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开始涉足经纪行业
第143章 开始涉足经纪行业
拥堵的上京马路上,王皓一边控制着汽车艰难挪动着,一边应付着电话那头的王金。
“王总,你这消息真是灵通啊,可我这部新片确实是没有适合陈老师的位置,不然陈老师愿意加盟,我欢迎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推辞呢。”
“是这样啊。”
王金听王皓说得情真意切,不似作伪,故而也就打了个哈哈。
“王导您既然这么说了,我肯定是相信的,这也是打扰到您啦,有时间我做东,大家再约着聚一聚,都是在上京城,还是得多联系联系嘛。”
王皓一顿“好好好”应付完了王金,紧接着第二个电话又打了过来。
拿起手机一看,来电显示是徐争。
“喂,争哥,你这大明星怎么有时间给我打电话了。”
“哎呀,王导,在您面前我哪敢自称什么大明星啦,这不是还需要您多多提携嘛。
我听人说,您这马上又有个新项目了,不知道我们还有没有合作的机会啦,片酬方面都好说的,只要王导你开金口,倒贴钱我都得来演呐。”
徐争在那边嘚吧嘚吧地说着,王皓在这边听罢却是呵呵一笑。
这家伙,精明着呢,不然也不会干出甩开《人在囧途》的导演,偷偷注册并拍摄“囧”系列电影了。
如今他是看着王皓还有用处这才费尽心力进行巴结,要是王皓对他没用了,只怕他转头也能把王皓扔在一边。
不过王皓本身也没有和徐争深交的打算,甚至在“囧”系列电影的开发上,他也会防着这家伙一手,故而他也就没有立刻和徐争谈起《人在囧途》这个项目,而是笑道:
“争哥伱不给我打这个电话我也得找你啊,这次拍摄的新电影《无双》,主人公就是你上部电影里的那个反派‘画家’,到时候说不定还需要你客串出场一下呢。”
“哦哦,这样啊,好说好说。”
徐争听完王皓的话,瞬间就兴趣大减,但为了不得罪王皓,他还是答应了下来。
而在挂断了电话后,紧接着又有电话打了进来。
就这样王皓一路开,一路接,等到了公司电话也没断。
这些接连不断的来电里,有的是曾经王皓在京影学校里认识的同学朋友,有的则是某些影视公司的领导经理,反正他们都像是闻到鱼腥味的猫一样,为了《无双》这部电影而来。
这也足以说明王皓如今在这影视圈中的地位,已经算是举足轻重的了,有点行动就能惹得各方关注。
对此王皓倒是并不怎么烦恼,惹人关注才说明他事业成功嘛。
身处于娱乐圈中,若是无人问津,那才是有问题呢。
而且《无双》这个项目虽然已经算是确认了下来,并没有什么机会可以再分润出去,但王皓要做的,是搞出华夏自己的科幻电影宇宙。
这么大的一个项目,光靠华影和华谊的支持,可远远不够。
不说别的,光是演员这一项,一个人只能出演一个角色,不能重复参演,那就意味着电影宇宙需要不少的高素质演员,这就有了广泛合作的基础嘛。所以王皓也是来者不拒,都客客气气的和对方说明了情况,留下了以后再继续合作的可能性。
如此这般一直忙到下午,电话铃声才渐渐平息下来,没有那么频繁的响起。
王皓也这才得空开始询问起了公司下属有关于《无双》筹备的事情。
在这方面,剧组幕后团队的建立算是最简单和迅速的了。
毕竟之前王皓已经拍摄过了《心迷宫》三部曲,手底下的人很多都是从《活埋》开始就与他一起合作的,大部分甚至就将自己的经纪约签在了他新开的经纪公司星斗文化里。
是的,为了探索华夏电影工业化模式,王皓也决定模仿好莱坞的创新精英文化经纪公司(caa),涉足影视经纪行业,探索更加适合华夏内地市场的“项目打包”(packaging)模式。
所谓“项目打包”(packaging)模式,更形象的翻译应该是“捆绑销售”,即为一个影视项目提供从项目策划,到作家、编剧、制片人,再到导演、演员,全部备齐,打包起来的一站式合作模式。
如此一来,制作公司节省了攒局找人的时间,制作团队的成员们也因为抱团大大增强了自己的议价能力。
特别是后者,这个最为关键。
要知道在华夏影视圈,幕后工作者,从来都是最不被重视的底层力量。
相比于那些明星和导演,幕后工作者们除了有名有姓的摄影、美术、服装、配乐以外,都很难有什么议价权,也无法从火爆的项目中获得丝毫多余的收益,大头都被导演和演员分走了,他们顶多就是拿个红包意思意思。
这其中最为悲惨的,或许还要属编剧行业,除了某些大作者转职编剧以外,新人编剧很难有出头之日。
他们在面对大公司的时候,都只能算是弱者,这点和台前的明星还不一样,站在台前的明星火了以后,还能选择和公司解约,或者是讨价还价。
幕后人员连和公司签约的机会都没有,又不像欧美那边还有行业工会可以依靠,一旦有什么问题,只能自己和大公司博弈,吃亏几乎是必然的。
acc的“项目打包”模式好处就在于将幕后工作者们捆绑在了一起,把他们作为一个整体去和那些大的影视公司谈,这就极大的提高了他们的话语权,不至于会被大公司严重欺压。
而acc之所以能这样操作,也要得益于他们的“轻”经纪模式。
华夏传统的经纪模式,是模仿日韩模式,可以被称之为“重”经纪模式。
“重”模式下,公司都是和艺人签十年八年的“死约”,然后在公司拿利益大头的情况下,也要负责艺人所有的吃喝拉撒,不仅要培养艺人,还得帮助艺人发展,为艺人提供资源。
这也是东方国家传统文化的特点,更像是传统相声、戏剧行业的学徒制。
其模式特点就是培养期长,投资大,风险也大,并且艺人火了就喜欢解约,公司也没办法。
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这种模式就更加难以适应时代的潮流了。
君不见,就连相声届的学徒,也接连闹出了师徒矛盾不是。
故而后期很多大的影视公司也都纷纷放弃了相关的经纪业务,,明星个人工作室也都开始遍地开。
而相比于这传统的“重”经纪模式,caa的“轻”经纪模式就更加适合互联网时代了。
(本章完)
拥堵的上京马路上,王皓一边控制着汽车艰难挪动着,一边应付着电话那头的王金。
“王总,你这消息真是灵通啊,可我这部新片确实是没有适合陈老师的位置,不然陈老师愿意加盟,我欢迎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推辞呢。”
“是这样啊。”
王金听王皓说得情真意切,不似作伪,故而也就打了个哈哈。
“王导您既然这么说了,我肯定是相信的,这也是打扰到您啦,有时间我做东,大家再约着聚一聚,都是在上京城,还是得多联系联系嘛。”
王皓一顿“好好好”应付完了王金,紧接着第二个电话又打了过来。
拿起手机一看,来电显示是徐争。
“喂,争哥,你这大明星怎么有时间给我打电话了。”
“哎呀,王导,在您面前我哪敢自称什么大明星啦,这不是还需要您多多提携嘛。
我听人说,您这马上又有个新项目了,不知道我们还有没有合作的机会啦,片酬方面都好说的,只要王导你开金口,倒贴钱我都得来演呐。”
徐争在那边嘚吧嘚吧地说着,王皓在这边听罢却是呵呵一笑。
这家伙,精明着呢,不然也不会干出甩开《人在囧途》的导演,偷偷注册并拍摄“囧”系列电影了。
如今他是看着王皓还有用处这才费尽心力进行巴结,要是王皓对他没用了,只怕他转头也能把王皓扔在一边。
不过王皓本身也没有和徐争深交的打算,甚至在“囧”系列电影的开发上,他也会防着这家伙一手,故而他也就没有立刻和徐争谈起《人在囧途》这个项目,而是笑道:
“争哥伱不给我打这个电话我也得找你啊,这次拍摄的新电影《无双》,主人公就是你上部电影里的那个反派‘画家’,到时候说不定还需要你客串出场一下呢。”
“哦哦,这样啊,好说好说。”
徐争听完王皓的话,瞬间就兴趣大减,但为了不得罪王皓,他还是答应了下来。
而在挂断了电话后,紧接着又有电话打了进来。
就这样王皓一路开,一路接,等到了公司电话也没断。
这些接连不断的来电里,有的是曾经王皓在京影学校里认识的同学朋友,有的则是某些影视公司的领导经理,反正他们都像是闻到鱼腥味的猫一样,为了《无双》这部电影而来。
这也足以说明王皓如今在这影视圈中的地位,已经算是举足轻重的了,有点行动就能惹得各方关注。
对此王皓倒是并不怎么烦恼,惹人关注才说明他事业成功嘛。
身处于娱乐圈中,若是无人问津,那才是有问题呢。
而且《无双》这个项目虽然已经算是确认了下来,并没有什么机会可以再分润出去,但王皓要做的,是搞出华夏自己的科幻电影宇宙。
这么大的一个项目,光靠华影和华谊的支持,可远远不够。
不说别的,光是演员这一项,一个人只能出演一个角色,不能重复参演,那就意味着电影宇宙需要不少的高素质演员,这就有了广泛合作的基础嘛。所以王皓也是来者不拒,都客客气气的和对方说明了情况,留下了以后再继续合作的可能性。
如此这般一直忙到下午,电话铃声才渐渐平息下来,没有那么频繁的响起。
王皓也这才得空开始询问起了公司下属有关于《无双》筹备的事情。
在这方面,剧组幕后团队的建立算是最简单和迅速的了。
毕竟之前王皓已经拍摄过了《心迷宫》三部曲,手底下的人很多都是从《活埋》开始就与他一起合作的,大部分甚至就将自己的经纪约签在了他新开的经纪公司星斗文化里。
是的,为了探索华夏电影工业化模式,王皓也决定模仿好莱坞的创新精英文化经纪公司(caa),涉足影视经纪行业,探索更加适合华夏内地市场的“项目打包”(packaging)模式。
所谓“项目打包”(packaging)模式,更形象的翻译应该是“捆绑销售”,即为一个影视项目提供从项目策划,到作家、编剧、制片人,再到导演、演员,全部备齐,打包起来的一站式合作模式。
如此一来,制作公司节省了攒局找人的时间,制作团队的成员们也因为抱团大大增强了自己的议价能力。
特别是后者,这个最为关键。
要知道在华夏影视圈,幕后工作者,从来都是最不被重视的底层力量。
相比于那些明星和导演,幕后工作者们除了有名有姓的摄影、美术、服装、配乐以外,都很难有什么议价权,也无法从火爆的项目中获得丝毫多余的收益,大头都被导演和演员分走了,他们顶多就是拿个红包意思意思。
这其中最为悲惨的,或许还要属编剧行业,除了某些大作者转职编剧以外,新人编剧很难有出头之日。
他们在面对大公司的时候,都只能算是弱者,这点和台前的明星还不一样,站在台前的明星火了以后,还能选择和公司解约,或者是讨价还价。
幕后人员连和公司签约的机会都没有,又不像欧美那边还有行业工会可以依靠,一旦有什么问题,只能自己和大公司博弈,吃亏几乎是必然的。
acc的“项目打包”模式好处就在于将幕后工作者们捆绑在了一起,把他们作为一个整体去和那些大的影视公司谈,这就极大的提高了他们的话语权,不至于会被大公司严重欺压。
而acc之所以能这样操作,也要得益于他们的“轻”经纪模式。
华夏传统的经纪模式,是模仿日韩模式,可以被称之为“重”经纪模式。
“重”模式下,公司都是和艺人签十年八年的“死约”,然后在公司拿利益大头的情况下,也要负责艺人所有的吃喝拉撒,不仅要培养艺人,还得帮助艺人发展,为艺人提供资源。
这也是东方国家传统文化的特点,更像是传统相声、戏剧行业的学徒制。
其模式特点就是培养期长,投资大,风险也大,并且艺人火了就喜欢解约,公司也没办法。
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这种模式就更加难以适应时代的潮流了。
君不见,就连相声届的学徒,也接连闹出了师徒矛盾不是。
故而后期很多大的影视公司也都纷纷放弃了相关的经纪业务,,明星个人工作室也都开始遍地开。
而相比于这传统的“重”经纪模式,caa的“轻”经纪模式就更加适合互联网时代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