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西飞白日
黄权握着缰绳,努力控制着胯下棕马的速度,紧跟着曹睿不远。
“臣近年久在侍中寺,对大魏典籍阅读颇多。臣愿试为陛下梳理一番。”
曹睿点了点头,示意黄权继续。
黄权在侍中寺也已坐了几年冷板凳了,如今恰逢曹睿咨询,眼见正是自己起复的好时机,黄权不敢半点怠慢。
黄权清了清嗓子:“陈群出生颍川陈氏,早年间刘备为豫州刺史,陈群做了刘备的别驾。”
“后陈群随其父逃难至徐州,又不知为何进了吕布军中。武帝攻破吕布后,征陈群为司空府西曹掾。”
曹睿问道:“陈群刚面见太祖,就当了西曹掾?陈群当时才不到三十吧?有何才能?”
黄权嗤声笑道:“西曹掾的本职,乃是为司空府招纳人才。陈群出身颍川高门,又有陈纪这种父亲,这就是陈群当时的才能了。”
陈纪是天下知名的名士。何进当大将军时让属下推举天下名士,陈纪排行第一。
曹睿看出了出身寒门的黄权对世家的不屑:“朕知道了,将军继续。”
黄权继续说道:“陈群后参丞相军事,而后又任御史中丞。待崔琰、毛玠先后死后,陈群执掌丞相东西曹掾,掌握了大魏的人事任免。”
曹睿问道:“御史中丞掌国家刑罚典章,又怎么执掌人事去了?”
黄权看了曹睿一眼:“陈群与先帝交好,自然是为国选材。”
曹睿撇了撇嘴。很明显曹丕夺嫡成功后,把自己的铁杆陈群放在东西曹掾的位子上,方便曹丕安插自己的人马。
见曹睿没有叫停的意思,黄权继续说道:“先帝即位之后,以陈群为尚书令。第三次伐吴,也就是去年的时候,先帝身体已不大好了。”
“到了淮南,先帝令陈群为中领军,执掌先帝护卫之事。待先帝回到洛阳后,又以陈群为镇军大将军。后面之事,就不用臣再赘述了。”
曹睿听得明明白白。
陈群出身名门,因此刚入仕就得了好官。因为好官和家世,与先帝曹丕甚为要好。再加上自身又是个有能力的,就这样一步一步升上来了。
完美至极的颍川士人模板。
又因为和曹丕关系极好,在曹丕生病之时,接管了曹丕宿卫之权。
其实不怪曹丕想和陈群交好。以汉末来说,天下最顶级的名士分为两种。
一种是袁绍那种。四世三公、祖辈都是大官,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去哪里都走得通、吃得开。
另一种就是陈群的祖父陈寔这种。陈寔在党锢之祸中面对宦官迫害,慨然入狱,名声愈发得大。
出狱后,陈寔回到颍川。当时十常侍之首的张让,其父亲身死葬在颍川,除了陈寔之外没有一个名士愿去吊唁。
只有陈寔去了。因此张让感恩陈寔之德,对和陈寔要好的颍川士人多有保全。
什么颍川及时雨,名士呼保义!
身为这样一个人的孙子,又有谁不想和他交朋友和扬名呢?也难怪曹丕和陈群交好了。
曹睿看向黄权:“黄将军以后就常任侍中吧,和刘晔、辛毗二人常伴朕左右。国家大事,还望侍中不吝谏言。”
天下早已不是夷陵之战时的形势了。这个任命,对当下赋闲坐冷板凳的黄权来说,已经是极大的恩典了。
黄权猛然拉住缰绳,翻身下马拜倒:“臣黄权,领旨谢恩。”
……
千里之外的成都,此时却晴空万里。
刘禅和诸葛亮这对君臣也肯定想不到,昔日叛离蜀汉的黄权,又重新得了魏帝的重任。相府内。
马谡急匆匆的走了进来,边走边挥着文书:“丞相,大喜,大喜啊。”
诸葛亮看了马谡一眼,缓缓放下正在书写中的墨笔。
“幼常,所为何事啊?”
马谡脸上的兴奋之情快溢出来了:“禀丞相,魏帝曹丕已死,少主曹睿即位。留了曹休、曹真、陈群、司马懿辅政。”
诸葛亮轻轻挥动羽扇:“曹丕真死了?篡汉之人终得报应啊。”
马谡连连点头:“曹操刚死没几年,曹丕又死了,想必魏国早已人心慌乱。”
诸葛亮却轻轻摇了摇头:“幼常,此时不同往日。当年曹操死时,确实天下震动人心沮丧。但如今魏国已立六年之久,内外早已人心思定,恐怕没那么简单。”
马谡看出诸葛亮的兴致不高,不敢再多言语,收起了自己的兴奋之情。
“丞相,北伐的计划您已经筹备了一年了。如今魏国大丧,此事是否需要提前?”
诸葛亮淡淡说道:“是该提前,不过具体时间还要从长计议。”
“自去年平定南中以来,我汉军三月出征,十二月才返回成都。”
“缺失的兵员尚未补齐,铠甲、马匹、军具皆需要时间。”
“依目前的速度看来,多半还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马谡点头称是,随即又向诸葛亮请教起来。自马谡之兄马良殁于王事之后,马谡就成了诸葛亮身边着力培养的后继之臣。
“丞相,这即位的曹睿年纪已经二十多岁,曹丕为何给他安排了四个辅臣?这恐怕有些不合常理。”
诸葛亮笑道:“幼常,你可知对于一国储君,何为常理?”
马谡摇头。
诸葛亮继续说道:“一国储君名为太子,而重点就在这个‘储’字。你可曾听说曹丕立曹睿为太子了?”
马谡答道:“立太子乃一国大事,臣从未听闻曹丕立曹睿为太子。”
诸葛亮说道:“这就是了。曹睿久在东宫,治国理政无甚经验,更没有嫡系文学之臣为股肱。”
“且不论曹睿其人才华如何,若无辅臣辅佐,多半是坐不稳这个位子的。”
马谡恍然:“丞相所言极是。若不立重臣以警天下,这天下曹丕篡得,其他人就篡不得么?”
诸葛亮见马谡已经明白,便举起羽扇指向了马谡手中的文书:“这文书我就不看了。幼常,速速送至宫中,和陛下说,此文书可以拿去告祭先帝了。”
马谡拱手行礼,缓缓走出了丞相府的大堂。
诸葛亮也缓缓踱步,走到了庭院之中。
日光缓缓向西坠下,此刻的诸葛亮,恨不得有长绳来系此西飞之白日。
曹操死了,曹丕也死了。
身在曹魏的百姓,还有多少人能记起当初的大汉呢?
(本章完)
黄权握着缰绳,努力控制着胯下棕马的速度,紧跟着曹睿不远。
“臣近年久在侍中寺,对大魏典籍阅读颇多。臣愿试为陛下梳理一番。”
曹睿点了点头,示意黄权继续。
黄权在侍中寺也已坐了几年冷板凳了,如今恰逢曹睿咨询,眼见正是自己起复的好时机,黄权不敢半点怠慢。
黄权清了清嗓子:“陈群出生颍川陈氏,早年间刘备为豫州刺史,陈群做了刘备的别驾。”
“后陈群随其父逃难至徐州,又不知为何进了吕布军中。武帝攻破吕布后,征陈群为司空府西曹掾。”
曹睿问道:“陈群刚面见太祖,就当了西曹掾?陈群当时才不到三十吧?有何才能?”
黄权嗤声笑道:“西曹掾的本职,乃是为司空府招纳人才。陈群出身颍川高门,又有陈纪这种父亲,这就是陈群当时的才能了。”
陈纪是天下知名的名士。何进当大将军时让属下推举天下名士,陈纪排行第一。
曹睿看出了出身寒门的黄权对世家的不屑:“朕知道了,将军继续。”
黄权继续说道:“陈群后参丞相军事,而后又任御史中丞。待崔琰、毛玠先后死后,陈群执掌丞相东西曹掾,掌握了大魏的人事任免。”
曹睿问道:“御史中丞掌国家刑罚典章,又怎么执掌人事去了?”
黄权看了曹睿一眼:“陈群与先帝交好,自然是为国选材。”
曹睿撇了撇嘴。很明显曹丕夺嫡成功后,把自己的铁杆陈群放在东西曹掾的位子上,方便曹丕安插自己的人马。
见曹睿没有叫停的意思,黄权继续说道:“先帝即位之后,以陈群为尚书令。第三次伐吴,也就是去年的时候,先帝身体已不大好了。”
“到了淮南,先帝令陈群为中领军,执掌先帝护卫之事。待先帝回到洛阳后,又以陈群为镇军大将军。后面之事,就不用臣再赘述了。”
曹睿听得明明白白。
陈群出身名门,因此刚入仕就得了好官。因为好官和家世,与先帝曹丕甚为要好。再加上自身又是个有能力的,就这样一步一步升上来了。
完美至极的颍川士人模板。
又因为和曹丕关系极好,在曹丕生病之时,接管了曹丕宿卫之权。
其实不怪曹丕想和陈群交好。以汉末来说,天下最顶级的名士分为两种。
一种是袁绍那种。四世三公、祖辈都是大官,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去哪里都走得通、吃得开。
另一种就是陈群的祖父陈寔这种。陈寔在党锢之祸中面对宦官迫害,慨然入狱,名声愈发得大。
出狱后,陈寔回到颍川。当时十常侍之首的张让,其父亲身死葬在颍川,除了陈寔之外没有一个名士愿去吊唁。
只有陈寔去了。因此张让感恩陈寔之德,对和陈寔要好的颍川士人多有保全。
什么颍川及时雨,名士呼保义!
身为这样一个人的孙子,又有谁不想和他交朋友和扬名呢?也难怪曹丕和陈群交好了。
曹睿看向黄权:“黄将军以后就常任侍中吧,和刘晔、辛毗二人常伴朕左右。国家大事,还望侍中不吝谏言。”
天下早已不是夷陵之战时的形势了。这个任命,对当下赋闲坐冷板凳的黄权来说,已经是极大的恩典了。
黄权猛然拉住缰绳,翻身下马拜倒:“臣黄权,领旨谢恩。”
……
千里之外的成都,此时却晴空万里。
刘禅和诸葛亮这对君臣也肯定想不到,昔日叛离蜀汉的黄权,又重新得了魏帝的重任。相府内。
马谡急匆匆的走了进来,边走边挥着文书:“丞相,大喜,大喜啊。”
诸葛亮看了马谡一眼,缓缓放下正在书写中的墨笔。
“幼常,所为何事啊?”
马谡脸上的兴奋之情快溢出来了:“禀丞相,魏帝曹丕已死,少主曹睿即位。留了曹休、曹真、陈群、司马懿辅政。”
诸葛亮轻轻挥动羽扇:“曹丕真死了?篡汉之人终得报应啊。”
马谡连连点头:“曹操刚死没几年,曹丕又死了,想必魏国早已人心慌乱。”
诸葛亮却轻轻摇了摇头:“幼常,此时不同往日。当年曹操死时,确实天下震动人心沮丧。但如今魏国已立六年之久,内外早已人心思定,恐怕没那么简单。”
马谡看出诸葛亮的兴致不高,不敢再多言语,收起了自己的兴奋之情。
“丞相,北伐的计划您已经筹备了一年了。如今魏国大丧,此事是否需要提前?”
诸葛亮淡淡说道:“是该提前,不过具体时间还要从长计议。”
“自去年平定南中以来,我汉军三月出征,十二月才返回成都。”
“缺失的兵员尚未补齐,铠甲、马匹、军具皆需要时间。”
“依目前的速度看来,多半还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马谡点头称是,随即又向诸葛亮请教起来。自马谡之兄马良殁于王事之后,马谡就成了诸葛亮身边着力培养的后继之臣。
“丞相,这即位的曹睿年纪已经二十多岁,曹丕为何给他安排了四个辅臣?这恐怕有些不合常理。”
诸葛亮笑道:“幼常,你可知对于一国储君,何为常理?”
马谡摇头。
诸葛亮继续说道:“一国储君名为太子,而重点就在这个‘储’字。你可曾听说曹丕立曹睿为太子了?”
马谡答道:“立太子乃一国大事,臣从未听闻曹丕立曹睿为太子。”
诸葛亮说道:“这就是了。曹睿久在东宫,治国理政无甚经验,更没有嫡系文学之臣为股肱。”
“且不论曹睿其人才华如何,若无辅臣辅佐,多半是坐不稳这个位子的。”
马谡恍然:“丞相所言极是。若不立重臣以警天下,这天下曹丕篡得,其他人就篡不得么?”
诸葛亮见马谡已经明白,便举起羽扇指向了马谡手中的文书:“这文书我就不看了。幼常,速速送至宫中,和陛下说,此文书可以拿去告祭先帝了。”
马谡拱手行礼,缓缓走出了丞相府的大堂。
诸葛亮也缓缓踱步,走到了庭院之中。
日光缓缓向西坠下,此刻的诸葛亮,恨不得有长绳来系此西飞之白日。
曹操死了,曹丕也死了。
身在曹魏的百姓,还有多少人能记起当初的大汉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