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十八路诸侯讨董
    废立皇帝之后,董卓对待世人集团最初其实也是以拉拢为主的,尤其是王景这种实力派,王凌还未行冠礼就已经官拜太守,不要觉得这很夸张,在察举制为主的炎汉帝朝,世家子弟年纪轻轻就出任地方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袁绍年幼的时候就成为郎官,在中枢接触朝中文武重臣,刷了几年人脉之后,二十岁就出任濮阳县令。
    要知道,濮阳可是东郡治所,而袁绍甚至不是家中嫡长子,他只是个庶子而已,王凌可是有王景力捧的。
    至于说汉朝的官职和爵位值钱,但这跟董卓有什么关系?
    东汉末年的官职大肆贬值就是董卓开始的,为了拉拢世家之人,董卓到处封官许愿,太守乃至刺史州牧之类的职位,不要钱的大派送。
    人灵帝卖官鬻爵好歹还收你钱的,董卓是真的直接送。
    在洛阳城内,董卓拉拢了世家出身的周毖和伍琼等人,原大将军府官员何颙、郑泰也成为其幕僚。
    然后在这些世家出身的幕僚忽悠下,董卓各种礼贤下士,不仅亲近士人,还征召名士入朝为官,解除桓、灵二帝以来的党锢之祸。
    有多夸张呢?
    荀爽自被征召的命令到位列台司之职,从平原国相到光禄勋再到当朝司空,位列三公,前后才了多少时间呢?
    九十三日!
    坐火箭都没这么快的,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来,董卓手里的官职根本不值钱,朝廷的权威已经被打落尘埃了。
    董卓不仅针对王景和张辽使用了分化的策略,他对关东的各大世家豪族,用的也是同一个招式。
    在董卓看来,他反正政令不出洛阳,所以干脆把虎牢关以东的地盘全分了,然后就是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孔融、应劭、张邈等人陆陆续续走马上任,被分到了地方太守等要职。
    就连弃官而走的袁绍、王匡、鲍信等人,都授以太守,以示和解。
    然而屁用没有,毕竟世家本就垄断官职,你拿我们的东西送给我们做人情?还要说感谢你?
    做什么梦呢!
    因此很多士人在拿了官职之后,直接美滋滋地手下,但并不念董卓的好,反而是该声讨声讨,该起兵起兵,十八路诸侯齐聚酸枣,讨伐董贼的序幕就此拉开。
    咕咕咕~
    洛阳城外,一只鸽子扑棱着翅膀降落在一座小院子里。
    荀攸稳稳抓住,然后从鸽子脚边取下密信,返回屋内,神色郑重说道:“主公,关东诸州郡的牧守们果然起兵讨伐董卓,联军已于昨日会师于虎牢关外,还共推勃海郡太守袁绍为盟主。”
    王景接过密信,嘴角浮现冷笑:“董卓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果然愚不可及。”
    原来是密信中还记载着,董卓进京后所任命的冀州牧韩馥、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陈留太守张邈等,现在全都跳出来表示要干死他,一个个仿佛和董卓有杀父之仇。
    只能说董卓的政治手腕太差劲,从世家手中抢走了权力,还指望着丢几根肉骨头就能让世家就此罢休?
    真是愚不可及,人家吃了伱的肉骨头,力气大了,跳起来打你岂不是打得更狠了?
    董卓想当然的封官,造成的结果就是反而加速了关东士族联军的集结。
    荀攸此时心情一阵轻松:“联军来势汹汹,董卓必然无暇他顾,我们的计划,也可以开始执行了。”
    “公达所言极是,那就开始吧。”
    小小的沙盘上,一座群山环绕的城池,屹立在黄河南岸。
    而城池的北、东、南三个方向,各有一串旗帜,化作箭头,携带兵戈杀伐之气直指而来。
    “主公,关东联军共计十一路诸侯,兵分三路,已对洛阳呈现包围态势。”
    一连数日,荀攸坐镇中枢,派遣暗卫四面出击,侦查情报,再用飞鸽传书的方式迅速传回总部,轻而易举地就洞悉了整个战局。
    联军与董卓,双方兵力齐聚于京畿之地,即将展开一场龙争虎斗。
    而这场战争的胜负,将决定接下来的天下格局,王景哪一边的人都不是,但他手握重兵,自然也希望着下场分肉,而洛阳乃至整个司隶地区,就是一块最肥的肉。
    “公达,你说谁会赢?”
    王景看着沙盘,幽幽而问,仿佛在感叹大汉四百年江山社稷,漫长的国祚也终于要走到尽头了。
    高祖昔日剑斩白蛇,秋风起于青萍之末,却最终御宇海内,登基称帝,建立炎汉帝朝,名列史册。
    如今事随时移,当年秦失其鹿,今日汉亦失鹿,这中原的大好河山,自然是有德者居之。
    依靠暗卫搜集的情报,荀攸在脑海中思考推敲了良久,才开口分析说道:“联军虽然兵力雄厚,然而士卒大多是新近招募,比不得董卓手下身经百战的西凉铁骑,而且人心不齐,故而此战胜算极低。”
    儒门神通强悍无比,但那是在盛世,能借山河社稷图赐予的官气压制地方。
    可一旦龙蛇起陆,龙气四分五裂,那就是生死各安天命了。
    每逢乱世,都是兵家大显神通的时候,儒门的所谓民心和声望,在凝聚的兵煞面前,实在不堪一击。
    而这也是为何兵家受到儒门打压,却仍能依附皇权存续的根本原因。
    儒门有炼神的法门,兵家同样也有。
    董卓麾下的李傕、郭汜和徐荣等人,都是兵家传人,太平时或许只能被世家的儒学神通压制,可一旦到了乱世,他们只要身怀煞气,真是杀儒士如杀鸡。
    王景对此也是心知肚明,若非笑着看他:“那你说,若你是其中一路诸侯,该如何做出决策?”
    荀攸又思量了片刻,拱手而答:“保存实力,待时而动。”
    王景听后,万分感慨:“智者总是喜欢盘算,在得失之间,权衡利弊,然后做出最明智的选择,永远只会站在胜利的那一方。但这样的人,成为不了英雄,更承接不了天命。”
    英雄?天命?
    荀攸心神一震,王景的话,让他有种莫名的感觉。
    “当盛世抵达顶点,就是王朝衰落之时,而如今苦难已至。在这个黑暗而压抑的时代,天下无数人渴望着英雄的出现,渴望着有人能振臂挥剑,斩断旧日的枷锁。可智者都是聪明人,总喜欢明哲保身,趋利避害。可不承担责任,就无法得到民心的认同。在我看来,所谓天命,就是人心的向背。”
    王景看着小小的沙盘,脑海中不禁想起了五胡乱华,想起了汉人在百年后将要经历的种种苦难和欺辱。
    他要改变这一切,只因为王景无论如何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遭遇这种事。
    此刻王景的目光已然变得坚定而沉着,却又燃烧着熊熊烈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如今的自己,已经有了改变天下走势的力量。
    王景看向荀攸:“十八路诸侯讨董,看似声势浩大,可实际上,唯有能为百姓开路之人,才有资格以英雄的身份,继承天命,引领时代,主宰未来!”
    荀攸闻言亦是陷入沉思:“英雄……天命……”
    他很想以智者的身份予以反驳,却又觉得王景所言非虚,因为王景的目光太坚定,太自信,仿佛真能看透历史的迷雾,直视未来一般。
    …………
    三路大军,合攻洛阳。
    袁绍被共推为联军盟主,带兵屯驻河内郡,与河内郡太守王匡和并州张杨合兵一处,为北路大军。
    而联军的东路大军,则是由齐聚于荥阳的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五路诸侯,外加曹操的义军部队,组成联军的主力部队,兵进酸枣,在虎牢关外与吕布遥遥对视。
    而在南方,悍勇而果敢的孙坚,刚至荆州,就逼死了刺史王睿,兵到南阳,就杀掉了太守张咨。
    他用这般酷烈的手段,迅速越权获得了无数钱粮,用于招募士卒,很快便坐拥数万大军,毅然决然展开北伐,在鲁阳与袁术联手,修整部队,厉兵秣马。
    洛阳,朝议大会。
    大殿之上,文武大臣心怀异志,各自闭目不语,仿佛在坐等联军杀入洛阳,铲除一切祸乱的根源。
    而西凉诸将,无不心思惶恐,坐立不安。
    联军声势浩大,兵力五倍于己方,在不清楚敌人底细的情况下,怎能不怕?
    就在众人各怀心思之际,一人龙行虎步而来,身形肥硕,双目却如猛兽一般,凶恶却又充满力量和威严,身上缭绕着的红黑色煞气,几乎化为实质,这是《不死元功》之中《九死》篇大成的征兆,煞气缠身,万物皆杀,绝天灭地。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暴虎董卓!
    原本老神在在的文武大臣,此时全都恐惧地屏住呼吸,收敛情绪。
    生怕联军还没杀进来,他们就先被拉出去杀头。
    董卓来到,原本六神无主的西凉诸将,顿时找到了主心骨,纷纷上前问道:“太师,关东联军已然杀至,该如何是好?”
    “怎么,尔等怕了?”
    董卓肥硕的脸上,浮现出不屑和冷笑,目光更是睥睨说道:“天命在我,区区关东群鼠,破之又有何难?”
    一句话,顿时显露出枭雄的霸道和强势,还有那种唯我独尊的自信。
    被袁隗压抑许久的憋屈,似乎在得知汝南袁氏苦寻传国玉玺而不得之后,如今不再掩饰自己的野心了。
    随着危机的逼近,当年那个平定羌乱,大破匈奴的西凉豪杰,又回来了!
    西凉诸将见状人人振奋,这才是他们愿意追随的主公:“愿为太师羽翼,以雷霆之势,扫灭关东鼠辈!”
    “三日之内,大军开拨,从平阴县渡河北伐,先灭其一路主力,来个杀鸡儆猴。”
    “诺!”
    大军未动,消息已然暗中流传出去。
    王匡顿时率军前来,死守河岸,意图阻止董卓北渡黄河。
    而在孟津以东,平阴县城北郊,靠近河畔的一座高岗之上,一队骑兵悄然而至。
    为首两人,一者锐不可当,双目如剑,一者气质内敛,君子如玉。
    “公达,你怎么看?”
    锐不可当者,自然便是王景,他鲜衣怒马,立于高岗之上,目光远眺河岸方向,那里有军队正在集结。
    荀攸披着熊皮大氅,缩了脖子,似乎有些怕冷,但目光深邃,仿佛藏着无穷的智慧:“这些士兵衣甲不齐,人数虽众,却无征战沙场的肃杀和锐气,必是董卓在故布疑阵,麻痹联军,此为暗度陈仓之计。”
    两人有阴之军势所掩护,即便是绝顶炼神高手,除非靠近十五丈之内,否则休想发现二人的存在。
    如今士族联军与西凉军火并,王景自然乐得坐山观虎斗,顺便来一窥双方的兵力虚实。
    高岗之上,王景得知联军要先败这第一阵之后,却是表情轻松:“哈哈,好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没想到董卓看似粗狂无礼的武夫,实则竟是一个读书人。”
    王景知道,王匡已然必败无疑。
    果不其然,不多时,一只鸽子从北面飞来,跨过汹涌的河水,在王景和荀攸的脑袋上盘旋了三圈,才肯落下。
    荀攸取下密信,看完后面色一凝:“主公,暗卫来报,一个时辰前,董卓以少数精锐经小平津渡河到北路军后方,猛然发起突袭,王匡军几乎全灭,幸得袁绍和张杨接应,仅以身免。”
    “果然如此。”
    王景哪里还不明白,董卓必然是故意在朝会上散播三日后要从平阴县出兵的消息,结果第二天一大早立马就暗中从小平津渡河,打了联军一个措手不及。
    “这是要杀鸡儆猴啊。”
    王景发出感慨,如果是他,也必然会选择这么做。
    毕竟西凉军虽然精锐,可毕竟人少,而且补充困难,不像十八路诸侯联军,背后有世家豪族的倾力支持,兵卒和钱粮几乎无穷无尽,若是打成消耗战,董卓拖都要被拖死了。
    先破一路,震慑其余,在战术上的选择极为明智。
    十八路诸侯又不是真的铁板一块,眼见西凉军强大,必然不敢拼命,而是想着死道友不死贫道。
    人人都这样想,那董卓就舒服了。
    荀攸也附和道:“西凉军兵力处于劣势,唯有如此才能震慑其余各路诸侯。”
    而与此同时……
    “杀!”
    黄河北岸,西凉军的铁蹄正在踏破王匡军大营,如狼似虎的西凉勇士漫山遍野的尾随追杀溃兵。
    董卓亲自领兵,首战便大获全胜,原本动荡的军心,顿时安稳下来,西凉军全军上下无不士气大振,斗志昂扬,对诸侯联军充满蔑视,根本不把这群杂鱼放在眼里。
    危急时刻,袁绍并张杨各自领兵来援,亲眼看见西凉铁骑的悍勇和可怕,吓得根本不敢靠近。
    他们二人在救下王匡之后,立即退兵三十里,扎营死守,寸步不敢再进。
    眼见敌人如此怂包,手持大斧的中郎将牛辅哈哈大笑:“关东鼠辈果然不堪一战,我军是否继续追击?”
    董卓听后却是沉吟不语,目光微微飘向西北方向。
    谋士李儒当即心领神会,站出来说道:“我军已然获胜,联军必受震慑不敢轻举妄动,如今北军驻守河东,与洛阳近在咫尺却按兵不动,吾等不得不防。”
    这个道理,心思狡诈的董卓又岂会不知?
    北军虽然没有参加联军讨董,却依旧让董卓如鲠在喉,十分戒备。
    “可恨,若非宣璠被杀,我军痛失情报来源,此时也不会陷入如此被动!”
    牛辅怒声大骂,随后更是说出心中猜疑:“此事定是那袁隗老儿所为,曾有人目击当夜的白马寺有上百甲士出现,可等我们的人赶到时,却消失无踪。偌大个京师,哪家能瞒过我军耳目调动上百甲士?”
    “中郎将慎言啊!”
    李儒连忙出声劝阻,此时袁隗态度不明,且手握山河社稷图,实在不宜与之翻脸。
    至于王景和北军的威胁,更是不能放到台面上,毕竟眼下的西凉军需要高昂的士气来维持军心,保持自身的战斗力。
    因此这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不能由董卓来说,而是要借李儒之口。
    李儒一开口,董卓这才得以借坡下驴的宣布道:“班师回朝,联军看似人多势众,但只要我们守住洛阳,天下终将臣服于我!”
    “万胜!”
    不日,董卓携大胜率军而回,洛阳城中百姓,无不如丧考妣,内心尽是绝望。
    压抑的怒火和仇恨,在无声之中酝酿。
    天下州郡,更是有无数人在看不见尽头的黑暗中翘首以待,期盼着英雄和救星的出现,期待着能有人将他们救于水火之中。
    然而诸侯联军的所作所为,却让百姓们失望透顶。
    河内郡,袁绍、张杨止步不前,经此一败后,两人见识到了西凉军的厉害,如今只敢望河而兴叹,根本不敢继续出兵强攻。
    酸枣县,东路各诸侯主力,更是整日只知高歌宴请,互相吹嘘。
    (本章完)

章节目录

我在三国练神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两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两尺并收藏我在三国练神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