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天人交战
“去去去,给我滚回去!”唐珩笑着骂了回去,好容易把一群同僚给打发了,转身却见屋内几人都是一脸错愕的样子看着自己。
他忙挤出一个人畜无害的笑意:“啊,不是,不是你们想的那样,这群小子们都还年轻,不懂事,所以有点口没遮拦,让你们几个见笑了。”
他两手一摊,那短翘的小胡子在两片薄薄的嘴唇上一耸一耸的:“我怎么会是那种馋夜宵的人呢?再说了,这公厨的饭菜你们今天都吃过了,味道都不咋地对吧?我能为了区区一份夜宵而在衙署熬到半夜?哼,那我是有毛病吧!”
崔玉堂看着他,认真的点点头:“唐大人,正好今晚我值夜班,要不您那份烤羊蹄,我替您领了?”
“你小子想得倒挺美!”唐珩脸色一凝,冷哼道:“那羊蹄我可是盼了半个月,跟公厨的人催了又催,才等到今日,给你领了?那你怎么不把我的活儿都干了?”
说着又瞥见了旁边目瞪口呆的赵昔微,忙又换上一副笑脸:“不好意思啊赵姑娘,我平时跟这群小子们开玩笑开惯了。”
“没事没事,这说明您和同僚关系都很好。”赵昔微忙也摆出一副理解的笑容。
她震惊的不是唐珩和同僚打闹,而是在她的印象里,这些官员们都是一板一眼不苟言笑的——就像第一次进宫时候看到的那样,宫道上来来往往所有的官员,都是步履匆匆面容肃穆,好像万年不变的冰山似的。
真正在衙署呆了一天才发现,其实这些看起来高高在上的官员,也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下了值之后也会嬉笑打闹。
只是,那不苟言笑的太子殿下,私下里也会有这样的时候吗?
作为一个十三岁就帮着父皇打理朝政的太子,李玄夜的人生几乎没有这样显露情绪的时候。
过早的失去了母亲的庇护,过早的进入了权力的游戏,过早的背负了朝堂的重压,以致于他的心性早就远远超出了十九岁的年龄,已经有了一个合格帝王而具备的沉稳、冷静、威严。
丽政殿是东宫的正殿,太子处理政务、接见朝臣,都在这里进行。
李玄夜不喜太繁复华丽的布置,更不喜欢太过紧闭的空间。
殿内摆设简洁雅致,地毯是月光一样的淡蓝色,窗纱是云朵一般的素白色,让整个大殿的气氛更加冷寂淡然。
此时四面殿门大开,外面成片的梅朵朵怒放,风起处,累累的枝随风起舞,洁白的瓣如雪浪流光一般纷纷洒洒,摇落一地。
繁似锦,暗香袭人。
李玄夜坐在案前,修长的手指执着一卷厚厚的公文。
这是冀州牧快马加鞭急呈陛下的奏折。
他眉头紧皱,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那一行略显得有些仓促的正楷上:
“冀州告急,雪厚五尺,城中薪食尽,民冻死者日以千数”
这卷公文长达数万字,将冀州十万火急的情况悉数呈现纸上。
一字一刀,让李玄夜的心口喘不过气来。
他尚年轻,就算年少老成,却也是第一次真正的理解什么叫江山之重。
在官员笔下的几个数字,却是无数苍生的性命。
他沉默半晌,这才冷声唤道:“袁策。”
“属下在。”
“长信宫那边开口了么?”
“回禀太子殿下——”袁策悄悄看了一眼主子,然后尽量用柔和的语气回答:“冀州的文书一呈上来,属下就即刻去了一趟长信宫,可却没有见到太后,只有常公公出来,说太后心思忧虑导致病情加重,这半个月内哪怕天塌下来,都不要打扰了她的清静,除非……”
“除非什么?”李玄夜冷笑。
袁策张了张嘴,下半句话没敢说出来。
李玄夜嘴角弯起一抹嘲讽的弧度,冷冷道:“除非把王范等人官复原职,是不是?”
袁策抿了抿嘴角,用低的如蚊蝇一般的声音回答道:“是……”
李玄夜猛然捏紧了手中的公文,就连手指骨节都泛了白都未曾察觉。
现下冀州雪灾,于大魏来说是人命关天的祸事,于太后来说却是坐享渔利的好事。
先帝驾崩时,为了防止奸臣觊觎皇室,就将国库交给了太后手里。
他千算万算,却没有算中太后会有这样大的野心。
冀州告急,需要尽快的拨调一批物资和官员抵达灾区,尽快的将损失控制到最小。
官员方面,李玄夜经营了数年,可以迅速选拔一批可靠的人才。
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太后不肯交出国库大权,他们拿什么去赈灾?
他揉了揉眉心,十分疲倦地道:“罢了,是孤太过天真,她的眼里何曾有过天下苍生。”
“殿下,办法总会有的。”袁策正想着如何开解一二,门外忽然有小内侍疾步而来,禀报道:“长信宫的常公公来了。”
李玄夜一怔,然后才淡淡地道:“让他进来。”
常公公进了大殿,又躬身行了礼。
李玄夜已收敛了方才的怒意,神色淡漠地坐在书案后,只见他拿起一本公文展开,执笔蘸墨,落笔平稳,批阅完毕后再合上,整整齐齐的叠放在案几的右上角。
常公公为人倨傲惯了,可面对李玄夜,那股无形的压力还是让他不得不低下了头。
毕竟他心里明白,得罪了皇帝,也许只是骂几句就算了。
可得罪了眼前这位,这位可是会动真格的。
于是就弓着腰,屏气凝神地待在原地,那脸上的神色要多乖巧有多乖巧。
只是心里却是叫苦不迭:早知道他就跪下了,这弓着腰,垂着头,浑身哪儿哪儿都是麻的。
更何况,他这些年甚得太后器重,日子过得舒坦了,身子骨也变得娇气了,向来都是他罚别人下跪磕头,何曾有过这样的时候。
若叫他这样站上半个时辰,这把老骨头还不得折在这丽正殿?
他的脸都拧成了苦胆一样的墨绿色,那上头的太子殿下就是不开腔。
常公公就有些豁出去的想,要不,就自作主张问一问吧?
再怎么样,他是太后的人,难道太子还能真的砍了自己的头不成?
(本章完)
“去去去,给我滚回去!”唐珩笑着骂了回去,好容易把一群同僚给打发了,转身却见屋内几人都是一脸错愕的样子看着自己。
他忙挤出一个人畜无害的笑意:“啊,不是,不是你们想的那样,这群小子们都还年轻,不懂事,所以有点口没遮拦,让你们几个见笑了。”
他两手一摊,那短翘的小胡子在两片薄薄的嘴唇上一耸一耸的:“我怎么会是那种馋夜宵的人呢?再说了,这公厨的饭菜你们今天都吃过了,味道都不咋地对吧?我能为了区区一份夜宵而在衙署熬到半夜?哼,那我是有毛病吧!”
崔玉堂看着他,认真的点点头:“唐大人,正好今晚我值夜班,要不您那份烤羊蹄,我替您领了?”
“你小子想得倒挺美!”唐珩脸色一凝,冷哼道:“那羊蹄我可是盼了半个月,跟公厨的人催了又催,才等到今日,给你领了?那你怎么不把我的活儿都干了?”
说着又瞥见了旁边目瞪口呆的赵昔微,忙又换上一副笑脸:“不好意思啊赵姑娘,我平时跟这群小子们开玩笑开惯了。”
“没事没事,这说明您和同僚关系都很好。”赵昔微忙也摆出一副理解的笑容。
她震惊的不是唐珩和同僚打闹,而是在她的印象里,这些官员们都是一板一眼不苟言笑的——就像第一次进宫时候看到的那样,宫道上来来往往所有的官员,都是步履匆匆面容肃穆,好像万年不变的冰山似的。
真正在衙署呆了一天才发现,其实这些看起来高高在上的官员,也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下了值之后也会嬉笑打闹。
只是,那不苟言笑的太子殿下,私下里也会有这样的时候吗?
作为一个十三岁就帮着父皇打理朝政的太子,李玄夜的人生几乎没有这样显露情绪的时候。
过早的失去了母亲的庇护,过早的进入了权力的游戏,过早的背负了朝堂的重压,以致于他的心性早就远远超出了十九岁的年龄,已经有了一个合格帝王而具备的沉稳、冷静、威严。
丽政殿是东宫的正殿,太子处理政务、接见朝臣,都在这里进行。
李玄夜不喜太繁复华丽的布置,更不喜欢太过紧闭的空间。
殿内摆设简洁雅致,地毯是月光一样的淡蓝色,窗纱是云朵一般的素白色,让整个大殿的气氛更加冷寂淡然。
此时四面殿门大开,外面成片的梅朵朵怒放,风起处,累累的枝随风起舞,洁白的瓣如雪浪流光一般纷纷洒洒,摇落一地。
繁似锦,暗香袭人。
李玄夜坐在案前,修长的手指执着一卷厚厚的公文。
这是冀州牧快马加鞭急呈陛下的奏折。
他眉头紧皱,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那一行略显得有些仓促的正楷上:
“冀州告急,雪厚五尺,城中薪食尽,民冻死者日以千数”
这卷公文长达数万字,将冀州十万火急的情况悉数呈现纸上。
一字一刀,让李玄夜的心口喘不过气来。
他尚年轻,就算年少老成,却也是第一次真正的理解什么叫江山之重。
在官员笔下的几个数字,却是无数苍生的性命。
他沉默半晌,这才冷声唤道:“袁策。”
“属下在。”
“长信宫那边开口了么?”
“回禀太子殿下——”袁策悄悄看了一眼主子,然后尽量用柔和的语气回答:“冀州的文书一呈上来,属下就即刻去了一趟长信宫,可却没有见到太后,只有常公公出来,说太后心思忧虑导致病情加重,这半个月内哪怕天塌下来,都不要打扰了她的清静,除非……”
“除非什么?”李玄夜冷笑。
袁策张了张嘴,下半句话没敢说出来。
李玄夜嘴角弯起一抹嘲讽的弧度,冷冷道:“除非把王范等人官复原职,是不是?”
袁策抿了抿嘴角,用低的如蚊蝇一般的声音回答道:“是……”
李玄夜猛然捏紧了手中的公文,就连手指骨节都泛了白都未曾察觉。
现下冀州雪灾,于大魏来说是人命关天的祸事,于太后来说却是坐享渔利的好事。
先帝驾崩时,为了防止奸臣觊觎皇室,就将国库交给了太后手里。
他千算万算,却没有算中太后会有这样大的野心。
冀州告急,需要尽快的拨调一批物资和官员抵达灾区,尽快的将损失控制到最小。
官员方面,李玄夜经营了数年,可以迅速选拔一批可靠的人才。
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太后不肯交出国库大权,他们拿什么去赈灾?
他揉了揉眉心,十分疲倦地道:“罢了,是孤太过天真,她的眼里何曾有过天下苍生。”
“殿下,办法总会有的。”袁策正想着如何开解一二,门外忽然有小内侍疾步而来,禀报道:“长信宫的常公公来了。”
李玄夜一怔,然后才淡淡地道:“让他进来。”
常公公进了大殿,又躬身行了礼。
李玄夜已收敛了方才的怒意,神色淡漠地坐在书案后,只见他拿起一本公文展开,执笔蘸墨,落笔平稳,批阅完毕后再合上,整整齐齐的叠放在案几的右上角。
常公公为人倨傲惯了,可面对李玄夜,那股无形的压力还是让他不得不低下了头。
毕竟他心里明白,得罪了皇帝,也许只是骂几句就算了。
可得罪了眼前这位,这位可是会动真格的。
于是就弓着腰,屏气凝神地待在原地,那脸上的神色要多乖巧有多乖巧。
只是心里却是叫苦不迭:早知道他就跪下了,这弓着腰,垂着头,浑身哪儿哪儿都是麻的。
更何况,他这些年甚得太后器重,日子过得舒坦了,身子骨也变得娇气了,向来都是他罚别人下跪磕头,何曾有过这样的时候。
若叫他这样站上半个时辰,这把老骨头还不得折在这丽正殿?
他的脸都拧成了苦胆一样的墨绿色,那上头的太子殿下就是不开腔。
常公公就有些豁出去的想,要不,就自作主张问一问吧?
再怎么样,他是太后的人,难道太子还能真的砍了自己的头不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