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农田不事 开始准备
第168章 农田不事 开始准备
收铁料持续了一星期,李开朗不断穿梭在乡村与轧钢厂之间,零零散散地收集到了上千斤的铁料。
然而,就在他们满心欢喜地将这些铁料运送到轧钢厂时,却发现了一个问题:
轧钢厂的熔炼速度远远跟不上铁料收集的速度。
这使得大量的铁料被堆积在仓库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铁料山。
此时,轧钢厂仓库外。
值班员秦炳武焦急地扯着嗓子大喊:“各位师傅,仓库装不下了,真装不下了!”
“领导发话了,大家从哪里运来的铁料,都运还回去。”
一旁,刘光齐也附和劝导:
“各位师傅,真不是我们不想装,你们看这仓库,都堆满了。”
说着,他拉开仓库大门,让众人看到了眼前那堵犹如铁墙一般的铁料山。
刘光齐无奈道:“各位师傅,真不是我们不想要,实在是装不下,再装下去,仓库要塌了。”
“你们看看外面,都堆积不少铁料了,大家都一样,还请大家理解。”
秦炳武附和道:“我理解大家伙的拳拳报国之心,也知道你们不想恶了农民的好心。”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我们轧钢厂真的装不下这么多铁料了。”
“如果继续运过来,会严重影响到厂里的生产进度,这就得不偿失了。”
“麻烦各位师傅,理解,理解。”
听着秦炳武的话,一众司机师傅也只能无奈接受这个现实。
“但是,领导说了,虽然咱们轧钢厂熔炼不了这么多铁料,但是他们可以自己熔炼,只要将熔炼好的铁块送到轧钢厂就行。”
听到这话,众人眼睛一亮。
乡下的小高炉、小焦炉一次熔炼量比不上轧钢厂。
但是他们数量众多,如果联合起来,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铁料堆积的问题。
带着满意的答案,一辆辆满载铁料的卡车,从轧钢厂的大门缓缓驶出,驶向乡下。
李开朗看着路边,一个个小高炉、小焦炉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几天前,这些小高炉还只是孤零零的几个,如同毛毛细雨般点缀在田野之间。
然而现在,它们已经遍布视野,小高炉、小焦炉紧紧相邻,仿佛构成了一个临时的工业小镇。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高炉并未侵占宝贵的耕地面积,对农作物的生长暂无影响。
但这只要车厢上的铁料运回,一切都会有所改变。
“赵书记,不是我们不想要,实在是厂里的铁料实在是太多了,放不下。”
“我知道大家伙的爱国之心,不过厂里已经堆满,要是再放,会影响生产的,”
“这样一来,大家可就好心办坏事。”
李开朗试图解释,但村民们显然并不满意这个答案。
一位村民举起手中的锅铲,质问道:
“李师傅,那伱说怎么办?咱们的铁料运不到厂里,咱还怎么贡献国家?”
其他村民也附和:“是啊!难得有咱们农民参加一回,就因为放不下铁料就退回,哪像什么话?”
“李师傅这可不行,厂里放不下,那就放外面,运都运出去了,肯定是不能收回的。”
“对!对!”众村民异口同声附和。
李开朗理解村民们的想法,他连忙安抚他们的情绪,并解释道:
“同志们,我也知道大家的拳拳报国之心,我没说不收,大家不用着激动!”
李开朗顿了顿,继续说道:“厂里的领导说了,铁料,厂里是不收的。”
“但是,大家可以把铁料熔炼成铁块,厂里就能收。”
“大家想想,铁块才多大,小小一个,送到厂里也方便熔炼,比起铁料要省不少空间。”
他将秦炳武的话,原封不动地交代给村民。
“是啊,我怎么没想到。”有村民喃喃自语道。
这话提醒了一众村民。
他们原本还停留在送铁料到轧钢厂的阶段,只有少部分会想到将铁料熔炼成铁块。
而这个想法的提出,直接将大炼钢提升到了另一个阶段——全民·炼钢。
这话不仅仅只有李开朗说,其他司机师傅也用样会说。
钢铁厂的熔炼速度再快,也快不过人民·群众贡献的铁料速度。
这是一个全民参与的时代,每个人都在为国家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这个建议立刻引起了村民们的热烈讨论。
赵书记感激地看着李开朗:“感谢你啊!李师傅,要不是你这句话,我们也没想到!”
李开朗的这句话不仅解决了眼前的困境,更是激发了全民炼钢的热情。
李开朗谦虚:“哪里哪里!”
这个功他也不敢接。
赵书记转头看向一众村民:“行了,大家伙,李师傅既然给了我们办法,我们不能难为人家。”
他挥挥手,“大家伙都在这,把铁料都卸下来,咱们自己炼!自己熔!”
“自己炼!自己炼!”众村民齐声喊道。
村民们纷纷行动起来,他们三两下把车上的铁料都卸了下来,一个个朝着小高炉走去。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期待。
李开朗连忙叫住:“赵书记,等等!”
赵书记转过身来,面带疑惑地看着李开朗:“李师傅,还有什么事情吗?”
李开朗询问道:“赵书记,大家伙都去炼铁,那田里的粮食谁来种?”
赵书记微微一笑,神情轻松:““李师傅,你放心,这是咱们农民自己的家事,我们怎么会忘记呢?”
看着赵书记那有些轻率的表情,李开朗的内心却更加担忧了。
“赵书记,粮食可是咱们生活的根本,不能因为炼铁就耽误了。”
赵书记摆摆手:“李师傅,你放心吧,我们农民是靠粮食吃饭的,这个道理我们明白。”
“而且,上个月我们村里的粮食已经大丰收了,今年肯定也是个丰收年。”
“农民的事,我们自然会放在心上。”
赵书记脸上洋溢着自豪和自信,似乎对这个答案非常满意。
因为大丰收,耽误一点炼钢也不是什么事。
李开朗还想再劝,但看着赵书记有些不耐烦的表情,知道自己再说下去也是徒劳无益。
如火如荼的炼钢事业,怎么可能因为李开朗三言两语而停下。
自己的话在赵书记,甚至大多数人看来,都可能是与当前如火如荼的炼钢事业背道而驰的。
要不是看在李开朗是司机师傅,赵书记都想要报警抓李开朗。
见此,李开朗也只能驱车离开。
“看来,得把存粮这事提上日程了!”李开朗喃喃自语。
他不是圣人,也不是大官,无法改变整个大势潮流,但他至少可以管好自己。
虽然他的种植空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粮食问题,但在4亿人口的大国面前,他的力量显然是微不足道的。
他必须做好自己的准备,以防万一。
回到轧钢厂,李开朗和卢文江的表情都不像往常那样轻松。
李开朗注意到卢文江的脸色特别沉重,他猜测运回铁料的过程中肯定出现了什么问题
两人对视一眼,看到对方眼神中的忧愁,但也没有明说。
“小李,等下了班,咱们去师父家一趟?”卢文江问道。
李开朗点点头。
“叮铃铃——”
随着下班铃声的响起,工人们纷纷离开轧钢厂。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疲惫但满足的笑容,不时地转动着肩膀,仿佛在展示他们一天辛勤工作的成果。
“唉,你今天做了几个工件?”一个工人问他的同伴。
“也没多少也就50多个吧。”同伴回答道。
“这么多?”
“也没多少,你做了多少个?”
“也没多少,也就60多个。”
“你说什么,60多个,你小子是不是又偷偷做了几个,明天老子一定要做的比你多!”
“嘿,等着瞧吧。”
这种互相攀比的场面屡见不鲜,大家为能多做一个工件,多贡献一份力量而高兴。
与他们兴高采烈不同,李开朗和卢文江倒是若有所思。
张金武看着两人,知道两人肯定是遇上什么事,不然也不会这样。“有什么事回去再说?”
张奋看着忧愁的两人,也不知道他们在愁啥,上个班而已,哪有那么多事。
吃过饭,张金武看着依旧忧愁的两人。
“说说吧,遇到什么事?”张金武坐在两人对面,语气严肃但充满关心。
“难得看见你们两个这样愁眉苦脸的。”
李开朗和卢文江相视一眼,似乎在犹豫该由谁先开口。
李开朗和卢文江对视一眼,齐声道:“你先说?”
张金武直接指派:“行了,小卢你是师兄,你先说!”
卢文江叹了口气,开始讲述他在乡下看到的情景:
“师父,你不知道,现在乡下炼钢的热情非常高涨。”
“高炉、焦炉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乌泱泱的一片。”
张金武点了点头,表示理解:“这不是好事吗?大家都支持炼钢,说明我们的国家正在快速发展。”
“厂里的情况你又不是没看见,都堆满了,乡下能熔炼,也能减轻咱轧钢厂的压力。”
然而,卢文江的表情却更加凝重:“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当然是好事。可是,师父,你没看到那些高炉都建在什么地方。”
“嗯?”这话引起了张金武的重视,事关粮食生产的没有小事。
“这是怎么一回事,你详细说说。”
“师父,你也知道,有些村子空地有限,大家都想要建小高炉,一个个,都把空地挤满。”
“但空地就这多,为了建高炉,只能把地挤在农田边上,甚至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占用农田了。”
“我去和村长和书记说了一声,他们也没什么意见,反而默认这么做。”
“我担心,再这么下去,这高炉会抢占农田地。”
“我还以为是什么大问题呢。”张金武轻声说。
“只要不是大面积占用农田,边边角角的地方被占用了也无妨。今年大丰收,粮食储备充足,不用过于在意这点土地。”
然而,李开朗却插话道:“师父,我认为师兄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这时,李开朗插话道:“师父,我认为师兄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张金武看着他,等待他解释。
“师父,您也很久开车出去转转了,今天您要是看到,就不会这么说。”
“我今天去赵家村看过,他们运了铁料就拿去炼。”
“他们现在对熔炼铁料非常热情,有些村民甚至开始放弃农活,专心熔炼。”
“我提醒过他们书记,可他一点也不担心,说今天收成很好,和师傅您想的一样。”
李开朗继续说道:“但我担心的是,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不仅农田会被占用,连农活都可能没人做了。”
“到时候,我们真的还能有大丰收吗?”
听到李开朗的话,张金武的眉头紧锁,显然他已经重新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了。
张金武听后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道:
“你们的担忧不无道理。农田是国家的根本,不能随意占用。”
“如果大家都放弃农活,专心熔炼,那粮食产量肯定会受到影响。”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这样吧,明天我去找领导谈谈这个问题。我们轧钢厂也不能只顾着生产。”
农田被占用,只要还有人做农活,也不用担心,但就怕没人做,再好的农田也没用。
如果再加上天灾等不可抗力的影响,粮食供应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张奋也是一头雾水:“有这么严重吗?我运铁料的那些村子,都好好的。”
卢文江解释:“那是你运气好,那些村子没变,现在就怕大家都都变了,农田可就没人管了。”
张金武也明白自己有些孤陋寡闻了。
自从车子报废后,张金武就没有再领车,也没有开车。
现在天天坐镇运输队,分配一些任务和领导的安排的任务,工作轻松很多。
毕竟有了安全带和刹车水箱,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
前段时间又发现了油田,大家也就不用在拼命送物资。
种种原因下来,让张金武没有再外出过。
张金武看向李开朗,严肃道:“小李,你直接说说你的看法。”
李开朗看着众人,包括师娘韩晓卉在内,缓缓道:
“师父,我们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咱们要先存粮。”
“存粮?”众人惊叹道。
张奋不解:“没有那么严重吧,这不才刚开始吗?”
“再说了,这存粮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要存多少粮食还不一定呢。”
李开朗摇摇头,反驳:“这事,宜早不宜迟,就像当初买自行车一样,等到咱们意识到缺粮时,再买就来不及。”
“再说了,现在大丰收,粮食满仓,咱们一点点地买粮也不突兀。”
卢文江赞同了李开朗的看法,但提出了一个问题:“小李说的不无道理,但是要存多少粮食?”
这次饥荒持续三年,李开朗想要说存三年,但是谁能信。
李开朗沉思片刻,回答道:
“我看直接存半年的量,这半年正好是下一季粮食收获的时候。如果到时候真的大丰收,咱们也没亏多少。”
“要真是出事,我们也有存粮,不用担心。”
闻言,众人点点头,认可了李开朗的提议。
张奋疑问:“不过,咱们从哪里搞这么多粮食呢?一下子存这么多,这么大的买卖,到黑市肯定会注意到。”
他们一个人一个月就要40斤口粮,半年就是240斤。
仅张金武一家4人就要近千斤的粮食,加上李开朗和卢文江的家人,少说也要2千斤。
黑市也不敢吃下这么多粮食,担心出事。
最主要的是存粮这么多,住在干部楼还好,住在四合院基本上是瞒不住,大家的粮食多放在地窖。
家里根本是藏不住,势必要搭上其他人一起。
张金武气愤张奋的榆木脑袋,“笨,又没让你一下子备齐,就不能分批来弄吗?”
“师父,没必要,我有个路子,直接能买到新粮,不用从黑市买。”李开朗道。
闻言,张金武看向李开朗:“小李,这可不是小数目啊,2千斤粮食啊!”
李开朗保证道:“放心吧,师父,我和村长熟,他们村子存粮可不少,卖个几千斤粮食不成问题。”
“只不过,这粮食量太大,我也不能一下子运来,得慢慢来。”
见此,张金武也不再多言:“行,既然你有路子,就按你的来,咱们该给多少钱就多少钱。”
李开朗也没拒绝,要是他说免费,谁能信,也没人会接受。
“对了,师父,咱这粮食到时候肯定是要放在地窖的,院里的其他人能相信信吗?”
李开朗指着其他住户。
张金武解释:“放心吧,他们都是外来人,在四九城没有亲戚,不影响咱。”
“存粮这事也瞒不了他们太久,与其藏着掖着,还不如大大方方说出来。”
“到时候买粮食的时候,也把他们带上,免得他们乱说。这个工作我来做,你就不用担心了。”
李开朗听了这话,心中松了一口气。
张金武是个有经验的人,处理这种事情肯定游刃有余。
“行,反正现在才刚开始筹备粮食,有的是时间慢慢来。”李开朗说道。
李开朗担心这些住户,有些人会圣母心泛滥。
到时候自家有粮食的事情一说出来,大家都没有存粮的话,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带他们肯定是要带的,不过我们也要防备一下。”
张金武看出了李开朗的担忧,于是补充道,“你们自己家里也要藏一点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最好挖个地洞,藏起来!”
卢文江和李开朗点点头,他们自然清楚,不用张金武多费口舌嘱咐。
事情敲定之后,气氛变得轻松愉快。
大家闲聊了一会儿,李开朗和卢文江便辞行离开,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回到四合院,李开朗没有先回到自家,而是去到崔家。
崔家,是李开朗在四合院唯一在意的人,如果有机会帮助他们,他是不会错过的。
从4月上班到现在8月,崔家也积累了一笔小钱,这些钱足够他们购买下半年的存粮了。
虽然购买粮食后他们的生活会变得拮据一些,但总比饿死,或者吃不饱要好得多。
听到李开朗的建议,崔元直接答应。
(本章完)
收铁料持续了一星期,李开朗不断穿梭在乡村与轧钢厂之间,零零散散地收集到了上千斤的铁料。
然而,就在他们满心欢喜地将这些铁料运送到轧钢厂时,却发现了一个问题:
轧钢厂的熔炼速度远远跟不上铁料收集的速度。
这使得大量的铁料被堆积在仓库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铁料山。
此时,轧钢厂仓库外。
值班员秦炳武焦急地扯着嗓子大喊:“各位师傅,仓库装不下了,真装不下了!”
“领导发话了,大家从哪里运来的铁料,都运还回去。”
一旁,刘光齐也附和劝导:
“各位师傅,真不是我们不想装,你们看这仓库,都堆满了。”
说着,他拉开仓库大门,让众人看到了眼前那堵犹如铁墙一般的铁料山。
刘光齐无奈道:“各位师傅,真不是我们不想要,实在是装不下,再装下去,仓库要塌了。”
“你们看看外面,都堆积不少铁料了,大家都一样,还请大家理解。”
秦炳武附和道:“我理解大家伙的拳拳报国之心,也知道你们不想恶了农民的好心。”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我们轧钢厂真的装不下这么多铁料了。”
“如果继续运过来,会严重影响到厂里的生产进度,这就得不偿失了。”
“麻烦各位师傅,理解,理解。”
听着秦炳武的话,一众司机师傅也只能无奈接受这个现实。
“但是,领导说了,虽然咱们轧钢厂熔炼不了这么多铁料,但是他们可以自己熔炼,只要将熔炼好的铁块送到轧钢厂就行。”
听到这话,众人眼睛一亮。
乡下的小高炉、小焦炉一次熔炼量比不上轧钢厂。
但是他们数量众多,如果联合起来,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铁料堆积的问题。
带着满意的答案,一辆辆满载铁料的卡车,从轧钢厂的大门缓缓驶出,驶向乡下。
李开朗看着路边,一个个小高炉、小焦炉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几天前,这些小高炉还只是孤零零的几个,如同毛毛细雨般点缀在田野之间。
然而现在,它们已经遍布视野,小高炉、小焦炉紧紧相邻,仿佛构成了一个临时的工业小镇。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高炉并未侵占宝贵的耕地面积,对农作物的生长暂无影响。
但这只要车厢上的铁料运回,一切都会有所改变。
“赵书记,不是我们不想要,实在是厂里的铁料实在是太多了,放不下。”
“我知道大家伙的爱国之心,不过厂里已经堆满,要是再放,会影响生产的,”
“这样一来,大家可就好心办坏事。”
李开朗试图解释,但村民们显然并不满意这个答案。
一位村民举起手中的锅铲,质问道:
“李师傅,那伱说怎么办?咱们的铁料运不到厂里,咱还怎么贡献国家?”
其他村民也附和:“是啊!难得有咱们农民参加一回,就因为放不下铁料就退回,哪像什么话?”
“李师傅这可不行,厂里放不下,那就放外面,运都运出去了,肯定是不能收回的。”
“对!对!”众村民异口同声附和。
李开朗理解村民们的想法,他连忙安抚他们的情绪,并解释道:
“同志们,我也知道大家的拳拳报国之心,我没说不收,大家不用着激动!”
李开朗顿了顿,继续说道:“厂里的领导说了,铁料,厂里是不收的。”
“但是,大家可以把铁料熔炼成铁块,厂里就能收。”
“大家想想,铁块才多大,小小一个,送到厂里也方便熔炼,比起铁料要省不少空间。”
他将秦炳武的话,原封不动地交代给村民。
“是啊,我怎么没想到。”有村民喃喃自语道。
这话提醒了一众村民。
他们原本还停留在送铁料到轧钢厂的阶段,只有少部分会想到将铁料熔炼成铁块。
而这个想法的提出,直接将大炼钢提升到了另一个阶段——全民·炼钢。
这话不仅仅只有李开朗说,其他司机师傅也用样会说。
钢铁厂的熔炼速度再快,也快不过人民·群众贡献的铁料速度。
这是一个全民参与的时代,每个人都在为国家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这个建议立刻引起了村民们的热烈讨论。
赵书记感激地看着李开朗:“感谢你啊!李师傅,要不是你这句话,我们也没想到!”
李开朗的这句话不仅解决了眼前的困境,更是激发了全民炼钢的热情。
李开朗谦虚:“哪里哪里!”
这个功他也不敢接。
赵书记转头看向一众村民:“行了,大家伙,李师傅既然给了我们办法,我们不能难为人家。”
他挥挥手,“大家伙都在这,把铁料都卸下来,咱们自己炼!自己熔!”
“自己炼!自己炼!”众村民齐声喊道。
村民们纷纷行动起来,他们三两下把车上的铁料都卸了下来,一个个朝着小高炉走去。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期待。
李开朗连忙叫住:“赵书记,等等!”
赵书记转过身来,面带疑惑地看着李开朗:“李师傅,还有什么事情吗?”
李开朗询问道:“赵书记,大家伙都去炼铁,那田里的粮食谁来种?”
赵书记微微一笑,神情轻松:““李师傅,你放心,这是咱们农民自己的家事,我们怎么会忘记呢?”
看着赵书记那有些轻率的表情,李开朗的内心却更加担忧了。
“赵书记,粮食可是咱们生活的根本,不能因为炼铁就耽误了。”
赵书记摆摆手:“李师傅,你放心吧,我们农民是靠粮食吃饭的,这个道理我们明白。”
“而且,上个月我们村里的粮食已经大丰收了,今年肯定也是个丰收年。”
“农民的事,我们自然会放在心上。”
赵书记脸上洋溢着自豪和自信,似乎对这个答案非常满意。
因为大丰收,耽误一点炼钢也不是什么事。
李开朗还想再劝,但看着赵书记有些不耐烦的表情,知道自己再说下去也是徒劳无益。
如火如荼的炼钢事业,怎么可能因为李开朗三言两语而停下。
自己的话在赵书记,甚至大多数人看来,都可能是与当前如火如荼的炼钢事业背道而驰的。
要不是看在李开朗是司机师傅,赵书记都想要报警抓李开朗。
见此,李开朗也只能驱车离开。
“看来,得把存粮这事提上日程了!”李开朗喃喃自语。
他不是圣人,也不是大官,无法改变整个大势潮流,但他至少可以管好自己。
虽然他的种植空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粮食问题,但在4亿人口的大国面前,他的力量显然是微不足道的。
他必须做好自己的准备,以防万一。
回到轧钢厂,李开朗和卢文江的表情都不像往常那样轻松。
李开朗注意到卢文江的脸色特别沉重,他猜测运回铁料的过程中肯定出现了什么问题
两人对视一眼,看到对方眼神中的忧愁,但也没有明说。
“小李,等下了班,咱们去师父家一趟?”卢文江问道。
李开朗点点头。
“叮铃铃——”
随着下班铃声的响起,工人们纷纷离开轧钢厂。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疲惫但满足的笑容,不时地转动着肩膀,仿佛在展示他们一天辛勤工作的成果。
“唉,你今天做了几个工件?”一个工人问他的同伴。
“也没多少也就50多个吧。”同伴回答道。
“这么多?”
“也没多少,你做了多少个?”
“也没多少,也就60多个。”
“你说什么,60多个,你小子是不是又偷偷做了几个,明天老子一定要做的比你多!”
“嘿,等着瞧吧。”
这种互相攀比的场面屡见不鲜,大家为能多做一个工件,多贡献一份力量而高兴。
与他们兴高采烈不同,李开朗和卢文江倒是若有所思。
张金武看着两人,知道两人肯定是遇上什么事,不然也不会这样。“有什么事回去再说?”
张奋看着忧愁的两人,也不知道他们在愁啥,上个班而已,哪有那么多事。
吃过饭,张金武看着依旧忧愁的两人。
“说说吧,遇到什么事?”张金武坐在两人对面,语气严肃但充满关心。
“难得看见你们两个这样愁眉苦脸的。”
李开朗和卢文江相视一眼,似乎在犹豫该由谁先开口。
李开朗和卢文江对视一眼,齐声道:“你先说?”
张金武直接指派:“行了,小卢你是师兄,你先说!”
卢文江叹了口气,开始讲述他在乡下看到的情景:
“师父,你不知道,现在乡下炼钢的热情非常高涨。”
“高炉、焦炉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乌泱泱的一片。”
张金武点了点头,表示理解:“这不是好事吗?大家都支持炼钢,说明我们的国家正在快速发展。”
“厂里的情况你又不是没看见,都堆满了,乡下能熔炼,也能减轻咱轧钢厂的压力。”
然而,卢文江的表情却更加凝重:“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当然是好事。可是,师父,你没看到那些高炉都建在什么地方。”
“嗯?”这话引起了张金武的重视,事关粮食生产的没有小事。
“这是怎么一回事,你详细说说。”
“师父,你也知道,有些村子空地有限,大家都想要建小高炉,一个个,都把空地挤满。”
“但空地就这多,为了建高炉,只能把地挤在农田边上,甚至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占用农田了。”
“我去和村长和书记说了一声,他们也没什么意见,反而默认这么做。”
“我担心,再这么下去,这高炉会抢占农田地。”
“我还以为是什么大问题呢。”张金武轻声说。
“只要不是大面积占用农田,边边角角的地方被占用了也无妨。今年大丰收,粮食储备充足,不用过于在意这点土地。”
然而,李开朗却插话道:“师父,我认为师兄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这时,李开朗插话道:“师父,我认为师兄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张金武看着他,等待他解释。
“师父,您也很久开车出去转转了,今天您要是看到,就不会这么说。”
“我今天去赵家村看过,他们运了铁料就拿去炼。”
“他们现在对熔炼铁料非常热情,有些村民甚至开始放弃农活,专心熔炼。”
“我提醒过他们书记,可他一点也不担心,说今天收成很好,和师傅您想的一样。”
李开朗继续说道:“但我担心的是,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不仅农田会被占用,连农活都可能没人做了。”
“到时候,我们真的还能有大丰收吗?”
听到李开朗的话,张金武的眉头紧锁,显然他已经重新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了。
张金武听后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道:
“你们的担忧不无道理。农田是国家的根本,不能随意占用。”
“如果大家都放弃农活,专心熔炼,那粮食产量肯定会受到影响。”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这样吧,明天我去找领导谈谈这个问题。我们轧钢厂也不能只顾着生产。”
农田被占用,只要还有人做农活,也不用担心,但就怕没人做,再好的农田也没用。
如果再加上天灾等不可抗力的影响,粮食供应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张奋也是一头雾水:“有这么严重吗?我运铁料的那些村子,都好好的。”
卢文江解释:“那是你运气好,那些村子没变,现在就怕大家都都变了,农田可就没人管了。”
张金武也明白自己有些孤陋寡闻了。
自从车子报废后,张金武就没有再领车,也没有开车。
现在天天坐镇运输队,分配一些任务和领导的安排的任务,工作轻松很多。
毕竟有了安全带和刹车水箱,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
前段时间又发现了油田,大家也就不用在拼命送物资。
种种原因下来,让张金武没有再外出过。
张金武看向李开朗,严肃道:“小李,你直接说说你的看法。”
李开朗看着众人,包括师娘韩晓卉在内,缓缓道:
“师父,我们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咱们要先存粮。”
“存粮?”众人惊叹道。
张奋不解:“没有那么严重吧,这不才刚开始吗?”
“再说了,这存粮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要存多少粮食还不一定呢。”
李开朗摇摇头,反驳:“这事,宜早不宜迟,就像当初买自行车一样,等到咱们意识到缺粮时,再买就来不及。”
“再说了,现在大丰收,粮食满仓,咱们一点点地买粮也不突兀。”
卢文江赞同了李开朗的看法,但提出了一个问题:“小李说的不无道理,但是要存多少粮食?”
这次饥荒持续三年,李开朗想要说存三年,但是谁能信。
李开朗沉思片刻,回答道:
“我看直接存半年的量,这半年正好是下一季粮食收获的时候。如果到时候真的大丰收,咱们也没亏多少。”
“要真是出事,我们也有存粮,不用担心。”
闻言,众人点点头,认可了李开朗的提议。
张奋疑问:“不过,咱们从哪里搞这么多粮食呢?一下子存这么多,这么大的买卖,到黑市肯定会注意到。”
他们一个人一个月就要40斤口粮,半年就是240斤。
仅张金武一家4人就要近千斤的粮食,加上李开朗和卢文江的家人,少说也要2千斤。
黑市也不敢吃下这么多粮食,担心出事。
最主要的是存粮这么多,住在干部楼还好,住在四合院基本上是瞒不住,大家的粮食多放在地窖。
家里根本是藏不住,势必要搭上其他人一起。
张金武气愤张奋的榆木脑袋,“笨,又没让你一下子备齐,就不能分批来弄吗?”
“师父,没必要,我有个路子,直接能买到新粮,不用从黑市买。”李开朗道。
闻言,张金武看向李开朗:“小李,这可不是小数目啊,2千斤粮食啊!”
李开朗保证道:“放心吧,师父,我和村长熟,他们村子存粮可不少,卖个几千斤粮食不成问题。”
“只不过,这粮食量太大,我也不能一下子运来,得慢慢来。”
见此,张金武也不再多言:“行,既然你有路子,就按你的来,咱们该给多少钱就多少钱。”
李开朗也没拒绝,要是他说免费,谁能信,也没人会接受。
“对了,师父,咱这粮食到时候肯定是要放在地窖的,院里的其他人能相信信吗?”
李开朗指着其他住户。
张金武解释:“放心吧,他们都是外来人,在四九城没有亲戚,不影响咱。”
“存粮这事也瞒不了他们太久,与其藏着掖着,还不如大大方方说出来。”
“到时候买粮食的时候,也把他们带上,免得他们乱说。这个工作我来做,你就不用担心了。”
李开朗听了这话,心中松了一口气。
张金武是个有经验的人,处理这种事情肯定游刃有余。
“行,反正现在才刚开始筹备粮食,有的是时间慢慢来。”李开朗说道。
李开朗担心这些住户,有些人会圣母心泛滥。
到时候自家有粮食的事情一说出来,大家都没有存粮的话,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带他们肯定是要带的,不过我们也要防备一下。”
张金武看出了李开朗的担忧,于是补充道,“你们自己家里也要藏一点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最好挖个地洞,藏起来!”
卢文江和李开朗点点头,他们自然清楚,不用张金武多费口舌嘱咐。
事情敲定之后,气氛变得轻松愉快。
大家闲聊了一会儿,李开朗和卢文江便辞行离开,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回到四合院,李开朗没有先回到自家,而是去到崔家。
崔家,是李开朗在四合院唯一在意的人,如果有机会帮助他们,他是不会错过的。
从4月上班到现在8月,崔家也积累了一笔小钱,这些钱足够他们购买下半年的存粮了。
虽然购买粮食后他们的生活会变得拮据一些,但总比饿死,或者吃不饱要好得多。
听到李开朗的建议,崔元直接答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