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国本
第287章 国本
宪宗就是成化皇帝朱见深,朱厚照的爷爷。
宪宗有曾孙确实是一件喜事,但称不上是大事,而现在地方上还没正式报告,朝堂上已经开始闻风而动了.
可见有多少人在关注这件事
“江西.”梁储喃喃的说道,“是益藩?”
杨一清点了点头,“是益王朱祐槟的嫡次子朱厚炫得了嫡子”
成化皇帝在驾崩三十年后终于迎来了他的第一个曾孙子
“要是这么算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怪不得他们已经开始上奏章试探圣上之意了.”梁储轻轻的点着头说道,“只要这位皇孙没有早早夭折.”
两人都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朱厚照登基十多年没有子嗣,甚至没有嫔妃受孕的消息,天下人都明白朱厚照这是不会再有亲生的子嗣了.
但皇位的问题,这个国家的继承人问题还是要及早定下来,按照《皇明祖训》的继承规则来说的话,摆在朱厚照的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从宗室中给自己的父亲过继一个儿子,给自己添一个弟弟;二是从宗室中给自己过继一个儿子。
而且这个过继的也有严格的要求,要优先选血脉近的,在这一点上朱厚烇根本排不上号,不过这一点也是文官们乐于看到的事情。
首先第一条路就有些走不通,虽然这条路的选择很多,宪宗的孙子有十几个,人选有很多,
但朱厚照今年才26岁,身体强健,让他给自己的父亲过继一个儿子,给自己添一个弟弟,他肯定会心生抗拒,从情感上都有些接受不了,毕竟这也太别扭了.
相比之下第二条路就比较容易接受了,从宗室里选一名幼子,亲手抚养长大,这样其实和亲生的也没什么区别,从情感上也容易接受,最主要的是朱厚照现在才25岁,身体健康,也更容易接受这样的方案
不过还是那句话,还是得看血脉远近,最好的人选就是从朱厚照的堂兄弟那里过继一个儿子.
而这时出生的益王朱祐槟的嫡次子朱厚炫的嫡子就是最好的人选。
虽然朱家的宗室成员在理论上拥有无限的交配权,但是在古代子嗣这种事还真的看运气。
朱见深四十岁驾崩,在驾崩三十年才有了第一个曾孙子,这在没有计划生育、提倡早婚早育的古代来看已经是比较晚的了。
主要还是朱见深的三子孝宗朱佑樘和四子兴王朱祐杬子嗣比较艰难,让朱见深的六子益王朱祐槟的孙子拔的了头筹。
这个人选妙就妙在这是益王朱祐槟嫡次子朱厚炫的嫡子,把这个皇孙过继给朱厚照,完全不会影响益藩一脉的传续
这样说出去也好听一点,毕竟过继之后这个孩子在礼法上已经和亲生父母脱离关系了
这个人选也是非常符合封建礼法的一个人选。
“多谢应宁贤弟告知.”梁储郑重的说道。
“无妨,就算我不说,藏用兄也很快就知道了”杨一清笑着说道。
“不知应宁贤弟怎么看这件事?”梁储接着问道。
“太子者,国之根本,陛下这个情况确实是应该早立太子啊!只有国本稳固了,大明江山才能稳固啊!而且这确实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杨一清一点也没藏着掖着。
其实也没什么藏着掖着的必要,礼法是文官们用来对付皇权最有利的武器。因为文官们牢牢掌控者礼法的话语权,后来嘉靖朝的大礼议事件和万历朝的国本之争都是礼法之争。
文官们为什么会咬死了都不让步,就是因为让步了就等于放弃了文官在礼法上的话语权,放弃了就等于放弃了最有力的武器,以后就更加没办法拿捏皇权了.
所以文官们肯定不会放弃在立储事件上的发声的机会,他们肯定会去争夺立储的话语权.
这一点是文官们的共识,这关系到所有文官们的共同利益,因为话语权在很多时候是可以和权力画等号的.
梁储缓缓的点了点头,他作为文官的一员,在这件事上确实没有其他的选择
江西布政使司的奏章很快就送到了京城,京城也变得暗流涌动起来了,稍微有些政治敏感性的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之前让朱厚照从宗室里过继一个儿子的声音没有形成主流,那是因为确实没有特别合适的人选…
而现在合适的人选出现之后,这种声音就猛然汇聚在一起,让所有人都关注起来了…
其实在去年的时候这种声音就开始出现了,还引得一些藩王蠢蠢欲动,其中动作最大的就是宁王了!
也不知道他哪根筋搭错了竟然想让宁王世子入太庙司香,为此派人在京城活动了不少时间,重金贿赂了不少人,钱宁就收了宁王的贿赂…
宁王甚至还找上了朱厚烇,让朱厚烇帮忙活动此事,还拿当初存到皇家银行里的六十万两白银说事,当初朱厚烇拿了那六十万两存款后,是答应帮助宁王恢复王府护卫的编制的,但朱厚烇当时也只是假意答应,实际上是一直在破坏这件事,这事迟迟不成,弄得宁王很是不满,不过看朱厚烇的势力越来越大,倒也不敢多说什么…
对于宁王新的请求,朱厚烇都感觉不可思议,只觉得宁王是天天念叨“天下半之”,念叨傻了,这可是太庙啊!里面有七位皇帝都是燕王一脉的啊!你让宁王一脉的世子去司香,这是在做白日梦啊!
当然这事到最后也没成。
回到当下,有些人已经开始上疏请求为此皇孙赐名了,要知道按照宗法三岁才能赐名,因为过了三岁夭折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这奏章被朱厚照干脆利落的打回去了,理由是太过年幼…
后来有人也不试探了,直接上疏请求朱厚照以国本为重,过继此宗子…
朱厚照也是打了回去,说自己身体健康,暂时不考虑过继宗子
文官们自然是不肯放弃,就在京城风潮再起的时候,朱厚照却连续两三日不曾露面,有着上次朱厚照跑到蕲州的前车之鉴,文官们反应非常迅速,直接闯进了豹房.
等待他们的只有一道圣旨,圣旨的主要内容是他朱厚照要去巡视边关了,要几个月后才会回京.
并且,
令
荆王监国!
(本章完)
宪宗就是成化皇帝朱见深,朱厚照的爷爷。
宪宗有曾孙确实是一件喜事,但称不上是大事,而现在地方上还没正式报告,朝堂上已经开始闻风而动了.
可见有多少人在关注这件事
“江西.”梁储喃喃的说道,“是益藩?”
杨一清点了点头,“是益王朱祐槟的嫡次子朱厚炫得了嫡子”
成化皇帝在驾崩三十年后终于迎来了他的第一个曾孙子
“要是这么算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怪不得他们已经开始上奏章试探圣上之意了.”梁储轻轻的点着头说道,“只要这位皇孙没有早早夭折.”
两人都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朱厚照登基十多年没有子嗣,甚至没有嫔妃受孕的消息,天下人都明白朱厚照这是不会再有亲生的子嗣了.
但皇位的问题,这个国家的继承人问题还是要及早定下来,按照《皇明祖训》的继承规则来说的话,摆在朱厚照的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从宗室中给自己的父亲过继一个儿子,给自己添一个弟弟;二是从宗室中给自己过继一个儿子。
而且这个过继的也有严格的要求,要优先选血脉近的,在这一点上朱厚烇根本排不上号,不过这一点也是文官们乐于看到的事情。
首先第一条路就有些走不通,虽然这条路的选择很多,宪宗的孙子有十几个,人选有很多,
但朱厚照今年才26岁,身体强健,让他给自己的父亲过继一个儿子,给自己添一个弟弟,他肯定会心生抗拒,从情感上都有些接受不了,毕竟这也太别扭了.
相比之下第二条路就比较容易接受了,从宗室里选一名幼子,亲手抚养长大,这样其实和亲生的也没什么区别,从情感上也容易接受,最主要的是朱厚照现在才25岁,身体健康,也更容易接受这样的方案
不过还是那句话,还是得看血脉远近,最好的人选就是从朱厚照的堂兄弟那里过继一个儿子.
而这时出生的益王朱祐槟的嫡次子朱厚炫的嫡子就是最好的人选。
虽然朱家的宗室成员在理论上拥有无限的交配权,但是在古代子嗣这种事还真的看运气。
朱见深四十岁驾崩,在驾崩三十年才有了第一个曾孙子,这在没有计划生育、提倡早婚早育的古代来看已经是比较晚的了。
主要还是朱见深的三子孝宗朱佑樘和四子兴王朱祐杬子嗣比较艰难,让朱见深的六子益王朱祐槟的孙子拔的了头筹。
这个人选妙就妙在这是益王朱祐槟嫡次子朱厚炫的嫡子,把这个皇孙过继给朱厚照,完全不会影响益藩一脉的传续
这样说出去也好听一点,毕竟过继之后这个孩子在礼法上已经和亲生父母脱离关系了
这个人选也是非常符合封建礼法的一个人选。
“多谢应宁贤弟告知.”梁储郑重的说道。
“无妨,就算我不说,藏用兄也很快就知道了”杨一清笑着说道。
“不知应宁贤弟怎么看这件事?”梁储接着问道。
“太子者,国之根本,陛下这个情况确实是应该早立太子啊!只有国本稳固了,大明江山才能稳固啊!而且这确实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杨一清一点也没藏着掖着。
其实也没什么藏着掖着的必要,礼法是文官们用来对付皇权最有利的武器。因为文官们牢牢掌控者礼法的话语权,后来嘉靖朝的大礼议事件和万历朝的国本之争都是礼法之争。
文官们为什么会咬死了都不让步,就是因为让步了就等于放弃了文官在礼法上的话语权,放弃了就等于放弃了最有力的武器,以后就更加没办法拿捏皇权了.
所以文官们肯定不会放弃在立储事件上的发声的机会,他们肯定会去争夺立储的话语权.
这一点是文官们的共识,这关系到所有文官们的共同利益,因为话语权在很多时候是可以和权力画等号的.
梁储缓缓的点了点头,他作为文官的一员,在这件事上确实没有其他的选择
江西布政使司的奏章很快就送到了京城,京城也变得暗流涌动起来了,稍微有些政治敏感性的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之前让朱厚照从宗室里过继一个儿子的声音没有形成主流,那是因为确实没有特别合适的人选…
而现在合适的人选出现之后,这种声音就猛然汇聚在一起,让所有人都关注起来了…
其实在去年的时候这种声音就开始出现了,还引得一些藩王蠢蠢欲动,其中动作最大的就是宁王了!
也不知道他哪根筋搭错了竟然想让宁王世子入太庙司香,为此派人在京城活动了不少时间,重金贿赂了不少人,钱宁就收了宁王的贿赂…
宁王甚至还找上了朱厚烇,让朱厚烇帮忙活动此事,还拿当初存到皇家银行里的六十万两白银说事,当初朱厚烇拿了那六十万两存款后,是答应帮助宁王恢复王府护卫的编制的,但朱厚烇当时也只是假意答应,实际上是一直在破坏这件事,这事迟迟不成,弄得宁王很是不满,不过看朱厚烇的势力越来越大,倒也不敢多说什么…
对于宁王新的请求,朱厚烇都感觉不可思议,只觉得宁王是天天念叨“天下半之”,念叨傻了,这可是太庙啊!里面有七位皇帝都是燕王一脉的啊!你让宁王一脉的世子去司香,这是在做白日梦啊!
当然这事到最后也没成。
回到当下,有些人已经开始上疏请求为此皇孙赐名了,要知道按照宗法三岁才能赐名,因为过了三岁夭折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这奏章被朱厚照干脆利落的打回去了,理由是太过年幼…
后来有人也不试探了,直接上疏请求朱厚照以国本为重,过继此宗子…
朱厚照也是打了回去,说自己身体健康,暂时不考虑过继宗子
文官们自然是不肯放弃,就在京城风潮再起的时候,朱厚照却连续两三日不曾露面,有着上次朱厚照跑到蕲州的前车之鉴,文官们反应非常迅速,直接闯进了豹房.
等待他们的只有一道圣旨,圣旨的主要内容是他朱厚照要去巡视边关了,要几个月后才会回京.
并且,
令
荆王监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