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天王,您真记清楚梦里的事情了?(第三更,求订阅!)
    “天王殿下,南王殿下求见!”
    洪宣娇正不知道该怎么忽悠洪秀全的时候,忽然外头响起了一声通报,南王冯云山来了!
    冯云山是风尘仆仆,轻车简从地从道州赶来的,除了他的几个亲信,谁都不知道,连罗耀国和苏三娘都没告诉。
    而他急匆匆赶来的目的只有一个,就给即将爆发的“争父名”斗争划一条红线!
    这次的“争父名”是免不了的,因为这“父名”相当于“国本”——不是“太子”的意思,而是字面上的国之根本的意思!
    涉及到的是太平天国的根本路线!
    如果“父名爷火华”,那太平天国就是洋教的异端——这个定位非常糟糕,因为对天启三教来说,异端比异教还可恨!
    那帮洋鬼子怎么可能承认洪秀全是“爷火华”的二仔?这要承认了,以后太平天国的天王去英吉利、法兰西、美利坚进行国事访问的时候,他们的国家元首都得跪下磕头了。
    这还怎么处?
    同时,“爷火华”之名也不可能得到国内的读书人的认可——读书人不仅是秀才、举人、进士,什么时候都是学渣多啊!太平天国争取不到学霸,争取到学渣也行。
    学霸打架也不一定比学渣狠不是?
    可是一个洋上帝爷火华闹出了,就把学霸、学渣都给否了,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宗族体系,甚至江湖上的会党,都和拜上帝会冲突了——拜上帝会不仅砸孔庙,他们还砸关帝庙!真要深究起来,天地会也得和拜上帝会闹掰。
    所以冯云山其实并不反对把“爷火华”变成“昊天上帝”,只是他也知道天王洪秀全有点“癫”.就是“疯”!
    是个半疯子.
    “天王,”冯云山见过礼,然后就小声地问,“您是在梦里见着咱在天上的父亲的?”
    “对!”洪秀全点点头,一脸自豪,“那是咱们的天父!罗耀国只是天父的义子,我们是亲儿子!”
    “那咱们的天父和您说的是什么话?”冯云山又问,“什么方言?”
    “当然是客家话了!”洪秀全道。
    洋上帝说客家话.冯云山暗忖:“洋上帝应该说洋人的话啊!说客家话.客家上帝?客家人供的上帝那就是昊天上帝!原来是你个‘癫佬’记错了!”
    “天王,要不”冯云山提点道,“要不今晚上再梦一个?”
    洪秀全瞪了冯云山一眼:“山胞,你什么意思?天父入我梦来是天父想来便来,不是我想天父来天父便来的!”
    那你不会骗吗?冯云山真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天王,”他琢磨了一下,提醒道,“那天父有没有说过天使手里有一样可以连通天界的法器?”
    “无有!”洪秀全摇摇头,旋即就是一愣,望着冯云山,“山胞,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冯云山正想着要不要把“通天镜”的事情和洪秀全挑明了,一旁的洪宣娇突然来了一句:“天王,宣娇知道八弟手里有一个紫金钵盂,似乎有些玄妙”
    “紫金钵盂?”
    “那是.拜上帝的法器?”
    洪秀全、冯云山都是一愣.紧接着洪秀全就是一声冷哼道:“什么紫金钵盂?天父即便要赐宝物,也不会赐个钵盂,天父又不是佛祖!”
    他望着冯云山,冷冷道:“山胞,你我才是天父之子,他只是契仔!”
    此时此刻,罗耀国已经将道州城的政务暂时交托给了曾添养、何大妹和张三祥,自己则领着苏三娘、焦鸿、许月桂等人和几十个女兵,搭乘一条大木船,一起回到了湘赣粤根据地开始的地方——鹅塘镇一带。
    他准备先再鹅塘镇周围的乡村里面考察一下“分田分地分浮财”的情况,然后再去鹅塘镇上见冯云山,商量下一步的行动。冯云山这些日子一直守在鹅塘镇,主要替罗耀国盯着鹅鹅塘“分田分地分浮财”和建设根据之地的试点。
    身为一个读历史的“天使”,罗耀国是懂得无论什么样的好政策,都得先试点,再总结,最后才能推而广之。
    可不能一拍脑袋直接就上了!
    哪怕这些政策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也不等于能轻易复刻出来。
    且不说这些政策会不会因为“时代不同”而水土不服,单说罗耀国手下的草台班子的能力也非常有限。
    不得给他们一些时间,让他们慢慢摸索和成长?也得给他们犯错误和交学费的机会啊。
    所以,罗耀国虽然把“分田分地分浮财”的口号喊得震天响,还让人编了个《迎太平》的歌谣到处去唱,但是真正开始分的,就只有鹅塘镇和周围的几个乡。
    被分掉的主要还是那个倒霉的黄老爷家的浮财和田产。
    而“分”并不是目的,“管”才是目的!
    只“分”不“管”,那对太平天国而言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只有通过“分”换取贫苦百姓的拥护,以图迅速建立太平天国的基层,将人口、土地牢牢抓在手里,并且能从中汲取力量,用来推翻清妖,推动工业化这才有意义!
    而要“管”好,那可比“分”好难多了。
    而这个“分”好,则是“管”好的开始,同时又是发掘和考验干部的过程.
    鹅塘镇南边,紧挨着潇水的黄家村,也是“分田分地分浮财”的一个重点村。
    管这一摊的就是罗耀国在鹅塘镇办的那个“讲师班”的班长王琰,他不到一个月前还在要饭,还差一点就成了饿殍,可现在已经是拜上帝会鹅塘镇支堂的代理讲师了。
    算是入了太平天国的编制!
    根据罗耀国的安排,拜上帝会的省分会、府(直隶州)支会、县(散州)堂、乡镇支堂都实行“长、师共同负责制”,也就是会长、堂长和会堂讲师一起管事儿,“长”为正,“师”为辅,重要决策得两人一起决定。
    不过现在鹅塘镇的拜上帝会支堂长由冯云山的心腹吴如孝兼任,上面还有个“半神”南王冯云山看着,所以王琰、张宝这些鹅塘当地的“代理讲师”、“代理讲士”就被派下乡村去管分田分浮财了。
    而现在分给王琰管的黄家村的“黄”和那个被罗耀国打跑的黄老爷黄世杰的“黄”是一个黄!全村都是一个族的,属于“江夏黄”的“零陵分黄”,族谱上老祖就是那个赫赫有名的黄盖,明末清初时从零陵迁到鹅塘镇外的黄家村。
    早些年这一族也号称“义门”,也就是整个宗族不分家一起过日子,搞族内平均。不过搞到乾隆年间就搞不下去了——人丁繁衍太多,而土地就这么一点儿。于是就只能分家各过各的,不过还是保留了一部分土地当族田、学田。
    再后来黄世杰这一支去广东做生意发迹了,成了道州数一数二的大财主。而黄家村里面的其余各家大多都越来越破落,遇到什么灾年或是婚丧嫁娶,就只好把地押给黄世杰这一房借钱应付。
    不过黄世杰和他的父亲、祖父、曾祖父都是“大善人”,怎么都不能把同族亲人给逼死吧?
    所以黄世杰一家给了宗亲们一些优待,把他们的土地“拆”成了“田皮”和“田骨”。
    抵给黄世杰一家的称“田皮”,类似于使用权,而留在各家的部分称“田骨”,类似于所有权。
    把“田皮”抵给黄世杰他们家的黄家人,可以不交押金,并以优惠的价格租用“田皮”继续耕种,而且他们还可以随时赎回“田皮”——虽然几十年中也没几家能赎回“田皮”,但终归有个念想,还能自以为是个“中等之农”啊!
    另外,黄世杰一家看在黄盖的面子上,也不会逼这些穷亲戚缴租还债,有点什么好事儿比如招伙计、招家丁、招团丁什么的,也会让穷亲戚们优先。
    正因为有这些优待,所以黄家村就理所当然成了“黄老爷”在鹅塘的最后堡垒了。
    对于王琰和他带来的“分田队”,黄家村上下都是极为反感的,他们可都姓黄,和黄老爷是一家人啊!
    如果不是村里的壮丁大多跟着黄世杰去当团丁了,也许早就把王琰他们给打出去了。
    而就在黄家村的“分田分地”陷入僵局的时候,一条从道州城方向开来的大船,悄没声的靠上了聚集了不少村民的黄家村码头。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大清要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大罗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罗罗并收藏大清要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