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第125章 更长远的战略目光,拿下中南半岛。
第125章 更长远的战略目光,拿下中南半岛。
“殿下,您的那一年俸禄,老臣替您出。”
朱标刚一离开御书房,胡惟庸便是看向朱棡道。
“孤都不知道,孤一年的年俸是多少石,你怎么替孤出?”
朱棡摆了摆手,便是道:“胡相国,你就不用管孤的了,不过是一年的俸禄,从来都没发过,爱怎么扣怎么扣吧。”
“那也不能让殿下平白受的损失,而且还是老臣的过错。”
“要不然,殿下岂能被罚俸。”
胡惟庸也是是摇了摇头,方才看向朱棡道:“虽然不知俸禄几何,但微臣在凤阳还有些许薄田,想来应该能弥补殿下的损失。”
“那就却之不恭了。”
朱棡并未拒绝,反而是笑着点了点头。
“老臣告退。”
胡惟庸的眼中虽然闪过一抹肉疼,但也总算是松了口气,行过礼以后,便也是离开了御书房。
“些许薄田,恐怕是不菲的家资。”
而胡惟庸刚一离开御书房,沐英便是转过头看向朱棡道。
“至少能比几千石的粮食,而且细水长流,毕竟是田亩。”
朱樉也是开口道。
“将其转交田畴司,孤要这些东西没用,还不如换点儿银子。”
朱棡也是不在意的摆了摆手道:“反正是胡相国送的,不要白不要。”
“也对。”
“平白来的便宜,你又没有什么代价,血赚。”
何文辉也是笑了笑道。
“还是说说此次出征吧。”
朱棡不愿意在这件事上多费功夫,便是开口道:“西南距离太原太远,所以想将太原之兵调给伱们,太过于耗费财力物力。”
“所以我想将神机营调给你们,如此一来,配备我大明最先进的火器,绝对可以横扫吐蕃,你们觉得如何?”
话罢,朱棡又是看向沐英与朱樉。
“可以。”
沐英重重的点了点头。
至于一旁的邓镇与汤鼎,眼中更是闪过一抹激动之色。
太原的神机营,火骑兵几乎名震草原,其杀伤力之广泛,足以让任何敌人胆寒。
所以有神机营作为助力,这场战役,他们就有了九成以上的把握。
当然这个把握不是胜利,因为这场仗必须胜,而是将伤亡减到最小。
“但你们也要做好准备,毕竟神机营纵然再强,但那里毕竟是乌斯藏,不是广袤平坦的草原,其中山脉连绵,会有一定的限制战力。”
“而且还是人家的主场,所以一定要小心谨慎,务必要打赢这场仗。”
“毕竟孤可是拿项上人头为你们担保,那这场仗,不仅要打出我大明的威风,更要打出我年轻一辈的气势。”
“要让吐蕃明白,要让乌斯藏明白,大明永远都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大山,除非做好死的觉悟。”
朱棡缓缓起身,周身又是散发出一股难以言喻的气势道。
乌斯藏,就是青藏地区,位于西南部。
这是一个以高海拔著称的地域,平均海拔高度在四千米以上,后世更是拥有“世界屋脊”之称。
虽然整体上属于高原地形,具有一定的平坦性,尤其是在高原内部,存在大片的开阔地带,如藏北高原等地,这些地方相对平坦,被称为“高原上的平原”或“高平原”。
然而,青藏高原并非完全是平地,它实际上是由一系列高大山脉组成的,包括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等.
而这些山脉中包含众多高峰,如珠穆朗玛峰(即珠峰),是世界最高峰。
因此,青藏高原的地形是多样化的,既包括广阔平坦的高原面,也有起伏的山脉和深邃的河谷。
所以纵然是配备强大火力的神机营,也难以发挥出他应有的战力,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但是以大明铁骑之锋锐,拿下吐蕃,打穿乌斯藏,绰绰有余。
毕竟就算是没有朱棡参与,按照史记记载而言,由卫国公邓愈、沐英领兵至甘肃、青藏,分三路前进,进攻川藏,深入吐蕃腹地。
追杀敌人至昆仑山,俘虏斩首万人,获马、牛、羊二十余万匹,招降诸国,开辟疆土数千里。
“末将明白,此战必胜,大明必胜!”
包括朱樉在内的所有将领,皆是单膝跪于朱棡的身前,正色道。
“诸位,待你们荡平吐蕃之日,孤会为你们请功封侯。”
“而你们也即将如你们的父辈一般,成为我大明的中流砥柱。”
朱棡的眼中又是闪过一抹满意,便仍是郑重道。
“为国杀敌,不求功勋!”
沐英、何文辉等诸将的周身一颤,但还是回道。
“都起来吧。”
对此,朱棡轻轻摆了摆手,这些少年将军方才缓缓起身,重新落座。
“文辉兄长,平安兄长。”
待到落定以后,朱棡又是看向何文辉与平安唤了一声道。
“啊?”
何文辉与平安微微一愣,便想起身。
但却被朱棡打断,示意其坐下回话。
“此战以后,朝廷需要一位坐镇西南的将军,用来为朝廷稳固西南局势。”
“对于这个人选,除了大哥,也就只有文辉兄长,还有平安兄长可以胜任。”
“所以我想请两位兄长,坐镇西南,施以我图之大计。”
朱棡想了想,便是看向何文辉与平安继续道:“而且这是朝廷针对乌斯藏的百年大计,非至亲至信之人不可胜任,而且环环相扣,棋差一招,便是满盘皆输。”
闻言,何文辉与平安顿时陷入了沉思,眼中更是闪过一抹犹豫之色。
这可是一项重任,一个不慎,便可能毁了朱棡的苦心谋划,所以哪有那么好接下来。
可是对于何文辉与平安,朱棡是出于再三考虑,方才做出的决定。
毕竟,何文辉与平安皆属于勇武,而且极具谋略,绝对是可以作为良将、上将所用。
但平安从性子上来说,比之何文辉,多了一丝莽撞,少了一丝谨慎。
所以朱棡想让两人相辅相成,共图大计。
“老三,不如让我坐镇西南吧?”
见状,沐英想了想,便是开口道:“文辉身体不好,平安有点莽撞,而在场之中,就数我最合适,倒不如让我来吧。”何文辉的身体一直不好,这的确是事实。
因为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位大明的开国名将道舍,也就是何文辉,于洪武九年六月去世,年仅三十六岁。
而相较于历史上的何文辉,现在的何文辉身体虽然不好,但总算是没有身死。
只不过这一战以后,何文辉究竟是死是活,就犹未可知了。
“大哥,别闹,咱现在能吃能喝,身体倍儿棒。”
只是沐英的话音刚刚落下,何文辉便是反驳道。
并且伸出手拍了拍自己的胸脯,以证明自己真的很健康。
“我是有点莽撞,但国之大计在先,俺还是分得清孰轻孰重的。”
平安也是涨红了脸,狡辩道。
很显然,那一句平安有点莽撞,直接给平安干破防了。
“沐大哥,我和老汤回来的时候,带了在太原的医师,而且送到了何大哥的府上,为何大哥疗养身子。”
“要不然,这次三哥点兵,岂能点到何大哥的身上。”
邓镇也是笑着开口道。
“没错,这也多亏了殿下,要不然前几个月,我可能就撒手人寰了。”
何文辉也是有些感慨的笑道。
“自家兄弟坐在这里,你一口一个殿下,这不合适吧?”
朱樉伸出手捏住何文辉的肩膀,挑了挑眉头道。
“虽然是御书房,但现在也不算什么正式场合,倒也不用这么拘谨。”
朱棡也是没好气的瞥了一眼何文辉道。
“我的错,晚点儿去我府上喝酒,我自罚三杯。”
何文辉的老脸一红,便是连连拱手道。
“你府上的酒一点儿都不好喝,我还是喜欢三哥的酒。”
汤鼎顿时一脸嫌弃的看向何文辉道。
“这个我可以证明,老三府上的酒,的确是天下独一份。”
朱樉也是点了点头。
“我成婚在即,而且你们还要出征,所以我会让礼部那边提上日程,到时候咱们兄弟喝几杯。”
“但对于西南,我并不想让大哥驻守,因为大哥我还有别的用处。”
“所以只能拜托两位兄长,为国分忧。”
朱棡先是笑了笑,但随后又是正色道:“毕竟除了大哥,也只有两位兄长能镇得住西南,镇得住乌斯藏。”
“好。”
何文辉与平安又是对视一眼,便是纷纷正色抱拳道。
“那这几日,你们就不用入朝了,我会派人去你们府上,教导你们。”
“争取出征之前,就将我所有的谋划熟记于心,并且妥善运用。”
闻言,朱棡也是点头笑道。
至于为什么不用沐英?
因为沐英的作用不应该在西南,而是应该在云南。
而在云南之后,便是朱棡所图的中南半岛,所以云南一定要打下来,那这个人选,唯有沐英,最为合适。
云南沐府,与国同休。
这也是沐英的封公之路。
至于为什么要图谋中南半岛,这就不得不提一下,从元末明初开始,中原就已经陷入了小冰河期。
这个时期的气候变化导致的寒冷天气对于农业生产产生了显著影响,进而对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权稳定造成了冲击。
而小冰河期,通常指的是一段持续数十年至数百年、全球气温相对较低的时期。
但这可是元末明初,本就遭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又要经受因为严寒天气和不规律的降水导致粮食产量下降,更是平添了诸多压力。
所以为了百姓能生存下去,为了粮食的产量能够富足,那就一定要拿下中南半岛,将其纳入大明版图。
毕竟众所周知,中南半岛的粮食产量,在后世占有很高的地位,也是全球稻米产出最重要的地区之一。
由于该地区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具有高温多湿的环境特点,加上河流众多、水源充足,非常适宜水稻的生长。
所以只要大明能拿下中南半岛,大明在粮食的问题上,就可以得到极大的缓冲,甚至因此富足起来。
而且,中南半岛的地理特征是三面环海,一面与大陆相连。
中南半岛位于亚洲东南部,东濒南海,南濒泰国湾,西临孟加拉湾、安达曼海,北、西北部则与大明和印度接壤。
那从更长远的战略目光来看,拿下中南半岛,不仅可以强化海上力量,更可以巩固海上丝绸之路。
甚至是利用中南半岛作为跳板,挺进南洋群岛与东南亚,进一步的实现扩张。
而且掌控了中南半岛,就相当于控制了关键海峡,也就是西方海上的咽喉。
还有一个极大的好处,那就是掌控中南半岛,大明可以更快的发展内陆交通与资源开发。
利用中南半岛丰富的自然资源,修建道路、运河等基础设施,连接中南半岛与云贵川等内地,从而促进经济一体化。
所以无论如何,中南半岛的这块肥肉,朱棡绝对不可能放过。
“在想什么?”
就在朱棡思索之时,朱标那轻飘飘的声音响起。
“我想为大明立一面国旗,你觉得如何?”
朱棡想了想,便是脱口而出口道。
古代王朝因为受于天下观的限制,也就是思维上的限制,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旗。
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周边国家为番邦或夷狄,所以在这种世界观下,没有必要制定专门的国旗来区分自己与其他国家。
而虽然没有国旗,但各朝代有代表性的旗帜和颜色,如通过五行之德与特定颜色、图腾结合的旗帜来象征皇权和朝代特性。
这些更多用于宫廷仪仗、军事标识或皇家象征。
还有就是儒家文化的影响,强调的是文化传承和道德治理,而非后世观念中的主权和边界意识,因此没有发展出类似国旗这样的国家象征物。
但国旗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来可以增强百姓认同感,毕竟国旗作为国家的象征,能够加强民众对于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特别是在大明这样幅员辽阔的大国,一面国旗绝对有助于凝聚人心,促进百姓之间团结与对大明的认同感。
再者就是军事与政治的用途,还有文化传播,其影响力,绝对深远。
所以朱棡才会提出为大明另一面国旗,从而订立主权与边界意识。
(本章完)
“殿下,您的那一年俸禄,老臣替您出。”
朱标刚一离开御书房,胡惟庸便是看向朱棡道。
“孤都不知道,孤一年的年俸是多少石,你怎么替孤出?”
朱棡摆了摆手,便是道:“胡相国,你就不用管孤的了,不过是一年的俸禄,从来都没发过,爱怎么扣怎么扣吧。”
“那也不能让殿下平白受的损失,而且还是老臣的过错。”
“要不然,殿下岂能被罚俸。”
胡惟庸也是是摇了摇头,方才看向朱棡道:“虽然不知俸禄几何,但微臣在凤阳还有些许薄田,想来应该能弥补殿下的损失。”
“那就却之不恭了。”
朱棡并未拒绝,反而是笑着点了点头。
“老臣告退。”
胡惟庸的眼中虽然闪过一抹肉疼,但也总算是松了口气,行过礼以后,便也是离开了御书房。
“些许薄田,恐怕是不菲的家资。”
而胡惟庸刚一离开御书房,沐英便是转过头看向朱棡道。
“至少能比几千石的粮食,而且细水长流,毕竟是田亩。”
朱樉也是开口道。
“将其转交田畴司,孤要这些东西没用,还不如换点儿银子。”
朱棡也是不在意的摆了摆手道:“反正是胡相国送的,不要白不要。”
“也对。”
“平白来的便宜,你又没有什么代价,血赚。”
何文辉也是笑了笑道。
“还是说说此次出征吧。”
朱棡不愿意在这件事上多费功夫,便是开口道:“西南距离太原太远,所以想将太原之兵调给伱们,太过于耗费财力物力。”
“所以我想将神机营调给你们,如此一来,配备我大明最先进的火器,绝对可以横扫吐蕃,你们觉得如何?”
话罢,朱棡又是看向沐英与朱樉。
“可以。”
沐英重重的点了点头。
至于一旁的邓镇与汤鼎,眼中更是闪过一抹激动之色。
太原的神机营,火骑兵几乎名震草原,其杀伤力之广泛,足以让任何敌人胆寒。
所以有神机营作为助力,这场战役,他们就有了九成以上的把握。
当然这个把握不是胜利,因为这场仗必须胜,而是将伤亡减到最小。
“但你们也要做好准备,毕竟神机营纵然再强,但那里毕竟是乌斯藏,不是广袤平坦的草原,其中山脉连绵,会有一定的限制战力。”
“而且还是人家的主场,所以一定要小心谨慎,务必要打赢这场仗。”
“毕竟孤可是拿项上人头为你们担保,那这场仗,不仅要打出我大明的威风,更要打出我年轻一辈的气势。”
“要让吐蕃明白,要让乌斯藏明白,大明永远都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大山,除非做好死的觉悟。”
朱棡缓缓起身,周身又是散发出一股难以言喻的气势道。
乌斯藏,就是青藏地区,位于西南部。
这是一个以高海拔著称的地域,平均海拔高度在四千米以上,后世更是拥有“世界屋脊”之称。
虽然整体上属于高原地形,具有一定的平坦性,尤其是在高原内部,存在大片的开阔地带,如藏北高原等地,这些地方相对平坦,被称为“高原上的平原”或“高平原”。
然而,青藏高原并非完全是平地,它实际上是由一系列高大山脉组成的,包括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等.
而这些山脉中包含众多高峰,如珠穆朗玛峰(即珠峰),是世界最高峰。
因此,青藏高原的地形是多样化的,既包括广阔平坦的高原面,也有起伏的山脉和深邃的河谷。
所以纵然是配备强大火力的神机营,也难以发挥出他应有的战力,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但是以大明铁骑之锋锐,拿下吐蕃,打穿乌斯藏,绰绰有余。
毕竟就算是没有朱棡参与,按照史记记载而言,由卫国公邓愈、沐英领兵至甘肃、青藏,分三路前进,进攻川藏,深入吐蕃腹地。
追杀敌人至昆仑山,俘虏斩首万人,获马、牛、羊二十余万匹,招降诸国,开辟疆土数千里。
“末将明白,此战必胜,大明必胜!”
包括朱樉在内的所有将领,皆是单膝跪于朱棡的身前,正色道。
“诸位,待你们荡平吐蕃之日,孤会为你们请功封侯。”
“而你们也即将如你们的父辈一般,成为我大明的中流砥柱。”
朱棡的眼中又是闪过一抹满意,便仍是郑重道。
“为国杀敌,不求功勋!”
沐英、何文辉等诸将的周身一颤,但还是回道。
“都起来吧。”
对此,朱棡轻轻摆了摆手,这些少年将军方才缓缓起身,重新落座。
“文辉兄长,平安兄长。”
待到落定以后,朱棡又是看向何文辉与平安唤了一声道。
“啊?”
何文辉与平安微微一愣,便想起身。
但却被朱棡打断,示意其坐下回话。
“此战以后,朝廷需要一位坐镇西南的将军,用来为朝廷稳固西南局势。”
“对于这个人选,除了大哥,也就只有文辉兄长,还有平安兄长可以胜任。”
“所以我想请两位兄长,坐镇西南,施以我图之大计。”
朱棡想了想,便是看向何文辉与平安继续道:“而且这是朝廷针对乌斯藏的百年大计,非至亲至信之人不可胜任,而且环环相扣,棋差一招,便是满盘皆输。”
闻言,何文辉与平安顿时陷入了沉思,眼中更是闪过一抹犹豫之色。
这可是一项重任,一个不慎,便可能毁了朱棡的苦心谋划,所以哪有那么好接下来。
可是对于何文辉与平安,朱棡是出于再三考虑,方才做出的决定。
毕竟,何文辉与平安皆属于勇武,而且极具谋略,绝对是可以作为良将、上将所用。
但平安从性子上来说,比之何文辉,多了一丝莽撞,少了一丝谨慎。
所以朱棡想让两人相辅相成,共图大计。
“老三,不如让我坐镇西南吧?”
见状,沐英想了想,便是开口道:“文辉身体不好,平安有点莽撞,而在场之中,就数我最合适,倒不如让我来吧。”何文辉的身体一直不好,这的确是事实。
因为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位大明的开国名将道舍,也就是何文辉,于洪武九年六月去世,年仅三十六岁。
而相较于历史上的何文辉,现在的何文辉身体虽然不好,但总算是没有身死。
只不过这一战以后,何文辉究竟是死是活,就犹未可知了。
“大哥,别闹,咱现在能吃能喝,身体倍儿棒。”
只是沐英的话音刚刚落下,何文辉便是反驳道。
并且伸出手拍了拍自己的胸脯,以证明自己真的很健康。
“我是有点莽撞,但国之大计在先,俺还是分得清孰轻孰重的。”
平安也是涨红了脸,狡辩道。
很显然,那一句平安有点莽撞,直接给平安干破防了。
“沐大哥,我和老汤回来的时候,带了在太原的医师,而且送到了何大哥的府上,为何大哥疗养身子。”
“要不然,这次三哥点兵,岂能点到何大哥的身上。”
邓镇也是笑着开口道。
“没错,这也多亏了殿下,要不然前几个月,我可能就撒手人寰了。”
何文辉也是有些感慨的笑道。
“自家兄弟坐在这里,你一口一个殿下,这不合适吧?”
朱樉伸出手捏住何文辉的肩膀,挑了挑眉头道。
“虽然是御书房,但现在也不算什么正式场合,倒也不用这么拘谨。”
朱棡也是没好气的瞥了一眼何文辉道。
“我的错,晚点儿去我府上喝酒,我自罚三杯。”
何文辉的老脸一红,便是连连拱手道。
“你府上的酒一点儿都不好喝,我还是喜欢三哥的酒。”
汤鼎顿时一脸嫌弃的看向何文辉道。
“这个我可以证明,老三府上的酒,的确是天下独一份。”
朱樉也是点了点头。
“我成婚在即,而且你们还要出征,所以我会让礼部那边提上日程,到时候咱们兄弟喝几杯。”
“但对于西南,我并不想让大哥驻守,因为大哥我还有别的用处。”
“所以只能拜托两位兄长,为国分忧。”
朱棡先是笑了笑,但随后又是正色道:“毕竟除了大哥,也只有两位兄长能镇得住西南,镇得住乌斯藏。”
“好。”
何文辉与平安又是对视一眼,便是纷纷正色抱拳道。
“那这几日,你们就不用入朝了,我会派人去你们府上,教导你们。”
“争取出征之前,就将我所有的谋划熟记于心,并且妥善运用。”
闻言,朱棡也是点头笑道。
至于为什么不用沐英?
因为沐英的作用不应该在西南,而是应该在云南。
而在云南之后,便是朱棡所图的中南半岛,所以云南一定要打下来,那这个人选,唯有沐英,最为合适。
云南沐府,与国同休。
这也是沐英的封公之路。
至于为什么要图谋中南半岛,这就不得不提一下,从元末明初开始,中原就已经陷入了小冰河期。
这个时期的气候变化导致的寒冷天气对于农业生产产生了显著影响,进而对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权稳定造成了冲击。
而小冰河期,通常指的是一段持续数十年至数百年、全球气温相对较低的时期。
但这可是元末明初,本就遭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又要经受因为严寒天气和不规律的降水导致粮食产量下降,更是平添了诸多压力。
所以为了百姓能生存下去,为了粮食的产量能够富足,那就一定要拿下中南半岛,将其纳入大明版图。
毕竟众所周知,中南半岛的粮食产量,在后世占有很高的地位,也是全球稻米产出最重要的地区之一。
由于该地区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具有高温多湿的环境特点,加上河流众多、水源充足,非常适宜水稻的生长。
所以只要大明能拿下中南半岛,大明在粮食的问题上,就可以得到极大的缓冲,甚至因此富足起来。
而且,中南半岛的地理特征是三面环海,一面与大陆相连。
中南半岛位于亚洲东南部,东濒南海,南濒泰国湾,西临孟加拉湾、安达曼海,北、西北部则与大明和印度接壤。
那从更长远的战略目光来看,拿下中南半岛,不仅可以强化海上力量,更可以巩固海上丝绸之路。
甚至是利用中南半岛作为跳板,挺进南洋群岛与东南亚,进一步的实现扩张。
而且掌控了中南半岛,就相当于控制了关键海峡,也就是西方海上的咽喉。
还有一个极大的好处,那就是掌控中南半岛,大明可以更快的发展内陆交通与资源开发。
利用中南半岛丰富的自然资源,修建道路、运河等基础设施,连接中南半岛与云贵川等内地,从而促进经济一体化。
所以无论如何,中南半岛的这块肥肉,朱棡绝对不可能放过。
“在想什么?”
就在朱棡思索之时,朱标那轻飘飘的声音响起。
“我想为大明立一面国旗,你觉得如何?”
朱棡想了想,便是脱口而出口道。
古代王朝因为受于天下观的限制,也就是思维上的限制,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旗。
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周边国家为番邦或夷狄,所以在这种世界观下,没有必要制定专门的国旗来区分自己与其他国家。
而虽然没有国旗,但各朝代有代表性的旗帜和颜色,如通过五行之德与特定颜色、图腾结合的旗帜来象征皇权和朝代特性。
这些更多用于宫廷仪仗、军事标识或皇家象征。
还有就是儒家文化的影响,强调的是文化传承和道德治理,而非后世观念中的主权和边界意识,因此没有发展出类似国旗这样的国家象征物。
但国旗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来可以增强百姓认同感,毕竟国旗作为国家的象征,能够加强民众对于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特别是在大明这样幅员辽阔的大国,一面国旗绝对有助于凝聚人心,促进百姓之间团结与对大明的认同感。
再者就是军事与政治的用途,还有文化传播,其影响力,绝对深远。
所以朱棡才会提出为大明另一面国旗,从而订立主权与边界意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