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第188章 去燕京
第188章 去燕京
写小说的事暂且放几天。
方明华拿上这封信去找黄社长,很快批准了这次燕京出差。
晚上,方明华去找宋棠棠,说了自己即将要去燕京出差的事。
“明华,那你去燕京一定要去看望我姥爷姥姥。”姑娘说道。
“那肯定的,你姥爷姥姥现在就是我姥爷姥姥。”方明华笑着说道:“去燕京,我还要拜访王濛,看望史铁声对了,你提醒了我,我要去西大一趟看陈西米需要捎东西给铁声不。”
宋棠棠听了轻笑道:“看把伱忙的”
“是啊,老是出差。”方明华叹了口气,突然想到什么,对姑娘说道:“今天孙力哲从美国回信了,说那三篇科幻小说都被刊登,我让他别把稿费寄回来,就留在美国,将来美元肯定会升值,也不算多,11万左右美金吧。”
“还不算多呀?”姑娘心里感叹。
算上那本《悟空传》在日本和宝岛、香江版税,他的收入已经上百万了,但他还觉得少。
“你说,现在咱们也有钱了,在燕京买处四合院怎么样?”方明华兴致勃勃。
“你想去燕京住?”宋棠棠有些惊讶。
“也不是,偶尔住下嘛如果以后去出差,省得住旅店.难道你不喜欢住四合院?养些啊草啊之类,就像你现在你家这样。”
方明华的语气带有一丝诱惑。
“当然喜欢!明华,如果你真有这样的想法,我姥爷姥姥在燕京,可以帮你打听打听。”
“行。”
第二天召集诗歌组成员开了个短会,简单交代下应邀参加第二届全国文学奖评选工作,众人听了都很高兴。能成全国诗歌类最高大奖的评委,本来就是一种荣耀。
“我出差这段时间,还是由董主编负责诗歌组审稿工作,暮春,你辅助董主编。”方明华说道。”
“没问题。”赵暮春很痛快的答应。
董墨却提出不同意见:
“还是由暮春负责吧,我觉得他干的很不错,我呢,辅助他,这样我也轻松点。”
很明显,董墨也是把赵暮春向前推。
方明华也明白这意思,看到赵暮春要拒绝,就说道:“那就按照董主编的意思吧,暮春,你就辛苦点。”
安排好工作上的事,方明华又骑车赶到西大找到陈西米,说明来意,陈西米也没客气立刻从宿舍里拿出一个盒子交给方明华,麻烦他捎给史铁声。
“方主编,真不好意思,每次都麻烦你。”
“陈老师,不用客气.喂,什么时候能喝你们的喜酒啊。”方明华开起玩笑。
陈西米脸顿时有些红了:“还早呢。”
“争取早点啊。”
从西大离开,当天晚上方明华就提着行李踏上去燕京的火车。
到了第二天下午才到燕京,这次评委会成员住在八里庄附近一个招待所,所以方明华想先去雍和宫大街史铁声的家,将陈西米送的盒子捎过去,然后再去八里庄报道。
不巧的是,这次方明华赶到史铁声家,他人不在只有她妹妹在家。
“方大哥,我哥哥被李陀叫出去了,要不你在我家坐会等他回来?”姑娘热情招呼。
方明华听过李陀这个人,《燕京文学》副主编,也是一名作家。
“不用了,我还要去一趟总后大院。”方明华婉拒:“你把陈老师的东西交给你哥就行。”
“放心吧,我一定会给我哥的。”看到西京的陈西米又捎来东西,陈岚很高兴。
真如方明华说的,哥哥和这个陈老师有戏!
“哦,还有件事。”方明华突然想到什么:“你哥哥和陈老师在两个城市太不方便,争取早点将她调回燕京,这件事夏天在西京的时候,我给你哥和力哲都说过的。”
“这件事我听我哥哥说过,他们最近就在跑这件事。”
“那就好,如果需要我帮忙就说一声,再见!”
“再见!”
从雍和宫大街出来,方明华又坐公交马不停蹄赶往安德里北街总政大院,见到宋棠棠的姥爷和姥姥,在老人家这里不能放下买的礼品就走,最起码要吃一顿饭。
两位老人对于这个准孙女婿的到来非常高兴,特别是姥爷,笑着说道:“明华,前天晚上棠棠打电话说你要来燕京,我非常高兴,晚上我特意开了瓶茅台,你陪我喝两杯!”
结果姥姥一瞪眼:“赵大夫说了,不让你喝酒!”
“不是我要喝,这不明华来了嘛”姥爷辩解道。
额滴神呐。
责任都推到我这里了!
方明华愕然。
晚上吃饭的时候,还是开了一瓶茅台,不过大半部分都落到方明华的肚子里。
“明华,我听棠棠说,你准备燕京买处四合院?”姥姥关心问道。
方明华还没开口,姥爷插话进来:“明华,如果你和棠棠来燕京就住这里,这么大个院子就我和你姥姥俩人,多冷清!还买啥房子?”
“老宋,你不懂!”姥姥嗔道:“这燕京的四合院啊,天子脚下,皇城根儿,有历史和文化价值!什么叫书香门第?这就叫书香门第!”
哎呦
姥姥,你果然是大家闺秀,曾经的书香门第,考虑事情果然有文化品味。
不过我可没想这些,想的是以后可以升值。
当然这话方明华没说。
听了姥姥这番话,姥爷说道:“既然这么说,那好,我找机会帮你打听打听,看有没有合适的。”
“多谢姥爷!”方明华闻言大喜。
在总政大院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方明华才坐公交车赶往八里庄。
燕京八十年代的八里庄很是繁华,京一厂、二厂都在这里。在这个年代纺织厂所在的地方都是比较繁华,犹如西京的东郊纺织城。
一栋栋一栋栋崭新的6层楼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昔日三层的红砖楼房已经显得陈旧。很多职工搬进了新房,电视机几乎走进了每个家庭。
狭窄的八里庄路两侧,逐渐形成了自由市场,每天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二道沟河的北岸,也在城乡接合部重建建大名鼎鼎中央文学讲习所新校舍。
今年,国家将中央文学讲习所改名为鲁迅文学院。
这次第二届全国文学奖评委会就设在鲁院里。
(本章完)
写小说的事暂且放几天。
方明华拿上这封信去找黄社长,很快批准了这次燕京出差。
晚上,方明华去找宋棠棠,说了自己即将要去燕京出差的事。
“明华,那你去燕京一定要去看望我姥爷姥姥。”姑娘说道。
“那肯定的,你姥爷姥姥现在就是我姥爷姥姥。”方明华笑着说道:“去燕京,我还要拜访王濛,看望史铁声对了,你提醒了我,我要去西大一趟看陈西米需要捎东西给铁声不。”
宋棠棠听了轻笑道:“看把伱忙的”
“是啊,老是出差。”方明华叹了口气,突然想到什么,对姑娘说道:“今天孙力哲从美国回信了,说那三篇科幻小说都被刊登,我让他别把稿费寄回来,就留在美国,将来美元肯定会升值,也不算多,11万左右美金吧。”
“还不算多呀?”姑娘心里感叹。
算上那本《悟空传》在日本和宝岛、香江版税,他的收入已经上百万了,但他还觉得少。
“你说,现在咱们也有钱了,在燕京买处四合院怎么样?”方明华兴致勃勃。
“你想去燕京住?”宋棠棠有些惊讶。
“也不是,偶尔住下嘛如果以后去出差,省得住旅店.难道你不喜欢住四合院?养些啊草啊之类,就像你现在你家这样。”
方明华的语气带有一丝诱惑。
“当然喜欢!明华,如果你真有这样的想法,我姥爷姥姥在燕京,可以帮你打听打听。”
“行。”
第二天召集诗歌组成员开了个短会,简单交代下应邀参加第二届全国文学奖评选工作,众人听了都很高兴。能成全国诗歌类最高大奖的评委,本来就是一种荣耀。
“我出差这段时间,还是由董主编负责诗歌组审稿工作,暮春,你辅助董主编。”方明华说道。”
“没问题。”赵暮春很痛快的答应。
董墨却提出不同意见:
“还是由暮春负责吧,我觉得他干的很不错,我呢,辅助他,这样我也轻松点。”
很明显,董墨也是把赵暮春向前推。
方明华也明白这意思,看到赵暮春要拒绝,就说道:“那就按照董主编的意思吧,暮春,你就辛苦点。”
安排好工作上的事,方明华又骑车赶到西大找到陈西米,说明来意,陈西米也没客气立刻从宿舍里拿出一个盒子交给方明华,麻烦他捎给史铁声。
“方主编,真不好意思,每次都麻烦你。”
“陈老师,不用客气.喂,什么时候能喝你们的喜酒啊。”方明华开起玩笑。
陈西米脸顿时有些红了:“还早呢。”
“争取早点啊。”
从西大离开,当天晚上方明华就提着行李踏上去燕京的火车。
到了第二天下午才到燕京,这次评委会成员住在八里庄附近一个招待所,所以方明华想先去雍和宫大街史铁声的家,将陈西米送的盒子捎过去,然后再去八里庄报道。
不巧的是,这次方明华赶到史铁声家,他人不在只有她妹妹在家。
“方大哥,我哥哥被李陀叫出去了,要不你在我家坐会等他回来?”姑娘热情招呼。
方明华听过李陀这个人,《燕京文学》副主编,也是一名作家。
“不用了,我还要去一趟总后大院。”方明华婉拒:“你把陈老师的东西交给你哥就行。”
“放心吧,我一定会给我哥的。”看到西京的陈西米又捎来东西,陈岚很高兴。
真如方明华说的,哥哥和这个陈老师有戏!
“哦,还有件事。”方明华突然想到什么:“你哥哥和陈老师在两个城市太不方便,争取早点将她调回燕京,这件事夏天在西京的时候,我给你哥和力哲都说过的。”
“这件事我听我哥哥说过,他们最近就在跑这件事。”
“那就好,如果需要我帮忙就说一声,再见!”
“再见!”
从雍和宫大街出来,方明华又坐公交马不停蹄赶往安德里北街总政大院,见到宋棠棠的姥爷和姥姥,在老人家这里不能放下买的礼品就走,最起码要吃一顿饭。
两位老人对于这个准孙女婿的到来非常高兴,特别是姥爷,笑着说道:“明华,前天晚上棠棠打电话说你要来燕京,我非常高兴,晚上我特意开了瓶茅台,你陪我喝两杯!”
结果姥姥一瞪眼:“赵大夫说了,不让你喝酒!”
“不是我要喝,这不明华来了嘛”姥爷辩解道。
额滴神呐。
责任都推到我这里了!
方明华愕然。
晚上吃饭的时候,还是开了一瓶茅台,不过大半部分都落到方明华的肚子里。
“明华,我听棠棠说,你准备燕京买处四合院?”姥姥关心问道。
方明华还没开口,姥爷插话进来:“明华,如果你和棠棠来燕京就住这里,这么大个院子就我和你姥姥俩人,多冷清!还买啥房子?”
“老宋,你不懂!”姥姥嗔道:“这燕京的四合院啊,天子脚下,皇城根儿,有历史和文化价值!什么叫书香门第?这就叫书香门第!”
哎呦
姥姥,你果然是大家闺秀,曾经的书香门第,考虑事情果然有文化品味。
不过我可没想这些,想的是以后可以升值。
当然这话方明华没说。
听了姥姥这番话,姥爷说道:“既然这么说,那好,我找机会帮你打听打听,看有没有合适的。”
“多谢姥爷!”方明华闻言大喜。
在总政大院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方明华才坐公交车赶往八里庄。
燕京八十年代的八里庄很是繁华,京一厂、二厂都在这里。在这个年代纺织厂所在的地方都是比较繁华,犹如西京的东郊纺织城。
一栋栋一栋栋崭新的6层楼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昔日三层的红砖楼房已经显得陈旧。很多职工搬进了新房,电视机几乎走进了每个家庭。
狭窄的八里庄路两侧,逐渐形成了自由市场,每天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二道沟河的北岸,也在城乡接合部重建建大名鼎鼎中央文学讲习所新校舍。
今年,国家将中央文学讲习所改名为鲁迅文学院。
这次第二届全国文学奖评委会就设在鲁院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