝汉化后,和北地汉人门阀合流,孝文帝依然对于汉人有所提防。
所以北魏的宗王势力,是凌驾于士人门阀的一股力量,孝文帝给拓跋氏所改的“元”姓,就有“万物之元”的意思。
更直观的说,洛阳这座城市内,光是元氏的王府就有就几十座,除了封王之外,承袭将军职的更是不计其数。
尔朱荣在年轻时候往来洛阳,几乎往每一座府邸都送过骏马,这些王府煊赫的时候,是看不上他这个区区秀荣领民酋长的。
但是如今这些尊贵的元氏子弟,却都在争相向永宁寺送上拜帖,想要求见这位新册封的——使持节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开府北道大行台、都督十州诸军事大将军、领左右、太原王。
除了表忠心的拜帖外,还有不少元氏宗王互相揭发攻击的迷信,对于身在门下省的高阳王元雍、河间王元琛、司空元钦、义阳王元略的攻击最多,甚至昨日高阳王元雍酒后失态说了几句尔朱荣的坏话,今日就有赴宴的人将他的话添油加醋密告给尔朱荣。
尔朱荣对于这些来信也不回复,还是安静的留在永宁寺中。
——
苏泽“护送”小皇帝进入潼关后,第一道诏书就是册封苏泽为使持节都督关中诸军事,开府西道大行台,都督六州诸军事大将军。
小皇帝还要册封苏泽为王,但是被苏泽拒绝了。
苏泽理由也很简单,“自古无大功而授王者,今天下未定,不敢受王爵。”
小皇帝自然又是“感动”的“勉励”了苏泽一番。
另外孝昌这个年号肯定也是不能用了,经过苏绰一众儒臣的商议,改元“武德”,同样起手一个大赦天下。
小皇帝入关后,郡公府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命令华州刺史于谨,前往长安“接管”宫室。
长安是雍州的治城,前西讨大都督萧宝夤就在长安,苏泽的这道命令,迅速得到了早就已经翘首以盼的雍州士族豪强的响应,萧宝夤甚至连抵抗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囚禁在府邸中。长安的士族官员豪强们,在韦、杜两家的领导下,迅速控制了长安城,他们封存府库官署,用家族私兵维持秩序,等到三路刺史前来接管长安。
从军事上,萧宝夤对比苏泽不足为虑,他自己带来关中的嫡系已经折损的差不多了,关西豪族早就不搭理他了。
但是萧宝夤原来是朝廷册封的西讨大都督,又是宗亲,身份特殊,苏泽要进军长安,难免大义有亏。
现在不一样了,天子诏令一下,雍州的本土势力就做出了选择,直接将萧宝夤抛弃,投入苏泽的怀抱。
当然,这挟天子以令诸侯,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好用的。
比如现在让小皇帝给洛阳下旨,让洛阳将尔朱荣绑起来送到关中,那这圣旨也就和笑话一样了。
又或者给尔朱荣麾下的将领下圣旨,给他们封官许愿他们背叛尔朱荣,这种圣旨也没有任何的作用。
除了圣旨加持的“水到渠成”,和圣旨无效的敌对地带,甚至还有灰色地带。
一些双方都管不到的半中立势力,比如葛荣控制区域内抵抗的官府势力,比如幽州、恒州还有官府存在的飞地,圣旨就有拉拢的作用了。
小皇帝所下的另外几道圣旨,就是分别发给恒州、幽州的。
占据恒州的叛军首领鲜于阿胡,他是前叛军首领鲜于修礼的同族,并不是很听从葛荣的调令。
幽州的杜洛周,葛荣的关系也很微妙。
朝堂派往幽州平叛的,就是名满洛阳的大文豪常景,常景这个文豪打仗胜少败多,可偏偏每次都能绝地逢生。
杜洛周和常景打得“难解难分”,一直都“焦灼不下”,所以几次葛荣要求杜洛周南下汇合,杜洛周都以此推诿。
这两人也是可以用圣旨拉拢的。
此外西域诸国,草原,吐谷浑,甚至南梁,有了小皇帝后,也可以派遣使者递交国书,对他们使用外交手段。
就连东晋这么拉胯的朝廷,也隔着长江册封了很多小政权,就连当年慕容氏崛起的时候,也去建康讨过册封。
政治上的事情,小势力想要生存发展都要学会左右逢源,有时候所谓的“大义”,不过是他们摇摆的理由罢了。
雍州用和平方式解决,苏泽的军队不费一兵一卒就进了长安,但是苏泽并没有直接将自己的郡公府和小皇帝带去长安,而是以长安的宫室破旧,不适合皇帝居住为理由。
命令于谨兼任雍州刺史,留在长安主持大局,督造长安的宫室。
在长安的宫殿修复完毕前,小皇帝自然是先跟着苏泽返回永乐城。
元诩也不愧是做了多年傀儡皇帝的人,对于苏泽的安排非常顺从。
——
洛阳。
被宣布立为皇帝后,元子攸就被接入到了宫中,在尔朱荣亲自安排的侍卫看护下,元子攸彻底断绝了和外界的联系。
“真的没办法了吗?”
和当年胡太后稀烂的掌控力相比,尔朱荣治军严格,如今整个徽音殿内是十步一岗,根本没办法和外界沟通。
元子攸每天能够见到外人的机会,就是黄门郎王遵业每天入宫讲解经学的时候,但是也有尔朱荣安排的人在一旁监视,元子攸根本没有传递消息的机会。
元子攸有些后悔了,当时就不该返回洛阳,一脚踏进这个漩涡中,自己稀里糊涂的被立为皇帝,又莫名其妙娶了尔朱氏为皇后。
甚至尔朱荣连女儿的婚礼都是草草的举办的,元子攸只是见了一眼这位貌美的皇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她了。
“陛下,这段时间还是请您先蛰伏下来,尔朱荣也不会久驻洛阳的。”
苏顺是真心实意的劝道,但是元子攸却不甘心被尔朱荣摆布。
“不行,黄门郎王遵业风仪清秀,是大魏的忠臣,明日讲经的时候想办法和他接触下。”
“另外向侍卫说,朕要见自己的兄弟,请彭城王、始平王入宫。”
彭城王和始平王,分别是元子攸的亲兄弟,他们在元子攸继位后都封了王。
苏顺叹息一声,也不再劝,出殿门和值守的军官交涉去了。
(本章完)
尔朱荣进入洛阳后,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抓住了洛阳禁军和城门尉的军权,开始镇压洛阳各里坊中的骚乱。
那些想要趁乱浑水摸鱼的地痞泼皮被斩首示众,头颅挂在里坊的大门上,弹压不利的地方官也被免官惩罚。
但是有关朝堂的上层结构,尔朱荣却一点都没动。
唯一被清算的就是胡太后的党羽,只要留在洛阳的官员,尔朱荣都没有动。
而门下省讨论新皇帝的会议也就开了两次,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尔朱荣自始至终都没有在门下省露面。
新年后,尔朱荣终于有了动作。
孝昌四年,正月初五,宫中发出诏书,废黜伪帝元诩,册封元子攸为新帝!
接下来就是改元为武泰,大赦天下。
这些也在卿贵群臣的意料之中,小皇帝已经去了关中,肯定要另立新帝了。
元子攸虽然在血统上和小皇帝不算近,但是在宗室中也是有名的贤能者。
但是接下来尔朱荣的一番操作,就让群臣有些看不懂了。
他又以太后名义,让自己的女儿尔朱氏改嫁,从元诩的妃子变成了元子攸的皇后。
洛阳哗然,武人当政果然是太不讲究了!
但是另外一件反常的事,尔朱荣在宣布册立新君和新皇后之后,却没有立刻举行登基典礼。
就在洛阳上下都在讨论,尔朱荣到底想要做什么的时候,又一支军队开进了洛阳城。
这五千人也是尔朱荣的嫡系精骑,由尔朱荣的族弟尔朱天光和族侄尔朱兆带领,也是日夜兼程南下到了洛阳。
等这支军队进入洛阳后,尔朱荣这才宣布,在城外建造五色台,于黄河之阴举行新皇登基和社稷大典。
尔朱荣集团的元天穆和奚毅都有些担忧,但是尔朱荣在集团中威望太高,他不与别人商议的事情,也没有人敢于过问,洛阳各个衙门只能蒙着头为了大典埋头苦干起来。
新军队进城,尔朱荣将他们驻扎进了永宁寺中。
永宁寺就是宣武帝时期所建造的皇家佛寺,也是胡太后最钟爱的祈佛之所,当年金瓶倾覆刺驾案发生后,永宁寺又对木塔进行了重修扩建,比之前的更加的高大。
永宁寺有僧舍千余间,当年陈留公主就经常下榻于此,当年洛阳著名文豪常景曾经说永宁寺是“须弥宝殿,兜率净宫,莫尚於斯也。”
永宁寺内还有大量的珍宝,如今已经被尔朱荣赏赐给士兵,除了那宝殿上的佛像太过于庄严,士兵们不敢上去搜刮金箔,寺内所藏的宝物都被士兵们抢劫一空。
比起千回万转,水榭歌台的清河王府,尔朱荣似乎更喜欢大开大阖的佛寺,所以他更多时间愿意住在永宁寺中。
元天穆好几次求见尔朱荣,都劝说他多在洛阳交游,但是尔朱荣却只是留在永宁寺的军营中。
其实对于洛阳城,尔朱荣要比元天穆还要熟悉。
北魏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即使在孝文帝汉化后,和北地汉人门阀合流,孝文帝依然对于汉人有所提防。
所以北魏的宗王势力,是凌驾于士人门阀的一股力量,孝文帝给拓跋氏所改的“元”姓,就有“万物之元”的意思。
更直观的说,洛阳这座城市内,光是元氏的王府就有就几十座,除了封王之外,承袭将军职的更是不计其数。
尔朱荣在年轻时候往来洛阳,几乎往每一座府邸都送过骏马,这些王府煊赫的时候,是看不上他这个区区秀荣领民酋长的。
但是如今这些尊贵的元氏子弟,却都在争相向永宁寺送上拜帖,想要求见这位新册封的——使持节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开府北道大行台、都督十州诸军事大将军、领左右、太原王。
除了表忠心的拜帖外,还有不少元氏宗王互相揭发攻击的迷信,对于身在门下省的高阳王元雍、河间王元琛、司空元钦、义阳王元略的攻击最多,甚至昨日高阳王元雍酒后失态说了几句尔朱荣的坏话,今日就有赴宴的人将他的话添油加醋密告给尔朱荣。
尔朱荣对于这些来信也不回复,还是安静的留在永宁寺中。
——
苏泽“护送”小皇帝进入潼关后,第一道诏书就是册封苏泽为使持节都督关中诸军事,开府西道大行台,都督六州诸军事大将军。
小皇帝还要册封苏泽为王,但是被苏泽拒绝了。
苏泽理由也很简单,“自古无大功而授王者,今天下未定,不敢受王爵。”
小皇帝自然又是“感动”的“勉励”了苏泽一番。
另外孝昌这个年号肯定也是不能用了,经过苏绰一众儒臣的商议,改元“武德”,同样起手一个大赦天下。
小皇帝入关后,郡公府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命令华州刺史于谨,前往长安“接管”宫室。
长安是雍州的治城,前西讨大都督萧宝夤就在长安,苏泽的这道命令,迅速得到了早就已经翘首以盼的雍州士族豪强的响应,萧宝夤甚至连抵抗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囚禁在府邸中。长安的士族官员豪强们,在韦、杜两家的领导下,迅速控制了长安城,他们封存府库官署,用家族私兵维持秩序,等到三路刺史前来接管长安。
从军事上,萧宝夤对比苏泽不足为虑,他自己带来关中的嫡系已经折损的差不多了,关西豪族早就不搭理他了。
但是萧宝夤原来是朝廷册封的西讨大都督,又是宗亲,身份特殊,苏泽要进军长安,难免大义有亏。
现在不一样了,天子诏令一下,雍州的本土势力就做出了选择,直接将萧宝夤抛弃,投入苏泽的怀抱。
当然,这挟天子以令诸侯,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好用的。
比如现在让小皇帝给洛阳下旨,让洛阳将尔朱荣绑起来送到关中,那这圣旨也就和笑话一样了。
又或者给尔朱荣麾下的将领下圣旨,给他们封官许愿他们背叛尔朱荣,这种圣旨也没有任何的作用。
除了圣旨加持的“水到渠成”,和圣旨无效的敌对地带,甚至还有灰色地带。
一些双方都管不到的半中立势力,比如葛荣控制区域内抵抗的官府势力,比如幽州、恒州还有官府存在的飞地,圣旨就有拉拢的作用了。
小皇帝所下的另外几道圣旨,就是分别发给恒州、幽州的。
占据恒州的叛军首领鲜于阿胡,他是前叛军首领鲜于修礼的同族,并不是很听从葛荣的调令。
幽州的杜洛周,葛荣的关系也很微妙。
朝堂派往幽州平叛的,就是名满洛阳的大文豪常景,常景这个文豪打仗胜少败多,可偏偏每次都能绝地逢生。
杜洛周和常景打得“难解难分”,一直都“焦灼不下”,所以几次葛荣要求杜洛周南下汇合,杜洛周都以此推诿。
这两人也是可以用圣旨拉拢的。
此外西域诸国,草原,吐谷浑,甚至南梁,有了小皇帝后,也可以派遣使者递交国书,对他们使用外交手段。
就连东晋这么拉胯的朝廷,也隔着长江册封了很多小政权,就连当年慕容氏崛起的时候,也去建康讨过册封。
政治上的事情,小势力想要生存发展都要学会左右逢源,有时候所谓的“大义”,不过是他们摇摆的理由罢了。
雍州用和平方式解决,苏泽的军队不费一兵一卒就进了长安,但是苏泽并没有直接将自己的郡公府和小皇帝带去长安,而是以长安的宫室破旧,不适合皇帝居住为理由。
命令于谨兼任雍州刺史,留在长安主持大局,督造长安的宫室。
在长安的宫殿修复完毕前,小皇帝自然是先跟着苏泽返回永乐城。
元诩也不愧是做了多年傀儡皇帝的人,对于苏泽的安排非常顺从。
——
洛阳。
被宣布立为皇帝后,元子攸就被接入到了宫中,在尔朱荣亲自安排的侍卫看护下,元子攸彻底断绝了和外界的联系。
“真的没办法了吗?”
和当年胡太后稀烂的掌控力相比,尔朱荣治军严格,如今整个徽音殿内是十步一岗,根本没办法和外界沟通。
元子攸每天能够见到外人的机会,就是黄门郎王遵业每天入宫讲解经学的时候,但是也有尔朱荣安排的人在一旁监视,元子攸根本没有传递消息的机会。
元子攸有些后悔了,当时就不该返回洛阳,一脚踏进这个漩涡中,自己稀里糊涂的被立为皇帝,又莫名其妙娶了尔朱氏为皇后。
甚至尔朱荣连女儿的婚礼都是草草的举办的,元子攸只是见了一眼这位貌美的皇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她了。
“陛下,这段时间还是请您先蛰伏下来,尔朱荣也不会久驻洛阳的。”
苏顺是真心实意的劝道,但是元子攸却不甘心被尔朱荣摆布。
“不行,黄门郎王遵业风仪清秀,是大魏的忠臣,明日讲经的时候想办法和他接触下。”
“另外向侍卫说,朕要见自己的兄弟,请彭城王、始平王入宫。”
彭城王和始平王,分别是元子攸的亲兄弟,他们在元子攸继位后都封了王。
苏顺叹息一声,也不再劝,出殿门和值守的军官交涉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