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周王临天下
这股真气凝而不散,寒意彻骨,很是歹毒,若非黄药师早早出手护住了他的五脏六腑,说不定这时候寒气已经侵入他的五脏六腑。
苏铭心念一动,一缕真气慢慢渗入郭承平与那寒冰真气慢慢纠缠消磨,周遭天地之气源源不断的涌入体内化作精纯的真气,醇厚而平和。
同时,原本护住他身体的真气也在慢慢消散,他还要费神用真气保住他的经脉内脏,免得被逸散的寒气所伤,这也是治疗他的最大难处,又要消磨真气,又要护住他的身体,这等消耗太大了,当今天下,除非两个五绝层次的高手一起帮他,否则也只有苏铭能以一人之力救他。
随着一缕缕寒气被消弭,他脸上逐渐恢复红润,紧皱的眉头也随之舒展开来。
小半个时辰后,苏铭长吐一口气,收回真气又替他诊脉,他胸口处的寒气已经被消除殆尽,不止如此,苏铭还顺手帮他打通了几条经脉,足以帮他省几年功夫。
“进来。”
房门打开,郭靖走进来,目光一下子落在郭承平身上,见儿子无恙他紧绷的心终于放下了,他走到床前朝苏铭深深拜倒,“多谢老师出手。”
“无妨,就算是没有我,合你以及你岳父之力足以帮他祛除这股寒气。”说着,苏铭伸出手掌,一缕寒气在他手上浮现。
“下黑手的人内家功夫精纯,寒冰真气如蛆附骨,不像是中原的路数。”言下之意,往别的地方查。
“弟子明白。”郭靖点点头,接着道,“能在军营里对平儿下手,此人背后潜藏的势力不小,我已经命人去查了。”
“你心里有数就好,此次草原一行,成吉思汗怎么样了?算起来,我们也好多年没见了。”
郭靖回想起成吉思汗的模样,不由得感慨道,“大汗的气魄不减当年,老当益壮,不仅封我为王,还把木华黎掌握的河南河北都交给弟子,我打算过些时日正式建国登位。”
闻言,苏铭摇头失笑,“不愧是成吉思汗,这气魄不是寻常君主可比,草原分封诸王,未来扩张之势可见一斑。”
随着郭靖异军突起,草原势力依然强的可怕,可以预见,成吉思汗若逝世,依然是拖雷监国的局面,只不过,窝阔台是否还敢对拖雷下手还是两说。
没有草原本部的窝阔台能否压服诸汗国,同理,有郭靖在,蒙古人不可能再南下入主中原了,他们的注意力恐怕会全部转到西方,上帝之鞭的威名恐怕要再度响彻欧亚大陆。
只要蒙古人不内耗,欧洲没有国家能挡得住他们,到时候,法国,西班牙,波斯那些国家恐怕要提前步入历史的尘埃。
他也很想知道,这个时空的蒙古国究竟能拥有多大的版图。当然,蒙古的扩张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当他们一致对外的时候战无不胜,可一旦内耗他们就会迅速衰败。
郭靖眼里露出些许钦佩之色,“是啊,大汗把土地都分封出去,诸弟诸子以及那些部落头人将领都获得了一片土地,想要获得更大的财富,更多的土地,就要击败更多敌人,征服他们的土地。”
其实,朱元璋在设计大明的宗藩体系的时候也是这样想的,利用藩王慢慢蚕食草原的生存空间,以诸王为屏障,就算是后世子孙不继,诸王起兵,肉也是烂在自家锅里。
只可惜,靖难之役毁了他的心血,大明王朝把宗室当猪养,健全的财政体系也因此败坏,后世边防更带来了极其沉重的压力。
很难说朱元璋的做法是否借鉴了成吉思汗的分封制,但分封制的扩张性却是毋庸置疑,当年周王朝如果没有分封,说不定中原朝廷还在黄河流域蹦跶,哪会扩张到这么大的版图。
“老师,大汗还邀请我随他一起西征,男人就该沙场征战,马革裹尸,只可惜,我想去却走不了。”声音里透着遗憾。
中原王朝的版图就这么大,历代以来,很少有涉足西域的足迹,北方的封狼居胥已经是极限,打的最远的是唐朝的开元年间,已经抵达了中亚,自唐以后,中原王朝再难踏入那片土地,直到清帝国的崛起。
大清虽说带来了屈辱的近代史,但他给咱们留下的版图却是不折不扣,遗产受用至今。
……
翌日,郭靖在侯府召开大会,命幕府官员前来议事,商议称王之事。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君主的威严不仅体现在强大的军队,更在于高大的宫室,庄严肃穆的浩大仪式,当初他封侯的时候小打小闹,如今封王建国当然要办好。
很快,郭靖封王的消息在洛阳城内不胫而走,封王的黄道吉日也早早的定下,就在五个月之后,正好是初春时节。
随着郭靖封王的消息在大江南北传开,洛阳再次热闹起来,走南闯北的商人循着商机而来,瞻仰这一盛事的各個阶层的人,从关中,三晋,河北等地赶来凑热闹,一时间,洛阳各条街道,酒肆、食肆间人满为患,就连城外偏远的歇脚店也不一定空房。
这样的氛围也导致洛阳官府绷紧了神经,严加戒备可能出现的乱局,郭靖倒也敞亮,直接命嫡子郭承平为洛阳令,主管洛阳城内的事宜。
与此同时,昔日的洛阳皇城废墟也迎来了海量的工匠,劳役,他们在这里修缮宫殿,扩张皇宫,定制礼袍,官服,以及各种器物,整个幕府都源源不断的运转起来为封王的议事做准备。
郭靖的侯府本就坐落在这里,这些年来,他一直都在命人清理皇宫废墟,准备物资,拿下洛阳后,谁都知道郭侯爷迟早要登基称帝,先准备也未尝不可。
眼看郭靖加封为王的日子愈发临近,一路路使者抵达洛阳,引起一阵骚乱,对于这些域外之邦,城中百姓之前就听闻过蒙古西征之事,觉得蒙古人残暴。
来参加他封王大典的都是郭靖在蒙古国内的熟人,成吉思汗自然不会来,但拖雷却是亲自来了,而且,华筝也跟他一起回来了。
除此之外,术赤,窝阔台等人也派来了使者,谁都看得明白,郭靖得了这么大一片土地,实力不在蒙古任何一个汗国之下,与之交好并不亏,况且,中原物产丰富,商旅不绝,草原极其稀缺物资,放眼天下,也只有中原能供应这么多。
没办法,蒙古牧民善于打仗,不善于生产,比起种田基因刻在骨子里的汉人真的是差得太远。
郭靖亲自迎接拖雷,把他迎进自己的府邸,其他使者都在洛阳之内妥善安排。同时,南方的大宋也派了使者前来庆贺,同时,也想窥探北地的虚实,西夏也同样派出了使者。
……
时光荏荏,1226年春,郭靖在洛阳举行了封王大典。
洛阳皇宫之内,文武百官齐聚一堂,连镇守在外的陆冠英,王善等人也被召回参与这场隆重的仪式。
三列九排的胜捷军铁甲士当先开道,迈开的脚步震动身上的甲片发出金属碰撞声,镶嵌铆钉的车辕,滚动起来,沉重的压在街道上,缓缓行驶出去,五百背嵬军启禀在后方,一面面旌旗在青冥的天色里猎猎作响
长龙的队伍正经过这里,旌旗林立,甲士开道,泛起狰狞的铁血气息,洛阳城内官道上早已清空,百姓、行人早早退往两侧躲避,远远的驻足观看,有士子站在人群后面垫着脚尖探头看了一眼,赞叹道:“此等威势,已经足够称帝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北地郭靖拿下了大半,比曾经的后周底子还厚,足以登基称帝,但路得一步步来,他选择先称王,再登基为帝。
步子迈得太大,容易留下隐患,即使帝位唾手可得,郭靖依然强压住心中的欲望,慢慢前行。
洛阳皇宫早已不是一片废墟,在发动了十多万劳役,再加上数万名士卒,皇宫的建造速度非常之快,建筑材料早已备好,工匠齐备,皇宫已经初见轮廓,至少,最主要的太极殿已经落成。
宫门,大大小小上百名文武官员前后有序的走入皇城,甬道、宫墙之上站满了兵甲齐备的士卒,无数的视线从他们身上扫过,离开甬道后,进入内城接受了两道关卡盘查,方才从左侧去往封王台,走上七丈高的石阶,视野随着天色渐亮广阔了起来。
“天门已开!”宦官手持拂尘,高声一喝。
晨光破开云间,照下第一缕金色,光轮随着云层游走,在城中延伸开去,蔓延过猎猎飞舞的旗帜、蔓延过一片片列阵以待的万千士兵,蔓延过高台之下的各国使臣,也照过了封王台。侧面,一名宦官高呼的声音大喊出来:“汉侯祭天,百官相迎!”
乌泱泱一群文武百官起身抬头,远方的銮仪车架朝这边过来,下颔留有短须,面容肃穆的郭靖身着黑色绛缘领袖衣袍,绛色裤袜,头戴通天冠,在左右甲士护卫下慢慢踏上甬道。
此次的主祭者除了丞相黄药师之外,更有蒙古汗王拖雷,他是成吉思汗的使者,代替了成吉思汗,这是名器所在,少不了。
黄药师身着绯色官袍,整个人显得官气十足,他走上前,苍老的声音响起,“百官入座。”
随即,百官入座。
不多时,郭靖的车驾来到封王台近前,周围的士卒纷纷齐声高喝,“侯爷万岁!”
高喧的声音一阶传去一阶过去,直至下方的时候,成千上万的士卒手持兵戈轰击地面,手臂上的甲片在挥动中发出哐哐的碰撞声响,山呼海啸般的呐喊瞬间掀上天云,震彻皇城。
面对如此场景,周围的官员,以及各国使者纷纷色变。
车架内,郭靖眼睛微眯,掀起车帘,目光在士兵面上扫过,心中波澜不惊。
不多时,仰起头走上前,明媚的阳光照下,他眼睛眯了起来一阵,习惯后,前方的视野变得清晰,那是无数的旌旗猎猎,黑压压的士兵,青砖铺砌的地面延伸过去那巨大的高台,还有上面的大鼎。
数匹披甲的高头大马从眼前踏了过去,紧接着厚重的车辕滚动,听到几声战马嘶鸣之声后,六乘马车在前面停了下来。无数的目光从高台,从四周望了过去,一道挺拔威严的身形走下马车。
众人交织的视线之中,郭靖容色冷漠,径直走去高高的石阶,正要踏上去,又停了下来,整个校场都变得安静,没有一丝声音在这里停留,他站在那里望着延伸上去的封王台,微微有些出神,没人能看到他眸底泛起了情绪的波动,以及往昔的记忆人的言语。
曾经他在大漠深处求学,老师的教导,成吉思汗的话语,征战的过往一幕幕涌上心头。
他抬起脚,一步,一步,一步走上封王台,大氅在风里抚动,偶尔,他回头看了一下走过来的石阶,下方的人群、百官已经变得渺小。
几十米的距离,他好似走了很久。
郭靖转回头来,走上最后一阶,心中默念,“老师,我终于走到这一步了。”
“换衣,束冠!”巨大的铜鼎内火柱燃烧,热浪滚滚,扭曲了空气。耳中已有礼官的声音响起。
高台上,已有宦官为他除去外衣,换上冕服,冕冠。
阳光照过来,冕冠十二旒,青玉珠摇晃闪烁光泽,缓缓落在高大的身形头顶,郭靖睁着眼睛望着皇城外的远方,耳中有声音幻觉般传来。
冕冠落下,玉珠晃动扰乱他的视线。
拖雷望着郭靖的模样,也为他发自内心的欢喜,“汉侯郭靖灭金平乱有功,蒙古国成吉思汗特封王爵,封号为周,准建国承制,以彰显功业。”
某一刻,下方无数的士卒、将领望着封王台那道穿着冕服的身形,他们心潮起伏,与有荣焉,高举手中的兵器,挥动,呯呯砸在盾牌、地砖,巨大的怒吼声席卷皇城。
“周王万岁!”
“王上万岁!”
(本章完)
这股真气凝而不散,寒意彻骨,很是歹毒,若非黄药师早早出手护住了他的五脏六腑,说不定这时候寒气已经侵入他的五脏六腑。
苏铭心念一动,一缕真气慢慢渗入郭承平与那寒冰真气慢慢纠缠消磨,周遭天地之气源源不断的涌入体内化作精纯的真气,醇厚而平和。
同时,原本护住他身体的真气也在慢慢消散,他还要费神用真气保住他的经脉内脏,免得被逸散的寒气所伤,这也是治疗他的最大难处,又要消磨真气,又要护住他的身体,这等消耗太大了,当今天下,除非两个五绝层次的高手一起帮他,否则也只有苏铭能以一人之力救他。
随着一缕缕寒气被消弭,他脸上逐渐恢复红润,紧皱的眉头也随之舒展开来。
小半个时辰后,苏铭长吐一口气,收回真气又替他诊脉,他胸口处的寒气已经被消除殆尽,不止如此,苏铭还顺手帮他打通了几条经脉,足以帮他省几年功夫。
“进来。”
房门打开,郭靖走进来,目光一下子落在郭承平身上,见儿子无恙他紧绷的心终于放下了,他走到床前朝苏铭深深拜倒,“多谢老师出手。”
“无妨,就算是没有我,合你以及你岳父之力足以帮他祛除这股寒气。”说着,苏铭伸出手掌,一缕寒气在他手上浮现。
“下黑手的人内家功夫精纯,寒冰真气如蛆附骨,不像是中原的路数。”言下之意,往别的地方查。
“弟子明白。”郭靖点点头,接着道,“能在军营里对平儿下手,此人背后潜藏的势力不小,我已经命人去查了。”
“你心里有数就好,此次草原一行,成吉思汗怎么样了?算起来,我们也好多年没见了。”
郭靖回想起成吉思汗的模样,不由得感慨道,“大汗的气魄不减当年,老当益壮,不仅封我为王,还把木华黎掌握的河南河北都交给弟子,我打算过些时日正式建国登位。”
闻言,苏铭摇头失笑,“不愧是成吉思汗,这气魄不是寻常君主可比,草原分封诸王,未来扩张之势可见一斑。”
随着郭靖异军突起,草原势力依然强的可怕,可以预见,成吉思汗若逝世,依然是拖雷监国的局面,只不过,窝阔台是否还敢对拖雷下手还是两说。
没有草原本部的窝阔台能否压服诸汗国,同理,有郭靖在,蒙古人不可能再南下入主中原了,他们的注意力恐怕会全部转到西方,上帝之鞭的威名恐怕要再度响彻欧亚大陆。
只要蒙古人不内耗,欧洲没有国家能挡得住他们,到时候,法国,西班牙,波斯那些国家恐怕要提前步入历史的尘埃。
他也很想知道,这个时空的蒙古国究竟能拥有多大的版图。当然,蒙古的扩张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当他们一致对外的时候战无不胜,可一旦内耗他们就会迅速衰败。
郭靖眼里露出些许钦佩之色,“是啊,大汗把土地都分封出去,诸弟诸子以及那些部落头人将领都获得了一片土地,想要获得更大的财富,更多的土地,就要击败更多敌人,征服他们的土地。”
其实,朱元璋在设计大明的宗藩体系的时候也是这样想的,利用藩王慢慢蚕食草原的生存空间,以诸王为屏障,就算是后世子孙不继,诸王起兵,肉也是烂在自家锅里。
只可惜,靖难之役毁了他的心血,大明王朝把宗室当猪养,健全的财政体系也因此败坏,后世边防更带来了极其沉重的压力。
很难说朱元璋的做法是否借鉴了成吉思汗的分封制,但分封制的扩张性却是毋庸置疑,当年周王朝如果没有分封,说不定中原朝廷还在黄河流域蹦跶,哪会扩张到这么大的版图。
“老师,大汗还邀请我随他一起西征,男人就该沙场征战,马革裹尸,只可惜,我想去却走不了。”声音里透着遗憾。
中原王朝的版图就这么大,历代以来,很少有涉足西域的足迹,北方的封狼居胥已经是极限,打的最远的是唐朝的开元年间,已经抵达了中亚,自唐以后,中原王朝再难踏入那片土地,直到清帝国的崛起。
大清虽说带来了屈辱的近代史,但他给咱们留下的版图却是不折不扣,遗产受用至今。
……
翌日,郭靖在侯府召开大会,命幕府官员前来议事,商议称王之事。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君主的威严不仅体现在强大的军队,更在于高大的宫室,庄严肃穆的浩大仪式,当初他封侯的时候小打小闹,如今封王建国当然要办好。
很快,郭靖封王的消息在洛阳城内不胫而走,封王的黄道吉日也早早的定下,就在五个月之后,正好是初春时节。
随着郭靖封王的消息在大江南北传开,洛阳再次热闹起来,走南闯北的商人循着商机而来,瞻仰这一盛事的各個阶层的人,从关中,三晋,河北等地赶来凑热闹,一时间,洛阳各条街道,酒肆、食肆间人满为患,就连城外偏远的歇脚店也不一定空房。
这样的氛围也导致洛阳官府绷紧了神经,严加戒备可能出现的乱局,郭靖倒也敞亮,直接命嫡子郭承平为洛阳令,主管洛阳城内的事宜。
与此同时,昔日的洛阳皇城废墟也迎来了海量的工匠,劳役,他们在这里修缮宫殿,扩张皇宫,定制礼袍,官服,以及各种器物,整个幕府都源源不断的运转起来为封王的议事做准备。
郭靖的侯府本就坐落在这里,这些年来,他一直都在命人清理皇宫废墟,准备物资,拿下洛阳后,谁都知道郭侯爷迟早要登基称帝,先准备也未尝不可。
眼看郭靖加封为王的日子愈发临近,一路路使者抵达洛阳,引起一阵骚乱,对于这些域外之邦,城中百姓之前就听闻过蒙古西征之事,觉得蒙古人残暴。
来参加他封王大典的都是郭靖在蒙古国内的熟人,成吉思汗自然不会来,但拖雷却是亲自来了,而且,华筝也跟他一起回来了。
除此之外,术赤,窝阔台等人也派来了使者,谁都看得明白,郭靖得了这么大一片土地,实力不在蒙古任何一个汗国之下,与之交好并不亏,况且,中原物产丰富,商旅不绝,草原极其稀缺物资,放眼天下,也只有中原能供应这么多。
没办法,蒙古牧民善于打仗,不善于生产,比起种田基因刻在骨子里的汉人真的是差得太远。
郭靖亲自迎接拖雷,把他迎进自己的府邸,其他使者都在洛阳之内妥善安排。同时,南方的大宋也派了使者前来庆贺,同时,也想窥探北地的虚实,西夏也同样派出了使者。
……
时光荏荏,1226年春,郭靖在洛阳举行了封王大典。
洛阳皇宫之内,文武百官齐聚一堂,连镇守在外的陆冠英,王善等人也被召回参与这场隆重的仪式。
三列九排的胜捷军铁甲士当先开道,迈开的脚步震动身上的甲片发出金属碰撞声,镶嵌铆钉的车辕,滚动起来,沉重的压在街道上,缓缓行驶出去,五百背嵬军启禀在后方,一面面旌旗在青冥的天色里猎猎作响
长龙的队伍正经过这里,旌旗林立,甲士开道,泛起狰狞的铁血气息,洛阳城内官道上早已清空,百姓、行人早早退往两侧躲避,远远的驻足观看,有士子站在人群后面垫着脚尖探头看了一眼,赞叹道:“此等威势,已经足够称帝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北地郭靖拿下了大半,比曾经的后周底子还厚,足以登基称帝,但路得一步步来,他选择先称王,再登基为帝。
步子迈得太大,容易留下隐患,即使帝位唾手可得,郭靖依然强压住心中的欲望,慢慢前行。
洛阳皇宫早已不是一片废墟,在发动了十多万劳役,再加上数万名士卒,皇宫的建造速度非常之快,建筑材料早已备好,工匠齐备,皇宫已经初见轮廓,至少,最主要的太极殿已经落成。
宫门,大大小小上百名文武官员前后有序的走入皇城,甬道、宫墙之上站满了兵甲齐备的士卒,无数的视线从他们身上扫过,离开甬道后,进入内城接受了两道关卡盘查,方才从左侧去往封王台,走上七丈高的石阶,视野随着天色渐亮广阔了起来。
“天门已开!”宦官手持拂尘,高声一喝。
晨光破开云间,照下第一缕金色,光轮随着云层游走,在城中延伸开去,蔓延过猎猎飞舞的旗帜、蔓延过一片片列阵以待的万千士兵,蔓延过高台之下的各国使臣,也照过了封王台。侧面,一名宦官高呼的声音大喊出来:“汉侯祭天,百官相迎!”
乌泱泱一群文武百官起身抬头,远方的銮仪车架朝这边过来,下颔留有短须,面容肃穆的郭靖身着黑色绛缘领袖衣袍,绛色裤袜,头戴通天冠,在左右甲士护卫下慢慢踏上甬道。
此次的主祭者除了丞相黄药师之外,更有蒙古汗王拖雷,他是成吉思汗的使者,代替了成吉思汗,这是名器所在,少不了。
黄药师身着绯色官袍,整个人显得官气十足,他走上前,苍老的声音响起,“百官入座。”
随即,百官入座。
不多时,郭靖的车驾来到封王台近前,周围的士卒纷纷齐声高喝,“侯爷万岁!”
高喧的声音一阶传去一阶过去,直至下方的时候,成千上万的士卒手持兵戈轰击地面,手臂上的甲片在挥动中发出哐哐的碰撞声响,山呼海啸般的呐喊瞬间掀上天云,震彻皇城。
面对如此场景,周围的官员,以及各国使者纷纷色变。
车架内,郭靖眼睛微眯,掀起车帘,目光在士兵面上扫过,心中波澜不惊。
不多时,仰起头走上前,明媚的阳光照下,他眼睛眯了起来一阵,习惯后,前方的视野变得清晰,那是无数的旌旗猎猎,黑压压的士兵,青砖铺砌的地面延伸过去那巨大的高台,还有上面的大鼎。
数匹披甲的高头大马从眼前踏了过去,紧接着厚重的车辕滚动,听到几声战马嘶鸣之声后,六乘马车在前面停了下来。无数的目光从高台,从四周望了过去,一道挺拔威严的身形走下马车。
众人交织的视线之中,郭靖容色冷漠,径直走去高高的石阶,正要踏上去,又停了下来,整个校场都变得安静,没有一丝声音在这里停留,他站在那里望着延伸上去的封王台,微微有些出神,没人能看到他眸底泛起了情绪的波动,以及往昔的记忆人的言语。
曾经他在大漠深处求学,老师的教导,成吉思汗的话语,征战的过往一幕幕涌上心头。
他抬起脚,一步,一步,一步走上封王台,大氅在风里抚动,偶尔,他回头看了一下走过来的石阶,下方的人群、百官已经变得渺小。
几十米的距离,他好似走了很久。
郭靖转回头来,走上最后一阶,心中默念,“老师,我终于走到这一步了。”
“换衣,束冠!”巨大的铜鼎内火柱燃烧,热浪滚滚,扭曲了空气。耳中已有礼官的声音响起。
高台上,已有宦官为他除去外衣,换上冕服,冕冠。
阳光照过来,冕冠十二旒,青玉珠摇晃闪烁光泽,缓缓落在高大的身形头顶,郭靖睁着眼睛望着皇城外的远方,耳中有声音幻觉般传来。
冕冠落下,玉珠晃动扰乱他的视线。
拖雷望着郭靖的模样,也为他发自内心的欢喜,“汉侯郭靖灭金平乱有功,蒙古国成吉思汗特封王爵,封号为周,准建国承制,以彰显功业。”
某一刻,下方无数的士卒、将领望着封王台那道穿着冕服的身形,他们心潮起伏,与有荣焉,高举手中的兵器,挥动,呯呯砸在盾牌、地砖,巨大的怒吼声席卷皇城。
“周王万岁!”
“王上万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