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兵部尚书刘远生
第237章 兵部尚书刘远生
三月初一,赤军主力在浔州誓师,以“奉诏援粤”为名,拔营东下。
亲兵协、水师协共计一万两千人,沿浔江顺流而下。步兵第四标在郁林州容县拔营,沿北流江(容江)顺流而下,准备夺取藤县,确保大军退路。
春回大地,水稻苗郁郁葱葱。江水滔滔,似为大军壮行。阳光明媚,焕发出无限生机。
丹初照例领兵出征,军谘府参军佥事杨玉祁随征,担任丹初替手。杨玉祁由作战局长升任,所遗作战局长一职由何肇基升任。何肇基是昭平人,诸生出身,精明强干,受到丹初的赏识。
此次东征,军谘府抽组骨干,组成元帅行辕。杨玉祁、何肇基随扈,辅佐丹初处理军务。
三月初三,赤军抵达藤县,在此驻留,一面炫耀武力,一面策反守军,必欲夺取藤县。
藤县位于梧州上游,周围群山环绕,地处北流江与浔江交汇处。此地虽为陈邦傅所有,但形势孤立,山河阻隔,西、北、南皆为赤军地盘,只剩东面可与梧州联系。
赤军要出兵增援广东,藤县、梧州为必经之道。朝廷行在设在梧州,赤军不便占领。但藤县关系赤军粮道,亦关系赤军退路。不夺取藤县,赤军便不能安心东征。
未时,阳光正烈。步兵第四标抵达藤县,与亲兵协、水师协会师。标统岑勋面见丹初,略一寒暄,便提议强攻藤县:“爵帅,大军一万多人,取藤县易如反掌。眼下,大军顿兵藤县城外,不事攻伐,何也?”
岑勋是思恩府土司,其女嫁与丹初为妾,忠心耿耿。经过全州之战,岑勋显示出了带兵能力,土司兵骁勇善战,受到全军认可。
“藤县地势紧要,非夺之不足以安军心。但行在就在梧州,离藤县不到百里,声气相通。我军此次出师,以奉诏援粤为名,若在藤县大动干戈,行在君臣必然惊恐。
“陈邦傅在梧州,遥柄朝政,必然大做文章,趁机污蔑我军。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反正我们也不急着东下,就在藤县城外练兵,威慑守军,逼迫守军投降。
“藤县形势孤立,粮产不丰,守军孤立无援。我肯料定,不出三日,守军必然投降。你安心在城外扎营,三日之后等着入城便是。”
主帅言之凿凿,岑勋只好作罢。
藤县北临浔江,东临北流江,北流江绕城南、城东而过。因此,藤县三面环水,只有西面为陆地。
赤军以水师封锁江面,以陆师封锁城西,把藤县围得如同铁桶。陈邦傅人品卑污,徒以媚上为术,军队也士气低落,武将无心死战。藤县已是死地,陈邦傅虽想派兵增援,却没人愿意过来送死。
次日,兵部尚书刘远生赶到藤县。
刘远生,陕西富平人,谙韬略,会用兵。崇祯末年,张献忠派兵攻江西,刘远生率军抵抗,收复吉安、郴州等地,颇有战功。弘光年间,刘远生为南赣巡抚,守赣州,清军围攻数月。赣州粮尽,刘远生战败被俘,后被义士所救,投效永历帝。
在永历小朝廷,刘远生以“知兵”闻名,人品端正,见解不俗。他长期担任戎政尚书,提督御营,遭到马吉翔、夏国祥、庞天寿等佞臣的忌恨。
刘远生颇有威望,朝廷每遇危急,常常会想到他。忠贞营刚进入广西时,朝廷惊恐,刘远生过去宣慰。孔有德破梅关,群臣惶惶,刘远生亲往广州面见杜永和。月初,永历帝逃到梧州,立即开始“打虎”。刘远生的弟弟刘湘客,时任都察院佥都御史,为“五虎”中的“虎皮”,亦被投入大狱。
吴党猖獗,刘远生在梧州无法立足,遂辞别永历帝,自请出使南宁,催促赤军东下。
既是同乡,又是旧交,刘远生是个值得结交的人物。
见面之后,略一寒暄,丹初说道:“大司马,桂林一别,长久不见,至今已两年矣。”
刘远生一怔,回忆起往事,说道:“元年九月,今上在古泥关蒙尘,琢如率军护驾,我兄弟得与琢如相识。二年三月,鞑子寇桂林,今上南巡,琢如护驾至城南栗木岭。自此一别,整整两年矣。中兴已成幻梦,真令人惆怅不已。”
金声桓、李成栋、姜瓖的相继败亡,对军心士气打击极大。刘远生亦对朝廷失望不已,态度日趋消极。
丹初把他迎入帐内,一边走,一边说道:“年前,我在塘报上看到大司马的奏疏,曰‘开武备库,节用储饷,招练禁旅,奉上亲征,出楚督诸将为死战计’,深感大才,至今记忆犹新。”
刘远生暗自吃惊,他自己都忘了奏疏原文了,这岑丹初,竟能出口成诵?
“哎,爵帅笑话了。”刘远生干笑几下,叹道:“我久任戎政尚书,去年迁兵部尚书,便想整顿京营,图谋恢复。但京营被马吉翔、夏国祥二佞视为禁脔,动辄以中旨干预戎政。我连京营都办不好,还谈什么‘奉上出征’,现在想想,真是笑话。”
明朝京军有三大营,南明小朝廷也有。但京营废弛已久,永历朝的京营也不例外,除了糜饷,全无用处。
“我听说,李元胤提督御营,颇为整肃,怎么如此不堪?”
“李元胤,哼。”刘远生冷笑一下,说道:“宁夏王在世时,御营皆为东勋旧部,饷粮供应充足,颇为整肃。自宁夏王薨,御营仰赖朝廷供给,早已今非昔比。
“李元胤虽是你结义兄弟,却比你差远了,自负清高,不知大义。堵阁老在朝廷无法立足,五次上疏请发军饷,愿意督忠贞营出师抗虏。楚党百般刁难,上亲自过问,才批给三千两。
“结果,堵阁老刚领到银子,又被李元胤派人抢去。琢如,你说,朝廷乱成这样,还能有何作为?堵阁部前往柳州催兵,我也无处容身,只得到你这儿栖身了。”
“哎!”丹初长叹一声,看着刘远生欲言又止。待他喝过清茶,才说道:“大司马可知道,堵阁老已在柳州病死了。”
“啊?”刘远生闻讯一惊,右手不小心打翻了茶碗。
“忠贞营到柳州后,大疫。堵阁老路过南宁,我与他曾有一晤。当时他已染病,在南宁休养半月,却意气甚豪,病情未愈,便执意要去柳州联络忠贞营。结果,阁老病死,兴国公亦已病死。”
李赤心也死了?主帅病死,忠贞营还能出兵援粤吗?
“气数已尽,气数已尽。”刘远生喃喃自语,绝望之情一览无余。
(本章完)
三月初一,赤军主力在浔州誓师,以“奉诏援粤”为名,拔营东下。
亲兵协、水师协共计一万两千人,沿浔江顺流而下。步兵第四标在郁林州容县拔营,沿北流江(容江)顺流而下,准备夺取藤县,确保大军退路。
春回大地,水稻苗郁郁葱葱。江水滔滔,似为大军壮行。阳光明媚,焕发出无限生机。
丹初照例领兵出征,军谘府参军佥事杨玉祁随征,担任丹初替手。杨玉祁由作战局长升任,所遗作战局长一职由何肇基升任。何肇基是昭平人,诸生出身,精明强干,受到丹初的赏识。
此次东征,军谘府抽组骨干,组成元帅行辕。杨玉祁、何肇基随扈,辅佐丹初处理军务。
三月初三,赤军抵达藤县,在此驻留,一面炫耀武力,一面策反守军,必欲夺取藤县。
藤县位于梧州上游,周围群山环绕,地处北流江与浔江交汇处。此地虽为陈邦傅所有,但形势孤立,山河阻隔,西、北、南皆为赤军地盘,只剩东面可与梧州联系。
赤军要出兵增援广东,藤县、梧州为必经之道。朝廷行在设在梧州,赤军不便占领。但藤县关系赤军粮道,亦关系赤军退路。不夺取藤县,赤军便不能安心东征。
未时,阳光正烈。步兵第四标抵达藤县,与亲兵协、水师协会师。标统岑勋面见丹初,略一寒暄,便提议强攻藤县:“爵帅,大军一万多人,取藤县易如反掌。眼下,大军顿兵藤县城外,不事攻伐,何也?”
岑勋是思恩府土司,其女嫁与丹初为妾,忠心耿耿。经过全州之战,岑勋显示出了带兵能力,土司兵骁勇善战,受到全军认可。
“藤县地势紧要,非夺之不足以安军心。但行在就在梧州,离藤县不到百里,声气相通。我军此次出师,以奉诏援粤为名,若在藤县大动干戈,行在君臣必然惊恐。
“陈邦傅在梧州,遥柄朝政,必然大做文章,趁机污蔑我军。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反正我们也不急着东下,就在藤县城外练兵,威慑守军,逼迫守军投降。
“藤县形势孤立,粮产不丰,守军孤立无援。我肯料定,不出三日,守军必然投降。你安心在城外扎营,三日之后等着入城便是。”
主帅言之凿凿,岑勋只好作罢。
藤县北临浔江,东临北流江,北流江绕城南、城东而过。因此,藤县三面环水,只有西面为陆地。
赤军以水师封锁江面,以陆师封锁城西,把藤县围得如同铁桶。陈邦傅人品卑污,徒以媚上为术,军队也士气低落,武将无心死战。藤县已是死地,陈邦傅虽想派兵增援,却没人愿意过来送死。
次日,兵部尚书刘远生赶到藤县。
刘远生,陕西富平人,谙韬略,会用兵。崇祯末年,张献忠派兵攻江西,刘远生率军抵抗,收复吉安、郴州等地,颇有战功。弘光年间,刘远生为南赣巡抚,守赣州,清军围攻数月。赣州粮尽,刘远生战败被俘,后被义士所救,投效永历帝。
在永历小朝廷,刘远生以“知兵”闻名,人品端正,见解不俗。他长期担任戎政尚书,提督御营,遭到马吉翔、夏国祥、庞天寿等佞臣的忌恨。
刘远生颇有威望,朝廷每遇危急,常常会想到他。忠贞营刚进入广西时,朝廷惊恐,刘远生过去宣慰。孔有德破梅关,群臣惶惶,刘远生亲往广州面见杜永和。月初,永历帝逃到梧州,立即开始“打虎”。刘远生的弟弟刘湘客,时任都察院佥都御史,为“五虎”中的“虎皮”,亦被投入大狱。
吴党猖獗,刘远生在梧州无法立足,遂辞别永历帝,自请出使南宁,催促赤军东下。
既是同乡,又是旧交,刘远生是个值得结交的人物。
见面之后,略一寒暄,丹初说道:“大司马,桂林一别,长久不见,至今已两年矣。”
刘远生一怔,回忆起往事,说道:“元年九月,今上在古泥关蒙尘,琢如率军护驾,我兄弟得与琢如相识。二年三月,鞑子寇桂林,今上南巡,琢如护驾至城南栗木岭。自此一别,整整两年矣。中兴已成幻梦,真令人惆怅不已。”
金声桓、李成栋、姜瓖的相继败亡,对军心士气打击极大。刘远生亦对朝廷失望不已,态度日趋消极。
丹初把他迎入帐内,一边走,一边说道:“年前,我在塘报上看到大司马的奏疏,曰‘开武备库,节用储饷,招练禁旅,奉上亲征,出楚督诸将为死战计’,深感大才,至今记忆犹新。”
刘远生暗自吃惊,他自己都忘了奏疏原文了,这岑丹初,竟能出口成诵?
“哎,爵帅笑话了。”刘远生干笑几下,叹道:“我久任戎政尚书,去年迁兵部尚书,便想整顿京营,图谋恢复。但京营被马吉翔、夏国祥二佞视为禁脔,动辄以中旨干预戎政。我连京营都办不好,还谈什么‘奉上出征’,现在想想,真是笑话。”
明朝京军有三大营,南明小朝廷也有。但京营废弛已久,永历朝的京营也不例外,除了糜饷,全无用处。
“我听说,李元胤提督御营,颇为整肃,怎么如此不堪?”
“李元胤,哼。”刘远生冷笑一下,说道:“宁夏王在世时,御营皆为东勋旧部,饷粮供应充足,颇为整肃。自宁夏王薨,御营仰赖朝廷供给,早已今非昔比。
“李元胤虽是你结义兄弟,却比你差远了,自负清高,不知大义。堵阁老在朝廷无法立足,五次上疏请发军饷,愿意督忠贞营出师抗虏。楚党百般刁难,上亲自过问,才批给三千两。
“结果,堵阁老刚领到银子,又被李元胤派人抢去。琢如,你说,朝廷乱成这样,还能有何作为?堵阁部前往柳州催兵,我也无处容身,只得到你这儿栖身了。”
“哎!”丹初长叹一声,看着刘远生欲言又止。待他喝过清茶,才说道:“大司马可知道,堵阁老已在柳州病死了。”
“啊?”刘远生闻讯一惊,右手不小心打翻了茶碗。
“忠贞营到柳州后,大疫。堵阁老路过南宁,我与他曾有一晤。当时他已染病,在南宁休养半月,却意气甚豪,病情未愈,便执意要去柳州联络忠贞营。结果,阁老病死,兴国公亦已病死。”
李赤心也死了?主帅病死,忠贞营还能出兵援粤吗?
“气数已尽,气数已尽。”刘远生喃喃自语,绝望之情一览无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