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进发河北,再见成吉思汗!
开封,皇宫。
完颜洪烈端坐在龙椅之上,殿上文武百官分于两列,整座大殿透着一股沉闷,官员们就像是霜打了的茄子一样,预示着金国江河日下的未来。
朝臣之中,杨康穿着蟒袍,头戴金冠,板着脸,心里却十分不平静,他的父亲是皇帝,完颜洪烈继位之后就将他立为太子,并加了诸多官职,可以参知政事。
金国内部的情况,他非常清楚,山西、河北、山东、辽西、辽东那些地方正在被蒙古人攻城略地,而他们却仅仅只能防守。
失去了幽燕之地的屏障,他们压根守不住平原,在决定迁都的那一刻就意味着他们已经放弃了那些地盘,可当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传回来,他依然很难受。
那些地盘都是我的,我的!
身为金国太子,他已经彻底摒弃了汉人的身份为金国殚精竭虑,别的金人或许会背叛金国投靠蒙古人,但唯独他不行,屁股决定脑袋,金国其他人有退路,唯独他们父子没有退路。
他们只能一条路走到死,更别说他父亲完颜洪烈之前做的事已经彻底让他成为蒙古人的死敌,但无论如何,杨康从未后悔过,权利的滋味,令人着迷,跟着杨铁心,他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只是现在金国的境况不太好,但他相信,只要金国重新振作起来,足以借助地利挡住蒙古人,待父皇百年之后,他将登基称帝,登上皇帝的宝座!
想到这,他想到身旁幕僚给他的谋划,出列道,“陛下,儿臣请命,前往边关督战!”
“陛下不可!”
“微臣觉得此事不可!”
一位老臣出列道,“陛下,太子殿下乃是国之根本,万金之躯,边关之地兵凶战危,千金之子不坐垂堂,微臣以为当选得力大将前往督战。”
完颜洪烈本就不想答应,朝臣们如此反对,他便顺水推舟,“康儿,诸位爱卿言之有理,边关之地太过危险,你还是留在朝堂处理政务为好。”
随即,他扫视殿中的武将,沉声道,“蒙古大军犯境,不知哪位将军愿意前去,为朕分忧?”
诸位武将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愿意去,蒙古人太强了,把他们金国打的不能自理,这时候去不是找死?
丢官事小,丢命事大!
见无人主动请缨,完颜洪烈神色立马阴沉下来,任命了一位宗室当主将,前往北方组织防线。
……
御园。
杨康走到完颜洪烈旁边,小声问道,“父皇,全真教那边,我们是不是要?”说着还做出一个砍头的手势。
时至今日,通过迁都这件事,完颜洪烈一边打击政敌,一边为金国保留了元气,拉拢各方势力,坐稳了皇位,留在中都的那些人就是他以前的政敌。
在登上皇位之前,完颜洪烈派遣杨康到开封任职,也算是建立了一些优势,迁都之后这些优势化为他帝位之上的助力。
完颜洪烈眼里闪过一丝冷色,随后摇摇头,“不,全真教那里不用管他们,我们的敌人已经够多了,不宜多树敌人,能拉拢就拉拢,不能拉拢那便罢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挡住蒙古人,不能再让他们南下。”
“两百年前,大宋能挡住辽人,没道理我们不行,只要给朕足够的时间,我们一定能拿回失去的东西。全真教不过是一个教派,谅他们也不敢把那件事抖出去。”
事实上,在完颜洪烈登上皇帝之位的那一刻起,杨康的身世已经不不足以成为把柄了,这动摇不了他的地位,若是到了危急时刻,大不了赐死杨康,再从宗室当中找一人当太子便是。
毫无疑问,全真教没有这种鱼死网破的勇气。
随后,杨康又问道,“成吉思汗在北地肆虐,郭靖打下了整个山西,父皇,我们难道真的找不到办法遏制他们?”
完颜洪烈微微皱眉,叹气道,“迁都之前,朕已经下令各地官府豪强自募士兵保境安民,希望能给蒙古人带来一些麻烦,除此之外,朕也无能为力,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抵御蒙古人。”
“康儿,你要记住,迁都有一次就够了,若是再迁都,我大金离亡国之日不远了。”
“儿臣明白!”
在蒙古攻城略地的时候,迁都开封的金国上下正在全力备战,训练士兵,抵御蒙古国的进攻,时至今日,他们只能防守,希望借助地利御敌于国门之外。
失去了河北,山东等地,两国之间的边境线缩短了大半,更利于金国防守。
成吉思汗也知道,现在他应该做的是尽量消化胜利的果实,把金国放弃的国土纳入掌控,而不是盲目南下追击金人。
拿下山西之后,郭靖派出陆冠英,史天泽等人跨越太行山进攻河北,招募汉人豪强,如果这个时候不多啃一点,等到局势稳定之后他便再难扩张,总不能对自己人下手吧。
得益于史家父子的榜样,河北豪杰纷纷来投,其中便有张柔,严实等一众汉人豪强,这些人有一些是河北的,有一些是来自山东等地。
原本,他们该投靠成吉思汗,但郭靖打下山西之后,声势愈发壮大,再加上他严格限制军队,安抚地方,没有大肆杀戮,使得他在北地的名声极好。
再有一层便是,他是汉人,又是成吉思汗的驸马,在危急时刻,人很容易抱团取暖,种种因素之下,使得北地的豪强纷纷前往山东投靠郭靖。
而郭靖也毫不吝啬,凡是投靠过来,有才能之人他都收入幕府,任命官职,同时从赏赐钱财,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幕府机构极具膨胀,成为了山西的统治集团。
不过,在他手下汉人豪强势力膨胀的时候,郭靖也不忘与蒙古人亲近,时常与拖雷以及诸位大将送信交流,赠送礼物。
即使已经成为山西王,但郭靖心里很清楚,现阶段的自己还是太弱了,他依然要依靠蒙古人,这层关系不是轻易就能斩断。……
时光冉冉,1215年悄然入冬。
北方的战事已经到了尾声,北地除了还有零星的势力在抵挡,金国在北地的据点几乎全军覆没,再无成建制的军队与蒙古人抵抗。
同样,这一年也是丰收的一年,郭靖一统山西之后,以联姻的手段团结豪强,再以幕府吸纳豪强士人子弟,而后便开始编户齐民,制定赋税等等。
在这中间,郭靖还不忘拿出一部分钱粮建立学院,乱世当中,这样的事很傻,但郭靖自起家之后一直都在做,除了要培养可用的人才之外,更有收揽民心的作用。
民心是一种看得见,摸不着的东西,有时候有用,有时候却无用,但是北地沦丧百年,郭靖要重新树立起汉人的标杆,就必须有人支持,否则他拿什么对抗蒙古人?
太原,大帅府。
成吉思汗坐在主位,伸手重重的拍在郭靖身上,“好,干的不错,郭靖,你给了本汗一个惊喜啊。”
郭靖面上露出憨厚的笑容,看上去有些不好意思,“若无大汗支持,我也打不下山西,这一切都是大汗的功劳,我不过是做了一些小事而已。”
成吉思汗哈哈大笑,赞赏道,“你哪点都好,就是太谦虚了,木华黎能拿下辽东辽西我一点都不惊讶,因为他已经跟了我几十年,可你手上就这么点人,还拿下山西,大败十万敌军,你已经能独挡一面了,纵然我麾下那些老人,也没几个能比得上你。”
“大汗,光是山西还不够,金人畏惧大汗兵锋,逃到开封,若大军再次南下,我愿为先锋,替大汗拿下完颜洪烈的人头!”
这句话太对胃口了,成吉思汗眼里闪过坚毅的光芒,“说得好,金人胆子小,怕了咱们,但迟早有一日,我一定能饮马黄河,覆灭金国,你放心,到那一天,我一定让你当先锋!”随即,他话音一转,“不过,我听说你府上多了不少女人?当初你怎么对我说的?”
闻言,郭靖心中一凛,刚准备解释,“大汗,我……”
还未等他说什么,成吉思汗再度大笑,“行了,我跟你开玩笑,你还当真了,我们草原雄鹰怎么这辈子不可能只有一个女人,天下如此之大,有敌人,有土地,我们要做的,就是抢走他们的土地,财产,包括他们的女人。你要是真的只有华筝这一个女人,我还看不起你,像咱们这样的人,女人越多越好。”
郭靖嘴角一抽,略有些尴尬,一直以来,他其实是迈不过心里的那道坎,他向往夫妻两人琴瑟和鸣的生活,但当他的野心觉醒,走上争霸之路后,一生一世一双人这种事在他身上便不复存在。
在这乱世当中,投靠,联姻是最正常也是最简单的手段,任何关系都需要纽带和利益来维持,同样,在不能依靠蒙古人的情况下,郭靖可谓是孤家寡人一个。
他不像刘邦那样,有沛县群雄,更不像朱元璋那样有淮西旧部,也不像赵匡胤那样有义社兄弟,他只能接纳各方人士,把自己手中的权利分给他们,把他们绑上自己的战车。
也正是因此,除了一些紧要的官职他捏在手上之外,山西各地的官职他都不要钱一样的撒出去,只要能尽快恢复地方运转,调动劳役和收税就足够了。
这个时候,地方豪强会不会因此坐大,会不会成为统治的毒瘤都不是现在该考虑的事。
“郭靖一定牢记在心。”
然而,成吉思汗接下来的警告却令他心中一震,“你有多少女人本汗都无所谓,但有一点你要记住,华筝是我的女儿,也是你的妻子,没有任何女人能取代她的位置,你明白吗?”
“郭靖明白,请大汗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华筝。”即便他现在是一方之主,但在成吉思汗面前,他依旧只是个晚辈。
这话题一闪而过,成吉思汗继续说到当前之事,“河北,山东各地已经拿下,金国大举退让,本汗打算进军关中,断他一臂,你觉得如何?”
郭靖沉思片刻,答道,“大汗,我觉得咱们应该退兵,各部人马已经打了大半年,地方郡县经历战乱,急需休整,关中占据地利,强攻不易。”
郭靖的建议让成吉思汗皱了皱眉,“退兵?”
他将河北的战事交予他人,亲身来此的目的便是要从山西出发,进攻关中,现在郭靖来这么一句,属实令他意外。
随后,郭靖接着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金国虽损失了北地,边境线缩短许多,且占据的位置都是险要关口,关中四面群山环抱,坐拥天然屏障,不需重兵便能把守。”
“咱们蒙古人多是骑兵,不利于攻城,仆从军在这样的关隘面前于事无补,还望大汗三思。”
“你说的不错,但本汗还要试一试。”
1216年春,成吉思汗为探明金朝的实力,命三摸合拔都率万骑,由西夏袭取潼关,再经山西,攻略河南,大军兵至开封城下,然而,金国经过这一年的休整,已经重新建立大军,有了完备的防御体系。
得知金国屯有重兵,大军旋渡黄河北归。
鉴于短时期难以灭金,成吉思汗决定班师回朝,留下一部兵力在金国境内作战,而他自己率主力返漠北休整,等待时机。
对金作战到此已经落下帷幕,除了山西之外,蒙古依然没有在河北等地建立行之有效的统治,各地依然还有零星的人马在反抗蒙古人。
除了郭靖被留在山西之外,大将木华黎以及四子拖雷也留在河北,准备将这些地盘纳入统治。
不同于之前,金国已经彻底放弃这里,而这片土地上的人口太多,根本带不走,他们只能建立统治,防止金国归来,死灰复燃。
人口是重要的资源,成吉思汗自然明白这一点,留下拖雷在这,足以见他的重视,尤其是他从山西走一趟过后,更明白将北地纳入统治的重要性。
(本章完)
开封,皇宫。
完颜洪烈端坐在龙椅之上,殿上文武百官分于两列,整座大殿透着一股沉闷,官员们就像是霜打了的茄子一样,预示着金国江河日下的未来。
朝臣之中,杨康穿着蟒袍,头戴金冠,板着脸,心里却十分不平静,他的父亲是皇帝,完颜洪烈继位之后就将他立为太子,并加了诸多官职,可以参知政事。
金国内部的情况,他非常清楚,山西、河北、山东、辽西、辽东那些地方正在被蒙古人攻城略地,而他们却仅仅只能防守。
失去了幽燕之地的屏障,他们压根守不住平原,在决定迁都的那一刻就意味着他们已经放弃了那些地盘,可当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传回来,他依然很难受。
那些地盘都是我的,我的!
身为金国太子,他已经彻底摒弃了汉人的身份为金国殚精竭虑,别的金人或许会背叛金国投靠蒙古人,但唯独他不行,屁股决定脑袋,金国其他人有退路,唯独他们父子没有退路。
他们只能一条路走到死,更别说他父亲完颜洪烈之前做的事已经彻底让他成为蒙古人的死敌,但无论如何,杨康从未后悔过,权利的滋味,令人着迷,跟着杨铁心,他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只是现在金国的境况不太好,但他相信,只要金国重新振作起来,足以借助地利挡住蒙古人,待父皇百年之后,他将登基称帝,登上皇帝的宝座!
想到这,他想到身旁幕僚给他的谋划,出列道,“陛下,儿臣请命,前往边关督战!”
“陛下不可!”
“微臣觉得此事不可!”
一位老臣出列道,“陛下,太子殿下乃是国之根本,万金之躯,边关之地兵凶战危,千金之子不坐垂堂,微臣以为当选得力大将前往督战。”
完颜洪烈本就不想答应,朝臣们如此反对,他便顺水推舟,“康儿,诸位爱卿言之有理,边关之地太过危险,你还是留在朝堂处理政务为好。”
随即,他扫视殿中的武将,沉声道,“蒙古大军犯境,不知哪位将军愿意前去,为朕分忧?”
诸位武将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愿意去,蒙古人太强了,把他们金国打的不能自理,这时候去不是找死?
丢官事小,丢命事大!
见无人主动请缨,完颜洪烈神色立马阴沉下来,任命了一位宗室当主将,前往北方组织防线。
……
御园。
杨康走到完颜洪烈旁边,小声问道,“父皇,全真教那边,我们是不是要?”说着还做出一个砍头的手势。
时至今日,通过迁都这件事,完颜洪烈一边打击政敌,一边为金国保留了元气,拉拢各方势力,坐稳了皇位,留在中都的那些人就是他以前的政敌。
在登上皇位之前,完颜洪烈派遣杨康到开封任职,也算是建立了一些优势,迁都之后这些优势化为他帝位之上的助力。
完颜洪烈眼里闪过一丝冷色,随后摇摇头,“不,全真教那里不用管他们,我们的敌人已经够多了,不宜多树敌人,能拉拢就拉拢,不能拉拢那便罢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挡住蒙古人,不能再让他们南下。”
“两百年前,大宋能挡住辽人,没道理我们不行,只要给朕足够的时间,我们一定能拿回失去的东西。全真教不过是一个教派,谅他们也不敢把那件事抖出去。”
事实上,在完颜洪烈登上皇帝之位的那一刻起,杨康的身世已经不不足以成为把柄了,这动摇不了他的地位,若是到了危急时刻,大不了赐死杨康,再从宗室当中找一人当太子便是。
毫无疑问,全真教没有这种鱼死网破的勇气。
随后,杨康又问道,“成吉思汗在北地肆虐,郭靖打下了整个山西,父皇,我们难道真的找不到办法遏制他们?”
完颜洪烈微微皱眉,叹气道,“迁都之前,朕已经下令各地官府豪强自募士兵保境安民,希望能给蒙古人带来一些麻烦,除此之外,朕也无能为力,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抵御蒙古人。”
“康儿,你要记住,迁都有一次就够了,若是再迁都,我大金离亡国之日不远了。”
“儿臣明白!”
在蒙古攻城略地的时候,迁都开封的金国上下正在全力备战,训练士兵,抵御蒙古国的进攻,时至今日,他们只能防守,希望借助地利御敌于国门之外。
失去了河北,山东等地,两国之间的边境线缩短了大半,更利于金国防守。
成吉思汗也知道,现在他应该做的是尽量消化胜利的果实,把金国放弃的国土纳入掌控,而不是盲目南下追击金人。
拿下山西之后,郭靖派出陆冠英,史天泽等人跨越太行山进攻河北,招募汉人豪强,如果这个时候不多啃一点,等到局势稳定之后他便再难扩张,总不能对自己人下手吧。
得益于史家父子的榜样,河北豪杰纷纷来投,其中便有张柔,严实等一众汉人豪强,这些人有一些是河北的,有一些是来自山东等地。
原本,他们该投靠成吉思汗,但郭靖打下山西之后,声势愈发壮大,再加上他严格限制军队,安抚地方,没有大肆杀戮,使得他在北地的名声极好。
再有一层便是,他是汉人,又是成吉思汗的驸马,在危急时刻,人很容易抱团取暖,种种因素之下,使得北地的豪强纷纷前往山东投靠郭靖。
而郭靖也毫不吝啬,凡是投靠过来,有才能之人他都收入幕府,任命官职,同时从赏赐钱财,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幕府机构极具膨胀,成为了山西的统治集团。
不过,在他手下汉人豪强势力膨胀的时候,郭靖也不忘与蒙古人亲近,时常与拖雷以及诸位大将送信交流,赠送礼物。
即使已经成为山西王,但郭靖心里很清楚,现阶段的自己还是太弱了,他依然要依靠蒙古人,这层关系不是轻易就能斩断。……
时光冉冉,1215年悄然入冬。
北方的战事已经到了尾声,北地除了还有零星的势力在抵挡,金国在北地的据点几乎全军覆没,再无成建制的军队与蒙古人抵抗。
同样,这一年也是丰收的一年,郭靖一统山西之后,以联姻的手段团结豪强,再以幕府吸纳豪强士人子弟,而后便开始编户齐民,制定赋税等等。
在这中间,郭靖还不忘拿出一部分钱粮建立学院,乱世当中,这样的事很傻,但郭靖自起家之后一直都在做,除了要培养可用的人才之外,更有收揽民心的作用。
民心是一种看得见,摸不着的东西,有时候有用,有时候却无用,但是北地沦丧百年,郭靖要重新树立起汉人的标杆,就必须有人支持,否则他拿什么对抗蒙古人?
太原,大帅府。
成吉思汗坐在主位,伸手重重的拍在郭靖身上,“好,干的不错,郭靖,你给了本汗一个惊喜啊。”
郭靖面上露出憨厚的笑容,看上去有些不好意思,“若无大汗支持,我也打不下山西,这一切都是大汗的功劳,我不过是做了一些小事而已。”
成吉思汗哈哈大笑,赞赏道,“你哪点都好,就是太谦虚了,木华黎能拿下辽东辽西我一点都不惊讶,因为他已经跟了我几十年,可你手上就这么点人,还拿下山西,大败十万敌军,你已经能独挡一面了,纵然我麾下那些老人,也没几个能比得上你。”
“大汗,光是山西还不够,金人畏惧大汗兵锋,逃到开封,若大军再次南下,我愿为先锋,替大汗拿下完颜洪烈的人头!”
这句话太对胃口了,成吉思汗眼里闪过坚毅的光芒,“说得好,金人胆子小,怕了咱们,但迟早有一日,我一定能饮马黄河,覆灭金国,你放心,到那一天,我一定让你当先锋!”随即,他话音一转,“不过,我听说你府上多了不少女人?当初你怎么对我说的?”
闻言,郭靖心中一凛,刚准备解释,“大汗,我……”
还未等他说什么,成吉思汗再度大笑,“行了,我跟你开玩笑,你还当真了,我们草原雄鹰怎么这辈子不可能只有一个女人,天下如此之大,有敌人,有土地,我们要做的,就是抢走他们的土地,财产,包括他们的女人。你要是真的只有华筝这一个女人,我还看不起你,像咱们这样的人,女人越多越好。”
郭靖嘴角一抽,略有些尴尬,一直以来,他其实是迈不过心里的那道坎,他向往夫妻两人琴瑟和鸣的生活,但当他的野心觉醒,走上争霸之路后,一生一世一双人这种事在他身上便不复存在。
在这乱世当中,投靠,联姻是最正常也是最简单的手段,任何关系都需要纽带和利益来维持,同样,在不能依靠蒙古人的情况下,郭靖可谓是孤家寡人一个。
他不像刘邦那样,有沛县群雄,更不像朱元璋那样有淮西旧部,也不像赵匡胤那样有义社兄弟,他只能接纳各方人士,把自己手中的权利分给他们,把他们绑上自己的战车。
也正是因此,除了一些紧要的官职他捏在手上之外,山西各地的官职他都不要钱一样的撒出去,只要能尽快恢复地方运转,调动劳役和收税就足够了。
这个时候,地方豪强会不会因此坐大,会不会成为统治的毒瘤都不是现在该考虑的事。
“郭靖一定牢记在心。”
然而,成吉思汗接下来的警告却令他心中一震,“你有多少女人本汗都无所谓,但有一点你要记住,华筝是我的女儿,也是你的妻子,没有任何女人能取代她的位置,你明白吗?”
“郭靖明白,请大汗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华筝。”即便他现在是一方之主,但在成吉思汗面前,他依旧只是个晚辈。
这话题一闪而过,成吉思汗继续说到当前之事,“河北,山东各地已经拿下,金国大举退让,本汗打算进军关中,断他一臂,你觉得如何?”
郭靖沉思片刻,答道,“大汗,我觉得咱们应该退兵,各部人马已经打了大半年,地方郡县经历战乱,急需休整,关中占据地利,强攻不易。”
郭靖的建议让成吉思汗皱了皱眉,“退兵?”
他将河北的战事交予他人,亲身来此的目的便是要从山西出发,进攻关中,现在郭靖来这么一句,属实令他意外。
随后,郭靖接着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金国虽损失了北地,边境线缩短许多,且占据的位置都是险要关口,关中四面群山环抱,坐拥天然屏障,不需重兵便能把守。”
“咱们蒙古人多是骑兵,不利于攻城,仆从军在这样的关隘面前于事无补,还望大汗三思。”
“你说的不错,但本汗还要试一试。”
1216年春,成吉思汗为探明金朝的实力,命三摸合拔都率万骑,由西夏袭取潼关,再经山西,攻略河南,大军兵至开封城下,然而,金国经过这一年的休整,已经重新建立大军,有了完备的防御体系。
得知金国屯有重兵,大军旋渡黄河北归。
鉴于短时期难以灭金,成吉思汗决定班师回朝,留下一部兵力在金国境内作战,而他自己率主力返漠北休整,等待时机。
对金作战到此已经落下帷幕,除了山西之外,蒙古依然没有在河北等地建立行之有效的统治,各地依然还有零星的人马在反抗蒙古人。
除了郭靖被留在山西之外,大将木华黎以及四子拖雷也留在河北,准备将这些地盘纳入统治。
不同于之前,金国已经彻底放弃这里,而这片土地上的人口太多,根本带不走,他们只能建立统治,防止金国归来,死灰复燃。
人口是重要的资源,成吉思汗自然明白这一点,留下拖雷在这,足以见他的重视,尤其是他从山西走一趟过后,更明白将北地纳入统治的重要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