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新帝召见
“王爷, 宫里来人了,说是请您速速进宫一趟。”侍从屈身禀告。
“可有说宫里出了何事?”闻言赵敬渊目光一凝,沉声问道。
那侍从欲言又止,悄悄看了景辰一眼, 似乎是有所顾忌。
景辰站起来, 朝赵敬渊道:“想是陛下有要紧的事找你呢, 你莫要耽搁了要事, 反正我是闲人一个,随时都有时间,改日我再来烦你。”
“莫要与我提烦字, 你若是同外人一般跟我太过见外客气,我才是真的不高兴。我说与他们, 以后你来不需要递帖子也不必劳什子通传,你随时可出入王府,就当你自己的家一样。” 赵敬渊拍了拍景辰的肩膀如是道。
宋景辰笑了笑,“好。”
赵敬渊: “如此我便不送你了, 让管家送你回去。”
赵敬渊一面命管家送景辰回府, 一面令人牵了自己的快马, 骑上匆匆赶往皇宫方向。
一路上报信的太监向他讲了大概的原委,说是宫里的仪妃今儿早上突然就小产了, 皇帝陛下因伤心过度当场晕倒,现下宫里乱作一团。
赵敬渊知道, 这只是太监表面上的说辞, 实际情况远比他说的要复杂。
首先赵鸿煊子嗣单薄,不光是单薄, 小皇子的身子骨还极为孱弱,一副随时小命堪忧的状况让人着急。
其次, 这么多年不知道是赵鸿煊自己的原因,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他身边的女人除了原来的太子妃也就是现如今的皇后,几乎无一人受孕。
仪妃的怀孕是个例外,甚至孩子都两个多月了,仪妃才发现自己怀了身孕,彼时适逢赵鸿煊才刚刚干掉靖王成功上位,得知此事,欣喜若狂,
对帝王来说,子嗣便是天大的事,尤其是赵鸿煊这种情况,是以,他对仪妃肚子里的孩子可以说是万分看重,恨不能把整个太医院的人派过去,就连照顾仪妃起居饮食的宫人亦是由赵鸿煊千挑万选亲自指派。
就这——
孩子到底还是没保住。
现在也不确定仪妃的小产仅仅只是个意外,或者是有什么隐情。
不过,不管这其中有没有隐情,赵敬渊敢肯定:以赵鸿煊的性子他绝不会认为是孩子本身有问题……
寒风猎猎,黑色遮风帏帽下,赵敬渊狭长的双眸意味不明。
赵鸿煊这一病就是半个多月。
他从得知先皇要废除自己,再到设计反击,后面新旧交替,各方势力角逐,又是一系列的事情要处理,本就心力交瘁,再加上失去子嗣的重击,让他紧绷着的那根弦终是绷不住。
正如赵敬渊所料,尽管查不出问题,但赵鸿煊把这笔帐全都算在了皇后,算在了施家人身上。
现在隐忍不发,不过是时候未到,赵泓煊一向善于忍耐,忍耐越久报复起来就越狠,就像曾经的靖王以及效忠靖王的那批人。
赵鸿煊这一病倒,议政阁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以宋景茂这个议政阁大学士为首的诸人不受任何部阁管辖,只听命于皇帝一人。
另外,赵鸿煊一想到自己以后万一若是后继无人,皇位很可能不得不传给作为旁支的赵敬渊,他就对赵敬渊有一种微妙的喜欢不起来。
他辛辛苦苦得来的一切凭什么为他人做了嫁衣?
可若让他把皇位传给他那几个弟弟中的一个,更是不可能,那些人无时无刻不盼着他死呢。
赵鸿煊对赵敬渊喜欢不起来,那么作为他左膀右臂之一的宋景茂说话就显得格外有份量了。
宫中所发生的一切,外面人自是不得而知。
赵鸿煊才刚刚登基,皇子就胎死腹中,这本就不是什么吉利之事,再者,子嗣问题乃是赵鸿煊的痛处,自然是不准对外声张。
是以,除了宫中极少数知情人,外面人只知道皇帝惹了风寒,病了一段时日。
宋景茂与三郎说起此事,亦是感到不解,若说此事与皇后有关,似是说得通,又似乎说不通。
说得通是因为仪妃肚子里的孩子对大皇子确有威胁,说不通是因为这孩子尚未出生是男是女都未可知。
即便生出来是个男孩儿,仪妃娘家势弱,将孩子养在自己膝下,再不济去母留子,哪个不比触碰皇帝最不能碰的逆鳞要强上百倍?
宋三郎只是笑笑,道:“说不得就仅仅真的只是一个意外而已。”
实际上,是不是意外本身就不重要,皇帝如何解读才重要。
过完年,宋三郎要回南州府上任,家里人全都舍不得景辰才回来又要走。
平日里景茂话不多又公务繁忙,在家里待着的时间少。睿哥儿倒是在家待的时间长,但又成日里只知道捧着书本子啃。
姜氏打小对宋景睿管得严,只怕儿子偷懒不读书,现下却是反过来——她担心儿子读成个书呆子。
景辰这小开心果一回来,家里的气氛较往日都不一样,连带着两个哥哥话也多起来,家里可算是有个人气了。
家里人挽留,再加上南州府距离京城不似大凉州那般山高路远,走水路十日左右的功夫就能到。
三郎决定自己先回,让辰哥儿与秀娘晚些时候再回南州去,竹姐儿是否还回南州看大哥大嫂这边的意思。
临行前,宋三郎自是要去宫里一趟,一为向皇帝辞行,另外一层也有谢恩的意思,虽说已经谢过,但私下里更有一层表忠心的意思在内。
向宫里递了话,皇帝说是明日午后召见,还特别交代了一句让带着景辰过去。
皇帝因为子嗣之事,近一段时间除了身体不好,心情更是不好,身边伺候着的诸人莫不是提着十二分的小心伺候着,唯恐惹了盛怒,人头不保。
之前仪妃身边伺候的人就是前车之鉴,听说把人拖出来的时候跟个血葫芦似的,都看不出人样了。
宋景茂行走宫中,又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对这些自然是知晓。
景茂并不太想辰哥儿这个时候进宫。
他不晓得皇帝为何要见辰哥儿,事先也没有听赵鸿煊提起,不过现下皇帝正要捧自家上位,倒也不会是什么坏事。
尽管如此,宋景茂还是特意过来三郎院子,叮嘱景辰明日进宫谨言慎行,少说少错。
秀娘听到景茂委婉地表示新帝不是太好相与,立即严肃地瞪向自家儿子:“辰哥儿,你可听见你哥哥说了?
先皇是先皇,新帝是新帝,爹是爹,儿是儿,你莫要觉得先皇好说话,新帝便也一样好说话。
顿了顿,她又道:“去了之后,皇帝问你什么,你便答什么,人家不问,你少废话!
少看皇帝,多看着你爹,明白吗?”
景辰瘪了瘪嘴巴,点点头。
秀娘:“你明白什么?”
景辰:“少看皇帝,多看我爹。”
秀娘:“看你爹什么?”
景辰:“看我爹爹的脸色,他若面无表情便是可以说,他若皱眉便是不可以说,他若嘴角上翘,便是我说得对。”
宋景辰把头扭向三郎,“爹,是这样吧。”
三郎微微摇头。
景辰:???
三郎道:“可见你刚才并未把你哥哥的话往心里去,你哥哥说了,皇帝陛下最近心情不好。
人家心情不好,你便最好闭嘴,一个人若是心情不好,即便是花开的声音在他耳中也只是聒噪。
所以,别人心情不好,你最好也有些倒霉,大家一起倒霉,便不会觉得自己是最倒霉的那一个了。”
景辰:“我爹还是我爹,到底是儿子肤浅了。”
景茂:“三叔说得极是。”
秀娘:“对,没错!”
一夜无话,翌日上午父子二人简单用了些饭食,提前一个时辰出发赶往宫门,只有臣子等皇帝的道理,断无可能叫皇帝等着臣子。
他说是午后召见你,刚吃过午饭也叫午后,天黑之前也可以叫午后,解释权全看他心情。
不到晌午两人便进了宫门,在偏殿等候。
与文昭帝时二人第一次进宫无人理睬有所不同——
如今宋三郎乃是真正的封疆大吏,宋景茂简在帝心,宋家正是名副其实的朝廷新贵,皇帝给面子,早就有所交代,下面人更是不敢怠慢,满脸带笑,备好了茶水点心,炭盆里用的亦是上好的银丝炭。
炭火烧得很旺,红通通的,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宋景辰百无聊赖地伸出手来烤,“爹,时间过得可真快,你还记得咱们俩第一次进宫吗?”
宋三郎“嗯”了一声。
宋景辰:“当时同先皇陛下说了什么话不记得了,只记得皇宫里的点心太好吃了,想要吃不了打包带走。”
三郎瞅了儿子一眼,又瞅了瞅桌上纹丝未动的点心。
宋景辰道:“七情六欲,我竟然最先失去的是对食欲的渴望,我想吃什么,爹都能满足我,以致于现在能刺激到儿子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唉,人生不如意十之六七,是我的幸,也是我的不幸。”
宋三郎瞥了儿子一眼:“如此说来,你是挺不幸,不然……爹以后改?”
宋景辰嘿嘿笑:“这哪能改呢,相反,爹你得再接再励才对。”
宋三郎挑眉。
宋景辰:“等那日儿子想要什么有什么,这世间的七情六欲,全都不放在眼里,才算爹你有本事。”
宋三郎没好气敲了儿子头一下:“那要你自己的本事干嘛。”
宋景辰理直气壮:“我自己最大的本事不就是投了个好胎嘛,一本万利,一劳永逸,一头栽进爹爹娘亲给我造好的福窝里。
三百六十行,那一行的状元都不及我这投胎的状元最好。”
“可有说宫里出了何事?”闻言赵敬渊目光一凝,沉声问道。
那侍从欲言又止,悄悄看了景辰一眼, 似乎是有所顾忌。
景辰站起来, 朝赵敬渊道:“想是陛下有要紧的事找你呢, 你莫要耽搁了要事, 反正我是闲人一个,随时都有时间,改日我再来烦你。”
“莫要与我提烦字, 你若是同外人一般跟我太过见外客气,我才是真的不高兴。我说与他们, 以后你来不需要递帖子也不必劳什子通传,你随时可出入王府,就当你自己的家一样。” 赵敬渊拍了拍景辰的肩膀如是道。
宋景辰笑了笑,“好。”
赵敬渊: “如此我便不送你了, 让管家送你回去。”
赵敬渊一面命管家送景辰回府, 一面令人牵了自己的快马, 骑上匆匆赶往皇宫方向。
一路上报信的太监向他讲了大概的原委,说是宫里的仪妃今儿早上突然就小产了, 皇帝陛下因伤心过度当场晕倒,现下宫里乱作一团。
赵敬渊知道, 这只是太监表面上的说辞, 实际情况远比他说的要复杂。
首先赵鸿煊子嗣单薄,不光是单薄, 小皇子的身子骨还极为孱弱,一副随时小命堪忧的状况让人着急。
其次, 这么多年不知道是赵鸿煊自己的原因,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他身边的女人除了原来的太子妃也就是现如今的皇后,几乎无一人受孕。
仪妃的怀孕是个例外,甚至孩子都两个多月了,仪妃才发现自己怀了身孕,彼时适逢赵鸿煊才刚刚干掉靖王成功上位,得知此事,欣喜若狂,
对帝王来说,子嗣便是天大的事,尤其是赵鸿煊这种情况,是以,他对仪妃肚子里的孩子可以说是万分看重,恨不能把整个太医院的人派过去,就连照顾仪妃起居饮食的宫人亦是由赵鸿煊千挑万选亲自指派。
就这——
孩子到底还是没保住。
现在也不确定仪妃的小产仅仅只是个意外,或者是有什么隐情。
不过,不管这其中有没有隐情,赵敬渊敢肯定:以赵鸿煊的性子他绝不会认为是孩子本身有问题……
寒风猎猎,黑色遮风帏帽下,赵敬渊狭长的双眸意味不明。
赵鸿煊这一病就是半个多月。
他从得知先皇要废除自己,再到设计反击,后面新旧交替,各方势力角逐,又是一系列的事情要处理,本就心力交瘁,再加上失去子嗣的重击,让他紧绷着的那根弦终是绷不住。
正如赵敬渊所料,尽管查不出问题,但赵鸿煊把这笔帐全都算在了皇后,算在了施家人身上。
现在隐忍不发,不过是时候未到,赵泓煊一向善于忍耐,忍耐越久报复起来就越狠,就像曾经的靖王以及效忠靖王的那批人。
赵鸿煊这一病倒,议政阁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以宋景茂这个议政阁大学士为首的诸人不受任何部阁管辖,只听命于皇帝一人。
另外,赵鸿煊一想到自己以后万一若是后继无人,皇位很可能不得不传给作为旁支的赵敬渊,他就对赵敬渊有一种微妙的喜欢不起来。
他辛辛苦苦得来的一切凭什么为他人做了嫁衣?
可若让他把皇位传给他那几个弟弟中的一个,更是不可能,那些人无时无刻不盼着他死呢。
赵鸿煊对赵敬渊喜欢不起来,那么作为他左膀右臂之一的宋景茂说话就显得格外有份量了。
宫中所发生的一切,外面人自是不得而知。
赵鸿煊才刚刚登基,皇子就胎死腹中,这本就不是什么吉利之事,再者,子嗣问题乃是赵鸿煊的痛处,自然是不准对外声张。
是以,除了宫中极少数知情人,外面人只知道皇帝惹了风寒,病了一段时日。
宋景茂与三郎说起此事,亦是感到不解,若说此事与皇后有关,似是说得通,又似乎说不通。
说得通是因为仪妃肚子里的孩子对大皇子确有威胁,说不通是因为这孩子尚未出生是男是女都未可知。
即便生出来是个男孩儿,仪妃娘家势弱,将孩子养在自己膝下,再不济去母留子,哪个不比触碰皇帝最不能碰的逆鳞要强上百倍?
宋三郎只是笑笑,道:“说不得就仅仅真的只是一个意外而已。”
实际上,是不是意外本身就不重要,皇帝如何解读才重要。
过完年,宋三郎要回南州府上任,家里人全都舍不得景辰才回来又要走。
平日里景茂话不多又公务繁忙,在家里待着的时间少。睿哥儿倒是在家待的时间长,但又成日里只知道捧着书本子啃。
姜氏打小对宋景睿管得严,只怕儿子偷懒不读书,现下却是反过来——她担心儿子读成个书呆子。
景辰这小开心果一回来,家里的气氛较往日都不一样,连带着两个哥哥话也多起来,家里可算是有个人气了。
家里人挽留,再加上南州府距离京城不似大凉州那般山高路远,走水路十日左右的功夫就能到。
三郎决定自己先回,让辰哥儿与秀娘晚些时候再回南州去,竹姐儿是否还回南州看大哥大嫂这边的意思。
临行前,宋三郎自是要去宫里一趟,一为向皇帝辞行,另外一层也有谢恩的意思,虽说已经谢过,但私下里更有一层表忠心的意思在内。
向宫里递了话,皇帝说是明日午后召见,还特别交代了一句让带着景辰过去。
皇帝因为子嗣之事,近一段时间除了身体不好,心情更是不好,身边伺候着的诸人莫不是提着十二分的小心伺候着,唯恐惹了盛怒,人头不保。
之前仪妃身边伺候的人就是前车之鉴,听说把人拖出来的时候跟个血葫芦似的,都看不出人样了。
宋景茂行走宫中,又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对这些自然是知晓。
景茂并不太想辰哥儿这个时候进宫。
他不晓得皇帝为何要见辰哥儿,事先也没有听赵鸿煊提起,不过现下皇帝正要捧自家上位,倒也不会是什么坏事。
尽管如此,宋景茂还是特意过来三郎院子,叮嘱景辰明日进宫谨言慎行,少说少错。
秀娘听到景茂委婉地表示新帝不是太好相与,立即严肃地瞪向自家儿子:“辰哥儿,你可听见你哥哥说了?
先皇是先皇,新帝是新帝,爹是爹,儿是儿,你莫要觉得先皇好说话,新帝便也一样好说话。
顿了顿,她又道:“去了之后,皇帝问你什么,你便答什么,人家不问,你少废话!
少看皇帝,多看着你爹,明白吗?”
景辰瘪了瘪嘴巴,点点头。
秀娘:“你明白什么?”
景辰:“少看皇帝,多看我爹。”
秀娘:“看你爹什么?”
景辰:“看我爹爹的脸色,他若面无表情便是可以说,他若皱眉便是不可以说,他若嘴角上翘,便是我说得对。”
宋景辰把头扭向三郎,“爹,是这样吧。”
三郎微微摇头。
景辰:???
三郎道:“可见你刚才并未把你哥哥的话往心里去,你哥哥说了,皇帝陛下最近心情不好。
人家心情不好,你便最好闭嘴,一个人若是心情不好,即便是花开的声音在他耳中也只是聒噪。
所以,别人心情不好,你最好也有些倒霉,大家一起倒霉,便不会觉得自己是最倒霉的那一个了。”
景辰:“我爹还是我爹,到底是儿子肤浅了。”
景茂:“三叔说得极是。”
秀娘:“对,没错!”
一夜无话,翌日上午父子二人简单用了些饭食,提前一个时辰出发赶往宫门,只有臣子等皇帝的道理,断无可能叫皇帝等着臣子。
他说是午后召见你,刚吃过午饭也叫午后,天黑之前也可以叫午后,解释权全看他心情。
不到晌午两人便进了宫门,在偏殿等候。
与文昭帝时二人第一次进宫无人理睬有所不同——
如今宋三郎乃是真正的封疆大吏,宋景茂简在帝心,宋家正是名副其实的朝廷新贵,皇帝给面子,早就有所交代,下面人更是不敢怠慢,满脸带笑,备好了茶水点心,炭盆里用的亦是上好的银丝炭。
炭火烧得很旺,红通通的,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宋景辰百无聊赖地伸出手来烤,“爹,时间过得可真快,你还记得咱们俩第一次进宫吗?”
宋三郎“嗯”了一声。
宋景辰:“当时同先皇陛下说了什么话不记得了,只记得皇宫里的点心太好吃了,想要吃不了打包带走。”
三郎瞅了儿子一眼,又瞅了瞅桌上纹丝未动的点心。
宋景辰道:“七情六欲,我竟然最先失去的是对食欲的渴望,我想吃什么,爹都能满足我,以致于现在能刺激到儿子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唉,人生不如意十之六七,是我的幸,也是我的不幸。”
宋三郎瞥了儿子一眼:“如此说来,你是挺不幸,不然……爹以后改?”
宋景辰嘿嘿笑:“这哪能改呢,相反,爹你得再接再励才对。”
宋三郎挑眉。
宋景辰:“等那日儿子想要什么有什么,这世间的七情六欲,全都不放在眼里,才算爹你有本事。”
宋三郎没好气敲了儿子头一下:“那要你自己的本事干嘛。”
宋景辰理直气壮:“我自己最大的本事不就是投了个好胎嘛,一本万利,一劳永逸,一头栽进爹爹娘亲给我造好的福窝里。
三百六十行,那一行的状元都不及我这投胎的状元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