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长风起一统漠北(下)
唇枪舌剑只是为了在谈判中占据有利地位,清、卫双方舌辩了一番后,最终切入到正题。
“贵军如果愿意投降,我军保证不伤贵军性命”,大卫国礼部右侍郎博贝平静地说,谈判嘛,首先要提出一个对方不能够接受的条件,供对方还价。
果然,济度一听便气得跳了起来,“如果您是来劝降的,便请回吧。我大清没有投降的宗室”。
博贝一笑,此乃意料中事,大清国目前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想要爱新觉罗家的人投降有点难。“那您的条件呢?”他笑眯眯地问,一点儿也不着急。
“如果贵军还念及清卫两国的联姻情谊,请让开一条路,放我军回漠南”,济度振振有词地说。
博贝乐了,“恕我直言,贵军如今已是网中之鱼,想让渔夫松开网,岂能不付出些代价?”
“您想要什么?”济度皱了皱眉。
“请签订一份不再派兵进入喀尔喀的协议,并留下兵器、铠甲”。
“混帐!我八旗勇士宁可战死,也绝不丢盔弃甲”,此言一出,苏克萨哈、苏纳海、罗硕俱大怒。
“大将军,请为您麾下一万多将士的性命考虑”,博贝目视着济度,双目炯炯有神。
济度摆了摆手,“是否派兵进入喀尔喀,只能由皇上决定。我可以写一份个人努力促进清卫两国和解的承诺,但只限于个人,皇上是否采纳,不敢保证。交出武器和铠甲是对我大清勇士的莫大羞辱,如果您坚持,唯有一战”。
博贝看着这位年经的满洲大将军,不禁暗暗佩服,这些满洲人,不愧是白山黑水杀出来的勇士,都到了这个地步,居然还如此的死要面子。不过,想到莲大可汗再三强调的避免和清军大战的嘱托,他终于还是决定让步,“既然如此,为了清、卫两国的友谊,请您写一份愿意促进清卫两国和解的承诺吧。我军将在明日午时,撤出南山隘口处的守军,放贵军离开昭莫多”。
此言一出,满堂寂静,所有人都长吁了一口气,尤其是清军的将领们,为能够活着回家庆幸不已。
——
北山忽然刮起罡风,土谢图汗衮布感到心神不定,一种不祥的预感充斥在心田,很不舒服,仿佛有什么祸事要发生。
“大汗,卫国礼部右侍郎博贝求见”,心腹哈喇瑚里禀告。
“此必是来劝我归降的,让他进来吧”,衮布叹了口气。
“大汗,您莫非有向卫军投降之意?不能降啊,我哈喇瑚里若是降了,还可能加官晋爵;您若是降了,恐怕想为一田舍翁都不可得”,哈喇瑚里慌忙劝阻。
“唉!弹尽粮绝,援兵迟迟不至,身为土谢图部的大汗,我不能只为个人安危考虑,也得顾及麾下将士的性命”,衮布再次叹气,“让他进来吧,且听听他说些什么”。博贝进入了衮布的汗帐,比在清军大营受到的礼遇好得多,并没有持刀恐吓的卫士,只有一壶清茶。虽然已经被团团包围,毕竟是尊贵的大汗,衮布的帐内居然仍能找出茶叶来,倒是让博贝吃了一惊。“大汗,您已是四面楚歌,何必再多伤部下性命,还是降了吧”,他温和地劝说。
“您也是蒙古人,让孛儿只斤家的子孙向林木野人的后代投降,不感到羞愧吗?”衮布镇定地问。
“名和姓不过是符号,姓孛儿只斤的台吉很多,能青史留名的又有几人?铁木真失势的时候,也曾投奔王罕。古来贤明之人,无不审时度势,您又何必纠结?”
“呵呵,侍郎的话说得有些早了,我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衮布冷笑。
“是吗?您看看这个。这是济度的承诺书,清、卫两国已达成和解,今日午时,清军已经撤回了漠南”,博贝笑吟吟地递过一张纸来。薄薄的一张纸,却似重锤重重地敲在衮布的心上。
什么!清军背叛我们与卫军议和了?在场的土谢图部将领闻言个个骇得面如土色。
衮布强作镇静,仔细观看,果然是济度的笔迹,上面还盖着大清定北大将军印,不由得神色悲伤,自己自命英雄,不料最后还是被人当成了弃子!
“如果向贵军投降,您能保全我麾下将士的性命吗?”他问。
“我可以保全您麾下将士的性命,不过对您本人的安危不敢保证,需要押解回拉萨由大汗钦定”。
衮布点点头,此人倒是个信人,不说虚话。他若是一口答应,反让人不放心,如今将话说得明白,倒让人相信。“请回去告诉大将军,我衮布认输,明日一早,全军卸甲归降”。
“大汗~”主忧臣辱,帐内的土谢图部将领无不悲伤地泣下。
——
一队又一队土谢图军队放下刀枪,走到卫军安排好的受降地,被押解区分。巴尔思是个信人,只将衮布及其亲信百余人押解回拉萨交由莲大可汗处置,下令从降军中整编出六千精兵,其余尽皆释放。为了确保降军不在有心人的煽动下作乱,分批释放俘虏。
然后,这位辉特之虎便乖乖写起了谢罪表:“奴才本荒野莽夫,少年顽劣,斗鹰逐犬于山林,蠢笨之身,文不能治国,武不能安邦。幸逮奉圣朝,沐浴清化,米粒之珠,始耀光芒。先帝(苏勒坦称帝后追封其父诺木达莱为帝)举奴才于荒野、授库图齐纳尔(管理扎营事务的武将),陛下不以卑鄙,擢卫拉特总督。微贱之躯,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常思报效。拜征北大将军以来,感皇恩浩荡,正陨首舍身之时,岂敢盘桓?遂奉诏奔驰,疾行至喀尔喀。蒙陛下鸿福,喀尔喀诸部先后归于王化,漠北一统指日可待,殊料土谢图部勾连满州来犯。清军蛮横,挑衅再三,进退狼狈,不得不战。奴才深感有违陛下相忍为国、勿起战端之谕,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这封谢罪表被八百里加急送至拉萨的布达拉宫,苏勒坦御览后,直气炸了肺!巴尔思,好个老东西!朕千叮咛、万嘱咐,要尔保持克制,莫要与清军发生大战。尔倒好,仗着兵力优势,不但包围清军,还差一点全歼了他们。好在最后达成协议、放清军离去,不然朕的方略就全被尔破坏了。哼!说什么“清军蛮横,挑衅再三,进退狼狈,不得不战”,以为朕不知道是尔直接下令包围他们、挑起战端?
不过,既然事情还没有崩坏到不可收拾,军心可鼓不可泄,此时还不是怪罪这位老臣的时候。想到这里,莲大可汗捏着鼻子忍下老东西抗命的举动,提笔批复:“还有车臣部未收服,谈什么漠北一统?且先替朕收服车臣再言”。
(本章完)
唇枪舌剑只是为了在谈判中占据有利地位,清、卫双方舌辩了一番后,最终切入到正题。
“贵军如果愿意投降,我军保证不伤贵军性命”,大卫国礼部右侍郎博贝平静地说,谈判嘛,首先要提出一个对方不能够接受的条件,供对方还价。
果然,济度一听便气得跳了起来,“如果您是来劝降的,便请回吧。我大清没有投降的宗室”。
博贝一笑,此乃意料中事,大清国目前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想要爱新觉罗家的人投降有点难。“那您的条件呢?”他笑眯眯地问,一点儿也不着急。
“如果贵军还念及清卫两国的联姻情谊,请让开一条路,放我军回漠南”,济度振振有词地说。
博贝乐了,“恕我直言,贵军如今已是网中之鱼,想让渔夫松开网,岂能不付出些代价?”
“您想要什么?”济度皱了皱眉。
“请签订一份不再派兵进入喀尔喀的协议,并留下兵器、铠甲”。
“混帐!我八旗勇士宁可战死,也绝不丢盔弃甲”,此言一出,苏克萨哈、苏纳海、罗硕俱大怒。
“大将军,请为您麾下一万多将士的性命考虑”,博贝目视着济度,双目炯炯有神。
济度摆了摆手,“是否派兵进入喀尔喀,只能由皇上决定。我可以写一份个人努力促进清卫两国和解的承诺,但只限于个人,皇上是否采纳,不敢保证。交出武器和铠甲是对我大清勇士的莫大羞辱,如果您坚持,唯有一战”。
博贝看着这位年经的满洲大将军,不禁暗暗佩服,这些满洲人,不愧是白山黑水杀出来的勇士,都到了这个地步,居然还如此的死要面子。不过,想到莲大可汗再三强调的避免和清军大战的嘱托,他终于还是决定让步,“既然如此,为了清、卫两国的友谊,请您写一份愿意促进清卫两国和解的承诺吧。我军将在明日午时,撤出南山隘口处的守军,放贵军离开昭莫多”。
此言一出,满堂寂静,所有人都长吁了一口气,尤其是清军的将领们,为能够活着回家庆幸不已。
——
北山忽然刮起罡风,土谢图汗衮布感到心神不定,一种不祥的预感充斥在心田,很不舒服,仿佛有什么祸事要发生。
“大汗,卫国礼部右侍郎博贝求见”,心腹哈喇瑚里禀告。
“此必是来劝我归降的,让他进来吧”,衮布叹了口气。
“大汗,您莫非有向卫军投降之意?不能降啊,我哈喇瑚里若是降了,还可能加官晋爵;您若是降了,恐怕想为一田舍翁都不可得”,哈喇瑚里慌忙劝阻。
“唉!弹尽粮绝,援兵迟迟不至,身为土谢图部的大汗,我不能只为个人安危考虑,也得顾及麾下将士的性命”,衮布再次叹气,“让他进来吧,且听听他说些什么”。博贝进入了衮布的汗帐,比在清军大营受到的礼遇好得多,并没有持刀恐吓的卫士,只有一壶清茶。虽然已经被团团包围,毕竟是尊贵的大汗,衮布的帐内居然仍能找出茶叶来,倒是让博贝吃了一惊。“大汗,您已是四面楚歌,何必再多伤部下性命,还是降了吧”,他温和地劝说。
“您也是蒙古人,让孛儿只斤家的子孙向林木野人的后代投降,不感到羞愧吗?”衮布镇定地问。
“名和姓不过是符号,姓孛儿只斤的台吉很多,能青史留名的又有几人?铁木真失势的时候,也曾投奔王罕。古来贤明之人,无不审时度势,您又何必纠结?”
“呵呵,侍郎的话说得有些早了,我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衮布冷笑。
“是吗?您看看这个。这是济度的承诺书,清、卫两国已达成和解,今日午时,清军已经撤回了漠南”,博贝笑吟吟地递过一张纸来。薄薄的一张纸,却似重锤重重地敲在衮布的心上。
什么!清军背叛我们与卫军议和了?在场的土谢图部将领闻言个个骇得面如土色。
衮布强作镇静,仔细观看,果然是济度的笔迹,上面还盖着大清定北大将军印,不由得神色悲伤,自己自命英雄,不料最后还是被人当成了弃子!
“如果向贵军投降,您能保全我麾下将士的性命吗?”他问。
“我可以保全您麾下将士的性命,不过对您本人的安危不敢保证,需要押解回拉萨由大汗钦定”。
衮布点点头,此人倒是个信人,不说虚话。他若是一口答应,反让人不放心,如今将话说得明白,倒让人相信。“请回去告诉大将军,我衮布认输,明日一早,全军卸甲归降”。
“大汗~”主忧臣辱,帐内的土谢图部将领无不悲伤地泣下。
——
一队又一队土谢图军队放下刀枪,走到卫军安排好的受降地,被押解区分。巴尔思是个信人,只将衮布及其亲信百余人押解回拉萨交由莲大可汗处置,下令从降军中整编出六千精兵,其余尽皆释放。为了确保降军不在有心人的煽动下作乱,分批释放俘虏。
然后,这位辉特之虎便乖乖写起了谢罪表:“奴才本荒野莽夫,少年顽劣,斗鹰逐犬于山林,蠢笨之身,文不能治国,武不能安邦。幸逮奉圣朝,沐浴清化,米粒之珠,始耀光芒。先帝(苏勒坦称帝后追封其父诺木达莱为帝)举奴才于荒野、授库图齐纳尔(管理扎营事务的武将),陛下不以卑鄙,擢卫拉特总督。微贱之躯,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常思报效。拜征北大将军以来,感皇恩浩荡,正陨首舍身之时,岂敢盘桓?遂奉诏奔驰,疾行至喀尔喀。蒙陛下鸿福,喀尔喀诸部先后归于王化,漠北一统指日可待,殊料土谢图部勾连满州来犯。清军蛮横,挑衅再三,进退狼狈,不得不战。奴才深感有违陛下相忍为国、勿起战端之谕,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这封谢罪表被八百里加急送至拉萨的布达拉宫,苏勒坦御览后,直气炸了肺!巴尔思,好个老东西!朕千叮咛、万嘱咐,要尔保持克制,莫要与清军发生大战。尔倒好,仗着兵力优势,不但包围清军,还差一点全歼了他们。好在最后达成协议、放清军离去,不然朕的方略就全被尔破坏了。哼!说什么“清军蛮横,挑衅再三,进退狼狈,不得不战”,以为朕不知道是尔直接下令包围他们、挑起战端?
不过,既然事情还没有崩坏到不可收拾,军心可鼓不可泄,此时还不是怪罪这位老臣的时候。想到这里,莲大可汗捏着鼻子忍下老东西抗命的举动,提笔批复:“还有车臣部未收服,谈什么漠北一统?且先替朕收服车臣再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