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州,原名临江,唐太宗李世民感临江县忠勇志士辈出,改临江为忠州,这个年代是清慕义侯谭弘的地盘。
今儿个风清气爽,忠州侯谭弘起了个大早,与兄长谭诣一同等待来自石柱、酉阳的贵客。是的,忠州侯,此时的谭弘已经割断脑后的金钱鼠尾辫,接受了庆符王朱宣封的忠州侯爵位;他的兄长谭诣同样剪断辫子,恢复了大明赐的仁寿侯称号。为示郑重,谭诣特地派儿子谭天叙、参将谭地升带着一彪人马在忠州南部的渡口迎接;谭弘也派两个儿子谭天秘、谭天伦带兵封锁忠州至鄷都的道路,以防走漏消息。
万里大江(长江)无穷无尽,谭天叙望着滔滔江水,焦急地等待着。
“从兄,来了!”谭地升忽然兴奋地叫起来。
谭天叙顺着叫声,放眼望去,江面上出现了一片片船帆。无数船只缓缓而来,有的悬着“马”字旗,有的悬着“冉”字旗,还有的悬着“秦”字旗。石柱宣慰使马万年与表叔秦翼明、弟弟马万春、谋士马斗熭;酉阳宣慰使冉奇镳与叔父冉天泽、谋士彭栖凤、周子安领兵五千渡江而来。
“小侄谭天叙奉家父和叔父之命迎接两位宣慰使和诸位将军”,虽然年纪比马万年和冉奇镳小不了多少,谭天叙可不敢托大,恭敬地以后辈之礼迎之。
“少将军免礼,军情紧急,请速领吾等见两位侯爷”,马万年有些着急地说。冉奇镳倒是沉稳,只微微一笑,算是打过招呼。
“家父和叔父正在侯府等候,诸位请随吾来”,谭天叙引众人进入忠州侯府。二谭早已等候多时,不过他俩却并未坐于主位,而是一左一右围着沈荀蔚而坐。沈荀蔚虽然只是一介文人,无一兵一卒,却是庆符王殿下的使者、大明的礼部右侍郎,在这个讲究名分的年代,自然要坐于主位。
沈荀蔚是个很儒雅的人,身上有股浓浓的书卷气,朝众人微笑着逐一打招呼,让人如沐春风。然后,便直奔主题,“诸公,刚传来消息,成都城被攻破了,监国殿下撤往眉州,必须立即攻打重庆减轻殿下的压力。此次,公等都带了多少兵马来呀?”
“下官带来两千石柱白杆兵”,马万年自得地说。他对自己麾下的白杆兵极有信心,虽然人数不多,可都是精挑细选出的搏虎之士。
“下官带来三千酉阳白杆兵”,冉奇镳亦大声说,他麾下的白杆兵虽然没有石柱马氏的精锐,可亦是能战的。
“下官有兵马三千”,谭弘也精神抖擞地说。
“下官有三千五百部下”,谭诣亦言。
沈荀蔚心里一盘算,这四家合在一起,足有一万一千余众,不由暗喜,笑着说道:“有如此之多的兵马,攻下重庆亦不是没有可能。只是自古蛇无头不行,还请诸公推选出一名统帅,统一指挥,方利于作战”。
“沈侍郎是监国派来的使者,便请为大军主帅,如何?”谭诣是个伶俐人,第一个开口。
“是啊,有沈侍郎指挥吾等,再妙不过”,众人亦如是说。沈荀蔚却将头摇得似拨浪鼓,“吾乃一介书生,不知兵事,如若担任全军统帅,难免误了大事。马宣慰使乃是忠贞侯之孙,晓畅军事,吾意请他任主帅,仁寿侯、忠州侯、冉宣慰使任副帅,如何?”
见他抬出秦良玉的名号、推荐马万年为主帅,谭诣、谭弘、冉奇镳都不好再说什么,纷纷同意。毕竟秦老太君一直守护着石柱周边的平安,连张献忠和清兵都不敢犯境,在蜀人心中可是神一样的人物。
“诸公推吾为帅,国难当头,不敢推辞。自古兵贵神速,吾意今夜早些歇息,明日一早沿江而下,直捣重庆。请仁寿侯、忠州侯为先锋,吾为中军,冉宣慰使为后军”,马万年不过二十余岁,血气方刚,刚被推选为帅,便下达起军令来。
“是!”军令如山,谭诣、谭弘、冉奇镳皆大声领命。
“大帅,听说清重夔镇总兵程廷俊曾经下令调仁寿侯、忠州侯去重庆。您不妨让二位侯爷打着清军的旗号沿江而上,清军必然不加防范,拔城易耳”,马万年的谋士马斗熭出了个好主意。
“黄星(马斗熭字)言之有理,便如此办理。诸公今夜好生休息,明日一早沿大江而上”,马万年喜笑颜开地下令。
军令如山,次日一大早,近三百艘大小船只载着一万一千余明军将士沿长江而上,首先来到了忠州上游的鄷都县。鄷都原本就是忠州下辖的县,当地守军皆是谭弘的部下,自然没有仗打。明军在鄷都停留了一会儿,补充了些给养,又继续往上游行驶。
明军先锋谭诣、谭弘部纵横大江多年,部下操舟的技术颇精,可行至涪州地界时,水势变得湍急,船速慢了下来。“涪”这个字,含有水势大,水声大的意思,涪水(乌江)在此汇入大江(长江),水量大,水势自然急。
谭诣麾下总兵冯景明率二十艘船航行在最前面,忽然前面出现一支船队,号旗打着大大的“靳”字,拦住他们的去路,正是涪州游击靳登福的水营。
“停止前进”,靳登福下令打出旗语,又派人乘小舟驶向冯景明的战船。
“汝等是谁的人马?为何来涪州?”小舟上的清军问。
“吾是向化侯(清廷给谭诣的封号)麾下总兵冯景明,向化侯和慕义侯(清廷给谭弘的封号)奉程总镇之命驰援重庆,途经涪州。请准许吾等入城采购些吃食”,冯景明大声说。
听说是谭诣、谭弘的部下,靳登福点点头,他是知道程廷俊调谭诣、谭弘去重庆之事的。命人将自己的船驶近冯景明的船,于船上作了个揖,笑道:“原来是冯总镇,幸会,幸会。只是末将只管水面上的事,想入城,还需刑知州允许。请您在船上稍待,待末将与邢知州商议后再给您答复”。
“好说,好说”,冯景明大咧咧一笑,“请通知刑知州,吾只是打前队的,两位侯爷马上便至”。(本章完)
今儿个风清气爽,忠州侯谭弘起了个大早,与兄长谭诣一同等待来自石柱、酉阳的贵客。是的,忠州侯,此时的谭弘已经割断脑后的金钱鼠尾辫,接受了庆符王朱宣封的忠州侯爵位;他的兄长谭诣同样剪断辫子,恢复了大明赐的仁寿侯称号。为示郑重,谭诣特地派儿子谭天叙、参将谭地升带着一彪人马在忠州南部的渡口迎接;谭弘也派两个儿子谭天秘、谭天伦带兵封锁忠州至鄷都的道路,以防走漏消息。
万里大江(长江)无穷无尽,谭天叙望着滔滔江水,焦急地等待着。
“从兄,来了!”谭地升忽然兴奋地叫起来。
谭天叙顺着叫声,放眼望去,江面上出现了一片片船帆。无数船只缓缓而来,有的悬着“马”字旗,有的悬着“冉”字旗,还有的悬着“秦”字旗。石柱宣慰使马万年与表叔秦翼明、弟弟马万春、谋士马斗熭;酉阳宣慰使冉奇镳与叔父冉天泽、谋士彭栖凤、周子安领兵五千渡江而来。
“小侄谭天叙奉家父和叔父之命迎接两位宣慰使和诸位将军”,虽然年纪比马万年和冉奇镳小不了多少,谭天叙可不敢托大,恭敬地以后辈之礼迎之。
“少将军免礼,军情紧急,请速领吾等见两位侯爷”,马万年有些着急地说。冉奇镳倒是沉稳,只微微一笑,算是打过招呼。
“家父和叔父正在侯府等候,诸位请随吾来”,谭天叙引众人进入忠州侯府。二谭早已等候多时,不过他俩却并未坐于主位,而是一左一右围着沈荀蔚而坐。沈荀蔚虽然只是一介文人,无一兵一卒,却是庆符王殿下的使者、大明的礼部右侍郎,在这个讲究名分的年代,自然要坐于主位。
沈荀蔚是个很儒雅的人,身上有股浓浓的书卷气,朝众人微笑着逐一打招呼,让人如沐春风。然后,便直奔主题,“诸公,刚传来消息,成都城被攻破了,监国殿下撤往眉州,必须立即攻打重庆减轻殿下的压力。此次,公等都带了多少兵马来呀?”
“下官带来两千石柱白杆兵”,马万年自得地说。他对自己麾下的白杆兵极有信心,虽然人数不多,可都是精挑细选出的搏虎之士。
“下官带来三千酉阳白杆兵”,冉奇镳亦大声说,他麾下的白杆兵虽然没有石柱马氏的精锐,可亦是能战的。
“下官有兵马三千”,谭弘也精神抖擞地说。
“下官有三千五百部下”,谭诣亦言。
沈荀蔚心里一盘算,这四家合在一起,足有一万一千余众,不由暗喜,笑着说道:“有如此之多的兵马,攻下重庆亦不是没有可能。只是自古蛇无头不行,还请诸公推选出一名统帅,统一指挥,方利于作战”。
“沈侍郎是监国派来的使者,便请为大军主帅,如何?”谭诣是个伶俐人,第一个开口。
“是啊,有沈侍郎指挥吾等,再妙不过”,众人亦如是说。沈荀蔚却将头摇得似拨浪鼓,“吾乃一介书生,不知兵事,如若担任全军统帅,难免误了大事。马宣慰使乃是忠贞侯之孙,晓畅军事,吾意请他任主帅,仁寿侯、忠州侯、冉宣慰使任副帅,如何?”
见他抬出秦良玉的名号、推荐马万年为主帅,谭诣、谭弘、冉奇镳都不好再说什么,纷纷同意。毕竟秦老太君一直守护着石柱周边的平安,连张献忠和清兵都不敢犯境,在蜀人心中可是神一样的人物。
“诸公推吾为帅,国难当头,不敢推辞。自古兵贵神速,吾意今夜早些歇息,明日一早沿江而下,直捣重庆。请仁寿侯、忠州侯为先锋,吾为中军,冉宣慰使为后军”,马万年不过二十余岁,血气方刚,刚被推选为帅,便下达起军令来。
“是!”军令如山,谭诣、谭弘、冉奇镳皆大声领命。
“大帅,听说清重夔镇总兵程廷俊曾经下令调仁寿侯、忠州侯去重庆。您不妨让二位侯爷打着清军的旗号沿江而上,清军必然不加防范,拔城易耳”,马万年的谋士马斗熭出了个好主意。
“黄星(马斗熭字)言之有理,便如此办理。诸公今夜好生休息,明日一早沿大江而上”,马万年喜笑颜开地下令。
军令如山,次日一大早,近三百艘大小船只载着一万一千余明军将士沿长江而上,首先来到了忠州上游的鄷都县。鄷都原本就是忠州下辖的县,当地守军皆是谭弘的部下,自然没有仗打。明军在鄷都停留了一会儿,补充了些给养,又继续往上游行驶。
明军先锋谭诣、谭弘部纵横大江多年,部下操舟的技术颇精,可行至涪州地界时,水势变得湍急,船速慢了下来。“涪”这个字,含有水势大,水声大的意思,涪水(乌江)在此汇入大江(长江),水量大,水势自然急。
谭诣麾下总兵冯景明率二十艘船航行在最前面,忽然前面出现一支船队,号旗打着大大的“靳”字,拦住他们的去路,正是涪州游击靳登福的水营。
“停止前进”,靳登福下令打出旗语,又派人乘小舟驶向冯景明的战船。
“汝等是谁的人马?为何来涪州?”小舟上的清军问。
“吾是向化侯(清廷给谭诣的封号)麾下总兵冯景明,向化侯和慕义侯(清廷给谭弘的封号)奉程总镇之命驰援重庆,途经涪州。请准许吾等入城采购些吃食”,冯景明大声说。
听说是谭诣、谭弘的部下,靳登福点点头,他是知道程廷俊调谭诣、谭弘去重庆之事的。命人将自己的船驶近冯景明的船,于船上作了个揖,笑道:“原来是冯总镇,幸会,幸会。只是末将只管水面上的事,想入城,还需刑知州允许。请您在船上稍待,待末将与邢知州商议后再给您答复”。
“好说,好说”,冯景明大咧咧一笑,“请通知刑知州,吾只是打前队的,两位侯爷马上便至”。(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