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攻之以势,以德服人
    眼见刘晔要助自己取合肥,刘备自是不能托大,急忙将刘晔请入府内,正襟危坐道:
    “不知子扬有何计策可助我军夺取合肥?”
    刘晔见状,自是悠然一笑,见左右就自己与刘备二人,不由问道:
    “小侄虽有策,却不能轻献,唯恐夺了军师之功。”
    “不知叔父来前,军师可有定计?”
    “若有定计,不妨说来小侄一听,若与小侄之计相同,便不该献丑。”
    他一说罢,刘备便摇头笑道:
    “子扬有所不知,此次我军南下亦属仓促,兵马尚有不足,又为见得合肥军情,如何定计?”
    “实则不瞒子扬,军师现在也还未献策,若子扬果有策破城,可速道来!”
    刘晔一听,这才放下心来,对刘备道:
    “既如此,小侄便献丑了!”
    “实则依小侄之见,如今合肥秦翊已成困兽,若是攻之,当惧此人暴起伤人,故当攻之以势!”
    “观其淮南形势,刘勋占据庐江迟迟不动,可见此人已有割据之心。”
    “而秦翊此人常年屯驻六安,素来与刘勋不睦!”
    “现在虽有兵马驻于合肥,却已成孤军,难以长久!”
    “因而依小侄之见,不妨先取六安,再夺浚道,断其归路,让秦翊西不能归袁术,东不能往广陵!”
    “秦翊此人并无野心,见此叔父此状,必然惊惧!”
    “如此,只需再遣一能言善辩之士前去言说利害,管保秦翊纳首来降!”
    刘备听得此言,一时眯着眼道:
    “子扬要我攻之以势?”
    他听着此言,自是开始思虑此计的可行性。
    不得不说,刘晔这个计策给他提了一个新方向,不主动攻城,而是从形势下手,逼秦翊投降。
    就和刘晔说得一样,现在局势已经明朗了。
    秦翊虽有兵马,但是已经孤立无援,若能彻底截断其归路,是有机会将其说降的。
    而如果能兵不血刃的说降秦翊,那不仅可以免去一场大战,还能为他再度增兵八九千人。
    思来想去,这笔生意都是稳赚不赔的!
    唯一的顾虑,就是秦翊看事情不对,直接南下江东投奔孙策!
    毕竟,孙策在袁术军诸将威望极高,绝望之下,秦翊投奔孙策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此处,刘备不由沉吟道:
    “子扬此计虽可,但浚道、六安一东一西,北方又有我军,唯独南边无城可守,若秦翊见此率军南下又该如何?”
    刘晔听得此话,自是越发赞赏刘备之能。
    可见没有秦瑱,刘备的军事才能也不差。
    如此明主,方才值得他来辅佐。
    思绪之间,他便对刘备笑道:
    “故而此次要取合肥,关键便在堵住秦翊南下之路。”
    “叔父有所不知,合肥南边以郑宝为首,坐拥数万之众,盘踞于巢湖,精兵数千。”
    “秦翊若要南下,必经巢湖之地,只需说动郑宝等人归降,便可拦住秦翊南下之路。”
    “若叔父不弃,小侄愿请命南下,为叔父说动彼等归降!”
    见得刘晔请命,刘备不由神色一动道:
    “子扬此言当真?真可说动郑宝来降?”
    须知若能说动秦翊,他就能增兵八九千,若能说动郑宝等人,那他就能再获取大量百姓和辎重!
    可以说,光是刘晔献上之计,就能让他增兵万余,同时除去巢湖周边之害!
    若真能做到这一点,那刘晔的作用还真能比得上数万雄兵!
    而刘晔见之,自是点头一笑道:
    “叔父放心,便是郑宝不降,小侄也有办法为叔父纳之,不知叔父可有此心?”
    刘备看着他一副自信的模样,不由站起身来回踱步。
    说实话,他是真有些动心了!
    可仔细一想,刘晔让他做的事情,几乎是无本买卖,唯一的风险,就在刘晔身上。
    成了不仅九江可定,他的势力还能再度大增。
    但不成就是刘晔小命不保。
    两相比较之下,任是谁都可能会动心。
    可老刘思虑了一会儿,却是止步摇头道:
    “子扬此计不可!”
    他这话一出,刘晔顿时一愣道:
    “叔父此言何意,小侄之策有何处不妥?”
    可他一说完,便见刘备又坐到了座位上,愁眉苦脸道:
    “非是子扬之策不妥,实在是此策完全就是将子扬置于险地之中!”
    “我与汝父兄弟相称,虽然识之不久,却有同宗之谊!”
    “岂能坐视子扬为我立于危墙之下?”
    “再者,子扬好心前来献策,又以备为长辈,备无甚恩义,心中已愧,勿论再让子扬前去奔走!”
    “不可不可,决计不可!”
    如此说着,他自是一脸坚定的摇着头。
    但刘备如此作态,看在刘晔眼里却是一阵感动。
    说实话,昨天刘备前去拜访,在他看来是利益交换,刘备一个远房宗亲来拜亲,是为了求取正名。
    而他们家招待刘备,即是因为刘备势大,又是因为他父亲想要重振门楣。
    故而刘晔心中初时还真有看不上刘备,因此相试。
    可今天他来,却是存心展露一番才干,好叫刘备重用与他。
    在他看来,他献的计策完完全全就是要把九江南边送给刘备。一般诸侯听此,至多会犹豫片刻,就会假仁假义的应之。
    反正风险都是他来担着,无本生意谁不想做?
    没想到刘备却是如此坚定,一点都没有听从之意。
    难道刘备昨天不是利益交换,而是真的把他认作了亲属?
    一时间,刘晔心中有些波澜,再度开口道:
    “叔父勿忧也,那郑宝之前曾经便有言欲请小侄南下,便是不成,必也不会害小侄分毫!”
    然则他说出此话,却见刘备再度摇头道:
    “贼人之言,岂能信之?不瞒子扬,叔父早年间也曾作任侠游历乡里。”
    “似这等贼人,我见得多了。”
    “彼等贼徒凶恶,若知子扬谋划,必害子扬!”
    “备心知其恶,若再让你前去,便是不仁不义之举。”
    “若叫广德兄知晓,必怨于我,吾意已决,不可再劝!”
    他话里说的广德兄,便是刘晔之父刘普。
    一番话语间,毫无技巧,全是感情,直接就把话堵死了。
    而刘晔听着,却觉一股暖流流入了心间。
    心想他的话语之间满是算计,刘备却是对他推心置腹,就真像个亲叔父一般。
    他自小丧母,父亲刘普又是个严父,身边并无知心长辈。
    如今见得刘备如此,心中自是感动非常,当即问道:
    “可若不行此事,叔父又当如何夺取合肥?”
    刘备闻言,顿时一愣,但随之便摇头道:
    “夺城之事,未必皆要诸多谋划,吾领军至今十余载,败仗不少,胜仗同样不少。”
    “智取不成,便是强取又能如何?”
    “子扬若有他策,自可献之,若是无策,我军便拔营南下就是!”
    说到此处,他又对刘晔一笑道:
    “子扬也切莫灰心,吾已知子扬之才,果有佐世之能,若愿随叔父南下,便随我而去。”
    “若是不愿南下,备也不强求,待带日将广德兄接到寿春,子扬愿去何处便去何处,家室自有我来帮扶!”
    “不瞒子扬,此次我军来此,乃因听军师述说子扬之才,故为子扬而来,见得子扬之后,备心甚喜,方知我宗族之内也有此大才!”
    “若是我刘氏宗族多有此才,又何至于今时之地?”
    “备虽有意纳子扬助我匡扶汉室,却也不愿强求子扬来投。”
    “吾知汝来必是广德兄催促,不妨回去细细思之,再来回话!”
    要说刘备的本事就在这里,他知道刘晔来这么早,恐怕是刘普催促,不愿意强拉刘晔上马。
    就像刘巴一样,知道其有才干,但他并不强迫,你要跟就跟,不跟我也不怪你,就是主打一个以德服人。
    话语之间诚挚非常,一脸笑容和煦,看不出丝毫虚假之意。
    刘晔见此,一时更是蠕动着嘴唇,难发一言。
    他是汉室宗亲中少有明白人,知道汉室衰微,已经无力回天。
    本来已经失去希望了,可现在看着刘备,他却看到汉室复兴的希望!
    只因刘表、刘焉等人皆是祸乱之源,唯有刘备这种大器大德之人,方有复兴之能。
    眼见刘备一口一个子扬喊着,他顿时躬身下拜道:
    “小侄不过一闲散后辈,虽有宗亲之名,却无匡世之力。”
    “本以为此生再难见我汉家复兴之机,不想今日却见叔父这等英雄,可见天不欲掘我刘氏之基!”
    “小侄身为族中子弟,除了与叔父共谋大业,又能再去何处?”
    “敢叫叔父知晓,小侄今日前来献计,乃欲助叔父成就大事,绝非吾父相逼!”
    “今叔父如此言语,属实让小侄无地自容!”
    “叔父放心,小侄哪也不去,即是叔父有愿,便当助叔父成就大业,复兴大汉,虽九死亦无半分悔恨!”
    他这席话亦是推心置腹,并无半点虚假。
    刘备见之,自也是欣慰一笑,急忙扶起刘晔道:
    “我亦子扬有此志向,故而诚心相邀”
    “今能得贤侄相助,大业何愁不成?”
    当下二人互诉衷肠,自是再无分毫芥蒂。
    他们本就同为一族,虽然亲属关系极远,可一旦说清楚,却比外人还要来得亲近。
    刘备自是拉着刘晔的手好生安抚许久,言语颇为亲近,竟比亲叔叔还要亲上三分。
    刘晔被刘备拉着,心中自是暗自称道。
    不过他却也不会因为刘备叫他一声侄子就产生别样的心思。
    因为他很清楚,即便同样姓刘,但亲属关系在这里摆着,他入了刘备麾下,同样是臣。
    不过相较外臣来说,更为亲近一些!
    思虑之间,他再度对刘备恳切道:
    “叔父,如今小侄自也不瞒叔父,若是叔父欲取合肥,便须用小侄此策!”
    “须知眼下秋收之节已至,百姓绝收,难民成患。”
    “若是再因战事拖累,无法及时安置难民,来日便是叔父占了淮南,此地也难成大业之基!”
    刘备闻言,自是心下一沉,他也知道不能再拖了。
    可让刘晔这么个好小伙去冒险,他也不忍心,不由皱眉道:
    “子扬此法有几分把握可以成事?”
    刘晔见之,伸出手来道:
    “小侄有七分把握可说动郑宝!”
    见刘备还有犹豫,他不由又对刘备道:
    “若叔父难决此事,不妨请秦先生来问问,若先生果有良策,小侄自不行此事。”
    “若是先生并无良策,便教小侄前去一试!”
    “须知万民为重,岂可因小侄一人安危犹豫不决?”
    刘备听着,不禁暗自点头,心想他这个侄儿当真果敢有谋,实属大才。
    见刘晔要他叫秦瑱来问,他也不犹豫,急忙令人去将秦瑱唤来。
    (本章完)

章节目录

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鲸二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鲸二歌并收藏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最新章节