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第45章
随后乾隆下了一道意味深长的圣旨,册封青面女子为大炎女王,并赐予金印、诰命、冕服、九章、圭玉、佩玉等物。这册封流程与明清两朝皇帝册封藩属国国王一模一样,藩属国国王的地位仅相当于明清两朝的郡王,连亲王都不是。乾隆此举不仅将大炎王朝视为清朝的附属国,还无限贬低了李清歌这位开国之君的地位。他的心中充满了得意和满足,仿佛已经看到了大炎王朝臣服于自己脚下的情景。
然而当圣旨及赐封之物送至金陵时,满朝文武却怒不可遏。他们纷纷要求处死清朝使臣,以示对大炎王朝的忠诚和决心。然而李清歌却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笑,她的笑容中充满了自信和从容。她当着清朝使臣的面,让人将圣旨及礼服撕碎,送予穷人当厕纸。此举意在告诉乾隆:你的圣旨不过是个屁,只配给我的百姓擦屁股!她的行为让清朝使臣面色铁青,却无言以对。他们知道,在李清歌面前,他们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根本无法与她抗衡。
当使臣回去将事情告诉乾隆时,乾隆气得差点吐血。他大骂大炎王朝不识抬举、给脸不要脸。他的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满,仿佛一块巨石压在胸口,让他无法喘息。然而他却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炎王朝在李清歌的带领下,日益强大,成为他心头的一块巨石,无法移除。
而在金陵皇宫内,已经成为女王的李清歌正端坐在龙椅上,思索着下一步如何让国家兴旺发达起来。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仿佛已经看到了大炎王朝繁荣昌盛的未来。她的心中有着宏大的计划和远大的抱负,她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打造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帝国,让大炎王朝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叮咚!恭喜宿主王权在手,最强女王系统已经全部启动啦!】系统的声音清脆悦耳,仿佛带着无尽的喜悦与期待,回荡在李清歌的脑海中。
【为了庆祝宿主登基的大喜日子,本系统特地准备了一份新君大礼包,要不要收下呢?】系统的话语中充满了诱惑,仿佛一个精心准备的惊喜,正等待着李清歌的开启。
李清歌坐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四周是繁复精美的雕梁画栋,她身穿一袭华丽的龙袍,头戴璀璨的凤冠,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眼眸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当然要啦!”她的声音清脆悦耳,透露出难以掩饰的欣喜。
【叮咚!大礼包已成功领取!】系统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得意与满足。
【宿主获得了一项人才辨识的技能哦!】系统的话语中充满了神秘与期待,仿佛为李清歌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
【恭喜宿主得到了十万支火枪和一万名火枪手的强大助力!】系统的声音中透露出无尽的喜悦,仿佛为李清歌送上了一份无与伦比的厚礼。
听到系统一连串的奖励提示,李清歌惊讶得瞪大了眼睛,眼眸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她没想到系统为了庆祝她登基,竟然送出了这么丰厚的礼物。这两年来,她与清军战斗不断,白马军、炮兵团和起义军联手,几乎战无不胜。但是,轻质武器的不足还是一直存在。火炮虽然威力巨大,但是太笨重,使用起来不够灵活。现在得到了这十万支火枪,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短板。
李清歌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心里默默想着。她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受着内心的宁静与喜悦。转眼间,当她再次睁开眼睛时,只见火枪和火枪手们已经排成了整齐的纵队,站在了她的面前。他们身穿改良后的明军服饰,身材魁梧,气势逼人,仿佛一支无敌的军队,正等待着她的检阅。
“恭迎女王陛下,队伍已经集结完毕,请陛下指示!”队伍前面,一个高大的男子昂首挺胸地报告,他的声音洪亮有力,透露出无尽的忠诚与决心。
李清歌打量着这一万名火枪手,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豪情。她问领队:“你叫什么名字?”
“回禀陛下,臣叫李平安!”领队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他的名字一样,给人带来无尽的安宁与希望。
“嗯,平平安安,好名字!”李清歌点了点头,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她命令李平安进行演练,只见火枪手们迅速调整队形,举起手中的火枪,对准了前方的目标。
只听枪声一响,十层钢板都被轻松穿透。李清歌又惊又喜,虽然她在穿越前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射击的场景,但是在这个冷兵器时代,火枪的威力还是大大超出了她的预料。她仿佛看到了未来战场上,这支无敌的军队将如何横扫千军,为她的国家带来无尽的荣耀与胜利。
其实早在宋朝,火枪就已经出现了,并且一直沿用至今。但是那些火枪虽然威力不小,但是使用的是黑火药发射,容易炸膛,反而会伤到自己。而李清歌得到的这些火枪,都是精工制造的,使用的是无烟黄铜子弹,完全不用担心炸膛的问题。用这样的火枪对付清军,简直就是降维打击,火炮也是一样。
对于百姓来说,手里有粮食,心里就不慌。而对于像她这样的统治者来说,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带来真正的安全感。有了这些火枪,再加上之前的火炮,以后的事情就好办多了。李清歌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自信与决心,她知道,有了这支无敌的军队,她的国家将无惧任何挑战与威胁。
正当她沉浸在喜悦与思考中时,系统那萌萌的小奶狗声音又响了起来,打破了她的沉思。【叮咚!宿主已经是一国之君了,要为百姓谋福利哦,现在发布系统任务啦!】系统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俏皮与期待,仿佛在为李清歌指明未来的方向。
【任务一,完成土地改革,奖励超级杂交水稻。】
【任务二,废除一夫一妻多妾制,倡导男女平等,奖励神秘大礼包一份。】
李清歌一听,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仿佛看到了未来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超级杂交水稻,那可是个宝贝啊!它能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让国家更加富强。而神秘大礼包,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但肯定是惊喜。她笑着说:“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当然是要全都要啦!这两个任务,我都接了,可以吗?”
【回答宿主,当然可以啦!完成任务后,奖励一定会发放的!】系统的声音中透露出无尽的喜悦与期待,仿佛在为李清歌加油打气。
听到系统的回答,李清歌的干劲更足了。她知道,这两个任务都是她心中一直想做的事情。土地改革能让百姓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而倡导男女平等则能打破封建束缚,让女性也能拥有与男性同等的地位与权利。就算系统没有奖励,她也想尽快完成这两件大事。
新国家成立了,新君也登基了,大家都很高兴。金陵城东的陶府更是喜气洋洋,因为今天陶家是双喜临门。新君定都金陵,陶家全族都搬到这里来了。又赶上嫡长孙媳妇生的嫡曾孙满月,喜事连连,让人不禁感叹陶家的好运与福气。
陶家是靠边贸起家的,从明朝到清朝,几百年了都没衰败过,生意反而越做越大。看看那来来往往的宾客,流水席一波接一波的,就知道陶家人脉有多广、家族有多富贵了。陶家的族长是个敢作敢为的人,他不仅贩卖私盐、偷运铁器,还看到李清歌的起义军势不可挡后,暗中资助落魄文人去投靠李清歌,帮助她成就大业。
现在李清歌登基为帝了,那些跟她一起打天下的人也都得到了荣耀和封赏。登基的第二天,这些人就都得到了任命和册封。他们穿着华丽的官服,佩戴着耀眼的勋章,仿佛一群新生的贵族,正准备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清歌虽然定都金陵、承袭了大明的正统地位,但是她并不想完全照搬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因为她知道,每个国家的国情都是不一样的,得灵活调整才行啊,不然就显得太死板了。于是呢,她就把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西方的三权分立结合起来了,创立了一个新的制度。在君主之下设立三省来分权,中书省负责行政工作;门下省负责立法工作;尚书省则负责司法工作。三省各自掌握不同的权力,相互平衡、制约而又互不干涉。中书省是三省之首,下面还设有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等六个部门,每个部门下面又设有四个司局,总共就是二十四个司局啦。
这样的制度既能保证君主的权威与地位,又能让各部门相互制约、平衡发展。李清歌知道,古人的思想受封建束缚太严重了;而现代的思想又太超前了、难以接受。所以她就用三省六部制作为表象呢,把现代的法治精神融入其中啦,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让天下的臣民们接受呢。就像那开水白菜一样嘛,看起来简简单单、清清淡淡的;但实际上呢却鲜美无比、回味无穷啊!
陶老太爷重金投资的那三个文人呢,现在都成了工部和户部的要员了。他们穿着华丽的官服,佩戴着耀眼的勋章,仿佛一群新生的贵族。他们感激陶老太爷的知遇之恩,更感激李清歌的赏识与重用。他们知道,自己现在所拥有的这一切都是李清歌给予的。因此,他们决心为李清歌的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智慧。
曾孙的满月酒过后呢,年逾八旬的陶老太爷又召集了生意伙伴以及地主士绅们聚在一起设宴庆贺。陶府的宴会厅金碧辉煌、灯火辉煌,仿佛一个梦幻的世界。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和珍稀果品,让人垂涎欲滴。宾客们穿着华丽的衣裳,佩戴着耀眼的珠宝,仿佛一群贵族正在享受一场盛大的宴会。
陶老太爷举着酒杯笑眯眯地说:“感谢各位贤兄弟亲临庆贺啊!老夫心里真是高兴极了!咱们互相扶持走到今天不容易啊!今天晚上大伙儿都高兴点儿啊!老夫先敬大家一杯!不醉不归!”说完之后呢,他就把杯中的美酒一饮而尽了。他的声音洪亮有力,透露出无尽的喜悦与豪情。
“说得好!不醉不归!”众人也纷纷举杯饮尽了杯中的酒。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仿佛在为陶老太爷的喜庆之事而高兴,也在为自己的未来而期待。他们知道,在李清歌的统治下,他们的生意将更加兴隆、家族将更加富贵。因此,他们决心支持李清歌的国家、为她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陶老太爷哈哈大笑:“来来来!吃菜吃菜!尝尝我重金请来的大清退休御厨的手艺怎么样啊?”他的声音中透露出无尽的得意与满足。仿佛为宾客们送上了一份无与伦比的厚礼。
众人一听说是退休御厨做的菜、还曾经伺候过皇帝皇妃呢,现在也能品尝到了,心里都更高兴了,连忙动筷子尝鲜。一尝之下呢,都不住地点头称赞:“好菜!好菜!真是不愧为御厨啊!”他们的声音中透露出无尽的赞叹与满足,仿佛在为这场盛大的宴会而欢呼、也在为李清歌的统治而祝福。
几个人围坐在一张雕花木桌旁,桌上摆满了各式精致的菜肴与美酒,瓷器的轻碰声和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又热闹的画面。烛光摇曳,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显得格外温暖而生动。主人陶老太爷身着华贵的锦袍,面容慈祥,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客人们则或穿着文雅的儒衫,或披着华丽的皮裘,各显身份。他们边吃边聊,气氛热烈非凡,仿佛整个世界的烦恼都被这欢乐的氛围所融化。
聊着聊着,话题如同流水般自然转向了新登基的君主——李清歌。其中一位身着青衫的老者,面容略显沧桑,但眼神中闪烁着敬佩与惋惜,他感慨地说:“咱们的皇上真是英明神武,那治国理政的手段,让人不得不服。可惜啊,就是个女子。要是她是个男的,凭着她那开疆拓土的雄才大略,何愁不能跟秦皇汉武比肩,成为一代盛世明君呢?真是可惜啊!”
陶老太爷闻言,轻轻抿了一口酒,脸色因酒精而微红,但眼神却异常清醒,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他微微一笑,眼睛里闪烁着炯炯有神的光芒,似乎在回忆着什么。其他人也纷纷点头附和,但都不自觉地环顾四周,生怕这大逆不道的话语被有心之人偷听去,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老太爷见状,心中暗自思量,便提议道:“酒喝多了,头有些晕,大家愿不愿意再陪我去书房,一起喝碗解酒茶呢?”他的声音温和而有力,带着不容拒绝的威严。
“好啊好啊!”众人领会了他的意思,纷纷起身,跟着老太爷穿过曲折的回廊,来到了书房。书房内布置得极为雅致,书架上摆满了珍贵的书籍,墙上挂着几幅名家字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丫鬟们奉上茶点后便掩门而出,房间里只剩下他们几个。
这时,大家才彻底放松下来,畅所欲言起来。
“老兄说得对啊,咱们的皇上哪都好,就是可惜是个女子。”一位身着紫袍的中年男子叹息道,他的脸上写满了遗憾。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女子可比男子强多了。”另一位老者接口道,他的眼中闪烁着敬佩,“她征战沙场,勇猛无敌,一掌拍出去,敌人就倒下一片。真不知道她的武功是怎么练成的?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我曾经有幸亲眼见过皇上出手,那勇武之力,真是绝世无双。”一个穿着华丽的女子低声说道,她的眼中闪烁着回忆的光芒,“就算霸王再生,也未必能抵挡她一招半式。可惜啊,她终究是个女子……”
众人聊着聊着,都忍不住再次感叹李清歌身为女子的不幸。然而,就在这时,突然有一个人说道:“皇上是个女子,对咱们来说,未必就不是福气啊。”
这话一出,众人都齐刷刷地看向他。只见这个人瘦得像根竹子,样子就像戏台上的吊死鬼一样,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狡黠。
老太爷笑着问道:“陈老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啊?”他的声音温和,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审视。
陈树竹不答反问:“皇上可是历史上的第二位女皇帝,你们知道在她之前的武则天,为什么没能延续武周王朝吗?”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能穿透人心。
老太爷回答道:“那是因为她把皇位传给了儿子,而儿子是李唐的人。唐中宗李显一登基,武周王朝自然就消亡了,又回到了李唐手里。”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听到这话,一个老者笑道:“武则天也是个糊涂人。要是把皇位传给侄子,哪会落到这个地步?”
老太爷摇头道:“不对。武则天可是清醒得很。她虽然姓武,但进了宫就是李唐的媳妇了,不再是武家的女儿。所谓的武家,只是跟她同姓而已,并不是一家人。她只有把皇位传给儿子,才能保证自己死后能享受到无穷的祭祀。要是传给侄子,侄子可不会给姑姑立庙。她和丈夫李治死后,就成了无人祭祀、无人烧香、无人献食的孤魂饿鬼了。”
他顿了顿,又继续说道:“至于为什么不传给女儿太平公主呢?太平公主孝顺母亲,对母亲极好,又有能力,为什么不能传位给她呢?其实啊,在父权专制的时候,女子一出嫁就成了别人家的媳妇,日后回娘家也只是以客人的身份。如果把皇位传给太平公主,她一嫁人,皇统就归了夫家;要是传给别的男子,皇统也会归到别家去。李家、武家都是自己的亲人,武则天肯定在这两家之间纠结得要命,怎么可能让第三家外姓来染指皇权呢?所以啊,武则天虽然疼爱女儿太平公主,但也从来没想过把皇位传给她。说到底啊,都是因为男女不平等、子女只能冠父姓而不能冠母姓造成的。历来的王朝都是一家一姓代代相传的。如果儿女都能随母姓的话,那武周王朝也不会一代而亡了。”
老太爷的话音刚落,陈树竹便感叹道:“就是这个道理。女子再强,终究还是要嫁人的,成了别人家的媳妇。子女也都随父姓。就算像武则天那样强大的人,也只能忍痛把皇位传给李显,放弃了自己奋斗一生的武周王朝。”
听到这话,在座的人都眼前一亮。他们想到当今的皇上也是个女子,而且听起来年纪不过二十,正是青春妙龄。如果有人能把她娶回家的话,那等女王生下皇嗣后,这万里江山不就落到了那个人的家族手里了吗?
娶一个女子就能得到江山!这世上还有比这更划算、更暴利的买卖吗?就凭这个计策,就能不费一兵一卒地夺取大炎王朝啊!
这么一想,众人的野心都被勾了起来,目光灼灼如火,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荣华富贵。
老太爷向陈树竹竖起大拇指笑道:“陈老弟看得真透彻啊。女王正值青春年华,男婚女嫁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知道哪个有福气的人能把女王陛下娶回家呢?”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贪婪与期待。
他虽然这么说,但心里却暗暗盘算着要从自己家族里找一个最帅、最有男子气概的人托关系送到李清歌身边当差。万一真的被女王看上了的话,那陶家可就要发达了啊!
其他人和老太爷的想法一样,都想用美男计把自己的血脉融入其中,以期未来的子孙能成为大炎王朝的主宰。他们各自在心中盘算着人选,脸上却不动声色,仿佛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
随后老太爷又皱着眉头说道:“女王起义的时候,曾经跟百姓们约定过:等大业创成之后,一定要改革土地制度,大力发展经济,让治下的子民都能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现在她已经顺利登基了,不知道会不会兑现当初的承诺呢?”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担忧与期待。
“不会!”陈树竹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说道,“女王当初那么说,只不过是想忽悠那些贱民追随她而已,怎么能当真呢?想当年闯王李自成为了让农民支持他,也曾经喊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可是打进帝都、逼死崇祯、灭亡大明之后呢?他却把当初说的话忘得一干二净,一味地贪图享乐。还为了陈圆圆这个美人儿跟吴三桂反目成仇,导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对历史的嘲讽与不屑。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赞同陈树竹的看法。
“陈兄说得太对了!”一个老者说道,“女王陛下也是既得利益者。未来她为了子孙能享受荣华富贵,也会多赐田庄地产的。”
“仔细说起来啊,她们皇家才是天下最大的地主呢。”另一个中年男子接口道,“试问有谁会革自己和子孙的命呢?”
“就是啊!就算女王真想改革,我们也不是吃素的。”一个穿着华丽的女子冷笑道,“能支持她登基即位,也能把她从王位上拉下来。”
众人自以为已经看透了一切,认定李清歌不敢下手改革。当初的承诺啊,只不过是为了给老百姓画个大饼而已。他们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野心,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家族的未来——那是一片属于他们的辉煌与荣耀。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此时的李清歌正坐在皇宫的御书房中,批改着堆积如山的奏折。她的眼神坚定而冷静,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对于那些贵族的野心与阴谋,她早已心知肚明。但她并不惧怕,因为她有着自己的计划与打算。她要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打破这千年的枷锁与束缚,让大炎王朝在她的手中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哎呀,真是没想到,一场惊天动地的大风暴,眼看就要席卷这片古老的土地,将一切陈腐与不公涤荡殆尽。天空似乎都感应到了这股即将到来的变革之风,云层低垂,雷声隐隐,仿佛是大自然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变革预热。
除了陶家那几位深明大义的族人,南方那些地主、绅士们,他们的心思如同被厚重的茧丝缠绕,难以窥见真心。在他们眼中,皇帝、王爷不过是些高高在上的享福之人,若不多占些田地,不狠狠压榨一番平民百姓,又如何能维持那奢侈无度的生活?改革?哼,不过是些空洞的口号,用来哄骗那些天真无知的百姓罢了。唯有他们自己,才紧握着真相的钥匙,不肯轻易松手。
……
此时的金陵,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热闹非凡。南方的名流雅士、富商巨贾、大家族的族长们,纷纷汇聚于此,如同群星拱月,围绕着这座即将成为帝国心脏的城市。他们忙着购置土地,建造府邸,渴望在这皇城根下,天子脚边,沾一沾那传说中的龙气,以求家族昌盛,世代荣耀。为了能与李清歌女王陛下更加接近,他们不惜一掷千金,导致城内的地价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路飙升。人工费、砖瓦、木料等建筑材料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让整个金陵城陷入了一片沸腾之中。
十月底的寒风,已经悄悄带走了秋日的温柔,但工人们依旧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仿佛要将所有的热情都倾注在这一砖一瓦之中。李清歌,这位传说中的女王,摘下了那象征权力与神秘的面具,换上了一身朴素的家常衣裳,与她的亲信刘墉一同漫步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她的目光掠过那些破土动工的场景,心中却泛起了层层涟漪。
“哈哈,今年可真是能过个肥年了!”一个工人高声笑道,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喜悦。
“没错,陛下定了金陵为帝都,那些破旧的老房子,除了陛下特别吩咐要留的,都拆了重建。有钱的地主们都争着住新房,所以工钱也翻了好几倍。”另一个工人附和道,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幸好明朝永乐帝那时候迁都到了京城,金陵就衰落了。这几百年下来,房子都老化了,不然哪轮得到我们赚这钱啊?”一个年长的工人感叹道,话语中既有庆幸也有无奈。
“钱是好赚,可惜就这一波。等房子都建好了,就没这好事了。”一个年轻的工人担忧地说,眉宇间透露出一丝忧虑。
“哎呀,管它呢,有赚就好。今年先过好年,明年的事明年再愁。”一个乐观的工人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
李清歌听着他们的对话,心中五味杂陈。她看着这些为了生计而奔波的百姓,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酸楚。刘墉见状,也是心中一紧,默默陪在她身旁。
李清歌走上前去,脸上绽放出温暖的笑容,问道:“大叔,这次的工钱,真的这么高吗?”
一个大叔憨厚地点点头,说:“是啊,我们都是实诚人,怎么会说谎呢?附近都在招工,工钱足足是平时的四五倍还不止。不信你可以问问大家?”
“是啊,是啊。大家都赚了不少工钱,一趟下来,最少也能多赚几百文。”一个工人兴奋地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等领了工钱,我要给我女儿买新衣服。”一个中年男子满怀期待地说,眼中闪烁着父爱的光芒。
“我要给我妈买银簪。她老人家辛苦了一辈子,几乎没什么像样的东西。这次可以给她买了。”一个年轻工人激动地说,仿佛已经看到了母亲戴上银簪时的喜悦。
几个汉子围在一起,有说有笑,黝黑的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意。这个时代的百姓啊,他们靠耕田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对他们来说,快乐其实很简单。每年多收几斤粮食,外出打工多赚几个钱,就能让他们心中充满甜蜜与满足。
刘墉也走上前去,堆着笑说:“领了工钱就回家过年吧。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再种地。等上头出了减免赋税的政令,你们的日子就会越过越好了。”
他的话里充满了对百姓美好生活的希望和愿景。然而,听到这话,那些人的笑容却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抹苦涩与无奈。
“开春种地?两年前那场暴雨,逼得我们家走投无路。为了活命,只好卖了家里的两亩薄田。现在哪有地可种?”一个中年男子叹息道,眼中透露出无尽的哀伤。
“我祖父那时候,家里还有十几亩地。这二三十年来,天灾人祸不断,田产都卖光了。我名下早就没地了。”另一个工人苦笑道,声音中充满了无奈与辛酸。
“世道艰难啊,日子越过越糟。遇到天灾,不是卖田卖地,就是卖妻卖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一个老者感叹道,脸上写满了沧桑与无奈。
“看看那些地主、绅士们,拥有成千上万亩土地。我们附近几个村子的地,都是同一家地主的。他们家山珍海味吃到腻,我们却连温饱都难。”一个年轻的工人愤愤不平地说,眼中闪烁着怒火。
“苛捐杂税比老虎还猛。地主家里有读书人,一旦考中了秀才,田税就全免了。哪像我们,按人头收税。地没多少,税却要交好几份。年景不好的时候,种出来的粮食连交税都不够。”另一个工人补充道,声音中充满了不满与愤慨。
“唉……”众人齐声叹息,仿佛要将心中的苦水都倾倒出来。
听着他们的诉苦,刘墉只觉得脸上火辣辣地疼。他刚才还说春暖花开、种地减税呢,可现在地都没了,减税政策又有什么用呢?他心中充满了愧疚与无奈,却不知该如何安慰这些饱受苦难的百姓。
李清歌那张雪白绝俗的脸上,此刻却阴云密布,仿佛要滴下水来。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愤怒与悲痛。她看着这些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百姓,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她知道,她不能再沉默下去了,她必须为他们做些什么。
于是,她挺直了腰板,对众人说:“再等等吧,日子很快就会好起来的。我用性命担保!”她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能够穿透云层,直达天际。
说完这句话,她就招呼刘墉转身匆匆离去。百姓们则用看傻子的眼神,望着李清歌那渐行渐远的身影。他们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解:日子好不好,岂是你一个小姑娘能决定的?
然而,他们哪里知道,这位看似在说大话的女子,正是他们奉若神明的女王陛下。她有着非凡的智慧与勇气,更有着一颗为百姓谋福祉的赤子之心。
李清歌并没有直接回去,而是和刘墉一起去了一家茶楼坐下。茶楼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但与外面的喧嚣相比,这里却多了一份宁静与雅致。李清歌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目光透过窗棂,凝视着外面那片忙碌而混乱的世界。
刘墉看她面色阴沉到了极点,显然愤怒到了极点。他心中一紧,知道女王陛下此刻的心情必定十分沉重。于是,他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想要除掉那些蛀虫吗?”
天灾不断,百姓贫困潦倒,生活困苦。那些地主绅士们不思救济百姓,反而大肆侵占百姓的土地,实在是可恨至极。这次如果不惩罚他们,怎么对得起百姓呢?刘墉心中充满了愤怒与不平,他渴望为百姓讨回公道。
李清歌眼眸冰冷,咬牙切齿地说:“我不仅要除掉那些蛀虫,还要让他们肉疼、根断,让他们再也不敢侵占百姓的土地。”她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是从心底深处发出的呐喊。
听到这话,刘墉愕然失色。他颤声问道:“陛下,这是什么意思?”他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解,不知道女王陛下究竟打算如何对付那些地主绅士们。
李清歌眼眸如锥,一字一顿地说:“改革!”她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能够穿透一切阻碍与束缚。
改革!这两个字虽然轻巧,但却重如万钧。改革土地政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历朝历代每次改革都会引发巨大的风暴和血腥。远的暂且不说,就三十多年前吧,已故的雍正帝推行了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的政策。这个政策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却触动了士大夫、大贵族、大地主的利益,结果被骂得狗血淋头。在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中,四爷雍正的名声最差,被文人黑得最惨。
然而,李清歌却毫不畏惧。她知道,改革虽然艰难,但唯有如此,才能彻底改变百姓的命运,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她愿意承担一切风险与责任,只为给百姓一个更好的未来。
刘墉看着李清歌那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与敬仰之情。他知道,这位女王陛下有着非凡的胆识与魄力,更有着一颗为百姓谋福祉的赤子之心。他愿意跟随她的脚步,共同为这片土地的未来而奋斗。
于是,两人开始密谋起改革的大计。他们知道,这场改革将会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风暴,但他们也相信,只要心中有信念,有勇气,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与阻碍,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然而当圣旨及赐封之物送至金陵时,满朝文武却怒不可遏。他们纷纷要求处死清朝使臣,以示对大炎王朝的忠诚和决心。然而李清歌却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笑,她的笑容中充满了自信和从容。她当着清朝使臣的面,让人将圣旨及礼服撕碎,送予穷人当厕纸。此举意在告诉乾隆:你的圣旨不过是个屁,只配给我的百姓擦屁股!她的行为让清朝使臣面色铁青,却无言以对。他们知道,在李清歌面前,他们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根本无法与她抗衡。
当使臣回去将事情告诉乾隆时,乾隆气得差点吐血。他大骂大炎王朝不识抬举、给脸不要脸。他的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满,仿佛一块巨石压在胸口,让他无法喘息。然而他却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炎王朝在李清歌的带领下,日益强大,成为他心头的一块巨石,无法移除。
而在金陵皇宫内,已经成为女王的李清歌正端坐在龙椅上,思索着下一步如何让国家兴旺发达起来。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仿佛已经看到了大炎王朝繁荣昌盛的未来。她的心中有着宏大的计划和远大的抱负,她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打造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帝国,让大炎王朝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叮咚!恭喜宿主王权在手,最强女王系统已经全部启动啦!】系统的声音清脆悦耳,仿佛带着无尽的喜悦与期待,回荡在李清歌的脑海中。
【为了庆祝宿主登基的大喜日子,本系统特地准备了一份新君大礼包,要不要收下呢?】系统的话语中充满了诱惑,仿佛一个精心准备的惊喜,正等待着李清歌的开启。
李清歌坐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四周是繁复精美的雕梁画栋,她身穿一袭华丽的龙袍,头戴璀璨的凤冠,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眼眸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当然要啦!”她的声音清脆悦耳,透露出难以掩饰的欣喜。
【叮咚!大礼包已成功领取!】系统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得意与满足。
【宿主获得了一项人才辨识的技能哦!】系统的话语中充满了神秘与期待,仿佛为李清歌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
【恭喜宿主得到了十万支火枪和一万名火枪手的强大助力!】系统的声音中透露出无尽的喜悦,仿佛为李清歌送上了一份无与伦比的厚礼。
听到系统一连串的奖励提示,李清歌惊讶得瞪大了眼睛,眼眸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她没想到系统为了庆祝她登基,竟然送出了这么丰厚的礼物。这两年来,她与清军战斗不断,白马军、炮兵团和起义军联手,几乎战无不胜。但是,轻质武器的不足还是一直存在。火炮虽然威力巨大,但是太笨重,使用起来不够灵活。现在得到了这十万支火枪,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短板。
李清歌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心里默默想着。她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受着内心的宁静与喜悦。转眼间,当她再次睁开眼睛时,只见火枪和火枪手们已经排成了整齐的纵队,站在了她的面前。他们身穿改良后的明军服饰,身材魁梧,气势逼人,仿佛一支无敌的军队,正等待着她的检阅。
“恭迎女王陛下,队伍已经集结完毕,请陛下指示!”队伍前面,一个高大的男子昂首挺胸地报告,他的声音洪亮有力,透露出无尽的忠诚与决心。
李清歌打量着这一万名火枪手,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豪情。她问领队:“你叫什么名字?”
“回禀陛下,臣叫李平安!”领队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他的名字一样,给人带来无尽的安宁与希望。
“嗯,平平安安,好名字!”李清歌点了点头,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她命令李平安进行演练,只见火枪手们迅速调整队形,举起手中的火枪,对准了前方的目标。
只听枪声一响,十层钢板都被轻松穿透。李清歌又惊又喜,虽然她在穿越前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射击的场景,但是在这个冷兵器时代,火枪的威力还是大大超出了她的预料。她仿佛看到了未来战场上,这支无敌的军队将如何横扫千军,为她的国家带来无尽的荣耀与胜利。
其实早在宋朝,火枪就已经出现了,并且一直沿用至今。但是那些火枪虽然威力不小,但是使用的是黑火药发射,容易炸膛,反而会伤到自己。而李清歌得到的这些火枪,都是精工制造的,使用的是无烟黄铜子弹,完全不用担心炸膛的问题。用这样的火枪对付清军,简直就是降维打击,火炮也是一样。
对于百姓来说,手里有粮食,心里就不慌。而对于像她这样的统治者来说,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带来真正的安全感。有了这些火枪,再加上之前的火炮,以后的事情就好办多了。李清歌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自信与决心,她知道,有了这支无敌的军队,她的国家将无惧任何挑战与威胁。
正当她沉浸在喜悦与思考中时,系统那萌萌的小奶狗声音又响了起来,打破了她的沉思。【叮咚!宿主已经是一国之君了,要为百姓谋福利哦,现在发布系统任务啦!】系统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俏皮与期待,仿佛在为李清歌指明未来的方向。
【任务一,完成土地改革,奖励超级杂交水稻。】
【任务二,废除一夫一妻多妾制,倡导男女平等,奖励神秘大礼包一份。】
李清歌一听,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仿佛看到了未来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超级杂交水稻,那可是个宝贝啊!它能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让国家更加富强。而神秘大礼包,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但肯定是惊喜。她笑着说:“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当然是要全都要啦!这两个任务,我都接了,可以吗?”
【回答宿主,当然可以啦!完成任务后,奖励一定会发放的!】系统的声音中透露出无尽的喜悦与期待,仿佛在为李清歌加油打气。
听到系统的回答,李清歌的干劲更足了。她知道,这两个任务都是她心中一直想做的事情。土地改革能让百姓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而倡导男女平等则能打破封建束缚,让女性也能拥有与男性同等的地位与权利。就算系统没有奖励,她也想尽快完成这两件大事。
新国家成立了,新君也登基了,大家都很高兴。金陵城东的陶府更是喜气洋洋,因为今天陶家是双喜临门。新君定都金陵,陶家全族都搬到这里来了。又赶上嫡长孙媳妇生的嫡曾孙满月,喜事连连,让人不禁感叹陶家的好运与福气。
陶家是靠边贸起家的,从明朝到清朝,几百年了都没衰败过,生意反而越做越大。看看那来来往往的宾客,流水席一波接一波的,就知道陶家人脉有多广、家族有多富贵了。陶家的族长是个敢作敢为的人,他不仅贩卖私盐、偷运铁器,还看到李清歌的起义军势不可挡后,暗中资助落魄文人去投靠李清歌,帮助她成就大业。
现在李清歌登基为帝了,那些跟她一起打天下的人也都得到了荣耀和封赏。登基的第二天,这些人就都得到了任命和册封。他们穿着华丽的官服,佩戴着耀眼的勋章,仿佛一群新生的贵族,正准备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清歌虽然定都金陵、承袭了大明的正统地位,但是她并不想完全照搬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因为她知道,每个国家的国情都是不一样的,得灵活调整才行啊,不然就显得太死板了。于是呢,她就把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西方的三权分立结合起来了,创立了一个新的制度。在君主之下设立三省来分权,中书省负责行政工作;门下省负责立法工作;尚书省则负责司法工作。三省各自掌握不同的权力,相互平衡、制约而又互不干涉。中书省是三省之首,下面还设有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等六个部门,每个部门下面又设有四个司局,总共就是二十四个司局啦。
这样的制度既能保证君主的权威与地位,又能让各部门相互制约、平衡发展。李清歌知道,古人的思想受封建束缚太严重了;而现代的思想又太超前了、难以接受。所以她就用三省六部制作为表象呢,把现代的法治精神融入其中啦,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让天下的臣民们接受呢。就像那开水白菜一样嘛,看起来简简单单、清清淡淡的;但实际上呢却鲜美无比、回味无穷啊!
陶老太爷重金投资的那三个文人呢,现在都成了工部和户部的要员了。他们穿着华丽的官服,佩戴着耀眼的勋章,仿佛一群新生的贵族。他们感激陶老太爷的知遇之恩,更感激李清歌的赏识与重用。他们知道,自己现在所拥有的这一切都是李清歌给予的。因此,他们决心为李清歌的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智慧。
曾孙的满月酒过后呢,年逾八旬的陶老太爷又召集了生意伙伴以及地主士绅们聚在一起设宴庆贺。陶府的宴会厅金碧辉煌、灯火辉煌,仿佛一个梦幻的世界。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和珍稀果品,让人垂涎欲滴。宾客们穿着华丽的衣裳,佩戴着耀眼的珠宝,仿佛一群贵族正在享受一场盛大的宴会。
陶老太爷举着酒杯笑眯眯地说:“感谢各位贤兄弟亲临庆贺啊!老夫心里真是高兴极了!咱们互相扶持走到今天不容易啊!今天晚上大伙儿都高兴点儿啊!老夫先敬大家一杯!不醉不归!”说完之后呢,他就把杯中的美酒一饮而尽了。他的声音洪亮有力,透露出无尽的喜悦与豪情。
“说得好!不醉不归!”众人也纷纷举杯饮尽了杯中的酒。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仿佛在为陶老太爷的喜庆之事而高兴,也在为自己的未来而期待。他们知道,在李清歌的统治下,他们的生意将更加兴隆、家族将更加富贵。因此,他们决心支持李清歌的国家、为她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陶老太爷哈哈大笑:“来来来!吃菜吃菜!尝尝我重金请来的大清退休御厨的手艺怎么样啊?”他的声音中透露出无尽的得意与满足。仿佛为宾客们送上了一份无与伦比的厚礼。
众人一听说是退休御厨做的菜、还曾经伺候过皇帝皇妃呢,现在也能品尝到了,心里都更高兴了,连忙动筷子尝鲜。一尝之下呢,都不住地点头称赞:“好菜!好菜!真是不愧为御厨啊!”他们的声音中透露出无尽的赞叹与满足,仿佛在为这场盛大的宴会而欢呼、也在为李清歌的统治而祝福。
几个人围坐在一张雕花木桌旁,桌上摆满了各式精致的菜肴与美酒,瓷器的轻碰声和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又热闹的画面。烛光摇曳,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显得格外温暖而生动。主人陶老太爷身着华贵的锦袍,面容慈祥,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客人们则或穿着文雅的儒衫,或披着华丽的皮裘,各显身份。他们边吃边聊,气氛热烈非凡,仿佛整个世界的烦恼都被这欢乐的氛围所融化。
聊着聊着,话题如同流水般自然转向了新登基的君主——李清歌。其中一位身着青衫的老者,面容略显沧桑,但眼神中闪烁着敬佩与惋惜,他感慨地说:“咱们的皇上真是英明神武,那治国理政的手段,让人不得不服。可惜啊,就是个女子。要是她是个男的,凭着她那开疆拓土的雄才大略,何愁不能跟秦皇汉武比肩,成为一代盛世明君呢?真是可惜啊!”
陶老太爷闻言,轻轻抿了一口酒,脸色因酒精而微红,但眼神却异常清醒,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他微微一笑,眼睛里闪烁着炯炯有神的光芒,似乎在回忆着什么。其他人也纷纷点头附和,但都不自觉地环顾四周,生怕这大逆不道的话语被有心之人偷听去,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老太爷见状,心中暗自思量,便提议道:“酒喝多了,头有些晕,大家愿不愿意再陪我去书房,一起喝碗解酒茶呢?”他的声音温和而有力,带着不容拒绝的威严。
“好啊好啊!”众人领会了他的意思,纷纷起身,跟着老太爷穿过曲折的回廊,来到了书房。书房内布置得极为雅致,书架上摆满了珍贵的书籍,墙上挂着几幅名家字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丫鬟们奉上茶点后便掩门而出,房间里只剩下他们几个。
这时,大家才彻底放松下来,畅所欲言起来。
“老兄说得对啊,咱们的皇上哪都好,就是可惜是个女子。”一位身着紫袍的中年男子叹息道,他的脸上写满了遗憾。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女子可比男子强多了。”另一位老者接口道,他的眼中闪烁着敬佩,“她征战沙场,勇猛无敌,一掌拍出去,敌人就倒下一片。真不知道她的武功是怎么练成的?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我曾经有幸亲眼见过皇上出手,那勇武之力,真是绝世无双。”一个穿着华丽的女子低声说道,她的眼中闪烁着回忆的光芒,“就算霸王再生,也未必能抵挡她一招半式。可惜啊,她终究是个女子……”
众人聊着聊着,都忍不住再次感叹李清歌身为女子的不幸。然而,就在这时,突然有一个人说道:“皇上是个女子,对咱们来说,未必就不是福气啊。”
这话一出,众人都齐刷刷地看向他。只见这个人瘦得像根竹子,样子就像戏台上的吊死鬼一样,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狡黠。
老太爷笑着问道:“陈老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啊?”他的声音温和,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审视。
陈树竹不答反问:“皇上可是历史上的第二位女皇帝,你们知道在她之前的武则天,为什么没能延续武周王朝吗?”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能穿透人心。
老太爷回答道:“那是因为她把皇位传给了儿子,而儿子是李唐的人。唐中宗李显一登基,武周王朝自然就消亡了,又回到了李唐手里。”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听到这话,一个老者笑道:“武则天也是个糊涂人。要是把皇位传给侄子,哪会落到这个地步?”
老太爷摇头道:“不对。武则天可是清醒得很。她虽然姓武,但进了宫就是李唐的媳妇了,不再是武家的女儿。所谓的武家,只是跟她同姓而已,并不是一家人。她只有把皇位传给儿子,才能保证自己死后能享受到无穷的祭祀。要是传给侄子,侄子可不会给姑姑立庙。她和丈夫李治死后,就成了无人祭祀、无人烧香、无人献食的孤魂饿鬼了。”
他顿了顿,又继续说道:“至于为什么不传给女儿太平公主呢?太平公主孝顺母亲,对母亲极好,又有能力,为什么不能传位给她呢?其实啊,在父权专制的时候,女子一出嫁就成了别人家的媳妇,日后回娘家也只是以客人的身份。如果把皇位传给太平公主,她一嫁人,皇统就归了夫家;要是传给别的男子,皇统也会归到别家去。李家、武家都是自己的亲人,武则天肯定在这两家之间纠结得要命,怎么可能让第三家外姓来染指皇权呢?所以啊,武则天虽然疼爱女儿太平公主,但也从来没想过把皇位传给她。说到底啊,都是因为男女不平等、子女只能冠父姓而不能冠母姓造成的。历来的王朝都是一家一姓代代相传的。如果儿女都能随母姓的话,那武周王朝也不会一代而亡了。”
老太爷的话音刚落,陈树竹便感叹道:“就是这个道理。女子再强,终究还是要嫁人的,成了别人家的媳妇。子女也都随父姓。就算像武则天那样强大的人,也只能忍痛把皇位传给李显,放弃了自己奋斗一生的武周王朝。”
听到这话,在座的人都眼前一亮。他们想到当今的皇上也是个女子,而且听起来年纪不过二十,正是青春妙龄。如果有人能把她娶回家的话,那等女王生下皇嗣后,这万里江山不就落到了那个人的家族手里了吗?
娶一个女子就能得到江山!这世上还有比这更划算、更暴利的买卖吗?就凭这个计策,就能不费一兵一卒地夺取大炎王朝啊!
这么一想,众人的野心都被勾了起来,目光灼灼如火,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荣华富贵。
老太爷向陈树竹竖起大拇指笑道:“陈老弟看得真透彻啊。女王正值青春年华,男婚女嫁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知道哪个有福气的人能把女王陛下娶回家呢?”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贪婪与期待。
他虽然这么说,但心里却暗暗盘算着要从自己家族里找一个最帅、最有男子气概的人托关系送到李清歌身边当差。万一真的被女王看上了的话,那陶家可就要发达了啊!
其他人和老太爷的想法一样,都想用美男计把自己的血脉融入其中,以期未来的子孙能成为大炎王朝的主宰。他们各自在心中盘算着人选,脸上却不动声色,仿佛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
随后老太爷又皱着眉头说道:“女王起义的时候,曾经跟百姓们约定过:等大业创成之后,一定要改革土地制度,大力发展经济,让治下的子民都能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现在她已经顺利登基了,不知道会不会兑现当初的承诺呢?”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担忧与期待。
“不会!”陈树竹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说道,“女王当初那么说,只不过是想忽悠那些贱民追随她而已,怎么能当真呢?想当年闯王李自成为了让农民支持他,也曾经喊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可是打进帝都、逼死崇祯、灭亡大明之后呢?他却把当初说的话忘得一干二净,一味地贪图享乐。还为了陈圆圆这个美人儿跟吴三桂反目成仇,导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对历史的嘲讽与不屑。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赞同陈树竹的看法。
“陈兄说得太对了!”一个老者说道,“女王陛下也是既得利益者。未来她为了子孙能享受荣华富贵,也会多赐田庄地产的。”
“仔细说起来啊,她们皇家才是天下最大的地主呢。”另一个中年男子接口道,“试问有谁会革自己和子孙的命呢?”
“就是啊!就算女王真想改革,我们也不是吃素的。”一个穿着华丽的女子冷笑道,“能支持她登基即位,也能把她从王位上拉下来。”
众人自以为已经看透了一切,认定李清歌不敢下手改革。当初的承诺啊,只不过是为了给老百姓画个大饼而已。他们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野心,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家族的未来——那是一片属于他们的辉煌与荣耀。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此时的李清歌正坐在皇宫的御书房中,批改着堆积如山的奏折。她的眼神坚定而冷静,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对于那些贵族的野心与阴谋,她早已心知肚明。但她并不惧怕,因为她有着自己的计划与打算。她要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打破这千年的枷锁与束缚,让大炎王朝在她的手中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哎呀,真是没想到,一场惊天动地的大风暴,眼看就要席卷这片古老的土地,将一切陈腐与不公涤荡殆尽。天空似乎都感应到了这股即将到来的变革之风,云层低垂,雷声隐隐,仿佛是大自然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变革预热。
除了陶家那几位深明大义的族人,南方那些地主、绅士们,他们的心思如同被厚重的茧丝缠绕,难以窥见真心。在他们眼中,皇帝、王爷不过是些高高在上的享福之人,若不多占些田地,不狠狠压榨一番平民百姓,又如何能维持那奢侈无度的生活?改革?哼,不过是些空洞的口号,用来哄骗那些天真无知的百姓罢了。唯有他们自己,才紧握着真相的钥匙,不肯轻易松手。
……
此时的金陵,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热闹非凡。南方的名流雅士、富商巨贾、大家族的族长们,纷纷汇聚于此,如同群星拱月,围绕着这座即将成为帝国心脏的城市。他们忙着购置土地,建造府邸,渴望在这皇城根下,天子脚边,沾一沾那传说中的龙气,以求家族昌盛,世代荣耀。为了能与李清歌女王陛下更加接近,他们不惜一掷千金,导致城内的地价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路飙升。人工费、砖瓦、木料等建筑材料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让整个金陵城陷入了一片沸腾之中。
十月底的寒风,已经悄悄带走了秋日的温柔,但工人们依旧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仿佛要将所有的热情都倾注在这一砖一瓦之中。李清歌,这位传说中的女王,摘下了那象征权力与神秘的面具,换上了一身朴素的家常衣裳,与她的亲信刘墉一同漫步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她的目光掠过那些破土动工的场景,心中却泛起了层层涟漪。
“哈哈,今年可真是能过个肥年了!”一个工人高声笑道,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喜悦。
“没错,陛下定了金陵为帝都,那些破旧的老房子,除了陛下特别吩咐要留的,都拆了重建。有钱的地主们都争着住新房,所以工钱也翻了好几倍。”另一个工人附和道,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幸好明朝永乐帝那时候迁都到了京城,金陵就衰落了。这几百年下来,房子都老化了,不然哪轮得到我们赚这钱啊?”一个年长的工人感叹道,话语中既有庆幸也有无奈。
“钱是好赚,可惜就这一波。等房子都建好了,就没这好事了。”一个年轻的工人担忧地说,眉宇间透露出一丝忧虑。
“哎呀,管它呢,有赚就好。今年先过好年,明年的事明年再愁。”一个乐观的工人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
李清歌听着他们的对话,心中五味杂陈。她看着这些为了生计而奔波的百姓,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酸楚。刘墉见状,也是心中一紧,默默陪在她身旁。
李清歌走上前去,脸上绽放出温暖的笑容,问道:“大叔,这次的工钱,真的这么高吗?”
一个大叔憨厚地点点头,说:“是啊,我们都是实诚人,怎么会说谎呢?附近都在招工,工钱足足是平时的四五倍还不止。不信你可以问问大家?”
“是啊,是啊。大家都赚了不少工钱,一趟下来,最少也能多赚几百文。”一个工人兴奋地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等领了工钱,我要给我女儿买新衣服。”一个中年男子满怀期待地说,眼中闪烁着父爱的光芒。
“我要给我妈买银簪。她老人家辛苦了一辈子,几乎没什么像样的东西。这次可以给她买了。”一个年轻工人激动地说,仿佛已经看到了母亲戴上银簪时的喜悦。
几个汉子围在一起,有说有笑,黝黑的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意。这个时代的百姓啊,他们靠耕田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对他们来说,快乐其实很简单。每年多收几斤粮食,外出打工多赚几个钱,就能让他们心中充满甜蜜与满足。
刘墉也走上前去,堆着笑说:“领了工钱就回家过年吧。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再种地。等上头出了减免赋税的政令,你们的日子就会越过越好了。”
他的话里充满了对百姓美好生活的希望和愿景。然而,听到这话,那些人的笑容却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抹苦涩与无奈。
“开春种地?两年前那场暴雨,逼得我们家走投无路。为了活命,只好卖了家里的两亩薄田。现在哪有地可种?”一个中年男子叹息道,眼中透露出无尽的哀伤。
“我祖父那时候,家里还有十几亩地。这二三十年来,天灾人祸不断,田产都卖光了。我名下早就没地了。”另一个工人苦笑道,声音中充满了无奈与辛酸。
“世道艰难啊,日子越过越糟。遇到天灾,不是卖田卖地,就是卖妻卖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一个老者感叹道,脸上写满了沧桑与无奈。
“看看那些地主、绅士们,拥有成千上万亩土地。我们附近几个村子的地,都是同一家地主的。他们家山珍海味吃到腻,我们却连温饱都难。”一个年轻的工人愤愤不平地说,眼中闪烁着怒火。
“苛捐杂税比老虎还猛。地主家里有读书人,一旦考中了秀才,田税就全免了。哪像我们,按人头收税。地没多少,税却要交好几份。年景不好的时候,种出来的粮食连交税都不够。”另一个工人补充道,声音中充满了不满与愤慨。
“唉……”众人齐声叹息,仿佛要将心中的苦水都倾倒出来。
听着他们的诉苦,刘墉只觉得脸上火辣辣地疼。他刚才还说春暖花开、种地减税呢,可现在地都没了,减税政策又有什么用呢?他心中充满了愧疚与无奈,却不知该如何安慰这些饱受苦难的百姓。
李清歌那张雪白绝俗的脸上,此刻却阴云密布,仿佛要滴下水来。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愤怒与悲痛。她看着这些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百姓,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她知道,她不能再沉默下去了,她必须为他们做些什么。
于是,她挺直了腰板,对众人说:“再等等吧,日子很快就会好起来的。我用性命担保!”她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能够穿透云层,直达天际。
说完这句话,她就招呼刘墉转身匆匆离去。百姓们则用看傻子的眼神,望着李清歌那渐行渐远的身影。他们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解:日子好不好,岂是你一个小姑娘能决定的?
然而,他们哪里知道,这位看似在说大话的女子,正是他们奉若神明的女王陛下。她有着非凡的智慧与勇气,更有着一颗为百姓谋福祉的赤子之心。
李清歌并没有直接回去,而是和刘墉一起去了一家茶楼坐下。茶楼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但与外面的喧嚣相比,这里却多了一份宁静与雅致。李清歌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目光透过窗棂,凝视着外面那片忙碌而混乱的世界。
刘墉看她面色阴沉到了极点,显然愤怒到了极点。他心中一紧,知道女王陛下此刻的心情必定十分沉重。于是,他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想要除掉那些蛀虫吗?”
天灾不断,百姓贫困潦倒,生活困苦。那些地主绅士们不思救济百姓,反而大肆侵占百姓的土地,实在是可恨至极。这次如果不惩罚他们,怎么对得起百姓呢?刘墉心中充满了愤怒与不平,他渴望为百姓讨回公道。
李清歌眼眸冰冷,咬牙切齿地说:“我不仅要除掉那些蛀虫,还要让他们肉疼、根断,让他们再也不敢侵占百姓的土地。”她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是从心底深处发出的呐喊。
听到这话,刘墉愕然失色。他颤声问道:“陛下,这是什么意思?”他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解,不知道女王陛下究竟打算如何对付那些地主绅士们。
李清歌眼眸如锥,一字一顿地说:“改革!”她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能够穿透一切阻碍与束缚。
改革!这两个字虽然轻巧,但却重如万钧。改革土地政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历朝历代每次改革都会引发巨大的风暴和血腥。远的暂且不说,就三十多年前吧,已故的雍正帝推行了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的政策。这个政策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却触动了士大夫、大贵族、大地主的利益,结果被骂得狗血淋头。在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中,四爷雍正的名声最差,被文人黑得最惨。
然而,李清歌却毫不畏惧。她知道,改革虽然艰难,但唯有如此,才能彻底改变百姓的命运,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她愿意承担一切风险与责任,只为给百姓一个更好的未来。
刘墉看着李清歌那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与敬仰之情。他知道,这位女王陛下有着非凡的胆识与魄力,更有着一颗为百姓谋福祉的赤子之心。他愿意跟随她的脚步,共同为这片土地的未来而奋斗。
于是,两人开始密谋起改革的大计。他们知道,这场改革将会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风暴,但他们也相信,只要心中有信念,有勇气,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与阻碍,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